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六宮主體建築坐北朝南,穿過高大的殿宇,來到西南角,這兒是三處小院,重樓複道,總稱“城曲堂”。前有月台,寬敞明亮;後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樹後又建有書樓一座,其南亦有一院,為不規則形狀;西南角設假山,又置花木,間置湖石,顯得幽曲有趣。
“姑娘,這就是城曲堂,是萬歲特意賞給鹹寧公主讀書用的!”湘汀代為介紹。
“那公主不在這兒住嗎?”若微愣愣地問道。
“鹹寧公主是徐皇後誕育的,自然嬌貴,如今皇後故去,陛下特意令王貴妃代為撫育,晚間就住在她的宮中!”湘汀用手抬起低垂的柳條,娓娓道來。
“啊,那太可惜了,我看這處院子比東宮、西宮那些殿宇都要好呢!”若微滿是遺憾,嘟囔著。
“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爽朗的聲音遠遠地傳來,若微駐足定睛一看,開口的正是站在書樓上憑欄低頭觀望的一位宮妝美人。
她身穿紅色煙紋碧霞羅、白色散花如意裙,鬢發如霧,燕尾垂於胸前,斜插白玉蘭翡翠簪子,臉色嬌豔,眉似春水。
好一位美麗絕倫的大明公主,若微在心中暗歎。
“奴婢參見鹹寧公主!”湘汀給若微遞了個眼神,立即跪拜。
而若微仍仰著頭愣愣地望著鹹寧,忽地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也學著湘汀的樣子:“若微參見鹹寧公主!”
鹹寧公主看著那小丫頭靈動的眼睛轉來轉去,不知她想些什麽,心中好生奇怪,想開口相問,又覺得這樣樓上樓下地答話有些不便,隨衝她們招了招手,示意她們進內堂迴話。
室內廳堂敞麗,裝飾精美,四扇雕花木門將書房與客廳“隔離”,方正平直的書桌,展現落落大方的風骨;鏤空木屏風亦典雅清秀,幾竿翠竹掩映其後,空靈雅致;四周八角形的玻璃宮燈使這原本寂靜充滿雅韻的殿宇,更添了瑰麗輕靈之感。
“喜歡這裏?”鹹寧公主對這個小自己很多的女孩充滿興趣,好端端的父皇怎麽會突然給自己找來伴讀,而且偏偏還是這樣一個稚齡女孩兒。
若微點了點頭。
滿心的疑問在此時都化作好奇和好感,這個女孩靈動的眼神、甜美的笑容,絲毫不見做作羞澀,比之往日見到的宮眷和官家千金,要讓人舒服得多,所以不由得有意逗她:“這裏好雖好,就是太過寂靜了。夜晚來臨,風鳴鶴唳,窗子上仿佛有鬼影閃過,著實嚇人。若是讓你獨居在此,你可害怕?”
若微閃著一雙亮晶晶的眸子,先是搖了搖頭,隨即露出兩個可愛的酒窩:“鬼神之說,古往今來眾說紛紜。若微覺得,心自清靜即無所懼,‘月照雲霧散,心清除外因’。我是個小孩子,每天不過吃飯、睡覺、看書、玩耍,沒有害人之心,也自然不會有誰來招惹我。”
“嗬嗬!”鹹寧公主嫣然一笑:“看你小小年紀,倒有幾分膽色,你且說說你在家時平日裏都做些什麽?”
“看書、寫字、畫畫。”若微抬眼看了一下侍立於室內的幾位宮女,眼睛四下張望著,嘴中繼續說著:“被娘押著彈琵琶、被紫煙盯著做女工,還有,有時會拉著繼宗偷偷跑出去玩兒。”
“姑娘!”湘汀忍不住出言製止,哪知公主正聽得有趣,反而一揮手:“你們都下去侍候。”
“是!”不僅湘汀,連著那幾位宮女都福禮退到樓下侍候。
“被娘押著?被紫煙盯著?紫煙是誰?繼宗又是誰?”鹹寧公主聽她說得有趣,不由問出心中所疑。
“嗯?”若微這才自知言之有差,吐了一下舌頭,有幾分忐忑地悄聲問道:“公主殿下,若微是不是逾禮了?”
“無妨,在這書樓之上,不管那些規矩,你隻說來,我聽得仿佛有趣得很。”公主隨即拿過桌上的一碟果子,遞給若微。
若微以笑相謝,也不推辭,邊吃邊說:“我娘希望把我培養成十全才女,所以日日緊逼,絲毫不放鬆。而紫煙是我娘派來的監工,天天盯著我繡花針織。繼宗是我兄長,但凡我稍稍得閑,就會央求他帶我溜出去玩兒。”
“想不到,宮城之外的女孩兒家也是如此,要學這許多技藝,不管愛與不愛,都要苦苦研習。”鹹寧公主不由歎息連連:“我還道隻是生在帝王之家才有這許多的無奈,沒想到你也如此!”
“咦?”若微看著公主:“我也沒有想到,本想著公主是金枝玉葉,定是想學就學、任性而為,沒想到也要學這些技藝嗎?”
鹹寧公主笑了:“當然要學,父皇母妃督促我們很是嚴格,不然你以為如何?”
