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來做什麽。
「大人喝酒嗎?」劉窠一揚酒葫蘆,「孫羊正店的老釀。」
「不必。」蔡京道,「你看,外邊起風,快下雨了。劉先生什麽時候打算入仕?」
「大人說什麽?」
「入仕,為官。」蔡京在他麵前坐下,「先生不就求這個嗎?你正得聖寵,隻要老夫薦你入朝,要成新貴,易如反掌。」
宮裏打更了。一陣風唿嘯而過,隱隱雷鳴,蓋過更漏滴答。
「大人請迴吧。」劉窠淡淡道,「草民恭送大人。」
那副未畫完芙蓉錦雞圖留在暗處,一旁金粉還未來得及塗上。
趙宣和給王安石一個麵子,去王皇後那處枯坐了一宿。外邊大風大雨,整個汴梁風雨中飄搖。
他剪燭火剪到天明,叫下官罷了早朝,徑直迴了禁中文書院。趙宣和一進門便見劉窠在庭前踱步,還未來得及出聲,那人忙不迭在滿是積水的石磚跪了下來。趙宣和一皺眉頭,伸手去拉他:「休恁地跪,寡人何嚐叫你跪了?」
劉窠應了聲,站起來。
「近日言官又彈劾陛下,陛下應作些思量。」他道,「陛下別看我什麽事都不往心裏去,我......也不想拖累陛下。」
趙宣和是世間第一個誇他善繪魚的人。
「他們說起你了。」趙宣和道。
劉窠抖了抖袖子,笑道:「那又如何,我還怕口舌是非麽?陛下,你日前說想去江南,如今心思可曾變化?」
趙宣和本在看水窪裏的倒影,聽他說話,抬起頭來。劉窠還是老樣子,沒形沒款的荊釵布衣,笑起來疏朗如初。
「去趟臨安。」他道,「我祖居。」
趙宣和上次出京華,還是去看自己陵墓的時候。第二天迴京時,他牽了匹馬就往南跑路,不知怎的到了濠水。
江南,他也是夢裏曾到。
這迴不同。他與那個叫劉窠的乘著夜黑風高去禦馬廄解了馬匹,一路跑到東華,裝作使君穿了皇上的口諭,騙開了城門。
汴梁至臨安,千七百裏。走時是仲春,待擁得滿懷溫山軟水,已是初夏。渡了長江,便真到了天闊江南。
日暮之時,兩人至一處清溪邊休整。劉窠在溪邊飲馬,抓著馬韁蹲下盯著水裏的遊魚看。趙宣和覺得好笑,伸手去拿他掌中的韁繩,被他將手一把握住。
劉窠的手伶仃白皙,指節分明,指腹帶著薄繭。趙宣和要把手拿迴來,他卻一使勁,將趙宣和往身側拉了拉。皇上自然不客氣,倚著人坐下,陪他一道看魚。
「前麵便是臨安地界,大概走一天,便到城裏了。」劉窠鬆開手,「陛下,我此番......就是來向你道個別。」
趙宣和張了張口,終究沒說出什麽。
「我想通了。宮裏到底不適應我,再待下去,我得廢掉。」劉窠從行囊裏拉出幾卷手卷,「這是我路上在驛站畫的,有落款,陛下權當是留念。」
「哈,連六郎......也要走?」趙宣和鬆開他,苦笑一聲。
「哎,陛下,話不能這麽說。」劉窠起身牽馬,兩人在皋野上走著。星垂平野,月兒彎作銀鉤。一陣風過來,撩著人的衣擺,不知何處去了。
「若以天下為淵,我不過你一尾魚。你臨淵羨我,倒也罷了。」他輕聲道,「可惜世事為深淵,你我皆是池魚。」
遠處有城郭,燃著星星點點的燈火。
「陛下若真羨我,那便跟我走。」趙宣和聽到身邊人道,「不出三月,他們另立明主。你我五湖隱跡......」
「六郎!」
劉窠將餘下的話吞進肚子裏,看趙宣和輕輕拿過他的手卷,俯身一拜。他眼裏本盛著臨安的燈火,那一剎那,盡數熄滅。
