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淵看了看趙信,從表情上雖然看不出什麽端倪來。但趙信如此急匆匆的前來,就已經說明了事態的嚴重。
迴到住處,魏淵屏退左右,召來了宇文騰啟一同商量。他將這封來自京城的急報草草看了一遍之後,遞給了宇文騰啟,向趙信問道:
“信你看過了嗎?”
趙信不敢隱瞞,迴答說:
“我已經看過了。”
身為情報工作的負責人,魏淵給予了趙信極度的信任和權力。所有來往的情報文件,趙信都可以直接先行拆閱。
“你怎麽看?”
“從京城方麵打探的消息來看,這事目前有些棘手。”
這封給魏淵的急報涉及兩方麵的內容,一是有關洪承疇密折的事情;另一個則是京師的那些禦史言官們要拿祝偉的死來做文章。
宇文騰啟看過信之後,輕輕放在了一旁的書案之上說道:
“的確,這兩件事聯係在一起,怎麽看都不會那麽簡單了。”
“祝偉死於遼東戰場,當時知情人無非是小淩河城外潰敗的我軍將士,如今遠在千裏之外的朝廷言官能翻出這件事來彈劾師傅,看來這其中我們的洪督師功不可沒啊!”
魏淵並沒有答話,他又將書案上的急報拿起來仔細看了兩遍,說:
“是不是洪承疇搗的鬼已經不重要了,當下最關鍵的是如何化解。這樣,你親自迴一趟京城,去找魏藻德。”
“魏藻德?這次要彈劾師傅您的禦史言官可都是他的人啊!”
“不錯,我知道都是他的人。這次不論有意無意,魏藻德是和洪承疇聯起手來了。”
“那現在再去找他還有用嗎?”
魏淵聞言,不屑的笑了笑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魏藻德名為內閣首輔,正派君子。可實際上卻是個貪慕虛榮,斂財好色之人,隻要銀子和女人到位,我想他是不會拒絕的。”
“明白了師傅!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我趙信了。可,洪承疇那邊呢?”
在一旁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洪承疇從本質上與魏藻德並無太大區別,隻不過魏藻德看中的是錢色,而我們這位洪督師更喜歡權力罷了。大人若是願意,我去跟洪督師說。”
魏淵點點頭。
“好,那就有勞宇文公子了。其他的事都好說,一定要想辦法保住李定國和劉文秀這些人。”
魏淵深知官場爭鬥不同於戰場廝殺,這種不見血的博弈往往更容易要了人的性命。若想在政治漩渦中保護好自己,那就必須在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唯有如此,才能進退有度,平衡得失。
而且對於魏淵來說,在以後的日子裏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定國和劉文秀都是戰場上難得的將才,特別是李定國,更是不出世的名將。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想辦法保住他們。
夜色之下,兩隊騎兵匆匆出了義州城。一路由趙信帶領,星夜兼程直奔京師;另一路則由宇文騰啟率領,向著洪承疇駐紮的錦州城趕去。
自從明軍解除錦州之圍後,洪承疇便率軍進駐到了此地。由於魏淵有皇帝的特許,不用受他這位薊遼督師節製,再加上之前出現過的魏淵遇刺事件,因此分開駐紮倒也省去了不少麻煩。
吃過晚宴,難得空閑的洪承疇在書房內讀起了書來。作為一名儒將,洪承疇外出行軍作戰總是攜帶著大量的圖書。之前的鬆山慘敗令他攜帶的大量圖書丟失,幸好魏淵及時趕到,重新奪迴鬆山,令洪承疇這些寶貝失而複得。
明亮的紅燭下,洪承疇聚精會神的閱讀著,不得不承認,這位薊遼總督在軍事和政治上的造詣都是很深得。
“報!稟督師,義州城有使者求見。”
“義州城?”
洪承疇放下手中的《戰國策》,抬起眼皮稍稍瞧了瞧。
“來者何人?”
