第170頁
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 作者:雁東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穆謙對這話並不認同,搖了搖頭,認真道:「您不了解他,他這個人雖然有時愛走極端,但所作所為皆無私心,若來日他真要踩著兒子向上走,那也肯定是為著黎民百姓、為著大義。兒子要爭,也不是全然為著自己,兒子有心整飭吏治裁撤冗官、有心救民於水火。既然殊途同歸,就由著他吧。」
不過,穆謙沒意識到,黎至清其實早就有了私心,至於從何時開始有的,怕是連黎至清自己也不知道。
穆謙這話不僅沒說服喻氏,這副心甘情願的模樣反倒讓她更加憂心,「你到底被他灌了多少迷魂湯,才能說出這樣不知進退的話。你一直安分守己,卻為著一介謀士轉了性子,為娘的真怕哪一日你毀到他手上!」
第104章 深談(下)
「不知進退?母妃,什麽才算是知進退?像從前那樣唯唯諾諾的活著麽?安分守己又能換來什麽?訣弟難道沒安分守己,他又落得什麽下場?」
穆謙迴憶過原主的記憶,那是一段隱忍且自我放逐的歲月,那時候的穆謙,說好聽是不爭不搶,說難聽就是軟弱可欺。若是委曲求全能換來安穩的日子也就罷了,到頭來竟然要落得以命換歲幣的下場,穆謙至今想來都覺得憋屈。
喻氏雖希望穆謙平安順遂,但也不想自己兒子成為一個畏畏縮縮之人,她一時被穆謙問住,不知如何作答,穩了穩心神才自欺欺人道:
「謙兒,訣兒那是意外。」
「意外?」穆謙自嘲一笑,自覺再無隱瞞必要,索性和盤托出,「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宴請胡旗使團那日,若兒子沒有翻牆受傷,晚宴上被鴆殺的就是兒子。訣弟隻不過是一個替死鬼罷了。而且,您以為他真是死於胡旗人之手麽?」
言及此處,當日得知穆訣死時那份錐心之痛再次襲來,穆謙心緒激動,一下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伸手指著前朝的方向,恨恨道:
「元兇是那群朝臣!甚至還有兒子的兄弟們!每年歲幣流水一樣流出去,國庫早已空虛難以為繼,他們卻一個個屍位素餐,不思謀求新政充盈府庫,反倒是想出這種陰損主意。鴆殺皇子,再嫁禍胡旗人,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苟得一夕安寢,放在哪朝哪代,都聞所未聞!更讓人可笑的是,他們竟然還有臉吹噓『康成之盟』,簡直無恥至極!訣弟何辜,兒子何辜,難道因為母族不顯,在朝無勢,就要成為他們犧牲品?」
喻氏沒想到穆訣的死有內情,還是替了穆謙,整個人如墮冰窟,一想到穆謙曾與死亡擦肩而過,喻氏一陣陣後怕,驚詫道:
「怎麽會這樣?是誰要謀害我兒?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誤會?」
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穆謙並不知曉,他隻是憑著看過半本《亂世孤雄》,才對事情原委略知一二,如今這話他無法作答,卻仍篤定道:
「訣地墳頭的草都三尺高了,怎麽會是誤會!至於是誰的主意兒子尚在查證,待哪日抓住了,勢必將他碎屍萬段,以慰訣弟在天之靈。不過,兒子已經查實,晉王府內有三成的奴才都在吃兩家飯,他們背後的主子遍布京畿,對兒子的衣食住行樣樣盯梢,時至今日,您還覺得安分守己有用麽?」