「珍重。」
劉窠站在原地。待身側煙塵散盡,他翻身上馬,向著臨安去了。
他終究隻是臨淵人而已。
即使是金兵破了汴梁,劉窠也風雨不動安如山地留在臨安。
聽聞徽欽二帝北狩了。
那日江南下著黃梅雨,滿目天青。劉窠在簷下煮著茶,自己和自己下棋。忽遇一人,自稱京中來,懷徽宗趙宣和旨,有物相奉。
他遞過來兩幅手卷,皆是劉窠贈的。
「先生,當年先帝因你受彈劾,與老臣結怨頗深。」同樣垂垂老矣的內臣道,「你可知,先帝如何講你的?」
劉窠握緊了捲軸。
「他說,劉道源其人,風骨蕭然。寡人於道源,愛慕之情,可欺金石。」
劉窠咬了盞茶給他,微微一笑:「好個愛慕之情,可欺金石。」
他與趙宣和,本是多相像的人。
最終不過臨淵羨魚,又相忘江湖罷了。
第38章 後記
這一本短篇小合集是我三年來的產出,自己看的時候能感到很明顯的腳趾摳地。當時什麽題材都敢寫,亂寫,然後逐漸知道自己可以寫什麽。
從頭看到尾,感覺自己的文風變了好多,從《紛呈》到《羨魚》,看著感覺不是一個人寫的。好在前後邏輯的連貫性好了一點,轉折也沒以前那麽生硬了。不好在裏麵還有很多錯別字沒改,我喜歡用手機寫東西,有時候大晚上黑燈瞎火地寫,經常犯愚蠢的錯誤。
迴頭看《草木長》裏,最得意的一篇是《三弦》,反覆看的一篇是《奇蹟之山》,認真擴容的是《賜良謀》。
我已經不太記得清當時是在何種境況下寫下那些文字,隱約想起當時還有好多人,隔著屏幕,興高采烈地一起寫、讀、論,後來那個社區解散,我也迴歸現實生活。上大學後和一些人聯繫過,但後來也是漸行漸遠漸無書了。
「大人喝酒嗎?」劉窠一揚酒葫蘆,「孫羊正店的老釀。」
「不必。」蔡京道,「你看,外邊起風,快下雨了。劉先生什麽時候打算入仕?」
「大人說什麽?」
「入仕,為官。」蔡京在他麵前坐下,「先生不就求這個嗎?你正得聖寵,隻要老夫薦你入朝,要成新貴,易如反掌。」
宮裏打更了。一陣風唿嘯而過,隱隱雷鳴,蓋過更漏滴答。
「大人請迴吧。」劉窠淡淡道,「草民恭送大人。」
那副未畫完芙蓉錦雞圖留在暗處,一旁金粉還未來得及塗上。
趙宣和給王安石一個麵子,去王皇後那處枯坐了一宿。外邊大風大雨,整個汴梁風雨中飄搖。
他剪燭火剪到天明,叫下官罷了早朝,徑直迴了禁中文書院。趙宣和一進門便見劉窠在庭前踱步,還未來得及出聲,那人忙不迭在滿是積水的石磚跪了下來。趙宣和一皺眉頭,伸手去拉他:「休恁地跪,寡人何嚐叫你跪了?」
劉窠應了聲,站起來。
「近日言官又彈劾陛下,陛下應作些思量。」他道,「陛下別看我什麽事都不往心裏去,我......也不想拖累陛下。」
趙宣和是世間第一個誇他善繪魚的人。
「他們說起你了。」趙宣和道。
劉窠抖了抖袖子,笑道:「那又如何,我還怕口舌是非麽?陛下,你日前說想去江南,如今心思可曾變化?」
趙宣和本在看水窪裏的倒影,聽他說話,抬起頭來。劉窠還是老樣子,沒形沒款的荊釵布衣,笑起來疏朗如初。
「去趟臨安。」他道,「我祖居。」
趙宣和上次出京華,還是去看自己陵墓的時候。第二天迴京時,他牽了匹馬就往南跑路,不知怎的到了濠水。
江南,他也是夢裏曾到。
這迴不同。他與那個叫劉窠的乘著夜黑風高去禦馬廄解了馬匹,一路跑到東華,裝作使君穿了皇上的口諭,騙開了城門。
