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 作者:大葉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湙舒服的倚著車軸,眯著眼貓似的邊享受麽雞的服侍,邊聽杜猗在旁邊說話,聽到陸倉在兆縣的所作所為,便道,「那照這樣說,這個陸倉還是個好官咯?」
杜猗頓了頓道,「相比其他縣裏流水的官來講,陸大人確實算是個體恤愛民的,至少他的任期內,重惡犯沒幾個,沿途官道上也屬他這邊最安全,兆縣本來是個邊緣小城,就因為他治安管理有道,商隊漸漸就愛往他這邊打尖交易,哪怕會繞點路,都願意為求平安,趕緊縣裏特意劃出來個集市場換貨,幾來,城裏富戶們的商鋪生意都跟著賺,算是臨近幾個縣裏商業發展最好的一塊地方。」
淩湙點頭,「你這般誇他,是想為他開脫這次無視災民潮的罪責?」
杜猗搖頭,「我就事論事,他在民生上的作為,代替不了他為官的人品,四處鑽營,八方結交,圓滑事故,都是他的缺點,與他交往過的官員對他的評價,怎麽說呢?有點諱莫如深,總感覺他心裏憋著壞,不小心就被他拿住了什麽把柄,然後一而再的利用這層關係套交情,有點官場油混子的感覺,且隨著淩太師的倒台,他更四處活動,找關係想要保官,遞的拜帖連我們武官家的門上都有,可謂慌不擇路,不擇手段,已經成為文官群裏的笑料了。」
淩湙懶腰頻伸,杵著下巴搭在車側扶手上,對著城門樓上的旌旗道,「他是個官迷啊!為了官帽,還真是能屈能伸哪!」
他們此時已經找地方開始紮營,沒有繼續逼近城門口的意思,三百米遠的路程,屬於城上城下互相能看到的距離,也表明了他們的誠意,沒有犯進的心。
杜猗也是一言難盡,嘬了口牙花子,「他確實對頭上的官帽很在意,在意到為了升遷或者保官,自毀仁愛名聲,我也實沒料到,他真能狠心的將災民拒之門外,甚至連一粒米都不舍,他們兆縣是有糧的,朝庭首撥的振糧發的就是兆縣這邊的儲倉糧,可就這樣,也沒拉空,據我猜測,是足夠一縣百姓關門吃大半年的量,若少少放些出來,讓這些災民撐過一個月,冬季陰雨天多,積到開春,旱情自然就解了,災民們也會迴家,不至於會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可他哪裏知道陸倉也是有苦難言,縣慰李田良在衙門裏正等著他,手裏拿著糧庫出納冊子,對進門屁股還沒撂椅子裏的陸倉訴苦,「大人,一線天那邊今早來人敲門,華縣的借糧隊到了,他找咱們借五十車,大人,咱還能借麽?」
陸倉腦門要禿,差點跳腳,「借屁,上次不才借走八十車?他還有完沒完?別老仗著吏部姐夫的職位來占我便宜,他那姐夫就是個謄抄摺子的文書,媽的,騙的老子好慘。」
不是他長了心眼,從這次來避難的一個員外老爺嘴裏打聽,他都不知道華縣那孫子一直在騙他,把個當文書的姐夫硬吹成了吏官實權官,害他巴巴的上前結交,送錢送糧。
陸倉簡直要氣死了。
這就是京中沒人的弊端,消息都是滯後的帶著坑。
縣慰李田良也是無奈,捏著冊子問他,「那打發了?」
陸倉想說是,然而,小心謹慎的他又不敢太得罪同僚,最後想了想,「給十車吧!帶來拉糧的人往城門頭上走一走,叫他看看咱們縣外的情況,把咱們的難處告訴他,不是不肯接濟,實在是我們也自身難保啊!」
李田良無語的看著他,想告訴他的主官,有些人得罪就得罪了,並沒有什麽關係,很不用這麽顧前顧後,且人家來要五十車,你打發叫花子似的給十車,自以為圓滑,卻比一車不給更得罪人。
