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夢見天災:打工女孩的囤貨日常 作者:時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九點過一點文淺就到了打穀場,和嬸子兩個人往家走,陳嬸兒在和她說這附近村子還有誰。
圓凹就文淺一個人,小陳窪就他們夫妻兩個,還有一個早出晚歸的,最近去鎮上兒子家沒迴來。
大陳窪原本八九戶的,現在隻有兩對夫妻,一個陳林的嬸子,還有陳林。
他們村還有一家,隻有一個老頭的,被兒子送去市裏的養老院生活。
這個兒子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親,但是這個父親不是很清醒,所以就送養老院了。
文淺從陳嬸兒的嘴裏知道了一些八卦,說這個老頭之前總是和兒媳婦不對付。
兒媳婦在家裏擀個麵條,他也要絮叨,說長了寬了厚了,總之是做什麽都要雞蛋裏頭挑骨頭,自己背著手光說不做。
他兒子也是一副自己親爹養自己不容易的樣子,對父親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製止,最後把兒媳氣走了。
對自己處處不滿意,那自己生的孩子也不喜歡吧,於是女方把孩子也帶走了。
等年紀大了,老人家中了一次風,這個兒子才慌了,去找妻子,妻子打工掙錢養孩子可自在了,一點都不想迴來。
「老人不修德,五十歲還能有勁挑草頭,六十歲還能放牛餵豬,總說自己不靠誰!七十歲身體倒了瓤,哦豁!這會兒才知道眼淚巴撒,太遲了!」
文淺知道陳嬸兒說的不止是別人家,還是自己家。
陳嬸兒也是當過媳婦過來的,她婆婆三個兒子,老大喜歡,老三疼,唯獨不喜歡老二也就是她家男人。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受了多少氣,抹了多少淚,最後這老婆婆還是在老二家咽的氣。
另外兩個寶貝兒子對老母親沒有耐心,根本沒打算好好照顧她,她婆婆要死的時候故意在老二麵前懺悔,說她這輩子做錯事,沒人給自己送終。
最後還是陳二叔接到家裏親自照顧的,那個時候陳嬸兒雖然不喜,也沒有反對。
文淺當年在他家吃席的時候聽說過一些,村子就這麽大,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
不管是大人講的往事還是鬼故事,都和電視台的動物世界一樣隔段時間重複一迴。
文淺聽著陳嬸兒說這些,寬慰道:「嬸子是個厚道人,即使老太太做得不對,你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你現在兒女孝順,不是很好嘛。」
陳嬸兒一聽到孩子就表情放鬆了:「那倒是,我的兩個孩子都還不錯。不過年輕人的事情我不插手,我和他爸兩個人自己弄自己吃,不給他們拖後腿就行了,要是還能留點給他們就更好了。」
「當爹媽的都這麽想。」文淺總是在吃席的時候聽到別人議論去世的人給子女留了些什麽,那些逐漸年老的人都希望自己走後能給孩子多留一些,他們很在乎死後的名聲。
陳嬸兒到家,廚房上還冒著煙,看來是陳叔在等她一起吃飯。
文淺打了招唿就繼續往上走。
在她看來人死了就什麽都沒了,她也不在乎死後的名聲,但是老人似乎都很在乎,或者說後人很在乎。
陳嬸上坡的一家鄰居和下麵的一戶因為過水結了仇,此後十幾年不來往。
最後其中一家,家裏死了人辦葬禮,還是去請另一家參加,為什麽呢?因為怕人說閑話。
什麽閑話?
怕人說已逝之人生前妄惡,死者為大,死後卻連鄰居都不肯參加葬禮,可見生前人品極差。
所以那家人的孩子低聲下氣來另一家請人,另一家雖然不願意去,但還是被眾人以「死者為大」之類的話輪番勸說,最後沉著臉去坐席了。
眾人覺得乘此機會兩家和解應該好事來著。
但文淺覺得另一家人很憋屈,她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文淺當初和那家人是坐一桌吃席的。
第27章 解決廁所
文淺迴到家之後,把東西都拿出來歸置,坐在桌邊給自己倒了一杯白涼白開,然後就著水吃粑粑,一個大粑粑吃了三分之二就吃不下了。
文淺把紙和香拿出來放在提簍裏,又把鐮刀放進去,門虛掩著就往山上走了。
文淺的爺爺奶奶都埋在家附近,斜著往山上走,本就狹窄的路現在被雜草荊棘占了,文淺用鐮刀把路開出來。
主要是樹枝和荊棘需要砍,雜草直接往地上踩就行了,文淺把動靜兒弄得很大,打草驚蛇。
在一個小山坡上,山坡位置稍微比較高,文淺走到那裏可以看到可以看到一整條沖。
可以看到最下麵的途經的小河,當初給爺爺選的地方就是方便他能看到家、看到田、看到村子,後來奶奶和他埋在一起。
文淺走到墳前把東西放下,拿著鐮刀把周圍的雜草都清理了一圈,然後給兩位燒紙。
對於她而言這是每年都會進行的活動,她並不是清明迴來,而是什麽時候有空什麽時候就迴家來看一趟。
看一看自己老家的狀況,再看一看兩座墳是不是好著,順便來燒點紙。
對文淺來說迴老家的掛念就是這些了,文淺拿出手機,找出戲曲出來播放。
草地上文淺正在一點點燒紙,手機放著老人家喜歡的戲曲,文淺對著火苗對兩位老人說話。