“啊,我們民間女子學這些,不過是為了日後嫁個好夫君。可是身為公主,天之驕女,即使什麽都不學,天下男兒也會接踵而來的。”若微撐著小臉,呆呆地思量著,不經意間竟然把心中所想全數說了出來。
鹹寧公主又是好笑又是好氣,見她粉麵嬌顏,一派天真純淨之態,不由伸手在她臉上輕輕一捏:“你呀,你還這麽小,竟會有這樣的念頭,真真好笑。”
兩人雖然隔了五六歲,但是相見即相融,談笑間一晃到了晌午,公主特意留若微一起用膳。
消息傳至太子妃宮中,張妍心中喜憂參半,望著案上那本《金剛經》,她自言自語:“敬之,你的女兒,終究與你不同。她沒有承繼你的淡泊與中庸之道,她比你知道進退,也比你積極。”打開經書,再一次從卷首開始悉心誦讀。
頤和軒位於太子宮東北部,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顯得有些風格獨特,主殿坐南朝北,麵闊五間,據崗臨湖,經鬆林綠蔭下假山石蹬通向湖邊,湖邊有一座玲瓏小巧的八角亭——晴碧亭。
正殿左右和南部,靈活交錯地布置著風入鬆書屋、靜宜齋、四知堂等小型殿閣,由短牆和迴廊相連,形成了一個既封閉又敞開的庭院,在參天古鬆的掩映下,鬆濤陣陣,寂靜安謐,實在是一個誦讀詩書的佳境。
這裏便是皇長孫朱瞻基的居所。
此時,他正坐在湖邊的八角亭上,手拿一本書卷,潛心研讀。
站在他身後侍立的太監小善子輕咳一聲:“長孫殿下,三皇孫來了!”
話音未落,一個十歲左右、身穿紫袍的胖胖少年跑了過來。
“大哥!”他跑得風風火火,進了亭子一時幾乎不能停步,朱瞻基伸手輕輕一拉:“瞻墉,說過多少迴了,還是這樣毛躁,當心母妃看到,又要訓你!”
“大哥,聽說你的小妃子進宮來了,快帶我去看看!”朱瞻墉一臉興奮,眼珠亂轉,衝著朱瞻基擠眉弄眼。
小善子“撲哧”一下笑出了聲:“三皇孫,若微姑娘在靜雅軒,奴才帶您過去看看?”
“好啊!好啊!”朱瞻墉立即拍手稱好。
“瞻墉!”朱瞻基狠狠瞪了一眼小善子:“皮又癢了?還是又閑了?這兒沒你的事,下去吧!”
小善子吐了吐舌頭,立即退下。
“咦?”朱瞻墉轉動著眼眸,索性坐到瞻基對麵:“大哥怎麽了,以前得了好東西,不是都拿來給弟弟看嗎?”
朱瞻基默而不語,他不由想起了前幾日與太子妃的那番對話。
在太子妃的寢殿之中,那日的定省請安之後,太子妃特意將他留下,退下宮女太監,定定地凝視著他,唇邊淡淡地浮起一絲笑容,語氣十分和緩:“基兒,過兩天,有個女孩兒要進宮……”
朱瞻基坐在下首,對上母妃的眼睛,似乎不明白她話裏的意思。
“你是皇長孫,皇上對你事事掛心。入學、講讀、找師傅,都是早早吩咐下去籌辦的。如今,自然也要為你預先留意一些人選,以備日後你出宮建府,身邊好有個體貼的人!”太子妃十分小心自己的措詞,唯恐說得深了,怕他多想;又怕說得淺了,他不明白這裏麵的根由,心中不由暗暗怪母親多事,早早地弄來一個女孩兒,又不能給了名分,不奴不妃,實在是尷尬得很。
朱瞻基卻一下子就懂了。
從小,他就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他是太子的長子,當今聖上的皇長孫,是由皇祖母——早逝的徐皇後撫育長大的。
一直到徐皇後逝世,他才搬入太子宮,所以對於太子妃,他始終沒有二弟瞻墉那樣自然而親近。
宮中的形勢,讓他和她,不像是一對母子,倒像是兩個並肩作戰的戰友。
“母妃,她,是皇爺爺定下的?”他問。
太子妃心中一驚,沒成想他開口要問的卻是這樣一句。
她深深吸了口氣:“是你外祖母向皇上推薦的,她居鄒平,父為永城主簿。”
剛剛說到此處,朱瞻基恍然懂了,他立即站起身,拱手而揖:“母妃放心,兒子明白了!”
“明白了?”太子妃麵上一沉:“你明白什麽了?”
見他默而不語,這份與年齡毫不相襯的少年老成,讓人說不出是心痛還是不忍,她搖了搖頭,連忙解釋著:“隻是到宮中給鹹寧公主為伴讀的,一切都不是定數。母妃告訴你,就是因為皇上命她住在太子宮,由母妃代管,日後你們難免見到,所以提點一二,並不是現在就要指給你,或者定下什麽名分。一切,都還要看你們有沒有緣分!”