汴梁至臨安,千七百裏。走時是仲春,待擁得滿懷溫山軟水,已是初夏。渡了長江,便真到了天闊江南。
日暮之時,兩人至一處清溪邊休整。劉窠在溪邊飲馬,抓著馬韁蹲下盯著水裏的遊魚看。趙宣和覺得好笑,伸手去拿他掌中的韁繩,被他將手一把握住。
劉窠的手伶仃白皙,指節分明,指腹帶著薄繭。趙宣和要把手拿迴來,他卻一使勁,將趙宣和往身側拉了拉。皇上自然不客氣,倚著人坐下,陪他一道看魚。
「前麵便是臨安地界,大概走一天,便到城裏了。」劉窠鬆開手,「陛下,我此番......就是來向你道個別。」
趙宣和張了張口,終究沒說出什麽。
「我想通了。宮裏到底不適應我,再待下去,我得廢掉。」劉窠從行囊裏拉出幾卷手卷,「這是我路上在驛站畫的,有落款,陛下權當是留念。」
「哈,連六郎......也要走?」趙宣和鬆開他,苦笑一聲。
「哎,陛下,話不能這麽說。」劉窠起身牽馬,兩人在皋野上走著。星垂平野,月兒彎作銀鉤。一陣風過來,撩著人的衣擺,不知何處去了。
「若以天下為淵,我不過你一尾魚。你臨淵羨我,倒也罷了。」他輕聲道,「可惜世事為深淵,你我皆是池魚。」
遠處有城郭,燃著星星點點的燈火。
「陛下若真羨我,那便跟我走。」趙宣和聽到身邊人道,「不出三月,他們另立明主。你我五湖隱跡......」
「六郎!」
劉窠將餘下的話吞進肚子裏,看趙宣和輕輕拿過他的手卷,俯身一拜。他眼裏本盛著臨安的燈火,那一剎那,盡數熄滅。
「珍重。」
劉窠站在原地。待身側煙塵散盡,他翻身上馬,向著臨安去了。
他終究隻是臨淵人而已。
即使是金兵破了汴梁,劉窠也風雨不動安如山地留在臨安。
聽聞徽欽二帝北狩了。
那日江南下著黃梅雨,滿目天青。劉窠在簷下煮著茶,自己和自己下棋。忽遇一人,自稱京中來,懷徽宗趙宣和旨,有物相奉。
他遞過來兩幅手卷,皆是劉窠贈的。
「先生,當年先帝因你受彈劾,與老臣結怨頗深。」同樣垂垂老矣的內臣道,「你可知,先帝如何講你的?」
劉窠握緊了捲軸。
「他說,劉道源其人,風骨蕭然。寡人於道源,愛慕之情,可欺金石。」
劉窠咬了盞茶給他,微微一笑:「好個愛慕之情,可欺金石。」
他與趙宣和,本是多相像的人。
最終不過臨淵羨魚,又相忘江湖罷了。
第38章 後記
這一本短篇小合集是我三年來的產出,自己看的時候能感到很明顯的腳趾摳地。當時什麽題材都敢寫,亂寫,然後逐漸知道自己可以寫什麽。
從頭看到尾,感覺自己的文風變了好多,從《紛呈》到《羨魚》,看著感覺不是一個人寫的。好在前後邏輯的連貫性好了一點,轉折也沒以前那麽生硬了。不好在裏麵還有很多錯別字沒改,我喜歡用手機寫東西,有時候大晚上黑燈瞎火地寫,經常犯愚蠢的錯誤。
迴頭看《草木長》裏,最得意的一篇是《三弦》,反覆看的一篇是《奇蹟之山》,認真擴容的是《賜良謀》。
我已經不太記得清當時是在何種境況下寫下那些文字,隱約想起當時還有好多人,隔著屏幕,興高采烈地一起寫、讀、論,後來那個社區解散,我也迴歸現實生活。上大學後和一些人聯繫過,但後來也是漸行漸遠漸無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