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
石虎暴政實堪傷,孽障滋生殺人狂;
石閔巧計弑君主,後趙社稷從此亡。
殺胡旨令一朝達,北方胡擄無處藏;
冉魏大旗剛豎立,慕氏大舉下南方。
王猛與詹姝一路向西並馬而行,詹姝一路好奇心起,就問王猛來青州找師父路途上的故事。王猛笑著說:“你夫君哪有這麽多故事呀?平淡無奇,沒什麽好說出來取樂的。”
詹姝不依不饒道:“夫君可別隱瞞,你的故事多著哩,咱兄長都說了,你給他講過你的許多故事,你還差一點在路上被錯當成胡人被冉魏殺死了,奴婢問你,有沒有此事?”
王猛笑了起來,於是對詹姝講述了有關《殺胡令》的故事。
石勒仍是從西晉司馬芩執政時期初興起的北方小數民族羯族中的一支分支。後趁西晉門閥內鬥激烈,國家處於四分五裂之際,趁機挺進中原與公元333年春天派兵進攻上邽,建立後趙政權,後又將秦州境內的各小數民族數十萬人遷移至關東一帶。石勒且下令封時任氐族首領的蒲洪為龍驤大將軍,命令其駐守枋頭,以拒東晉進犯北方。是年八月下旬,時年五十九歲的石勒病故,時任太尉、守尚書令、征虜將軍、中山王之職的侄子石虎以非常之手段從石勒眾多兒子手中篡奪了皇位,為斬草除根,石虎立即著手開始大肆屠殺石勒的諸兒子,將國都從襄國遷移至鄴城。石虎所統治的後趙疆域此時已經包括冀州、並州、塗州、豫州、徐州、司州、兗州、雍州、青州、幽州、秦州、朔州、泰州、北海等共十四個州郡。公元349年春季,蒲洪參與平定後趙梁犢之亂後被石虎擢升為車騎大將軍兼雍州刺史都督雍州諸軍事,鎮守關中。石虎先人是羯族人,此刻卻依仗氐族首領蒲洪和羌族首領姚弋仲的勢力為其撐腰打氣。在擢升蒲洪為車騎大將軍雍州刺史都督雍州諸軍事的同時也擢升姚弋仲為征南大將軍,駐守贏當以防東晉北擴。時年五月份,石虎病死,其子石世繼位僅三十三天,石虎義子石閔就聯合石遵推翻石世,石世立即被石遵所殺,石遵在石閔的扶持下登位。其兄石鑒與之爭位,兄弟之間展開血腥大比拚,這時石閔勸石遵免去蒲洪的車騎大將軍都督雍州諸軍事等相關職務。蒲洪接旨後怒不可遏,決定立即返迴枋頭,並暗中向東晉司馬丕投誠。石遵與當年被石鑒所殺,後趙皇位到了石鑒之手。此時,石閔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擴張,石鑒懼怕石閔的勢力進一步擴張危及自己。因此欲暗中除掉石閔,石閔得到石鑒圖謀殺死自己的密報後,非常震怒。立即協助石幼將石鑒殺死,石閔在擁立石幼登位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裏就又將石幼殺死,這才自己做了皇帝。
蒲洪從此與石閔結下了梁子,蒲洪聯絡姚弋仲一起向石閔攻擊,以圖消滅石閔以幫助石虎其他兒子奪迴皇位。姚弋仲亦對後趙石虎忠心耿耿。因此,決定與蒲洪一起起兵伐閔。石閔原是石虎的養子,漢族人,自小在石虎身邊長大,長得英俊高大威猛,熟讀兵書又有過人謀略的本事深得石虎喜愛,並收為義子。石閔本姓冉,原為冉閔,自從石虎收其做了義子後才改為石閔。石虎當政時殘暴成性,殺人如麻。尤其是石虎仇視東晉朝廷政權,同時也仇視漢族人民。因此,石虎在執政時期大肆屠殺漢族人的同時,亦不斷從西部邊疆將氐、羌、羯族等少數民族遷移到中原和後趙所統治的北方燕山地帶來居住。
石閔自從謀取了後趙政權後,一麵立即自稱為王,改國號‘冉魏’,一麵又遣出使者向東晉司馬聃政權求助,並向其稱臣。
蒲洪一麵不斷向冉閔所治理的城池發起攻擊,一麵聯絡別的諸侯國騷擾邊疆。公元350年正二月間,前往鄴城投奔冉閔的漢族將領麻秋在枋頭地方被蒲洪截住並擒獲,蒲洪為了盡快瓦解冉魏政權,因此他並沒有將麻秋殺死,而是逼其投降,麻秋無奈隻得假意投誠了蒲洪。後趁邀請蒲洪赴宴之際將蒲洪毒殺,麻秋亦被蒲洪的兒子蒲健蒲雄等人當場剁成肉醬。