“是,兒子明白!”朱瞻基連連點頭。
“哥!你想什麽呢?”朱瞻墉見瞻基半晌無語,不由伸手推了推他。
“沒想什麽!”朱瞻基這才迴過神來。在那天以前,對於母妃口中提及的那個女孩兒,他心裏有些抵觸。母妃口中一句“居鄒平,父為永城主簿”,他就立即明白了,與母妃同籍,與外祖父同城為官,這裏麵錯綜的關係,不點自透。
而她的進宮,又是皇祖下旨,就顯然確定了她的身份。備位東宮,入宮待年,她應該就是自己日後的王妃。
心中說不出的沉重,從小長在深宮之中,天子的寵信、妃嬪的邀寵,什麽是情?什麽是愛?他不知道,那《詩經》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是何意?
那文人才子口中的“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還有曹植的那篇傳世之作,給世人描繪出的是怎樣一個女子?
洛水之畔,踏著繡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麵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麵有桂枝遮蔽陰涼;卷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靈芝。
宛如神隻 ,渾身煥發出一種攝人心神的絕世神韻。
這便是美麗的宓妃。
曾經在他的心底,也默默地憧憬過,他的妃子,他的愛,真想親曆一迴人世間至純至真的情愛。
然而,想不到自己的夢,還未及去做,已經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牢了、安排了,剩下的路還有什麽樂趣?
可是直到前兩天,看到若微。
他驚了。
雙蝶繡羅裙,
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
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
……
稚氣?美貌?純真?
是如花的笑靨?還是怯怯的神情?
是那句“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與爽朗?
他亂了,隻知道她,那個小小的孫若微,仿佛一瞬之間,一雙小手便牢牢地抓住了他,觸及他心底的那抹溫柔。一句“瞻哥哥”,一個純真無邪的笑臉便讓他覺得,這宮裏的日子不再是那般的清冷與無奈。
“走,瞻墉!”他站起身,朝迴廊走去。
“去哪兒?”瞻墉呆呆地問了一句,今天這樣陰晴突變的兄長,在他的記憶裏是如此陌生。
“去見若微!”他笑了,聲音中帶著歡愉。
“若微?”瞻墉撓了撓頭,仿佛恍然明白,立即興高采烈地跟了過去。
文華殿內的上書房,便是為東宮皇孫們授學的地方。
聽鹹寧公主講,當今聖上對皇孫們的學問要求極為嚴格,大約是清晨卯辰三刻起讀,下午申時以後才可散學,雖嚴寒酷暑而不輟。一年之中,除了端午、中秋、萬壽節、皇孫本人的生日等五日可免入書房讀書,除夕可以提早散學外,均沒有假日。
若微悄悄跟在鹹寧公主身後,看著皇孫們一個一個都依次入內之後,兩個人才悄悄趴在窗戶上,向內觀望。
隻見書房內有凳椅四張、高桌四張,書籍筆硯置於桌上,正中為師傅特設桌椅一套。
皇孫們入內之後先向師傅行禮,姚廣孝不肯受,微微側立於桌前,於是皇孫們即向座位一揖,以師傅之禮相敬。
“皇孫們六歲而入學。”鹹寧公主小聲說道,若微點了點頭。
聽湘汀說過,皇孫們讀書前,還要由皇上親自下令先舉行鄭重的儀式,然後才能開讀。這就是“入閣”,朱瞻基入閣就學之初,朱棣便為他選任了一批頗有才學的高級官員,其中便以“靖難”功臣、太子少師姚廣孝為首。
而讀書的方式、方法也很講究,最初是講官講一句,皇孫們跟著照讀一句,或五遍,或十遍,讀重於講。
十歲之後,便注重為辯學。
老師會像給學生留作業一樣,挑選一些政治問題讓皇孫們處理,或是口頭裁決,或是筆答,以此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相聯,活學活用。
今日辯學的題目就看似簡單,實則內涵深遠,即:儒學之要義。
與皇長孫朱瞻基一同在東宮書房讀書的是太子另外三位年長的皇孫,還有朱瞻基同母弟弟朱瞻墉、太子側妃郭氏所出的朱瞻塏、太子侍姬李選侍所出的朱瞻埈。
題目一出,朱瞻墉與朱瞻塏當下便奮筆疾書,朱瞻埈則低頭深思。若微抬眼向裏望去,隻看到朱瞻基稍加思索片刻,即低頭執筆,這才略略安心。自入宮那天起,不知不覺,她便將自己與他的一舉一動連在了一起。
稍後,諸人將答案呈至太子少傅姚廣孝麵前。他展卷一一閱覽,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情緒。片刻之後,他才重新將目光投向殿內的諸皇子。
他的目光最後投向了左側第二排的瞻墉,“將你的文章念給大家聽聽!”
“是!”瞻墉起身答道:“子之儒學博大精深。瞻墉以為,唯‘君子’是為第一要義,因其簡潔明確,是以樹人以至世事之平和。《論語》有謂,君子有五仁:恭,寬,信,敏,惠。餘以為,君子欲成功,亦應有:仁,知,永。仁,即前所言及之五仁。知,乃知識,見識,領悟,經驗也。永,為勇敢,為永恆,為堅持。是以,瞻墉私謂,儒學之精髓,即樹人作君子,而仁,即為儒學之要義。”
姚廣孝不置可否,又問道:“你認為儒學之要義與王道的關係呢?”
若微暗暗偷笑,原來這才是朱棣將他派作太子少傅、督學皇孫們的真正目的。
瞻墉想了想,才迴答:“孔子儒學中的‘以和為貴、天人合一’, ‘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均是治國思想的最高境界,仁就是王道!”