穆謙見母親麵露驚詫之色,又道:「母妃,樹欲靜而風不止,兒子想退,那些兄弟們、那些世家們就能容兒子退麽?北境軍糧出事,您當那隻是閔州的一場意外?禁軍乃大成精銳之師,何以連饑寒交迫的難民都打不過?為何兒子陣前掛帥,京畿立馬就遣了素來與兒子不睦的穆諺當監軍,就算京畿無人可用,諸州難道沒有襲爵的王爺能當此任?為何兒子得勝歸來,郭大帥立馬受到京畿責難,難道就隻因為他擅離西境?」
隨著穆謙的話,喻氏的臉色一點點變白,等他說完,喻氏緩了半晌,才拿定主意,「謙兒,這些年你受委屈了,你想做什麽就去做,為娘不再攔你。隻是你身邊的這個謀士——」
「母妃!」穆謙語帶堅毅,「兒子承認,最初走這條路與他脫不了幹係,但是最終決定走這條路,卻是兒子自己的意思。隻要他不相負,兒子定然不會負他!」
喻氏知道自己兒子的脾氣,平時沒主意,萬事不縈懷,可一旦認定了某事,基本不會動搖,她自覺多說無益,又把話繞迴方才聊到一半的事。
「既存了相爭之心,那延兒和紅伊之事,你就莫要插手了。」
穆謙不解,「這是為何?母妃難道不想讓延兒和紅伊有個好歸宿。放眼京畿,有誰能如兒臣這般,將他們視如己出。」
喻氏眉眼漸冷,嚴肅道:「你尚未婚配就帶了一雙兒女迴去,以後哪個好人家的姑娘肯嫁給你?你既有心相爭,未來嶽家須得用。帶了延兒和紅伊隻會處處掣肘,於你毫無助益!」
穆謙想接雙生子迴去,完全出於對穆訣的兄弟情義,從未考慮旁的,更何況,他已心有所屬,早絕了娶妻之心。涉及婚事,穆謙知道三兩句說不清,心思一轉,敷衍道:
「他們是林相的外孫,兒子將他們帶迴去,賣林相一個人情,對未來也算有助益。至於婚配,兒子現在無暇旁顧,擱一段日子再議。」
眾所周知,林氏這個女兒,林家並不看重,否則也不會配給穆訣當王妃。林氏自縊而亡時,林家都未提過要把雙生子接迴去,更別說日後照拂。知子莫若母,喻氏怎麽可能聽不出穆謙話中的敷衍之意,不禁長嘆一聲:自己的兒子說好聽是重情重義,說難聽就是婦人之仁,他這樣的性子,想要去爭那個位子,真不知是福是禍!
不過,穆謙沒意識到,黎至清其實早就有了私心,至於從何時開始有的,怕是連黎至清自己也不知道。
穆謙這話不僅沒說服喻氏,這副心甘情願的模樣反倒讓她更加憂心,「你到底被他灌了多少迷魂湯,才能說出這樣不知進退的話。你一直安分守己,卻為著一介謀士轉了性子,為娘的真怕哪一日你毀到他手上!」
第104章 深談(下)
「不知進退?母妃,什麽才算是知進退?像從前那樣唯唯諾諾的活著麽?安分守己又能換來什麽?訣弟難道沒安分守己,他又落得什麽下場?」
穆謙迴憶過原主的記憶,那是一段隱忍且自我放逐的歲月,那時候的穆謙,說好聽是不爭不搶,說難聽就是軟弱可欺。若是委曲求全能換來安穩的日子也就罷了,到頭來竟然要落得以命換歲幣的下場,穆謙至今想來都覺得憋屈。
喻氏雖希望穆謙平安順遂,但也不想自己兒子成為一個畏畏縮縮之人,她一時被穆謙問住,不知如何作答,穩了穩心神才自欺欺人道:
「謙兒,訣兒那是意外。」
「意外?」穆謙自嘲一笑,自覺再無隱瞞必要,索性和盤托出,「說出來您可能不信,宴請胡旗使團那日,若兒子沒有翻牆受傷,晚宴上被鴆殺的就是兒子。訣弟隻不過是一個替死鬼罷了。而且,您以為他真是死於胡旗人之手麽?」
言及此處,當日得知穆訣死時那份錐心之痛再次襲來,穆謙心緒激動,一下子從座位上站起來,伸手指著前朝的方向,恨恨道:
「元兇是那群朝臣!甚至還有兒子的兄弟們!每年歲幣流水一樣流出去,國庫早已空虛難以為繼,他們卻一個個屍位素餐,不思謀求新政充盈府庫,反倒是想出這種陰損主意。鴆殺皇子,再嫁禍胡旗人,用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苟得一夕安寢,放在哪朝哪代,都聞所未聞!更讓人可笑的是,他們竟然還有臉吹噓『康成之盟』,簡直無恥至極!訣弟何辜,兒子何辜,難道因為母族不顯,在朝無勢,就要成為他們犧牲品?」
喻氏沒想到穆訣的死有內情,還是替了穆謙,整個人如墮冰窟,一想到穆謙曾與死亡擦肩而過,喻氏一陣陣後怕,驚詫道:
「怎麽會這樣?是誰要謀害我兒?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麽誤會?」
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穆謙並不知曉,他隻是憑著看過半本《亂世孤雄》,才對事情原委略知一二,如今這話他無法作答,卻仍篤定道:
「訣地墳頭的草都三尺高了,怎麽會是誤會!至於是誰的主意兒子尚在查證,待哪日抓住了,勢必將他碎屍萬段,以慰訣弟在天之靈。不過,兒子已經查實,晉王府內有三成的奴才都在吃兩家飯,他們背後的主子遍布京畿,對兒子的衣食住行樣樣盯梢,時至今日,您還覺得安分守己有用麽?」
穆謙見母親麵露驚詫之色,又道:「母妃,樹欲靜而風不止,兒子想退,那些兄弟們、那些世家們就能容兒子退麽?北境軍糧出事,您當那隻是閔州的一場意外?禁軍乃大成精銳之師,何以連饑寒交迫的難民都打不過?為何兒子陣前掛帥,京畿立馬就遣了素來與兒子不睦的穆諺當監軍,就算京畿無人可用,諸州難道沒有襲爵的王爺能當此任?為何兒子得勝歸來,郭大帥立馬受到京畿責難,難道就隻因為他擅離西境?」
隨著穆謙的話,喻氏的臉色一點點變白,等他說完,喻氏緩了半晌,才拿定主意,「謙兒,這些年你受委屈了,你想做什麽就去做,為娘不再攔你。隻是你身邊的這個謀士——」
「母妃!」穆謙語帶堅毅,「兒子承認,最初走這條路與他脫不了幹係,但是最終決定走這條路,卻是兒子自己的意思。隻要他不相負,兒子定然不會負他!」
喻氏知道自己兒子的脾氣,平時沒主意,萬事不縈懷,可一旦認定了某事,基本不會動搖,她自覺多說無益,又把話繞迴方才聊到一半的事。
「既存了相爭之心,那延兒和紅伊之事,你就莫要插手了。」
穆謙不解,「這是為何?母妃難道不想讓延兒和紅伊有個好歸宿。放眼京畿,有誰能如兒臣這般,將他們視如己出。」
喻氏眉眼漸冷,嚴肅道:「你尚未婚配就帶了一雙兒女迴去,以後哪個好人家的姑娘肯嫁給你?你既有心相爭,未來嶽家須得用。帶了延兒和紅伊隻會處處掣肘,於你毫無助益!」
穆謙想接雙生子迴去,完全出於對穆訣的兄弟情義,從未考慮旁的,更何況,他已心有所屬,早絕了娶妻之心。涉及婚事,穆謙知道三兩句說不清,心思一轉,敷衍道:
「他們是林相的外孫,兒子將他們帶迴去,賣林相一個人情,對未來也算有助益。至於婚配,兒子現在無暇旁顧,擱一段日子再議。」
眾所周知,林氏這個女兒,林家並不看重,否則也不會配給穆訣當王妃。林氏自縊而亡時,林家都未提過要把雙生子接迴去,更別說日後照拂。知子莫若母,喻氏怎麽可能聽不出穆謙話中的敷衍之意,不禁長嘆一聲:自己的兒子說好聽是重情重義,說難聽就是婦人之仁,他這樣的性子,想要去爭那個位子,真不知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