蒲洪去世後,蒲健繼位,立即去掉大都督、大將軍、三秦王等稱號,接受東晉朝廷的改編。蒲健一麵派人送信給東晉朝廷接受改編,一麵向東晉朝廷報喪。東晉皇朝因為此時門閥紛爭內鬥嚴重,根本顧不上這些諸侯的死活。蒲健久久得不到來自東晉朝廷的迴複,一怒之下將自己的軍隊往西遷移挺進中原並且攻占長安,在長安立足下來之後,改蒲為苻姓。從此,前秦的帝業才正式開始運作。
石閔自從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冉魏後就不斷受到了來自北方各小數民族部落集團的瘋狂進攻。冉閔也奮起抵抗,尤其是北方最強大的前燕鮮卑族慕容氏,早些時候的鮮卑族慕容皝已基本上統一了整個北方,勢力相當強大。慕容皝死後,由年輕氣盛的慕容俊繼位,為此慕容俊野心勃勃,早已睨視著後趙的國土。趁冉閔立足未穩之際立即派其弟慕容霸領兵三萬人馬進犯冉魏。冉閔不但堅定地抵抗來自氐、羌、羯族等部落的進攻,同時這些部落也開始大肆殺戮在其境內生活的漢族百姓,一時間中原各處血流成河,漢人被殺死者十之七八。這件惡劣的屠殺事件激發了冉閔血腥複仇的種子。冉閔大力推崇《殺胡令》政策,隻要在他所管轄的範圍領地之內,無論是官兵還是普通老百姓,販夫走卒,隻要能夠殺死胡人者,殺一個賞銀十兩,殺三人可以做官進爵減免稅役。隻要拿殺死的胡人的人頭去官府就可以得到領賞。但這樣一來,許多被錯殺的漢人亦不在少數。因為,誰也不知道你所殺死的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胡人?“胡人”兩字不會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隻要是滿臉長著絡腮胡子的人都有可能被認定為胡人而錯殺冤死而錯殺胡人往往官府也是不會對其進行責任追究的。
這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一些絡腮胡子漢人的安危。現在這些漢人同樣人人自危:隻要有這種外表相貌的人,哪怕是漢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都有可能遭到來自周圍百姓舉報或者來自冉魏官兵的攻擊而殺害。
而偏偏王猛臉上也長滿著許多這樣的絡腮胡子,王猛聞言隻要是絡腮胡子的男人都有可能在此地被別人舉報或者攻擊殺死在大街上。這樣恐怖的場麵迫使王猛一時間輕易不敢趕路。他將自己關在屋子裏,整天對著鏡子拿手來扯拔胡子,一整天胡子拔不了多少,但滿臉竟然早被拔得血肉模糊,但王猛深知不將自己的胡子拔光是不能走到街頭上去的。因此,王猛還決定拿火來燒胡子,這種決心非常人所能想象,也是常人承受不了的極端‘懲罰’。
這一天,王猛反複照了鏡子,塗上麵粉,自感臉上沒留下一根胡子後才敢走出家門。這時大街上傳來追擊胡子的雜亂的腳步聲,王猛心想:這裏《殺胡令》早已經頒布實施過一段時間了,也不可能到現在這條大街上還會有什麽真正的胡人存在?現在要追殺的胡人分明都是些別有用心的奸人以《殺胡令》為幌子追殺自己的仇人而已。想到此,亦開始對冉閔的欽佩之心轉變為不滿。說實話,這時大小城池哪裏還有別人容身之所,殺死仇人不但不需要抵命,有可能還會荒稱“胡人”從而得到了升官發財的機會。因此,一些地方流氓、兵痞、無良的衙役官僚機構都有可能成為打擊報複自己仇人造成冤假錯案的罪魁禍首。但這件事王猛想管也是管不了的,因為,冉閔的政權部門並不會理會他,還有可能使自己命喪於此。
想到這些,王猛隻好想辦法決定盡快離開此地,否則多逗留一天生命就會多一天受到了威脅。
王猛走在街頭上小心翼翼的不斷左顧右盼留心著周圍的一切,這種行為很快就引起了幾個路人的注意。這些人正是希望通過屠殺一個正常的‘胡人’來獲得某些獎勵的小人。
王猛很快就被人擋住了去路,有兩個壯漢將王猛的前後去路都堵死了,惡狠狠地盤問他:“你是何處人,到此有何貴幹,是不是北方的胡人密探?”