這樣的話似乎有些道理,又似乎過於狹隘地隻理解了字麵的意思,若微搖了搖頭,默默歎息了一聲。
想不到,就是這樣一聲幾乎不可聞的輕歎,讓她險些現了原形。
“誰在歎息?看來有人對越郡王的話並不讚同!” 姚廣孝目光如炬,向窗邊射來。
若微手心裏全是汗,一陣心慌。就在這時,坐在窗下的瞻基站起身,緩緩答道:“墉弟所言確實極有道理,若為君子,做到五仁,做到知、永,即為圓滿。可若是為君,以此為王道,則有失偏頗!”
“為何?”一個清冷的聲音突然響起。
站在窗外的若微不禁吃了一驚,這句話顯然不是姚廣孝問出的,也不是一臉不服氣的瞻墉問出來的,而是從門口進來的一個中年男子,俊朗的五官,帶著與生俱來的一種霸氣,深幽的眼神暴露了他的睿智和野心,舉手投足間英氣勃發又似乎有些孤獨和冷傲。
此人是誰呢?看起來居然有幾分眼熟,來不及細想,隻聽瞻基不慌不忙地說到:“王叔一定聽過《論語》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話吧?”
“是二皇兄。”鹹寧公主湊到若微耳邊,壓低聲音說道。
二皇兄?就是漢王了,若微點了點頭。隻是……?天呢!若微想起來了,他分明是在登州驛館中每到夜深人靜時,以笛音與福姬姐姐的玉簫相和的那個人。
真是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當時他一身青袍素服,看起來像是隨行的護衛,想不到,他竟然會是當今天子的二皇子,手握重兵、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漢王朱高煦?
那麽,他與她的知音相和,是出自單純的欣賞?還是……?
若微完全傻掉了,鹹寧公主輕輕捅了捅她,她這才收迴思緒,細細聆聽室內的辯學。
“本王六歲的時候就知道,其意是說君子胸懷坦蕩、寬厚從容,小人心地陰森恐怖;君子注重道義,小人隻講效益;君子遵章守紀,小人隻求實惠;君子承擔責任,小人推卸責任。對否?”漢王低下頭,看著瞻基,一臉的驕傲又有些刻意的戲謔。
姚廣孝則站立一旁,笑看著他們對答。
“叔王說得極是,隻是叔王可曾想過,那小人是從何處來的?為何會有小人?小人與君子有如此大的差異,那麽當君子遇到小人時,該如何是好呢?為王者又該如何調和?如何權衡?”看著漸漸落入圈套中的漢王,若微心中不由暗笑,一生殺伐無數,以武力幫助朱棣奪取皇權的漢王一心一意想取太子之位而代之。太子懦弱多病,不足為懼,可是偏偏出了一個賢名遠播的皇長孫,雖然隻是長孫,但是近年來朱棣似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栽培他上,有意要立其為皇太孫呢。
所以朱瞻基雖然年紀尚小,卻也成了漢王麵前的一塊絆腳石。
這時,一個衣著華麗,看起來比瞻墉還小的皇孫出列了,他便是朱皇孫瞻塏。隻見他站在瞻基對麵義正辭嚴地說:“我們可以多設學館,教化眾人,把小人變成君子!”
朱瞻基淡淡一笑:“孔子儒學中的精要是‘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然而為君者,領導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國,不僅要認真律事,恪守信用,勤儉治國,愛護萬民,更重要的是要知權衡。萬事萬物,看似複雜,其實要義都十分簡單。所謂王道,不過是‘權衡’二字。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親民還是役民,仁還是暴,隻有權衡得當,方能久安!”
此語一出,瞻墉立即一臉崇拜地看著自己的兄長,又狡黠地瞥了一眼漢王。
漢王著實有些意外,這樣的話會從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口中說出,難怪父皇會如此看重他。
若微看著入神,突然一旁的鹹寧公主悄悄拉了一下她的衣袖,又朝她使著眼色,於是她便跟在公主身後,兩人躡手躡腳地走出了文華殿。若微一路之上還在想著皇長孫朱瞻基的對答,隻覺得他說的話十分有道理,比那些皇孫都要出眾。
“瞻基果然出眾,怪不得那麽多的皇孫之中,父皇獨獨最愛他!”鹹寧公主臉上是一絲別有深意的笑容,目光緊緊盯著若微:“怎樣?你覺得如何?”
若微的臉刷的一下便紅了。
鹹寧公主笑意更濃:“這下不怪父皇亂點鴛鴦譜了吧?”
若微眨了眨眼睛,對上公主的眸子:“公主在說什麽?若微都聽不懂。若微隻知道來宮中是給公主做伴的,伴讀也好,為奴也罷,若微隻知道以後處處跟著公主,受公主驅使,靠公主庇護,別的一概不知!”
“小妮子!”鹹寧公主忍著笑,瞪了她一眼:“看你嘴硬到幾時?既然如此,就跟本宮走吧!”
