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頁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作者:大葉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湙將他交給了殷子霽,兩三年考核期後,邊城民事生產方麵的管理常務,便都歸了他管。
人雖迂腐,偶爾還有些軟弱,被殷胡二人嫌棄婦人之仁甚重,但撇開刑律不叫他染指,在治理民生庶務這塊上,卻很得百姓順服,給他一個安穩空間,這種人也能發揮出十分功用,倒是能讓人忽略他性格上的小瑕疵。
淩湙用他,也是看他在民生管理上的才能,本身親和力比天資高,不接地氣的才子文士們強,在與百姓溝通方麵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別看人及其優柔寡斷,但因為心腸軟爛的原因,非常招農事好手們的青睞,整個開荒耕種自由田期,他幫了非常大的忙。
一顆悲憫的心,與感受過苦難,知百姓辛疾的人,隻要律法嚴明,幫他打好框架,他就能不出錯的嚴格執行,既不嫌官小,又肯吃苦的螺絲釘上哪找?
就他了。
至於王越之,文人孤高,輾轉多地,因為融不進當地官體,年年評等中下,最後落到了登城,被去登城辦事的鄭高達遇上了,後經過考核,淩湙便將他填進了涼州大將旗下,令他替紀立春管理後勤軍需這塊,關係上屬於邊城隨意府。
齊葙與陳圖領隨意府刑堂賞罰之權,蛇爺徹底退了下來,閑居隨意府養老,淩湙隻要不迴涼州城主府,都會宿在那邊。
本來淩湙是不想另設城主府的,奈何殷子霽與胡濟安他們都不同意,聯合兩府僚屬跪地請求,非要設立府邸以凝聚人心,再有陳氏的到來,總不能讓堂堂一侯夫人去邊城那個四不朝六的地方,涼州雖也貧瘠,可相對比邊城而言,到底大氣好聽些。
淩湙最後賴不過他們懇請,隻得在涼州立了城主府,接了母親陳氏入駐,但他本人卻更喜眠宿於邊城,早起練兵跑馬,往返月牙湖斑禿山辦事都很方便,如此,他便開始了兩頭跑的日子,一月裏分上下旬,上旬在涼州城內處理日常事務,下旬迴邊城檢閱兵陣馬騎。
麓山書院薦來的人,淩湙並未照單全收,小十年來能夠委以重任的,不過隻胡、薛二人,餘者三五人皆安排在各衛所,承接後勤雜事方麵的繁瑣工作,有決策性,能上桌與他討論公務的,一直都限製在十人之內。
淩湙非常討厭庸長的會議,為防被越來越多的僚屬掣肘,造成帥府市工司那樣繁雜的理事程序,他簡化了許多公務上的重複環節,讓他們以報表形式每月上交問題總和,分輕重緩急交由各責任人處理,如此,他便能空出大量時間來練兵,和排演軍陣。
陳氏初時還擔憂這樣的配置,會導致淩湙與下屬脫節,就是管理侯府,還有個總帳核對監察房,淩湙卻對垂拱堂給予了絕對的信任,並未另設監察科。
淩湙當時笑著安撫,繼而耐心解釋,若這是江州那豪富之地,他倒要擔心手下人中飽私囊,渾噩度日,可偏偏這裏是物資匱乏,產物不豐的貧瘠地,便是兜裏有錢,也無縱情之所,才子佳人懶怠踏足之地,這些人肯匯聚於此,受惡劣氣候侵蝕,忍三餐簡樸,住宿之陋,圖的就不可能是些身外之物。