王猛不慌不忙地說:“我是魯國北海郡的人,漢族,請問你們有什麽事?”
“魯國北海郡人,誰信?這裏有誰能夠證明你是魯國北海郡人?”兩個漢子惡狠狠地質疑道。
“對不起,朋友,我是早幾天剛剛來到貴寶地的,這裏沒有王某的親戚朋友,我隻是路過,因此,我隻能自己證明自己是魯國北海郡人。”
“你別狡辯了,得跟我們走一趟,我們不冤枉漢人,但你若故意隱瞞身份,你就活不過今天了。快走吧,跟我們見官去。”
兩人不由分說,就推搡著王猛往官府衙門而去。
“去就去,王猛身正不拍影子斜,王猛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這又有何所畏懼的,自己何罪之有?”王猛邊走邊說。
這個縣衙門前有兩隻高大威猛的石獅子蹲著,縣衙大門有人看守。幾個守門的一看見有人押著王猛往縣衙裏來,就挺槍攔住三人喝道:“幹什麽的,這可是縣衙,容不得你們放肆。”
這兩個漢子點頭哈腰軟言細語道:“兵爺,我倆抓住一個可疑胡人正準備送到縣太爺這裏受審盤問領賞呢?”
衙役仔細看了王猛幾眼,又問了一些話,對兩個漢子說:“他也並不像是個胡人,你們是從哪裏把他該抓來的?”
兩個大漢說:“小的是從街頭抓住他的,此人東張西望樣子十分可疑,官爺請將他押送進去,是不是胡人一審便知。”
衙役也覺得在理,於是就押著王猛往裏邊走,兩個大漢欲跟了進來,衙役攔住說:“你們在外麵站在,不經允許不可離開。”
王猛被押進縣衙,衙役自己擂起鼓子,縣老爺從裏麵走了出來,喝問衙役想幹什麽?衙役說有市民抓住一個可疑胡人送來,望縣老爺明斷。
縣衙也非草包一個,立即升堂受理。王猛並不害怕,也不下跪,隻講明自己的身世和此刻路過此地的情況,將其一五一十都交代清楚了。縣衙見來者談吐不俗,相貌悍然,於是笑著問:“姓王的,你既然說是北海郡人氏,那麽北海郡曆史上是個什麽地方有何故事典故傳說總應該是清楚的吧?不妨簡單介紹一下給本縣知悉,那麽,本縣才能判斷你有沒有在說謊呢?否則,你說不是胡人又如何服眾?若本縣放過一個胡人,連自己都恐要人頭落地耶。”
王猛朗聲說道:“這有何難,北海郡最初由西漢景帝(於公元前148年)設立,東漢時才改為北海國,南齊時期遷至都昌,東漢典故“孔融讓梨”就曾發生在這裏,大人還需要王某說點什麽?”
縣衙撚須不停點頭道:“不錯,不錯,王先生說得一點不差,這些事假如不是出於北海郡人是很少知道這些典故的,王先生談吐不凡,可否容本縣與之入內進一步說話。”
王猛亦抱拳說:“縣太爺客氣了,王猛一介草民,不敢造次。”
縣太爺聽了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王先生何必太謙虛,今日王先生雖無官無職像個閑人,但假如給予時日,我看王先生也是前途無量呀?”
王猛大吃一驚,仍不解問道:“縣太爺何出此言?王某自覺並無過人之處,今日僅與縣太爺隻一麵之緣,難道縣太爺就能未卜先知的不成?”
