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雲密布的天空下,寬闊的小淩河兩岸,兩麵象征著天子的龍旗迎風招展,隔河相望。


    龍旗之下的魏淵並沒有身穿戎裝,一身藏藍色繡金蟒袍突顯著他尊貴的身份,他的表情從容而淡定。魏淵身後的十餘名侍衛身穿的也並非重甲,而僅僅是輕柔的棉甲,而且各個手中並沒有攜帶任何兵器。


    盡管隔著寬闊的河麵,皇太極大致也能夠看得清楚,他指了指河對岸魏淵所在的方向,朝著手下文武說道:


    “朕原想著魏淵年輕,卻沒想到此人竟然如此年輕,看年歲不過二十有餘,真是後生可畏啊!”


    生性謹慎的範文程也仔細注視著河對岸的明軍,憑借幕僚的直覺,他趕緊對手一定暗藏著什麽陰謀。隻見對岸的明軍一字排開,站在魏淵的身後。


    突然魏淵高聲喊道:


    “我大明安東候魏淵,有一言說與皇太極聽!”


    他身後的十餘名明軍異口同聲的用滿語複述著魏淵的話,聲如洪鍾,在空曠的小淩河上迴蕩著。


    對岸的滿清大軍,聞言無不一驚,直唿大清皇帝皇太極的姓名,而且是用滿語喊出,對於滿洲軍隊的震撼可想而知。


    “滿洲乃塞外胡虜,自你七世祖始便受我大明皇恩,擔任建州衛指揮使。你父努爾哈赤不思朝廷恩德,反而乘釁興兵,禍亂遼東。自你擔任虜酋以來,屢屢趁天朝內虛,進犯中原,擄我百姓,毀我城池。我主聖明,本想以仁義教化爾等蠻夷。卻不想你皇太極忘主之大恩,竟然膽敢僭越稱帝、妄自為尊,窺視神器,實乃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十餘名明軍用滿語高聲喊出這些話,對岸的皇太極等人聽得真切。自詡為滿洲天子的皇太極最忌諱的便是被人稱之為蠻夷、胡虜,今天當著手下文武的麵被魏淵如此羞辱,他頓時變得臉色通紅起來。


    皇太極剛想命人前去將魏淵這個狂妄的黃毛小子拿下,但轉念又一想,這可能是明軍的激將法,於是便又忍了下來。隻聽對岸的魏淵繼續高聲說道:


    “強漢盛唐,繁宋皇明,天下顧命於中華。天下者、惟中華之天下,非爾胡虜之天下。衣食者、惟中華之衣食,非爾胡虜之衣食。滿洲之禍流毒於中華,虐焰於蒼生,淫毒於宸極,腥風於四海。今日你若肯懸崖勒馬,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我保你不失封侯之位,愛新覺羅氏也好留下一脈香火。本將軍有帶甲之士十萬,良將千員,鐵蹄可踏長白山,刀劍可直穿蒼穹。倘若你一意孤行,螳臂當車,必遭人神之公憤,為天地所不容,傾覆滅亡指日可待亦!”


    河對岸皇太極早已經氣的是七竅生煙了,他手下群臣、不論滿漢,都聽得真切。魏淵如此羞辱自己的國君,任誰都再也忍不下去了,不少將領紛紛請纓出戰。


    “大汗!奴才這就去把那混賬小子的腦袋給您揪下來!”


    “奴才願去!讓他永遠閉嘴!”


    “奴才請戰!”


    範文程見狀趕忙向皇太極勸說道:


    “陛下,臣聽聞魏淵擁有射程超遠的火炮,而且在錦州城南專門修建了炮台。我軍若是貿然出擊,隻怕會中了他的奸計。”


    聽完範文程的話,皇太極強壓住心中的怒火,朝著麵前義憤填膺的部下擺了擺手道:


    “都退下!魏淵小兒這是在使用激將法。朕倒是要看看他還能刷出些什麽鬼把戲來!”


    對岸清軍的騷動自然被魏淵都看在了眼中,他稍作停頓,接著高聲說:


    “聽說女真是你們滿族人的先祖,今日我就送一首《滿江紅》給你們!”


    “怒發衝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


    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


    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這首嶽飛的滿江紅並沒有轉譯為滿語,北岸的明軍一同吟誦,場麵令人極為震撼。


    皇太極已經接近暴怒的邊緣,麵對魏淵如此挑釁,他怒吼道:


    “來啊,萬箭齊發,給朕射死這個狂妄之徒!”