“走?去哪裏?”若微一臉莫名其妙,怔怔地問道。
鹹寧公主拉起她的手,一直往城曲堂走去:“不是為奴為伴嗎?去替本宮把《女則》抄上個百十來遍。”
“啊?”若微苦笑連連,大唿悲慘。
“姑娘,這就是城曲堂,是萬歲特意賞給鹹寧公主讀書用的!”湘汀代為介紹。
“那公主不在這兒住嗎?”若微愣愣地問道。
“鹹寧公主是徐皇後誕育的,自然嬌貴,如今皇後故去,陛下特意令王貴妃代為撫育,晚間就住在她的宮中!”湘汀用手抬起低垂的柳條,娓娓道來。
“啊,那太可惜了,我看這處院子比東宮、西宮那些殿宇都要好呢!”若微滿是遺憾,嘟囔著。
“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爽朗的聲音遠遠地傳來,若微駐足定睛一看,開口的正是站在書樓上憑欄低頭觀望的一位宮妝美人。
她身穿紅色煙紋碧霞羅、白色散花如意裙,鬢發如霧,燕尾垂於胸前,斜插白玉蘭翡翠簪子,臉色嬌豔,眉似春水。
好一位美麗絕倫的大明公主,若微在心中暗歎。
“奴婢參見鹹寧公主!”湘汀給若微遞了個眼神,立即跪拜。
而若微仍仰著頭愣愣地望著鹹寧,忽地歎了口氣,又搖了搖頭,也學著湘汀的樣子:“若微參見鹹寧公主!”
鹹寧公主看著那小丫頭靈動的眼睛轉來轉去,不知她想些什麽,心中好生奇怪,想開口相問,又覺得這樣樓上樓下地答話有些不便,隨衝她們招了招手,示意她們進內堂迴話。
室內廳堂敞麗,裝飾精美,四扇雕花木門將書房與客廳“隔離”,方正平直的書桌,展現落落大方的風骨;鏤空木屏風亦典雅清秀,幾竿翠竹掩映其後,空靈雅致;四周八角形的玻璃宮燈使這原本寂靜充滿雅韻的殿宇,更添了瑰麗輕靈之感。
“喜歡這裏?”鹹寧公主對這個小自己很多的女孩充滿興趣,好端端的父皇怎麽會突然給自己找來伴讀,而且偏偏還是這樣一個稚齡女孩兒。
若微點了點頭。
滿心的疑問在此時都化作好奇和好感,這個女孩靈動的眼神、甜美的笑容,絲毫不見做作羞澀,比之往日見到的宮眷和官家千金,要讓人舒服得多,所以不由得有意逗她:“這裏好雖好,就是太過寂靜了。夜晚來臨,風鳴鶴唳,窗子上仿佛有鬼影閃過,著實嚇人。若是讓你獨居在此,你可害怕?”
若微閃著一雙亮晶晶的眸子,先是搖了搖頭,隨即露出兩個可愛的酒窩:“鬼神之說,古往今來眾說紛紜。若微覺得,心自清靜即無所懼,‘月照雲霧散,心清除外因’。我是個小孩子,每天不過吃飯、睡覺、看書、玩耍,沒有害人之心,也自然不會有誰來招惹我。”
“嗬嗬!”鹹寧公主嫣然一笑:“看你小小年紀,倒有幾分膽色,你且說說你在家時平日裏都做些什麽?”
“看書、寫字、畫畫。”若微抬眼看了一下侍立於室內的幾位宮女,眼睛四下張望著,嘴中繼續說著:“被娘押著彈琵琶、被紫煙盯著做女工,還有,有時會拉著繼宗偷偷跑出去玩兒。”
“姑娘!”湘汀忍不住出言製止,哪知公主正聽得有趣,反而一揮手:“你們都下去侍候。”
“是!”不僅湘汀,連著那幾位宮女都福禮退到樓下侍候。
“被娘押著?被紫煙盯著?紫煙是誰?繼宗又是誰?”鹹寧公主聽她說得有趣,不由問出心中所疑。
“嗯?”若微這才自知言之有差,吐了一下舌頭,有幾分忐忑地悄聲問道:“公主殿下,若微是不是逾禮了?”
“無妨,在這書樓之上,不管那些規矩,你隻說來,我聽得仿佛有趣得很。”公主隨即拿過桌上的一碟果子,遞給若微。
若微以笑相謝,也不推辭,邊吃邊說:“我娘希望把我培養成十全才女,所以日日緊逼,絲毫不放鬆。而紫煙是我娘派來的監工,天天盯著我繡花針織。繼宗是我兄長,但凡我稍稍得閑,就會央求他帶我溜出去玩兒。”
“想不到,宮城之外的女孩兒家也是如此,要學這許多技藝,不管愛與不愛,都要苦苦研習。”鹹寧公主不由歎息連連:“我還道隻是生在帝王之家才有這許多的無奈,沒想到你也如此!”
“咦?”若微看著公主:“我也沒有想到,本想著公主是金枝玉葉,定是想學就學、任性而為,沒想到也要學這些技藝嗎?”
鹹寧公主笑了:“當然要學,父皇母妃督促我們很是嚴格,不然你以為如何?”