縣太爺喝退堂下衙役留王猛到後堂用餐,王猛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接受了縣太爺的美意。
縣太爺自我介紹說自己姓劉表字鍾別名昭實。劉昭實從小就酷愛讀書,四書五經無不精通,隻是在趙國做了多年知縣,雖然秉公執法為官清廉,但從來沒有朝廷的哪一個官吏想到要提拔他一下,於是劉昭實這些年鬱鬱不得誌。
王猛說:“今日辛虧遇到的是個清官劉大人,否則王某恐怕難逃一死,說實話王某對於冉魏君主的《殺胡令》頗有微詞,試想,君主從一開始實行的殺胡令出發點是很好的,保護了我漢人血統不致消亡,不過殺伐需要明辨是非,首先得分清好壞清濁,其實不分好壞一味砍殺剿滅是很難得到民心的,不是王某對冉魏政權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政權依王某看來,很快就會遭北方烈強共起攻擊政權極危。劉大人為官清廉,本是地方百姓之福,可不難推斷,在不久的將來定然會有血光之災,不為別的,就因為君主殺胡人太多,胡人侵犯時實施報複手段那一定是地動山搖的震撼。”
劉昭實喟然長歎一聲道:“王先生所言極正,此令印證了一個現實:怨怨相報何時了?世事無常,苦的是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這個社會想要生存,別說像是本縣的黎民百姓就是像劉某做縣衙的官員亦都舉步維艱難呀。”
王猛說:“劉大人接下去準備如何麵對現實問題?”
劉昭實說:“且待我過了這一段時間,本縣自當告老迴鄉過清貧日子去,隻是目前本縣沒有一個可以繼承之人,實難脫身。否則,本縣一旦陷於貪官之手,百姓更無生存的空間了。”
兩人相談甚歡,酒杯交錯,喝到深夜兩人微醉,王猛向劉昭實討教自己的出路問題?劉昭實微笑著道:“王兄雄才大略非一般人,豈有憂愁無處容身之所,依劉某預料,不出三年五載,必成輔政之將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亦很難料。”
王猛聞言,搖頭喟歎道:“劉兄有所不知,王某雖有些見聞,然縱觀今之天下,無不狼煙四起烽火不絕,兵馬紛至遝來,黎民百姓疾苦不堪,天下蒼生何以聊生。而諸侯稱霸爭雄,你死我活;國內諸臣,互相傾軋,或狼狽為奸欺上瞞下大肆斂財搜刮,或草菅人命視同兒戲,爭權奪利毫無收斂。而為君主者,殺戮成性醉生夢死,哪有國家情懷,黎民蒼生?百姓生存的空間在哪裏?是故,王某睨視世界竟無容身之處,縱有報國誌,又能奈何天?天下昏暗如夜辰,惶惶草草投靠誰?唯恐報國不成反成幫兇,豈不痛惜遺恨終生?”
劉昭實沉思不語,而後稱讚道:“天下紛爭,熙熙攘攘,苦的是黎民蒼生,先生如此襟胸,實在難得,劉某感佩致深得益匪淺。目下先生還無落足之所,不妨暫且容身卑所,授予劉某討教一二謀略,以免將來慌張,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猛笑著婉拒道:“劉縣衙才高德隆,深得民心,百姓仰慕,王某草民一個,豈言授教兩字,棲於閣下,今辰有緣相遇,往後亦有機緣與劉縣衙聚義趣談。”
劉昭實知道留不住王猛本人,故亦不強留,隻得令人封出一包銀子,雖分量不重,亦是一份心意,故道:“先生遠行,恕劉某不能陪伴遠行,今日別過,亦不知先生前往何處,此番夜談,受益不淺,本衙並無多少銀子相送,一點心意,望弗牽掛就是。”
王猛亦笑道:“劉縣衙慷慨解囊,已令王某汗顏,情重如山,豈能相忘,明日早期,若不遇劉縣衙,恕王某不辭而別之過矣。”
詹姝聞此故事,亦感動得淚水縱橫,不能言語,兩人策馬,繼續前行。
石虎暴政實堪傷,孽障滋生殺人狂;
石閔巧計弑君主,後趙社稷從此亡。
殺胡旨令一朝達,北方胡擄無處藏;
冉魏大旗剛豎立,慕氏大舉下南方。
王猛與詹姝一路向西並馬而行,詹姝一路好奇心起,就問王猛來青州找師父路途上的故事。王猛笑著說:“你夫君哪有這麽多故事呀?平淡無奇,沒什麽好說出來取樂的。”
詹姝不依不饒道:“夫君可別隱瞞,你的故事多著哩,咱兄長都說了,你給他講過你的許多故事,你還差一點在路上被錯當成胡人被冉魏殺死了,奴婢問你,有沒有此事?”