文人的誌向與抱負,足以令他們在業未成時,拚盡全力相幫,英雄起於微末,窮山惡水更添傳奇,文人也一樣,他們也想在史書當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筆墨,這個時候,不用他盯,所有滿懷遠大抱負的人,都會自覺的成為清除囊蟲的自衛隊,他們會比他更擔心業途半路夭折的事,所有損害他利益的人,都會被排斥出去。
再者,疑人不用,用者不疑,一直是他招攬各方才能名士的口碑,他就從未擔心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的事,論謀籌策略,一趟京畿之行足以讓現今這些人警醒,知曉他不是個好糊弄的主。
若無這點統籌上的把握和自信,那幹脆解散隊伍,各奔前程算了。
從京畿迴邊城的那個小年夜,淩湙就從胡濟安那裏知道了寧氏祖上,與當今祖上華氏的糾葛。
或者不能說是糾葛,應是一段顯為人知的協定。
大徵開國君主乃諸侯出身,寧氏先祖卻起於微末,二人一南一北,與前朝對抗到最後兵力相當,隔江而望相持不下,在野的當時分屬兩方,大半人都聚攏在寧氏先祖這邊,小部分人與當時在朝的匯聚於先高祖身側。
雙方以荊川江為界,前朝殘部組建的小朝庭聚江州而治,高祖陳兵江州對岸,寧氏先祖卻背抵著荊北,包括北境五州在內的大半地圖,遠離江州不說,還要抵禦當時趁亂擾邊的涼羌部,平州與蘚州戰況最激烈時,高祖趁勢過了江州,一舉滅了前朝殘餘皇族,拿到了國璽。
隨後高祖在京畿登基稱帝,建立大徵,直下九道聖旨封寧氏先祖為大徵柱國公,並北境征討大帥。
胡濟安當時捏著麓山書院老師來的親筆信,讀後異常激動憤慨,直言高祖卑鄙,先定天下名分後,又以百姓為質,逼寧氏先祖稱臣。
當時涼羌部舉全族之力攻占北境荊北等地,寧氏先祖的兵力根本抽不出餘力下江州,若放棄抵禦外族,那荊川這條線上的百姓,怕要全遭外敵屠戮,高祖便是利用了這點,讓寧氏先祖在長年硝煙,百姓不寧,與國定民安,重建家園之間,作了選擇。
在野的當時大部分人都恥於這等以民為質之舉,論計謀才智,他們不是輸在了不如人上,而是輸在了寧氏先祖的仁心上,老柱國公望著滿目瘡痍的國土百姓,以及北境痛失兩州的哀嚎裏,在第九道聖旨下來時,終是接了封賞。
人雖迂腐,偶爾還有些軟弱,被殷胡二人嫌棄婦人之仁甚重,但撇開刑律不叫他染指,在治理民生庶務這塊上,卻很得百姓順服,給他一個安穩空間,這種人也能發揮出十分功用,倒是能讓人忽略他性格上的小瑕疵。
淩湙用他,也是看他在民生管理上的才能,本身親和力比天資高,不接地氣的才子文士們強,在與百姓溝通方麵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別看人及其優柔寡斷,但因為心腸軟爛的原因,非常招農事好手們的青睞,整個開荒耕種自由田期,他幫了非常大的忙。
一顆悲憫的心,與感受過苦難,知百姓辛疾的人,隻要律法嚴明,幫他打好框架,他就能不出錯的嚴格執行,既不嫌官小,又肯吃苦的螺絲釘上哪找?