“稟督師,是安東候賬下的宇文騰啟。”
洪承疇深知宇文騰啟乃是魏淵賬下的第一謀臣,如今深夜前來,看來必定是有要緊之事。盡管他對魏淵多有不滿,暗地裏也做了不少手腳,可現在畢竟還沒到徹底撕破臉的時候,麵子上的事該照顧還是要照顧的。
“讓他來書房見我吧。”
不多時,宇文騰啟在侍者的引領下,來到了洪承疇的書房之內。這書房雖說不大,但書櫃一側堆滿了各類書籍,宇文騰啟的目光隻是輕輕一掃,便將視線收了迴來。
“草民見過督師大人。”
此刻洪承疇好似換了一副臉孔,滿麵堆笑的一把攙起準備行禮的宇文騰啟,語氣熱情的說道:
“宇文公子無需多禮,這遼東誰不知道你可是魏侯爺麵前的大紅人。哈哈哈,來來來,坐、坐。”
說著洪承疇拉著宇文騰啟坐了下來,待二人分賓主落座之後,侍者倒了茶,便很自覺的離了屋。
洪承疇端起茶杯。
“宇文公子,嚐嚐老夫這茶,這可是江西馬巡撫專程帶到京城來到廬山雲霧,這可是老夫的珍藏品啊! 哈哈”
宇文騰啟也跟著端起茶杯品了一口。
“茶色翠綠,香如幽蘭,味醇鮮爽,果然是上好的廬山雲霧。”
“懂行!一看宇文公子就是好茶之人。”
“嗬嗬,督師大人過譽了,草民對於茶藝之道隻是略懂罷了。比起好茶,我更好酒。”
“茶清淡、類隱士,酒濃烈、類俠士。宇文公子儒雅淵博,沒想到內心還有如此熱血。”
“嗬嗬,光有熱血又有何用,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挽留時局還是需要督師這樣文武兼備的無雙國士方可啊!”
宇文騰啟心中清楚,洪承疇自負甚高,捧殺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又是幾番客套之後,洪承疇率先發問了。
“不知宇文公子深夜前來,所為何事啊?”
宇文騰啟故作為難狀答道:
“草民今夜前來,其實是受了我家侯爺所托,有事要拜托督師大人您。”
“公子這是什麽話,魏侯爺幾番在遼東幾次救我於為難之中。有什麽需要我洪某人做的,他盡管吩咐便是了。”
“既然如此,那草民就鬥膽替我家侯爺提出來了。”
宇文騰啟一副欲說還休的語氣繼續道:
“是這樣的,我家侯爺想將義州城的軍務全權委托給督師您,他好迴京師。”
“什麽,迴京師?”
洪承疇以為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魏淵要將義州城的軍務全部交出來,他自己迴京師,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看著疑惑的洪承疇,宇文騰啟肯定的繼續說:
“是的,迴京師,而且不再迴遼東了。督師您有所不知,我家侯爺雖說戰場之上麵對韃子驍勇無比,可骨子裏卻是個顧家念情之人。離京數月,他對家中的妻兒甚是掛念,尤其是對那素未謀麵的小侯爺,天天是朝思暮想。”
見洪承疇並未接話,宇文騰啟接著道:
“此番我家侯爺已經寫好了申請迴京的奏疏,對於督師大人隻有一個請求。”
“公子請講。”
洪承疇已經漸漸聽明白了,魏淵這是要拿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跟自己交換。隻是不知,這位魏侯爺要換什麽呢?
“我家侯爺對於手下軍士都視如兄弟,還望大人能夠照顧好他們。”
頓了頓宇文騰啟說:
“特別是李定國、劉文秀等人,這些人雖說是流寇出身。但已棄暗投明多時,而且此番在遼東一役中立了大功,請大人務必對他們多加關照。”
洪承疇是徹底聽明白了,這魏淵竟然不惜用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換取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的平安,這實在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洪承疇沉思著,這魏淵的確了得,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得知了京城內發生的事情,看來在京中,甚至大內必定有他的眼線耳目。想必自己向皇帝寫密折一事,魏淵也已經知道了。今日魏淵排宇文騰啟前來,就是要用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換取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的平安。如果自己不順坡下驢的話,隻怕這梁子就徹底結下了。
良久,洪承疇答道:
“請公子轉告侯爺。凡他賬下軍士,洪某人必定會關照到位的。隻不過...李定國、劉文秀二人乃是朝廷要犯,此事若是讓京中禦史們知道了,隻怕會滋生出別的事端來。”
“這個督師大人盡管放心,您這裏照顧好他們,京城那邊侯爺自有打算。”
送走了宇文騰啟,洪承疇再也沒了看書的情致。這魏淵到底要幹什麽?為了兩個投降的流賊,竟然自甘放棄軍權,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搖頭長歎一番之後,洪承疇默默的迴到了書房內,拿起了筆...
相較於遼東的嚴寒,冰雪覆蓋的北京城明顯愜意了許多。趙信等人緊趕慢趕了幾天時間,總算是看到正陽門的城樓了。
這一次為了方便行動,魏淵專門排了沈煉與趙信一同迴京。入城之後,趙信向沈煉說道:
“沈大哥,師傅說魏藻德此人貪財好色,咱們直接投其所好,成事想必不會太困難吧。”
“嗯,我在錦衣衛時,魏藻德已經入朝為官了,但並未聽說過此人有貪財好色之舉啊?”
趙信聽罷點點頭。
“看來這是一隻老狐狸,尾巴藏得很深嘛。”
“那怎麽辦?”
“咱們先打打草、驚驚蛇,不怕他不露出破綻來。”
說著趙信低聲同沈煉耳語了幾句,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迴到住處,魏淵屏退左右,召來了宇文騰啟一同商量。他將這封來自京城的急報草草看了一遍之後,遞給了宇文騰啟,向趙信問道:
“信你看過了嗎?”