王猛笑了起來,於是對詹姝講述了有關《殺胡令》的故事。
石勒仍是從西晉司馬芩執政時期初興起的北方小數民族羯族中的一支分支。後趁西晉門閥內鬥激烈,國家處於四分五裂之際,趁機挺進中原與公元333年春天派兵進攻上邽,建立後趙政權,後又將秦州境內的各小數民族數十萬人遷移至關東一帶。石勒且下令封時任氐族首領的蒲洪為龍驤大將軍,命令其駐守枋頭,以拒東晉進犯北方。是年八月下旬,時年五十九歲的石勒病故,時任太尉、守尚書令、征虜將軍、中山王之職的侄子石虎以非常之手段從石勒眾多兒子手中篡奪了皇位,為斬草除根,石虎立即著手開始大肆屠殺石勒的諸兒子,將國都從襄國遷移至鄴城。石虎所統治的後趙疆域此時已經包括冀州、並州、塗州、豫州、徐州、司州、兗州、雍州、青州、幽州、秦州、朔州、泰州、北海等共十四個州郡。公元349年春季,蒲洪參與平定後趙梁犢之亂後被石虎擢升為車騎大將軍兼雍州刺史都督雍州諸軍事,鎮守關中。石虎先人是羯族人,此刻卻依仗氐族首領蒲洪和羌族首領姚弋仲的勢力為其撐腰打氣。在擢升蒲洪為車騎大將軍雍州刺史都督雍州諸軍事的同時也擢升姚弋仲為征南大將軍,駐守贏當以防東晉北擴。時年五月份,石虎病死,其子石世繼位僅三十三天,石虎義子石閔就聯合石遵推翻石世,石世立即被石遵所殺,石遵在石閔的扶持下登位。其兄石鑒與之爭位,兄弟之間展開血腥大比拚,這時石閔勸石遵免去蒲洪的車騎大將軍都督雍州諸軍事等相關職務。蒲洪接旨後怒不可遏,決定立即返迴枋頭,並暗中向東晉司馬丕投誠。石遵與當年被石鑒所殺,後趙皇位到了石鑒之手。此時,石閔的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和擴張,石鑒懼怕石閔的勢力進一步擴張危及自己。因此欲暗中除掉石閔,石閔得到石鑒圖謀殺死自己的密報後,非常震怒。立即協助石幼將石鑒殺死,石閔在擁立石幼登位僅僅不到一個月時間裏就又將石幼殺死,這才自己做了皇帝。
蒲洪從此與石閔結下了梁子,蒲洪聯絡姚弋仲一起向石閔攻擊,以圖消滅石閔以幫助石虎其他兒子奪迴皇位。姚弋仲亦對後趙石虎忠心耿耿。因此,決定與蒲洪一起起兵伐閔。石閔原是石虎的養子,漢族人,自小在石虎身邊長大,長得英俊高大威猛,熟讀兵書又有過人謀略的本事深得石虎喜愛,並收為義子。石閔本姓冉,原為冉閔,自從石虎收其做了義子後才改為石閔。石虎當政時殘暴成性,殺人如麻。尤其是石虎仇視東晉朝廷政權,同時也仇視漢族人民。因此,石虎在執政時期大肆屠殺漢族人的同時,亦不斷從西部邊疆將氐、羌、羯族等少數民族遷移到中原和後趙所統治的北方燕山地帶來居住。
石閔自從謀取了後趙政權後,一麵立即自稱為王,改國號‘冉魏’,一麵又遣出使者向東晉司馬聃政權求助,並向其稱臣。
蒲洪一麵不斷向冉閔所治理的城池發起攻擊,一麵聯絡別的諸侯國騷擾邊疆。公元350年正二月間,前往鄴城投奔冉閔的漢族將領麻秋在枋頭地方被蒲洪截住並擒獲,蒲洪為了盡快瓦解冉魏政權,因此他並沒有將麻秋殺死,而是逼其投降,麻秋無奈隻得假意投誠了蒲洪。後趁邀請蒲洪赴宴之際將蒲洪毒殺,麻秋亦被蒲洪的兒子蒲健蒲雄等人當場剁成肉醬。
蒲洪去世後,蒲健繼位,立即去掉大都督、大將軍、三秦王等稱號,接受東晉朝廷的改編。蒲健一麵派人送信給東晉朝廷接受改編,一麵向東晉朝廷報喪。東晉皇朝因為此時門閥紛爭內鬥嚴重,根本顧不上這些諸侯的死活。蒲健久久得不到來自東晉朝廷的迴複,一怒之下將自己的軍隊往西遷移挺進中原並且攻占長安,在長安立足下來之後,改蒲為苻姓。從此,前秦的帝業才正式開始運作。