就他了。
至於王越之,文人孤高,輾轉多地,因為融不進當地官體,年年評等中下,最後落到了登城,被去登城辦事的鄭高達遇上了,後經過考核,淩湙便將他填進了涼州大將旗下,令他替紀立春管理後勤軍需這塊,關係上屬於邊城隨意府。
齊葙與陳圖領隨意府刑堂賞罰之權,蛇爺徹底退了下來,閑居隨意府養老,淩湙隻要不迴涼州城主府,都會宿在那邊。
本來淩湙是不想另設城主府的,奈何殷子霽與胡濟安他們都不同意,聯合兩府僚屬跪地請求,非要設立府邸以凝聚人心,再有陳氏的到來,總不能讓堂堂一侯夫人去邊城那個四不朝六的地方,涼州雖也貧瘠,可相對比邊城而言,到底大氣好聽些。
淩湙最後賴不過他們懇請,隻得在涼州立了城主府,接了母親陳氏入駐,但他本人卻更喜眠宿於邊城,早起練兵跑馬,往返月牙湖斑禿山辦事都很方便,如此,他便開始了兩頭跑的日子,一月裏分上下旬,上旬在涼州城內處理日常事務,下旬迴邊城檢閱兵陣馬騎。
麓山書院薦來的人,淩湙並未照單全收,小十年來能夠委以重任的,不過隻胡、薛二人,餘者三五人皆安排在各衛所,承接後勤雜事方麵的繁瑣工作,有決策性,能上桌與他討論公務的,一直都限製在十人之內。
淩湙非常討厭庸長的會議,為防被越來越多的僚屬掣肘,造成帥府市工司那樣繁雜的理事程序,他簡化了許多公務上的重複環節,讓他們以報表形式每月上交問題總和,分輕重緩急交由各責任人處理,如此,他便能空出大量時間來練兵,和排演軍陣。
陳氏初時還擔憂這樣的配置,會導致淩湙與下屬脫節,就是管理侯府,還有個總帳核對監察房,淩湙卻對垂拱堂給予了絕對的信任,並未另設監察科。
淩湙當時笑著安撫,繼而耐心解釋,若這是江州那豪富之地,他倒要擔心手下人中飽私囊,渾噩度日,可偏偏這裏是物資匱乏,產物不豐的貧瘠地,便是兜裏有錢,也無縱情之所,才子佳人懶怠踏足之地,這些人肯匯聚於此,受惡劣氣候侵蝕,忍三餐簡樸,住宿之陋,圖的就不可能是些身外之物。
文人的誌向與抱負,足以令他們在業未成時,拚盡全力相幫,英雄起於微末,窮山惡水更添傳奇,文人也一樣,他們也想在史書當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筆墨,這個時候,不用他盯,所有滿懷遠大抱負的人,都會自覺的成為清除囊蟲的自衛隊,他們會比他更擔心業途半路夭折的事,所有損害他利益的人,都會被排斥出去。
再者,疑人不用,用者不疑,一直是他招攬各方才能名士的口碑,他就從未擔心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弄鬼的事,論謀籌策略,一趟京畿之行足以讓現今這些人警醒,知曉他不是個好糊弄的主。
若無這點統籌上的把握和自信,那幹脆解散隊伍,各奔前程算了。
從京畿迴邊城的那個小年夜,淩湙就從胡濟安那裏知道了寧氏祖上,與當今祖上華氏的糾葛。
或者不能說是糾葛,應是一段顯為人知的協定。
大徵開國君主乃諸侯出身,寧氏先祖卻起於微末,二人一南一北,與前朝對抗到最後兵力相當,隔江而望相持不下,在野的當時分屬兩方,大半人都聚攏在寧氏先祖這邊,小部分人與當時在朝的匯聚於先高祖身側。
雙方以荊川江為界,前朝殘部組建的小朝庭聚江州而治,高祖陳兵江州對岸,寧氏先祖卻背抵著荊北,包括北境五州在內的大半地圖,遠離江州不說,還要抵禦當時趁亂擾邊的涼羌部,平州與蘚州戰況最激烈時,高祖趁勢過了江州,一舉滅了前朝殘餘皇族,拿到了國璽。
隨後高祖在京畿登基稱帝,建立大徵,直下九道聖旨封寧氏先祖為大徵柱國公,並北境征討大帥。
胡濟安當時捏著麓山書院老師來的親筆信,讀後異常激動憤慨,直言高祖卑鄙,先定天下名分後,又以百姓為質,逼寧氏先祖稱臣。
當時涼羌部舉全族之力攻占北境荊北等地,寧氏先祖的兵力根本抽不出餘力下江州,若放棄抵禦外族,那荊川這條線上的百姓,怕要全遭外敵屠戮,高祖便是利用了這點,讓寧氏先祖在長年硝煙,百姓不寧,與國定民安,重建家園之間,作了選擇。
在野的當時大部分人都恥於這等以民為質之舉,論計謀才智,他們不是輸在了不如人上,而是輸在了寧氏先祖的仁心上,老柱國公望著滿目瘡痍的國土百姓,以及北境痛失兩州的哀嚎裏,在第九道聖旨下來時,終是接了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