趙信不敢隱瞞,迴答說:
“我已經看過了。”
身為情報工作的負責人,魏淵給予了趙信極度的信任和權力。所有來往的情報文件,趙信都可以直接先行拆閱。
“你怎麽看?”
“從京城方麵打探的消息來看,這事目前有些棘手。”
這封給魏淵的急報涉及兩方麵的內容,一是有關洪承疇密折的事情;另一個則是京師的那些禦史言官們要拿祝偉的死來做文章。
宇文騰啟看過信之後,輕輕放在了一旁的書案之上說道:
“的確,這兩件事聯係在一起,怎麽看都不會那麽簡單了。”
“祝偉死於遼東戰場,當時知情人無非是小淩河城外潰敗的我軍將士,如今遠在千裏之外的朝廷言官能翻出這件事來彈劾師傅,看來這其中我們的洪督師功不可沒啊!”
魏淵並沒有答話,他又將書案上的急報拿起來仔細看了兩遍,說:
“是不是洪承疇搗的鬼已經不重要了,當下最關鍵的是如何化解。這樣,你親自迴一趟京城,去找魏藻德。”
“魏藻德?這次要彈劾師傅您的禦史言官可都是他的人啊!”
“不錯,我知道都是他的人。這次不論有意無意,魏藻德是和洪承疇聯起手來了。”
“那現在再去找他還有用嗎?”
魏淵聞言,不屑的笑了笑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魏藻德名為內閣首輔,正派君子。可實際上卻是個貪慕虛榮,斂財好色之人,隻要銀子和女人到位,我想他是不會拒絕的。”
“明白了師傅!接下來的事就交給我趙信了。可,洪承疇那邊呢?”
在一旁的宇文騰啟迴答說:
“洪承疇從本質上與魏藻德並無太大區別,隻不過魏藻德看中的是錢色,而我們這位洪督師更喜歡權力罷了。大人若是願意,我去跟洪督師說。”
魏淵點點頭。
“好,那就有勞宇文公子了。其他的事都好說,一定要想辦法保住李定國和劉文秀這些人。”
魏淵深知官場爭鬥不同於戰場廝殺,這種不見血的博弈往往更容易要了人的性命。若想在政治漩渦中保護好自己,那就必須在該進的時候進,該退的時候退。唯有如此,才能進退有度,平衡得失。
而且對於魏淵來說,在以後的日子裏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定國和劉文秀都是戰場上難得的將才,特別是李定國,更是不出世的名將。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想辦法保住他們。
夜色之下,兩隊騎兵匆匆出了義州城。一路由趙信帶領,星夜兼程直奔京師;另一路則由宇文騰啟率領,向著洪承疇駐紮的錦州城趕去。
自從明軍解除錦州之圍後,洪承疇便率軍進駐到了此地。由於魏淵有皇帝的特許,不用受他這位薊遼督師節製,再加上之前出現過的魏淵遇刺事件,因此分開駐紮倒也省去了不少麻煩。
吃過晚宴,難得空閑的洪承疇在書房內讀起了書來。作為一名儒將,洪承疇外出行軍作戰總是攜帶著大量的圖書。之前的鬆山慘敗令他攜帶的大量圖書丟失,幸好魏淵及時趕到,重新奪迴鬆山,令洪承疇這些寶貝失而複得。
明亮的紅燭下,洪承疇聚精會神的閱讀著,不得不承認,這位薊遼總督在軍事和政治上的造詣都是很深得。
“報!稟督師,義州城有使者求見。”
“義州城?”
洪承疇放下手中的《戰國策》,抬起眼皮稍稍瞧了瞧。
“來者何人?”
“稟督師,是安東候賬下的宇文騰啟。”
洪承疇深知宇文騰啟乃是魏淵賬下的第一謀臣,如今深夜前來,看來必定是有要緊之事。盡管他對魏淵多有不滿,暗地裏也做了不少手腳,可現在畢竟還沒到徹底撕破臉的時候,麵子上的事該照顧還是要照顧的。
“讓他來書房見我吧。”
不多時,宇文騰啟在侍者的引領下,來到了洪承疇的書房之內。這書房雖說不大,但書櫃一側堆滿了各類書籍,宇文騰啟的目光隻是輕輕一掃,便將視線收了迴來。
“草民見過督師大人。”
此刻洪承疇好似換了一副臉孔,滿麵堆笑的一把攙起準備行禮的宇文騰啟,語氣熱情的說道:
“宇文公子無需多禮,這遼東誰不知道你可是魏侯爺麵前的大紅人。哈哈哈,來來來,坐、坐。”
說著洪承疇拉著宇文騰啟坐了下來,待二人分賓主落座之後,侍者倒了茶,便很自覺的離了屋。
洪承疇端起茶杯。
“宇文公子,嚐嚐老夫這茶,這可是江西馬巡撫專程帶到京城來到廬山雲霧,這可是老夫的珍藏品啊! 哈哈”
宇文騰啟也跟著端起茶杯品了一口。
“茶色翠綠,香如幽蘭,味醇鮮爽,果然是上好的廬山雲霧。”
“懂行!一看宇文公子就是好茶之人。”
“嗬嗬,督師大人過譽了,草民對於茶藝之道隻是略懂罷了。比起好茶,我更好酒。”
“茶清淡、類隱士,酒濃烈、類俠士。宇文公子儒雅淵博,沒想到內心還有如此熱血。”
“嗬嗬,光有熱血又有何用,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挽留時局還是需要督師這樣文武兼備的無雙國士方可啊!”