石閔自從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冉魏後就不斷受到了來自北方各小數民族部落集團的瘋狂進攻。冉閔也奮起抵抗,尤其是北方最強大的前燕鮮卑族慕容氏,早些時候的鮮卑族慕容皝已基本上統一了整個北方,勢力相當強大。慕容皝死後,由年輕氣盛的慕容俊繼位,為此慕容俊野心勃勃,早已睨視著後趙的國土。趁冉閔立足未穩之際立即派其弟慕容霸領兵三萬人馬進犯冉魏。冉閔不但堅定地抵抗來自氐、羌、羯族等部落的進攻,同時這些部落也開始大肆殺戮在其境內生活的漢族百姓,一時間中原各處血流成河,漢人被殺死者十之七八。這件惡劣的屠殺事件激發了冉閔血腥複仇的種子。冉閔大力推崇《殺胡令》政策,隻要在他所管轄的範圍領地之內,無論是官兵還是普通老百姓,販夫走卒,隻要能夠殺死胡人者,殺一個賞銀十兩,殺三人可以做官進爵減免稅役。隻要拿殺死的胡人的人頭去官府就可以得到領賞。但這樣一來,許多被錯殺的漢人亦不在少數。因為,誰也不知道你所殺死的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胡人?“胡人”兩字不會寫在每一個人的臉上,隻要是滿臉長著絡腮胡子的人都有可能被認定為胡人而錯殺冤死而錯殺胡人往往官府也是不會對其進行責任追究的。
這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一些絡腮胡子漢人的安危。現在這些漢人同樣人人自危:隻要有這種外表相貌的人,哪怕是漢人或者其他民族的人都有可能遭到來自周圍百姓舉報或者來自冉魏官兵的攻擊而殺害。
而偏偏王猛臉上也長滿著許多這樣的絡腮胡子,王猛聞言隻要是絡腮胡子的男人都有可能在此地被別人舉報或者攻擊殺死在大街上。這樣恐怖的場麵迫使王猛一時間輕易不敢趕路。他將自己關在屋子裏,整天對著鏡子拿手來扯拔胡子,一整天胡子拔不了多少,但滿臉竟然早被拔得血肉模糊,但王猛深知不將自己的胡子拔光是不能走到街頭上去的。因此,王猛還決定拿火來燒胡子,這種決心非常人所能想象,也是常人承受不了的極端‘懲罰’。
這一天,王猛反複照了鏡子,塗上麵粉,自感臉上沒留下一根胡子後才敢走出家門。這時大街上傳來追擊胡子的雜亂的腳步聲,王猛心想:這裏《殺胡令》早已經頒布實施過一段時間了,也不可能到現在這條大街上還會有什麽真正的胡人存在?現在要追殺的胡人分明都是些別有用心的奸人以《殺胡令》為幌子追殺自己的仇人而已。想到此,亦開始對冉閔的欽佩之心轉變為不滿。說實話,這時大小城池哪裏還有別人容身之所,殺死仇人不但不需要抵命,有可能還會荒稱“胡人”從而得到了升官發財的機會。因此,一些地方流氓、兵痞、無良的衙役官僚機構都有可能成為打擊報複自己仇人造成冤假錯案的罪魁禍首。但這件事王猛想管也是管不了的,因為,冉閔的政權部門並不會理會他,還有可能使自己命喪於此。
想到這些,王猛隻好想辦法決定盡快離開此地,否則多逗留一天生命就會多一天受到了威脅。
王猛走在街頭上小心翼翼的不斷左顧右盼留心著周圍的一切,這種行為很快就引起了幾個路人的注意。這些人正是希望通過屠殺一個正常的‘胡人’來獲得某些獎勵的小人。
王猛很快就被人擋住了去路,有兩個壯漢將王猛的前後去路都堵死了,惡狠狠地盤問他:“你是何處人,到此有何貴幹,是不是北方的胡人密探?”