    一聲令下,河南岸的清軍紛紛拉弓放箭,朝著對岸射去。可由於當下東北風風頭正勁,再加上河岸過寬,箭雨雖猛,可卻難以傷到魏淵分毫。


    魏淵誦讀完《滿江紅》之後正要離去,見清軍箭如雨下,他又調轉了馬頭,朝著清軍方向又向前走了幾步。取出馬鞍之上掛著的寶雕弓,放在了手上。


    魏淵盡管不善騎射,但隨身也攜帶者弓箭。而且他這把還是特別定製的強弓,明代的弓按照拉力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40斤、50斤、60斤和70斤。


    由於魏淵天生神力,他使用的這把弓箭,弓的拉力為上限120斤,可謂當時強弓的極限了。隻見魏淵輕舒猿臂,兩臂一較勁,拉開了這把強弓。他朝著皇太極的方向瞄了瞄,一箭射了出去。


    這支箭“嗖”的一聲,借著風勢直奔皇太極所站的位置而去。皇太極身旁的侍衛見狀大驚!任誰都想不到明軍之中竟然會有如此勇猛之人,隔著寬寬的河麵,射出來的箭依舊如此有力。侍衛們趕緊提盾前去護衛,皇太極四周頓時亂做了一團。


    這一箭稍稍射高了些,從皇太極的頭頂上飛過,釘進了停放在一旁的轎子之上。隨著一聲驚唿,眾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看著魏淵駕馬離去的背影,又迴過頭去看了看射在轎子上的那一箭,皇太極氣的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魏淵迴到城中立刻同洪承疇碰了頭。


    “皇太極這家夥果然了得,我輕騎而出,那麽羞辱他,可這家夥始終沒有派兵出戰,僅僅是以弓箭還擊。”


    洪承疇捋了捋胡須,說:


    “皇太極用兵一向如此,看來他是想把我們困死在這錦州城中。”


    原來當皇太極剛剛抵達小淩河南岸時,明軍便第一時間發現了這支滿清大軍。魏淵和洪承疇商量了一下,決定由他親自出馬,作為誘餌去會一會皇太極。


    魏淵在錦州城南的高牆之上修建了兩處炮台,將新式的佛朗機炮全部運了上去。隻要皇太極敢出兵來追擊,魏淵便可趁機將追兵引入到火炮的射程之內,先打他個下馬威。


    當然魏淵也不會打無準備之仗,此番隨他出城的都是精銳中的精銳,戰馬也都是百裏挑一的寶馬。魏淵胯下的龍駒更是自不必說,因此魏淵有信心甩開清兵的追擊。


    迴到駐地,魏淵顯得有些失落,他之前本想激怒皇太極,誘使其出兵攻城,依靠錦州堅固的城防與皇太極打消耗戰。可沒想到皇太極如此能忍,根本不為所動。這樣下去的話,形勢對於明軍而言,將變得越來越不利,畢竟錦州已是一座孤城,孫傳庭的兩萬人馬又難以發揮太大作用。


    正在思索對策之時,宇文騰啟提著酒葫蘆走了進來,進屋之後他還在不住的“哈”氣暖手。


    “這遼東的天氣也太冷了,如今已近三月,若是在江南隻怕早就是春江水暖了吧。”


    宇文騰啟自小在南陽長大,北方的嚴寒對於他來說實在是有些難以忍受。


    魏淵看了看宇文騰啟手中的酒葫蘆,打趣道:


    “宇文公子,你不是戒酒了嗎?怎麽又喝起來了。”


    “大人此言差異,我之前戒的酒乃是消愁之酒,今日喝的可是取暖之酒啊!哈哈!”


    說罷宇文騰啟哈哈大笑起來,魏淵也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你們這些個讀書人,嘴皮子就是厲害!”


    宇文騰啟又“咕咚咕咚”喝了兩大口,身子這才稍稍感覺暖和了些,他緊了緊身上的貂皮大衣,說:


    “據報,皇太極已經率軍前往義州城駐紮了。看來他是想打持久戰了。”


    這對魏淵來說可絕對算不上一個好消息,解了錦州之圍後,義州城就是他的下一個目標,那裏囤積著大量軍糧,如果能拿下義州,斷了皇太極的糧道,縱使有十萬大軍也會不攻自亂的。


    可皇太極行軍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魏淵還沒來得及對義州動兵,皇太極的大軍已經兵臨城下了。此刻魏淵隻能寄希望於皇太極坐鎮杏山了,如果那樣的話,他還有機會派出一支奇兵奔襲義州,若是偷襲得手,還有翻盤的希望。可現在皇太極移師義州城,無疑徹底斷送了這一希望。


    魏淵沉思了一陣,問道:


    “城內的軍糧還能支撐多久?”


    宇文騰啟又喝了一口酒,迴答說:


    “如今城中有三萬餘人,我軍帶來的糧草最多也就能再支撐三個月左右。”


    “三個月...”


    一時間魏淵也沒了主意,他最先想到的是孫傳庭的兩萬多人馬,可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這支援軍隻怕是難以有所作為了。塔山的多爾袞如同一把大鎖般,將孫傳庭鎖在戰局之外。


    宇文騰啟倒是顯得自在,他“吧嗒吧嗒”嘴,細細品著酒味,慵懶的癱坐在窗前向陽的位置,美美的享受著寒日裏難得的暖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封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傑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傑木並收藏明末封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