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大人始終不懂,總把兩不得罪當成箴言,升不了官從來不認為是自己有問題,把朝中有人當真救命稻草,一味的攀附結交些有背景,卻實際頂不了用的人,他的官道一開始就走錯了,這份心如果更多的用在管理民生上,以他的才能,早該升了。
李田良想像往常那樣再勸勸,卻見陸倉一副不想聽他叨叨的模樣,隻得拱了手走人,出門遇見縣丞王越之,無奈的攤手,「王兄說對了,咱們這位縣老爺……,害,十車,這華縣的人還是給得罪了。」
王越之背著手搖頭,「他現在一門心思保著那些員外老爺,裏麵有幾個的子侄說是跟部裏的大人能遞上話,病急亂投醫,他也是急了。」
李田良嘆氣,「快年底了啊!這次考績要是保不住中評,他可能就要調離兆縣,往更北邊的地方去了,能不急麽!」
王越之搖頭,「咱們這位大人吶……害,都叫什麽事兒啊!」
杜猗也在嘆,「那陸大人若兢兢業業搞民生,十年肯定出政績,可他偏一門心思鑽官帽,順帶著搞搞民生,不使治下生亂,這樣一來,叫想用他的,覺得他過於鑽營,心思不正,叫不想用他的,更遠離他,兩頭落不著,兩頭也都搭不上,白白浪費了自身才華,我爹都替他可惜,覺得他就是出身寒門給鬧的,眼界啊心胸啊都不夠練達,才叫鑽了死胡同,就他那手生財有道的腦子,我爹說了,等他真被罷了官,就收了他去大營做軍需官,替他管物資去。」
淩湙卻有不同看法,撐著腦袋遙望著城頭,「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他升不上去,才長了魔障,你要算過他同年的官途,就該懂了他十年縣令的心酸,你自己出身好,官途不受阻,年紀輕輕就能領到長澤左司令的職,可他呢?寒門能中舉做官本身就少,再沒有門路,全靠自己摸索,偏又不得法,左蹉右跎下來,眼睜睜看著同年們一個個的官運享通,他心裏怎麽想?能偶爾挪出心思來管管民生治安,已經是他能給自己找的最大慰績了,這人啊,心思不壞,隻是沒人點撥,都在看他笑話而已。」
杜猗頓了頓道,「相比其他縣裏流水的官來講,陸大人確實算是個體恤愛民的,至少他的任期內,重惡犯沒幾個,沿途官道上也屬他這邊最安全,兆縣本來是個邊緣小城,就因為他治安管理有道,商隊漸漸就愛往他這邊打尖交易,哪怕會繞點路,都願意為求平安,趕緊縣裏特意劃出來個集市場換貨,幾來,城裏富戶們的商鋪生意都跟著賺,算是臨近幾個縣裏商業發展最好的一塊地方。」
淩湙點頭,「你這般誇他,是想為他開脫這次無視災民潮的罪責?」
杜猗搖頭,「我就事論事,他在民生上的作為,代替不了他為官的人品,四處鑽營,八方結交,圓滑事故,都是他的缺點,與他交往過的官員對他的評價,怎麽說呢?有點諱莫如深,總感覺他心裏憋著壞,不小心就被他拿住了什麽把柄,然後一而再的利用這層關係套交情,有點官場油混子的感覺,且隨著淩太師的倒台,他更四處活動,找關係想要保官,遞的拜帖連我們武官家的門上都有,可謂慌不擇路,不擇手段,已經成為文官群裏的笑料了。」
淩湙懶腰頻伸,杵著下巴搭在車側扶手上,對著城門樓上的旌旗道,「他是個官迷啊!為了官帽,還真是能屈能伸哪!」
他們此時已經找地方開始紮營,沒有繼續逼近城門口的意思,三百米遠的路程,屬於城上城下互相能看到的距離,也表明了他們的誠意,沒有犯進的心。