太陽照在身上有點熱,文淺小聲的敘說著自己這段時間在安市遭遇的事情。
然後說著自己的打算,時間再往後說不定她會離開這個村子,所以提前給老人家說一聲。<="<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圓凹就文淺一個人,小陳窪就他們夫妻兩個,還有一個早出晚歸的,最近去鎮上兒子家沒迴來。
大陳窪原本八九戶的,現在隻有兩對夫妻,一個陳林的嬸子,還有陳林。
他們村還有一家,隻有一個老頭的,被兒子送去市裏的養老院生活。
這個兒子一邊工作一邊照顧父親,但是這個父親不是很清醒,所以就送養老院了。
文淺從陳嬸兒的嘴裏知道了一些八卦,說這個老頭之前總是和兒媳婦不對付。
兒媳婦在家裏擀個麵條,他也要絮叨,說長了寬了厚了,總之是做什麽都要雞蛋裏頭挑骨頭,自己背著手光說不做。
他兒子也是一副自己親爹養自己不容易的樣子,對父親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製止,最後把兒媳氣走了。
對自己處處不滿意,那自己生的孩子也不喜歡吧,於是女方把孩子也帶走了。
等年紀大了,老人家中了一次風,這個兒子才慌了,去找妻子,妻子打工掙錢養孩子可自在了,一點都不想迴來。
「老人不修德,五十歲還能有勁挑草頭,六十歲還能放牛餵豬,總說自己不靠誰!七十歲身體倒了瓤,哦豁!這會兒才知道眼淚巴撒,太遲了!」
文淺知道陳嬸兒說的不止是別人家,還是自己家。
陳嬸兒也是當過媳婦過來的,她婆婆三個兒子,老大喜歡,老三疼,唯獨不喜歡老二也就是她家男人。
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受了多少氣,抹了多少淚,最後這老婆婆還是在老二家咽的氣。
另外兩個寶貝兒子對老母親沒有耐心,根本沒打算好好照顧她,她婆婆要死的時候故意在老二麵前懺悔,說她這輩子做錯事,沒人給自己送終。
最後還是陳二叔接到家裏親自照顧的,那個時候陳嬸兒雖然不喜,也沒有反對。
文淺當年在他家吃席的時候聽說過一些,村子就這麽大,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
不管是大人講的往事還是鬼故事,都和電視台的動物世界一樣隔段時間重複一迴。
文淺聽著陳嬸兒說這些,寬慰道:「嬸子是個厚道人,即使老太太做得不對,你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你現在兒女孝順,不是很好嘛。」
陳嬸兒一聽到孩子就表情放鬆了:「那倒是,我的兩個孩子都還不錯。不過年輕人的事情我不插手,我和他爸兩個人自己弄自己吃,不給他們拖後腿就行了,要是還能留點給他們就更好了。」
「當爹媽的都這麽想。」文淺總是在吃席的時候聽到別人議論去世的人給子女留了些什麽,那些逐漸年老的人都希望自己走後能給孩子多留一些,他們很在乎死後的名聲。
陳嬸兒到家,廚房上還冒著煙,看來是陳叔在等她一起吃飯。
文淺打了招唿就繼續往上走。
在她看來人死了就什麽都沒了,她也不在乎死後的名聲,但是老人似乎都很在乎,或者說後人很在乎。
陳嬸上坡的一家鄰居和下麵的一戶因為過水結了仇,此後十幾年不來往。
最後其中一家,家裏死了人辦葬禮,還是去請另一家參加,為什麽呢?因為怕人說閑話。
什麽閑話?
怕人說已逝之人生前妄惡,死者為大,死後卻連鄰居都不肯參加葬禮,可見生前人品極差。
所以那家人的孩子低聲下氣來另一家請人,另一家雖然不願意去,但還是被眾人以「死者為大」之類的話輪番勸說,最後沉著臉去坐席了。
眾人覺得乘此機會兩家和解應該好事來著。
但文淺覺得另一家人很憋屈,她之所以這麽想,是因為文淺當初和那家人是坐一桌吃席的。
第27章 解決廁所
文淺迴到家之後,把東西都拿出來歸置,坐在桌邊給自己倒了一杯白涼白開,然後就著水吃粑粑,一個大粑粑吃了三分之二就吃不下了。
文淺把紙和香拿出來放在提簍裏,又把鐮刀放進去,門虛掩著就往山上走了。
文淺的爺爺奶奶都埋在家附近,斜著往山上走,本就狹窄的路現在被雜草荊棘占了,文淺用鐮刀把路開出來。
主要是樹枝和荊棘需要砍,雜草直接往地上踩就行了,文淺把動靜兒弄得很大,打草驚蛇。
在一個小山坡上,山坡位置稍微比較高,文淺走到那裏可以看到可以看到一整條沖。
可以看到最下麵的途經的小河,當初給爺爺選的地方就是方便他能看到家、看到田、看到村子,後來奶奶和他埋在一起。
文淺走到墳前把東西放下,拿著鐮刀把周圍的雜草都清理了一圈,然後給兩位燒紙。
對於她而言這是每年都會進行的活動,她並不是清明迴來,而是什麽時候有空什麽時候就迴家來看一趟。
看一看自己老家的狀況,再看一看兩座墳是不是好著,順便來燒點紙。
對文淺來說迴老家的掛念就是這些了,文淺拿出手機,找出戲曲出來播放。
草地上文淺正在一點點燒紙,手機放著老人家喜歡的戲曲,文淺對著火苗對兩位老人說話。
太陽照在身上有點熱,文淺小聲的敘說著自己這段時間在安市遭遇的事情。
然後說著自己的打算,時間再往後說不定她會離開這個村子,所以提前給老人家說一聲。<="<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