王猛不慌不忙地說:“我是魯國北海郡的人,漢族,請問你們有什麽事?”
“魯國北海郡人,誰信?這裏有誰能夠證明你是魯國北海郡人?”兩個漢子惡狠狠地質疑道。
“對不起,朋友,我是早幾天剛剛來到貴寶地的,這裏沒有王某的親戚朋友,我隻是路過,因此,我隻能自己證明自己是魯國北海郡人。”
“你別狡辯了,得跟我們走一趟,我們不冤枉漢人,但你若故意隱瞞身份,你就活不過今天了。快走吧,跟我們見官去。”
兩人不由分說,就推搡著王猛往官府衙門而去。
“去就去,王猛身正不拍影子斜,王猛是地地道道的漢族人,這又有何所畏懼的,自己何罪之有?”王猛邊走邊說。
這個縣衙門前有兩隻高大威猛的石獅子蹲著,縣衙大門有人看守。幾個守門的一看見有人押著王猛往縣衙裏來,就挺槍攔住三人喝道:“幹什麽的,這可是縣衙,容不得你們放肆。”
這兩個漢子點頭哈腰軟言細語道:“兵爺,我倆抓住一個可疑胡人正準備送到縣太爺這裏受審盤問領賞呢?”
衙役仔細看了王猛幾眼,又問了一些話,對兩個漢子說:“他也並不像是個胡人,你們是從哪裏把他該抓來的?”
兩個大漢說:“小的是從街頭抓住他的,此人東張西望樣子十分可疑,官爺請將他押送進去,是不是胡人一審便知。”
衙役也覺得在理,於是就押著王猛往裏邊走,兩個大漢欲跟了進來,衙役攔住說:“你們在外麵站在,不經允許不可離開。”
王猛被押進縣衙,衙役自己擂起鼓子,縣老爺從裏麵走了出來,喝問衙役想幹什麽?衙役說有市民抓住一個可疑胡人送來,望縣老爺明斷。
縣衙也非草包一個,立即升堂受理。王猛並不害怕,也不下跪,隻講明自己的身世和此刻路過此地的情況,將其一五一十都交代清楚了。縣衙見來者談吐不俗,相貌悍然,於是笑著問:“姓王的,你既然說是北海郡人氏,那麽北海郡曆史上是個什麽地方有何故事典故傳說總應該是清楚的吧?不妨簡單介紹一下給本縣知悉,那麽,本縣才能判斷你有沒有在說謊呢?否則,你說不是胡人又如何服眾?若本縣放過一個胡人,連自己都恐要人頭落地耶。”
王猛朗聲說道:“這有何難,北海郡最初由西漢景帝(於公元前148年)設立,東漢時才改為北海國,南齊時期遷至都昌,東漢典故“孔融讓梨”就曾發生在這裏,大人還需要王某說點什麽?”
縣衙撚須不停點頭道:“不錯,不錯,王先生說得一點不差,這些事假如不是出於北海郡人是很少知道這些典故的,王先生談吐不凡,可否容本縣與之入內進一步說話。”
王猛亦抱拳說:“縣太爺客氣了,王猛一介草民,不敢造次。”
縣太爺聽了竟然哈哈大笑起來說:“王先生何必太謙虛,今日王先生雖無官無職像個閑人,但假如給予時日,我看王先生也是前途無量呀?”