杜猗也是一言難盡,嘬了口牙花子,「他確實對頭上的官帽很在意,在意到為了升遷或者保官,自毀仁愛名聲,我也實沒料到,他真能狠心的將災民拒之門外,甚至連一粒米都不舍,他們兆縣是有糧的,朝庭首撥的振糧發的就是兆縣這邊的儲倉糧,可就這樣,也沒拉空,據我猜測,是足夠一縣百姓關門吃大半年的量,若少少放些出來,讓這些災民撐過一個月,冬季陰雨天多,積到開春,旱情自然就解了,災民們也會迴家,不至於會到易子而食的地步。」
可他哪裏知道陸倉也是有苦難言,縣慰李田良在衙門裏正等著他,手裏拿著糧庫出納冊子,對進門屁股還沒撂椅子裏的陸倉訴苦,「大人,一線天那邊今早來人敲門,華縣的借糧隊到了,他找咱們借五十車,大人,咱還能借麽?」
陸倉腦門要禿,差點跳腳,「借屁,上次不才借走八十車?他還有完沒完?別老仗著吏部姐夫的職位來占我便宜,他那姐夫就是個謄抄摺子的文書,媽的,騙的老子好慘。」
不是他長了心眼,從這次來避難的一個員外老爺嘴裏打聽,他都不知道華縣那孫子一直在騙他,把個當文書的姐夫硬吹成了吏官實權官,害他巴巴的上前結交,送錢送糧。
陸倉簡直要氣死了。
這就是京中沒人的弊端,消息都是滯後的帶著坑。
縣慰李田良也是無奈,捏著冊子問他,「那打發了?」
陸倉想說是,然而,小心謹慎的他又不敢太得罪同僚,最後想了想,「給十車吧!帶來拉糧的人往城門頭上走一走,叫他看看咱們縣外的情況,把咱們的難處告訴他,不是不肯接濟,實在是我們也自身難保啊!」
李田良無語的看著他,想告訴他的主官,有些人得罪就得罪了,並沒有什麽關係,很不用這麽顧前顧後,且人家來要五十車,你打發叫花子似的給十車,自以為圓滑,卻比一車不給更得罪人。
鬥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大人始終不懂,總把兩不得罪當成箴言,升不了官從來不認為是自己有問題,把朝中有人當真救命稻草,一味的攀附結交些有背景,卻實際頂不了用的人,他的官道一開始就走錯了,這份心如果更多的用在管理民生上,以他的才能,早該升了。
李田良想像往常那樣再勸勸,卻見陸倉一副不想聽他叨叨的模樣,隻得拱了手走人,出門遇見縣丞王越之,無奈的攤手,「王兄說對了,咱們這位縣老爺……,害,十車,這華縣的人還是給得罪了。」
王越之背著手搖頭,「他現在一門心思保著那些員外老爺,裏麵有幾個的子侄說是跟部裏的大人能遞上話,病急亂投醫,他也是急了。」
李田良嘆氣,「快年底了啊!這次考績要是保不住中評,他可能就要調離兆縣,往更北邊的地方去了,能不急麽!」
王越之搖頭,「咱們這位大人吶……害,都叫什麽事兒啊!」
杜猗也在嘆,「那陸大人若兢兢業業搞民生,十年肯定出政績,可他偏一門心思鑽官帽,順帶著搞搞民生,不使治下生亂,這樣一來,叫想用他的,覺得他過於鑽營,心思不正,叫不想用他的,更遠離他,兩頭落不著,兩頭也都搭不上,白白浪費了自身才華,我爹都替他可惜,覺得他就是出身寒門給鬧的,眼界啊心胸啊都不夠練達,才叫鑽了死胡同,就他那手生財有道的腦子,我爹說了,等他真被罷了官,就收了他去大營做軍需官,替他管物資去。」
淩湙卻有不同看法,撐著腦袋遙望著城頭,「你有沒有想過,正是因為他升不上去,才長了魔障,你要算過他同年的官途,就該懂了他十年縣令的心酸,你自己出身好,官途不受阻,年紀輕輕就能領到長澤左司令的職,可他呢?寒門能中舉做官本身就少,再沒有門路,全靠自己摸索,偏又不得法,左蹉右跎下來,眼睜睜看著同年們一個個的官運享通,他心裏怎麽想?能偶爾挪出心思來管管民生治安,已經是他能給自己找的最大慰績了,這人啊,心思不壞,隻是沒人點撥,都在看他笑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