“啊,我們民間女子學這些,不過是為了日後嫁個好夫君。可是身為公主,天之驕女,即使什麽都不學,天下男兒也會接踵而來的。”若微撐著小臉,呆呆地思量著,不經意間竟然把心中所想全數說了出來。
鹹寧公主又是好笑又是好氣,見她粉麵嬌顏,一派天真純淨之態,不由伸手在她臉上輕輕一捏:“你呀,你還這麽小,竟會有這樣的念頭,真真好笑。”
兩人雖然隔了五六歲,但是相見即相融,談笑間一晃到了晌午,公主特意留若微一起用膳。
消息傳至太子妃宮中,張妍心中喜憂參半,望著案上那本《金剛經》,她自言自語:“敬之,你的女兒,終究與你不同。她沒有承繼你的淡泊與中庸之道,她比你知道進退,也比你積極。”打開經書,再一次從卷首開始悉心誦讀。
頤和軒位於太子宮東北部,在金碧輝煌的皇宮中顯得有些風格獨特,主殿坐南朝北,麵闊五間,據崗臨湖,經鬆林綠蔭下假山石蹬通向湖邊,湖邊有一座玲瓏小巧的八角亭——晴碧亭。
正殿左右和南部,靈活交錯地布置著風入鬆書屋、靜宜齋、四知堂等小型殿閣,由短牆和迴廊相連,形成了一個既封閉又敞開的庭院,在參天古鬆的掩映下,鬆濤陣陣,寂靜安謐,實在是一個誦讀詩書的佳境。
這裏便是皇長孫朱瞻基的居所。
此時,他正坐在湖邊的八角亭上,手拿一本書卷,潛心研讀。
站在他身後侍立的太監小善子輕咳一聲:“長孫殿下,三皇孫來了!”
話音未落,一個十歲左右、身穿紫袍的胖胖少年跑了過來。
“大哥!”他跑得風風火火,進了亭子一時幾乎不能停步,朱瞻基伸手輕輕一拉:“瞻墉,說過多少迴了,還是這樣毛躁,當心母妃看到,又要訓你!”
“大哥,聽說你的小妃子進宮來了,快帶我去看看!”朱瞻墉一臉興奮,眼珠亂轉,衝著朱瞻基擠眉弄眼。
小善子“撲哧”一下笑出了聲:“三皇孫,若微姑娘在靜雅軒,奴才帶您過去看看?”
“好啊!好啊!”朱瞻墉立即拍手稱好。
“瞻墉!”朱瞻基狠狠瞪了一眼小善子:“皮又癢了?還是又閑了?這兒沒你的事,下去吧!”
小善子吐了吐舌頭,立即退下。
“咦?”朱瞻墉轉動著眼眸,索性坐到瞻基對麵:“大哥怎麽了,以前得了好東西,不是都拿來給弟弟看嗎?”
朱瞻基默而不語,他不由想起了前幾日與太子妃的那番對話。
在太子妃的寢殿之中,那日的定省請安之後,太子妃特意將他留下,退下宮女太監,定定地凝視著他,唇邊淡淡地浮起一絲笑容,語氣十分和緩:“基兒,過兩天,有個女孩兒要進宮……”
朱瞻基坐在下首,對上母妃的眼睛,似乎不明白她話裏的意思。
“你是皇長孫,皇上對你事事掛心。入學、講讀、找師傅,都是早早吩咐下去籌辦的。如今,自然也要為你預先留意一些人選,以備日後你出宮建府,身邊好有個體貼的人!”太子妃十分小心自己的措詞,唯恐說得深了,怕他多想;又怕說得淺了,他不明白這裏麵的根由,心中不由暗暗怪母親多事,早早地弄來一個女孩兒,又不能給了名分,不奴不妃,實在是尷尬得很。
朱瞻基卻一下子就懂了。
從小,他就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他是太子的長子,當今聖上的皇長孫,是由皇祖母——早逝的徐皇後撫育長大的。
一直到徐皇後逝世,他才搬入太子宮,所以對於太子妃,他始終沒有二弟瞻墉那樣自然而親近。
宮中的形勢,讓他和她,不像是一對母子,倒像是兩個並肩作戰的戰友。
“母妃,她,是皇爺爺定下的?”他問。
太子妃心中一驚,沒成想他開口要問的卻是這樣一句。
她深深吸了口氣:“是你外祖母向皇上推薦的,她居鄒平,父為永城主簿。”
剛剛說到此處,朱瞻基恍然懂了,他立即站起身,拱手而揖:“母妃放心,兒子明白了!”
“明白了?”太子妃麵上一沉:“你明白什麽了?”
見他默而不語,這份與年齡毫不相襯的少年老成,讓人說不出是心痛還是不忍,她搖了搖頭,連忙解釋著:“隻是到宮中給鹹寧公主為伴讀的,一切都不是定數。母妃告訴你,就是因為皇上命她住在太子宮,由母妃代管,日後你們難免見到,所以提點一二,並不是現在就要指給你,或者定下什麽名分。一切,都還要看你們有沒有緣分!”
“是,兒子明白!”朱瞻基連連點頭。
“哥!你想什麽呢?”朱瞻墉見瞻基半晌無語,不由伸手推了推他。
“沒想什麽!”朱瞻基這才迴過神來。在那天以前,對於母妃口中提及的那個女孩兒,他心裏有些抵觸。母妃口中一句“居鄒平,父為永城主簿”,他就立即明白了,與母妃同籍,與外祖父同城為官,這裏麵錯綜的關係,不點自透。
而她的進宮,又是皇祖下旨,就顯然確定了她的身份。備位東宮,入宮待年,她應該就是自己日後的王妃。
心中說不出的沉重,從小長在深宮之中,天子的寵信、妃嬪的邀寵,什麽是情?什麽是愛?他不知道,那《詩經》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又是何意?
