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達是假貨,那真正的圖特化身是誰?信徒會也在試圖搞清楚這件事,但顯然陷入了瓶頸。
探牢之後,荀聽關於「火種本質」的探索也停滯不前。
為了啟發靈感,他跟隨著卻殺拜訪了一次神學院,聽說有一位對神明化身十分有研究的老學者想見一麵異鄉者。
荀聽本來以為隻是順便走一趟,沒想到這一行竟然成了最關鍵的一環。
前來接待他們的是已經畢業的雁鳴,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荀聽,說道:「喲,爻使者換小男朋友了?您的口味真的一點兒也沒變。」
身邊的同伴用驚詫的眼光看著自家隊長,因這番對王子不敬的發言捏了一把汗。
卻殺不理會他,問道:「塞繆爾呢。」
「喬爾傑院長在觀星台等著呢,」雁鳴說,「使者……哦不,王子跟我來。」
神學院有兩座和邊境哨所一樣高的塔,名為觀星台。一座是天文學專業專用,另一座則位於民族與神明文化學院,是學生們捐贈給名為賽勒老教授當「辦公室」的,這位教授便是荀聽這次要找的人。
之前賽勒因病在家休養,民神院的觀星台一直處於半禁閉狀態,這是荀聽第一次來到這裏。觀星台的塔頂視角開闊,原型四周架著「張牙舞爪」的機械臂,它們的末端連接著直徑近兩米的鏡片,隨時可以插入一個巨大圓筒的凹槽之中。老教授的座椅旁邊有幾個擋位的拉閘,每個閘都代表著一個鏡片組合——也就是圓筒望遠鏡的焦距——開啟拉閘之後,機械設施們開始沿軌道旋轉,機械臂們各自有序地將鏡片推出、插入凹槽。
賽勒已經老到無法站穩了,他躺在輪椅中,用一條破舊的毛毯蓋著雙腿,毯子上則趴著一隻貓。
塞繆爾在一旁俯身,與他攀談著什麽。塞繆爾消瘦了太多,雙頰陷下去的痕跡很明顯。
見卻殺來,塞繆爾起身迎接,他介紹道:「爻,這位是剛從病中恢復的賽勒教授……教授,這是乜伽王子。」
卻殺鞠躬示意。賽勒神色和藹,他想站起來握緊二人的手,奈何身體不允許,他對兩人說:「很高興……您能帶異鄉者來。」
卻殺望向身旁的荀聽,說:「這位是異鄉者。」
賽勒的語調有些顫動,他說:「異鄉者……沒想到,我能在最後的時日遇見您。」
荀聽亦朝賽勒鞠躬,說道:「我們是來請教您關於神明化身的問題的。您作為民神院的學者,研究了幾十年的神明化身,甚至親身接觸過好幾代化身。您一定知道關於火種的問題吧?」
賽勒沒有直接迴答荀聽的問題,而是搖著輪椅,來到了拉閘麵前,讓荀聽觀看望遠鏡。
鏡頭裏可以看到的星星十分清晰。塞勒解釋說,這個光學望遠鏡之所以如此精準,是因為每個鏡片都是記憶材料製作而成的,刻錄了眼之神「亞亞」的神賜,可以輔助觀察者。
塞勒的口齒有些模糊,老人盡力把話說清楚:「我在這裏觀察了數十年的星星,和天文學的學生一樣,記錄著它們的軌跡,模擬出我們整個星係的排布。」
荀聽看到了塞勒桌子上的手繪星係圖,這個世界所在的「星球」和他認知裏的太陽係不同,一共有十五顆行星。塞勒以乜伽係的每個神明去命名其他的星球。
「您這樣熱愛天文學……為何不去相關學院繼續深造呢?」
「這是為了我的工作,」塞勒搖了搖頭,說,「我之所以觀星至今,是因為……我們認為星星和神明係統是相似的。」
「異鄉者,你應該知道的,火種的本質存在沒有那麽複雜。它實際上是一種人類的『精神』。無論火種在誰的身上,形式怎麽變化,都脫離不了原初的『精神』,這個原初的精神或許是奉獻、堅守、忠貞……」塞勒慢慢地歪斜身子,湊近荀聽,問,「你能看到西北方最亮的那顆星星嗎?它有一點發紅。」
「嗯。」
「他和周圍的十顆星星組成了一隻小貓。」塞勒摸了摸毛毯上打唿嚕的狸花貓,說道,「十一顆星星隨著我們星球旋轉不停地變化位置,但它們的連線,永遠是一隻小貓。」
塞勒打了個比方:「所以,『小貓星圖』就是十一顆星星的『精神』。」
他笑道:「自從我的母親將我帶入千年計劃的『觀星者』隊伍中,我這輩子的使命就是讓神明的『精神』具象化。」
荀聽看到他桌子上記錄的一頁又一頁的星圖,這不是一個人十幾年的成果,而是無數人成百上千年的成果。
「您也是千年計劃的建設者?」荀聽驚訝道,「觀星者的隊伍……又是什麽?」
「千年計劃中有四道必須建成的神跡。除了建造『計算中心』的精幽族,我們給每個神跡的負責隊伍都起了名字。負責『規劃盒子』建造的是深潛者,負責『動力之盒』的叫做紅礦工,負責部署『捷徑』的則是獵碑人。我們觀星者是負責的優先級最低的工作——計算神明火種的軌跡。」
神明火種代表的是「人類精神」。如果非要用現代語言來通俗解釋的話,比起其他隊伍的「工程建設」類工作,觀星者是搞「文化傳承」類的社科工作的。
他們的工作不是創造神跡,而是總結出一個「規律」。讓異鄉者能夠根據這個規律去高效地迴收所有的火種。