王猛大吃一驚,仍不解問道:“縣太爺何出此言?王某自覺並無過人之處,今日僅與縣太爺隻一麵之緣,難道縣太爺就能未卜先知的不成?”
縣太爺喝退堂下衙役留王猛到後堂用餐,王猛也不客氣,大大方方地接受了縣太爺的美意。
縣太爺自我介紹說自己姓劉表字鍾別名昭實。劉昭實從小就酷愛讀書,四書五經無不精通,隻是在趙國做了多年知縣,雖然秉公執法為官清廉,但從來沒有朝廷的哪一個官吏想到要提拔他一下,於是劉昭實這些年鬱鬱不得誌。
王猛說:“今日辛虧遇到的是個清官劉大人,否則王某恐怕難逃一死,說實話王某對於冉魏君主的《殺胡令》頗有微詞,試想,君主從一開始實行的殺胡令出發點是很好的,保護了我漢人血統不致消亡,不過殺伐需要明辨是非,首先得分清好壞清濁,其實不分好壞一味砍殺剿滅是很難得到民心的,不是王某對冉魏政權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政權依王某看來,很快就會遭北方烈強共起攻擊政權極危。劉大人為官清廉,本是地方百姓之福,可不難推斷,在不久的將來定然會有血光之災,不為別的,就因為君主殺胡人太多,胡人侵犯時實施報複手段那一定是地動山搖的震撼。”
劉昭實喟然長歎一聲道:“王先生所言極正,此令印證了一個現實:怨怨相報何時了?世事無常,苦的是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這個社會想要生存,別說像是本縣的黎民百姓就是像劉某做縣衙的官員亦都舉步維艱難呀。”
王猛說:“劉大人接下去準備如何麵對現實問題?”
劉昭實說:“且待我過了這一段時間,本縣自當告老迴鄉過清貧日子去,隻是目前本縣沒有一個可以繼承之人,實難脫身。否則,本縣一旦陷於貪官之手,百姓更無生存的空間了。”
兩人相談甚歡,酒杯交錯,喝到深夜兩人微醉,王猛向劉昭實討教自己的出路問題?劉昭實微笑著道:“王兄雄才大略非一般人,豈有憂愁無處容身之所,依劉某預料,不出三年五載,必成輔政之將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亦很難料。”
王猛聞言,搖頭喟歎道:“劉兄有所不知,王某雖有些見聞,然縱觀今之天下,無不狼煙四起烽火不絕,兵馬紛至遝來,黎民百姓疾苦不堪,天下蒼生何以聊生。而諸侯稱霸爭雄,你死我活;國內諸臣,互相傾軋,或狼狽為奸欺上瞞下大肆斂財搜刮,或草菅人命視同兒戲,爭權奪利毫無收斂。而為君主者,殺戮成性醉生夢死,哪有國家情懷,黎民蒼生?百姓生存的空間在哪裏?是故,王某睨視世界竟無容身之處,縱有報國誌,又能奈何天?天下昏暗如夜辰,惶惶草草投靠誰?唯恐報國不成反成幫兇,豈不痛惜遺恨終生?”
劉昭實沉思不語,而後稱讚道:“天下紛爭,熙熙攘攘,苦的是黎民蒼生,先生如此襟胸,實在難得,劉某感佩致深得益匪淺。目下先生還無落足之所,不妨暫且容身卑所,授予劉某討教一二謀略,以免將來慌張,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猛笑著婉拒道:“劉縣衙才高德隆,深得民心,百姓仰慕,王某草民一個,豈言授教兩字,棲於閣下,今辰有緣相遇,往後亦有機緣與劉縣衙聚義趣談。”
劉昭實知道留不住王猛本人,故亦不強留,隻得令人封出一包銀子,雖分量不重,亦是一份心意,故道:“先生遠行,恕劉某不能陪伴遠行,今日別過,亦不知先生前往何處,此番夜談,受益不淺,本衙並無多少銀子相送,一點心意,望弗牽掛就是。”
王猛亦笑道:“劉縣衙慷慨解囊,已令王某汗顏,情重如山,豈能相忘,明日早期,若不遇劉縣衙,恕王某不辭而別之過矣。”
詹姝聞此故事,亦感動得淚水縱橫,不能言語,兩人策馬,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