那文人才子口中的“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還有曹植的那篇傳世之作,給世人描繪出的是怎樣一個女子?
洛水之畔,踏著繡著精美花紋的鞋子,拖著霧一樣輕薄的紗裙,隱隱散發出幽幽蘭香,在山邊緩步徘徊;偶爾縱身跳躍,一邊散步一邊嬉戲;左麵有彩旗靠在身邊,右麵有桂枝遮蔽陰涼;卷起衣袖將潔白細膩的臂腕探到洛水之中,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靈芝。
宛如神隻 ,渾身煥發出一種攝人心神的絕世神韻。
這便是美麗的宓妃。
曾經在他的心底,也默默地憧憬過,他的妃子,他的愛,真想親曆一迴人世間至純至真的情愛。
然而,想不到自己的夢,還未及去做,已經被一隻無形的大手抓牢了、安排了,剩下的路還有什麽樂趣?
可是直到前兩天,看到若微。
他驚了。
雙蝶繡羅裙,
東池宴,初相見。
朱粉不深勻,
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
……
稚氣?美貌?純真?
是如花的笑靨?還是怯怯的神情?
是那句“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泊與爽朗?
他亂了,隻知道她,那個小小的孫若微,仿佛一瞬之間,一雙小手便牢牢地抓住了他,觸及他心底的那抹溫柔。一句“瞻哥哥”,一個純真無邪的笑臉便讓他覺得,這宮裏的日子不再是那般的清冷與無奈。
“走,瞻墉!”他站起身,朝迴廊走去。
“去哪兒?”瞻墉呆呆地問了一句,今天這樣陰晴突變的兄長,在他的記憶裏是如此陌生。
“去見若微!”他笑了,聲音中帶著歡愉。
“若微?”瞻墉撓了撓頭,仿佛恍然明白,立即興高采烈地跟了過去。
文華殿內的上書房,便是為東宮皇孫們授學的地方。
聽鹹寧公主講,當今聖上對皇孫們的學問要求極為嚴格,大約是清晨卯辰三刻起讀,下午申時以後才可散學,雖嚴寒酷暑而不輟。一年之中,除了端午、中秋、萬壽節、皇孫本人的生日等五日可免入書房讀書,除夕可以提早散學外,均沒有假日。
若微悄悄跟在鹹寧公主身後,看著皇孫們一個一個都依次入內之後,兩個人才悄悄趴在窗戶上,向內觀望。
隻見書房內有凳椅四張、高桌四張,書籍筆硯置於桌上,正中為師傅特設桌椅一套。
皇孫們入內之後先向師傅行禮,姚廣孝不肯受,微微側立於桌前,於是皇孫們即向座位一揖,以師傅之禮相敬。
“皇孫們六歲而入學。”鹹寧公主小聲說道,若微點了點頭。
聽湘汀說過,皇孫們讀書前,還要由皇上親自下令先舉行鄭重的儀式,然後才能開讀。這就是“入閣”,朱瞻基入閣就學之初,朱棣便為他選任了一批頗有才學的高級官員,其中便以“靖難”功臣、太子少師姚廣孝為首。
而讀書的方式、方法也很講究,最初是講官講一句,皇孫們跟著照讀一句,或五遍,或十遍,讀重於講。
十歲之後,便注重為辯學。
老師會像給學生留作業一樣,挑選一些政治問題讓皇孫們處理,或是口頭裁決,或是筆答,以此將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相聯,活學活用。
今日辯學的題目就看似簡單,實則內涵深遠,即:儒學之要義。
與皇長孫朱瞻基一同在東宮書房讀書的是太子另外三位年長的皇孫,還有朱瞻基同母弟弟朱瞻墉、太子側妃郭氏所出的朱瞻塏、太子侍姬李選侍所出的朱瞻埈。
題目一出,朱瞻墉與朱瞻塏當下便奮筆疾書,朱瞻埈則低頭深思。若微抬眼向裏望去,隻看到朱瞻基稍加思索片刻,即低頭執筆,這才略略安心。自入宮那天起,不知不覺,她便將自己與他的一舉一動連在了一起。
稍後,諸人將答案呈至太子少傅姚廣孝麵前。他展卷一一閱覽,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情緒。片刻之後,他才重新將目光投向殿內的諸皇子。
他的目光最後投向了左側第二排的瞻墉,“將你的文章念給大家聽聽!”
“是!”瞻墉起身答道:“子之儒學博大精深。瞻墉以為,唯‘君子’是為第一要義,因其簡潔明確,是以樹人以至世事之平和。《論語》有謂,君子有五仁:恭,寬,信,敏,惠。餘以為,君子欲成功,亦應有:仁,知,永。仁,即前所言及之五仁。知,乃知識,見識,領悟,經驗也。永,為勇敢,為永恆,為堅持。是以,瞻墉私謂,儒學之精髓,即樹人作君子,而仁,即為儒學之要義。”
姚廣孝不置可否,又問道:“你認為儒學之要義與王道的關係呢?”
若微暗暗偷笑,原來這才是朱棣將他派作太子少傅、督學皇孫們的真正目的。
瞻墉想了想,才迴答:“孔子儒學中的‘以和為貴、天人合一’, ‘以德施政’和‘禮下庶人’均是治國思想的最高境界,仁就是王道!”