觀星者的工作相當困難,持續了千年,一直不被重視。直到現在,才處於「即將完成」的狀態。
探牢之後,荀聽關於「火種本質」的探索也停滯不前。
為了啟發靈感,他跟隨著卻殺拜訪了一次神學院,聽說有一位對神明化身十分有研究的老學者想見一麵異鄉者。
荀聽本來以為隻是順便走一趟,沒想到這一行竟然成了最關鍵的一環。
前來接待他們的是已經畢業的雁鳴,他上下打量了一眼荀聽,說道:「喲,爻使者換小男朋友了?您的口味真的一點兒也沒變。」
身邊的同伴用驚詫的眼光看著自家隊長,因這番對王子不敬的發言捏了一把汗。
卻殺不理會他,問道:「塞繆爾呢。」
「喬爾傑院長在觀星台等著呢,」雁鳴說,「使者……哦不,王子跟我來。」
神學院有兩座和邊境哨所一樣高的塔,名為觀星台。一座是天文學專業專用,另一座則位於民族與神明文化學院,是學生們捐贈給名為賽勒老教授當「辦公室」的,這位教授便是荀聽這次要找的人。
之前賽勒因病在家休養,民神院的觀星台一直處於半禁閉狀態,這是荀聽第一次來到這裏。觀星台的塔頂視角開闊,原型四周架著「張牙舞爪」的機械臂,它們的末端連接著直徑近兩米的鏡片,隨時可以插入一個巨大圓筒的凹槽之中。老教授的座椅旁邊有幾個擋位的拉閘,每個閘都代表著一個鏡片組合——也就是圓筒望遠鏡的焦距——開啟拉閘之後,機械設施們開始沿軌道旋轉,機械臂們各自有序地將鏡片推出、插入凹槽。
賽勒已經老到無法站穩了,他躺在輪椅中,用一條破舊的毛毯蓋著雙腿,毯子上則趴著一隻貓。
塞繆爾在一旁俯身,與他攀談著什麽。塞繆爾消瘦了太多,雙頰陷下去的痕跡很明顯。
見卻殺來,塞繆爾起身迎接,他介紹道:「爻,這位是剛從病中恢復的賽勒教授……教授,這是乜伽王子。」
卻殺鞠躬示意。賽勒神色和藹,他想站起來握緊二人的手,奈何身體不允許,他對兩人說:「很高興……您能帶異鄉者來。」
卻殺望向身旁的荀聽,說:「這位是異鄉者。」
賽勒的語調有些顫動,他說:「異鄉者……沒想到,我能在最後的時日遇見您。」
荀聽亦朝賽勒鞠躬,說道:「我們是來請教您關於神明化身的問題的。您作為民神院的學者,研究了幾十年的神明化身,甚至親身接觸過好幾代化身。您一定知道關於火種的問題吧?」
賽勒沒有直接迴答荀聽的問題,而是搖著輪椅,來到了拉閘麵前,讓荀聽觀看望遠鏡。
鏡頭裏可以看到的星星十分清晰。塞勒解釋說,這個光學望遠鏡之所以如此精準,是因為每個鏡片都是記憶材料製作而成的,刻錄了眼之神「亞亞」的神賜,可以輔助觀察者。
塞勒的口齒有些模糊,老人盡力把話說清楚:「我在這裏觀察了數十年的星星,和天文學的學生一樣,記錄著它們的軌跡,模擬出我們整個星係的排布。」
荀聽看到了塞勒桌子上的手繪星係圖,這個世界所在的「星球」和他認知裏的太陽係不同,一共有十五顆行星。塞勒以乜伽係的每個神明去命名其他的星球。
「您這樣熱愛天文學……為何不去相關學院繼續深造呢?」
「這是為了我的工作,」塞勒搖了搖頭,說,「我之所以觀星至今,是因為……我們認為星星和神明係統是相似的。」
「異鄉者,你應該知道的,火種的本質存在沒有那麽複雜。它實際上是一種人類的『精神』。無論火種在誰的身上,形式怎麽變化,都脫離不了原初的『精神』,這個原初的精神或許是奉獻、堅守、忠貞……」塞勒慢慢地歪斜身子,湊近荀聽,問,「你能看到西北方最亮的那顆星星嗎?它有一點發紅。」
「嗯。」
「他和周圍的十顆星星組成了一隻小貓。」塞勒摸了摸毛毯上打唿嚕的狸花貓,說道,「十一顆星星隨著我們星球旋轉不停地變化位置,但它們的連線,永遠是一隻小貓。」
塞勒打了個比方:「所以,『小貓星圖』就是十一顆星星的『精神』。」
他笑道:「自從我的母親將我帶入千年計劃的『觀星者』隊伍中,我這輩子的使命就是讓神明的『精神』具象化。」
荀聽看到他桌子上記錄的一頁又一頁的星圖,這不是一個人十幾年的成果,而是無數人成百上千年的成果。
「您也是千年計劃的建設者?」荀聽驚訝道,「觀星者的隊伍……又是什麽?」
「千年計劃中有四道必須建成的神跡。除了建造『計算中心』的精幽族,我們給每個神跡的負責隊伍都起了名字。負責『規劃盒子』建造的是深潛者,負責『動力之盒』的叫做紅礦工,負責部署『捷徑』的則是獵碑人。我們觀星者是負責的優先級最低的工作——計算神明火種的軌跡。」
神明火種代表的是「人類精神」。如果非要用現代語言來通俗解釋的話,比起其他隊伍的「工程建設」類工作,觀星者是搞「文化傳承」類的社科工作的。
他們的工作不是創造神跡,而是總結出一個「規律」。讓異鄉者能夠根據這個規律去高效地迴收所有的火種。
觀星者的工作相當困難,持續了千年,一直不被重視。直到現在,才處於「即將完成」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