宇文騰啟心中清楚,洪承疇自負甚高,捧殺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又是幾番客套之後,洪承疇率先發問了。
“不知宇文公子深夜前來,所為何事啊?”
宇文騰啟故作為難狀答道:
“草民今夜前來,其實是受了我家侯爺所托,有事要拜托督師大人您。”
“公子這是什麽話,魏侯爺幾番在遼東幾次救我於為難之中。有什麽需要我洪某人做的,他盡管吩咐便是了。”
“既然如此,那草民就鬥膽替我家侯爺提出來了。”
宇文騰啟一副欲說還休的語氣繼續道:
“是這樣的,我家侯爺想將義州城的軍務全權委托給督師您,他好迴京師。”
“什麽,迴京師?”
洪承疇以為是自己的耳朵聽錯了,魏淵要將義州城的軍務全部交出來,他自己迴京師,這葫蘆裏到底賣的是什麽藥?
看著疑惑的洪承疇,宇文騰啟肯定的繼續說:
“是的,迴京師,而且不再迴遼東了。督師您有所不知,我家侯爺雖說戰場之上麵對韃子驍勇無比,可骨子裏卻是個顧家念情之人。離京數月,他對家中的妻兒甚是掛念,尤其是對那素未謀麵的小侯爺,天天是朝思暮想。”
見洪承疇並未接話,宇文騰啟接著道:
“此番我家侯爺已經寫好了申請迴京的奏疏,對於督師大人隻有一個請求。”
“公子請講。”
洪承疇已經漸漸聽明白了,魏淵這是要拿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跟自己交換。隻是不知,這位魏侯爺要換什麽呢?
“我家侯爺對於手下軍士都視如兄弟,還望大人能夠照顧好他們。”
頓了頓宇文騰啟說:
“特別是李定國、劉文秀等人,這些人雖說是流寇出身。但已棄暗投明多時,而且此番在遼東一役中立了大功,請大人務必對他們多加關照。”
洪承疇是徹底聽明白了,這魏淵竟然不惜用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換取李定國、劉文秀兩人的平安,這實在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洪承疇沉思著,這魏淵的確了得,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已經得知了京城內發生的事情,看來在京中,甚至大內必定有他的眼線耳目。想必自己向皇帝寫密折一事,魏淵也已經知道了。今日魏淵排宇文騰啟前來,就是要用遼東一半的軍事指揮權換取李定國、劉文秀等人的平安。如果自己不順坡下驢的話,隻怕這梁子就徹底結下了。
良久,洪承疇答道:
“請公子轉告侯爺。凡他賬下軍士,洪某人必定會關照到位的。隻不過...李定國、劉文秀二人乃是朝廷要犯,此事若是讓京中禦史們知道了,隻怕會滋生出別的事端來。”
“這個督師大人盡管放心,您這裏照顧好他們,京城那邊侯爺自有打算。”
送走了宇文騰啟,洪承疇再也沒了看書的情致。這魏淵到底要幹什麽?為了兩個投降的流賊,竟然自甘放棄軍權,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搖頭長歎一番之後,洪承疇默默的迴到了書房內,拿起了筆...
相較於遼東的嚴寒,冰雪覆蓋的北京城明顯愜意了許多。趙信等人緊趕慢趕了幾天時間,總算是看到正陽門的城樓了。
這一次為了方便行動,魏淵專門排了沈煉與趙信一同迴京。入城之後,趙信向沈煉說道:
“沈大哥,師傅說魏藻德此人貪財好色,咱們直接投其所好,成事想必不會太困難吧。”
“嗯,我在錦衣衛時,魏藻德已經入朝為官了,但並未聽說過此人有貪財好色之舉啊?”
趙信聽罷點點頭。
“看來這是一隻老狐狸,尾巴藏得很深嘛。”
“那怎麽辦?”
“咱們先打打草、驚驚蛇,不怕他不露出破綻來。”
說著趙信低聲同沈煉耳語了幾句,兩人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