這樣的話似乎有些道理,又似乎過於狹隘地隻理解了字麵的意思,若微搖了搖頭,默默歎息了一聲。
想不到,就是這樣一聲幾乎不可聞的輕歎,讓她險些現了原形。
“誰在歎息?看來有人對越郡王的話並不讚同!” 姚廣孝目光如炬,向窗邊射來。
若微手心裏全是汗,一陣心慌。就在這時,坐在窗下的瞻基站起身,緩緩答道:“墉弟所言確實極有道理,若為君子,做到五仁,做到知、永,即為圓滿。可若是為君,以此為王道,則有失偏頗!”
“為何?”一個清冷的聲音突然響起。
站在窗外的若微不禁吃了一驚,這句話顯然不是姚廣孝問出的,也不是一臉不服氣的瞻墉問出來的,而是從門口進來的一個中年男子,俊朗的五官,帶著與生俱來的一種霸氣,深幽的眼神暴露了他的睿智和野心,舉手投足間英氣勃發又似乎有些孤獨和冷傲。
此人是誰呢?看起來居然有幾分眼熟,來不及細想,隻聽瞻基不慌不忙地說到:“王叔一定聽過《論語》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的話吧?”
“是二皇兄。”鹹寧公主湊到若微耳邊,壓低聲音說道。
二皇兄?就是漢王了,若微點了點頭。隻是……?天呢!若微想起來了,他分明是在登州驛館中每到夜深人靜時,以笛音與福姬姐姐的玉簫相和的那個人。
真是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當時他一身青袍素服,看起來像是隨行的護衛,想不到,他竟然會是當今天子的二皇子,手握重兵、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漢王朱高煦?
那麽,他與她的知音相和,是出自單純的欣賞?還是……?
若微完全傻掉了,鹹寧公主輕輕捅了捅她,她這才收迴思緒,細細聆聽室內的辯學。
“本王六歲的時候就知道,其意是說君子胸懷坦蕩、寬厚從容,小人心地陰森恐怖;君子注重道義,小人隻講效益;君子遵章守紀,小人隻求實惠;君子承擔責任,小人推卸責任。對否?”漢王低下頭,看著瞻基,一臉的驕傲又有些刻意的戲謔。
姚廣孝則站立一旁,笑看著他們對答。
“叔王說得極是,隻是叔王可曾想過,那小人是從何處來的?為何會有小人?小人與君子有如此大的差異,那麽當君子遇到小人時,該如何是好呢?為王者又該如何調和?如何權衡?”看著漸漸落入圈套中的漢王,若微心中不由暗笑,一生殺伐無數,以武力幫助朱棣奪取皇權的漢王一心一意想取太子之位而代之。太子懦弱多病,不足為懼,可是偏偏出了一個賢名遠播的皇長孫,雖然隻是長孫,但是近年來朱棣似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栽培他上,有意要立其為皇太孫呢。
所以朱瞻基雖然年紀尚小,卻也成了漢王麵前的一塊絆腳石。
這時,一個衣著華麗,看起來比瞻墉還小的皇孫出列了,他便是朱皇孫瞻塏。隻見他站在瞻基對麵義正辭嚴地說:“我們可以多設學館,教化眾人,把小人變成君子!”
朱瞻基淡淡一笑:“孔子儒學中的精要是‘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然而為君者,領導一個擁有千輛兵車的大國,不僅要認真律事,恪守信用,勤儉治國,愛護萬民,更重要的是要知權衡。萬事萬物,看似複雜,其實要義都十分簡單。所謂王道,不過是‘權衡’二字。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不管是君子還是小人,親民還是役民,仁還是暴,隻有權衡得當,方能久安!”
此語一出,瞻墉立即一臉崇拜地看著自己的兄長,又狡黠地瞥了一眼漢王。
漢王著實有些意外,這樣的話會從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口中說出,難怪父皇會如此看重他。
若微看著入神,突然一旁的鹹寧公主悄悄拉了一下她的衣袖,又朝她使著眼色,於是她便跟在公主身後,兩人躡手躡腳地走出了文華殿。若微一路之上還在想著皇長孫朱瞻基的對答,隻覺得他說的話十分有道理,比那些皇孫都要出眾。
“瞻基果然出眾,怪不得那麽多的皇孫之中,父皇獨獨最愛他!”鹹寧公主臉上是一絲別有深意的笑容,目光緊緊盯著若微:“怎樣?你覺得如何?”
若微的臉刷的一下便紅了。
鹹寧公主笑意更濃:“這下不怪父皇亂點鴛鴦譜了吧?”
若微眨了眨眼睛,對上公主的眸子:“公主在說什麽?若微都聽不懂。若微隻知道來宮中是給公主做伴的,伴讀也好,為奴也罷,若微隻知道以後處處跟著公主,受公主驅使,靠公主庇護,別的一概不知!”
“小妮子!”鹹寧公主忍著笑,瞪了她一眼:“看你嘴硬到幾時?既然如此,就跟本宮走吧!”
“走?去哪裏?”若微一臉莫名其妙,怔怔地問道。
鹹寧公主拉起她的手,一直往城曲堂走去:“不是為奴為伴嗎?去替本宮把《女則》抄上個百十來遍。”
“啊?”若微苦笑連連,大唿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