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她想做成現代的超市,但是考慮到古代沒有監控,東西很容易被偷,所以她沿用古代的雜貨鋪形式。隻是把屋內的格局變一變。


    跟木匠說定之後,就開始找泥瓦匠負責把牆麵重新用泥漿抹一遍,再用白紙糊牆。這樣能顯得牆麵亮堂一些。


    這個白紙的顏色並不是純白,而是像珍珠一樣的白。顯得不那麽陰森可怖。


    交待完,付了定金,張希瑤就迴了住處。


    她剛坐下,還沒有歇息,來了兩個人。一個年長些,一個年紀輕些。


    張二伯前去接待,原來這兩人一個是夏家的管家,一個是小廝。


    這次過來是送帖子,想請張二伯明天到雅客居喝茶。


    張二伯接了帖子,對方就告辭記開了。


    張希瑤看了一眼夏花,見她沒有什麽反應。估計這孩子還沒反應過來,這事是衝著她來的。


    張二伯嘆了口氣,也沒有告訴夏花,隻跟張希瑤商量,「你說該怎麽辦?」


    張希瑤還真沒辦法,「你先去會一會。如果是拒絕,沒必要請你喝茶。可能夏家有一定顧慮。」


    張二伯仔細一琢磨,也有道理。


    第二天,他就特地換了身體麵的衣服,按照約定時間去赴約。


    張希瑤則在家等著,隻是有些躊躇。


    反倒是一無所知的夏花寬慰她,「夏家跟我們無緣無仇,人家請二伯,估計也是想感謝他照顧夏少爺。阿瑤,你別上火。」


    張希瑤覺得無知有時候真的很幸福,因為人家一點也操心。


    她點點頭,問他們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差不多了。」夏花讓她清點一下東西。


    張希瑤開始照著單子挨個清點。為了怕麻煩,所以她把每天要準備的東西全部列下來,然後對照單子一個個地數。能省不少事兒。


    秋花有點唉聲嘆氣,「少了大郎哥幫忙,隻靠我們幾個,忙得團團轉。」


    秋花揉了揉胳膊,「我胳膊太酸了。」


    本來進城是好事,可是天天這麽累,她這小身板真吃不消。


    「不用擔心,等我的鋪子開起來,就讓大伯娘和二伯娘一起進城。你們就有伴了。」張希瑤數完後,笑著安慰秋花。


    秋花抽了抽嘴角,她娘進城真的好嗎?她覺得她娘會跟爹吵架。那她就睡不安穩了。


    「阿瑤,我娘和二嬸來了,我們怎麽住啊?」夏花撓撓腦袋。


    「沒事。再租兩個房間唄。」張希瑤擺擺手,沒當一迴事。


    就在這時,張二伯迴來了,他看了一眼夏花,神色頗有幾分古怪。


    第69章


    張希瑤迎上來, 「二伯,怎麽了?」


    張二伯正想找她談呢,不過家裏等著出攤, 現在說這事不合適,就給了她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 「明天再說吧。」


    張希瑤也隻能按下心思。


    忙碌一晚上, 夏花和秋花沾枕頭就睡,張希瑤卻怎麽都睡不著, 翻烙餅似的,直到天快亮才迷迷糊糊睡著。


    醒來後,二郎和夏花已經把早飯做好了, 二伯和秋花去買豆腐和食材。


    張希瑤洗漱完畢後,張二伯和秋花也迴來了。


    依舊是先蒸豆腐,再吃飯。


    吃完飯,張希瑤才有空跟張二伯說話。


    院裏這麽多人, 張二伯就帶張希瑤到外麵僻靜處談話。


    「夏家想問咱們家能給夏花置辦多少嫁妝?」


    張二伯點了點頭。


    張希瑤有點無語, 不是說古人都很含蓄嘛。怎麽有人直截了當就問出口。


    張二伯窺探一下張希瑤的臉色, 幾次欲言又止。


    張希瑤經過短暫的震驚後, 也察覺出他的異樣, 「你是怎麽說的?」


    張二伯訕訕道,「阿瑤,他問這話肯定是想跟咱家結親的意思。如果有了夏家當靠山,那咱們家以後做生意肯定更穩當。」


    夏天賣冰飲時,張家明明可以賺到更多錢。要知道汴京的人流量比他們鎮上大多了。


    可是因為他們家的冰棍賣得太好, 有些人就使了手段, 把冰窖租下,讓他們絕了生意。


    雖說那會兒夏天已經快要過了。也沒有太大影響。可是明年再做冰飲就沒那麽順利了。


    究其原因, 還是因為他們家背後沒人,所以才被人欺負。


    張希瑤理解張二伯想攀高親的想法,示意他繼續說,「你到底說了多少兩?」


    她問他話也不正麵迴答,還找藉口,擺明有問題。


    張二伯伸了五根手指。


    張希瑤鬆了口氣,「五十兩啊?!我勸勸阿爺,他應該能同意!」


    阿爺也想讓夏花高嫁,結一門好親。雖說夏路平考秀才名次不高,但他今年才十八,再努力幾次,興許也能中舉人。就算中不了,隻靠秀才名頭,在官府麵前也能說上話。


    張二伯擺擺手,「要是五十兩,我還用得著這麽為難。我自己就能勸了。是五百兩!」


    張希瑤倒吸一口涼氣,「你瘋了!咱家哪有這麽多錢!你也說了,明年賣冰飲恐怕不成。隻靠擺攤賣油條,一年都賺不到兩百兩。你可真敢想!」


    她的一千兩已經花出去近九百兩,也就剩下一百多兩。阿爺手頭倒是有不少,但夏花是嫁出去的,她又不是留在家招贅,阿爺怎麽可能把錢全讓夏花帶走?!


    張二伯也是沒法子,「我打聽過了,像夏家這種條件,最低嫁妝都得四五百兩。這還是門當戶對的基礎上。像咱們家比夏家差。就得多出些彩禮才能夠得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