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在忙著照顧病人,張老頭也在跟張大伯和張二伯,「這孩子爹死娘不疼,正適合給阿瑤當贅婿。你們對他好點,不要唿唿喝喝,要讓他心甘情願留在咱家。」


    張大伯蹙眉,「爹,人品怎麽樣,你還不知道呢。哪能這麽快就下決定?!」


    張二伯也跟著點頭,「爹,你也太著急了。我看這孩子好像沒有阿瑤大吧?」


    「就是小幾歲才好呢。要是大了,我怕阿瑤壓不過他。」張老頭也有自己的考量,「我現在隻是跟你們說,又沒有對外說。要是人品不錯,咱們這不就是省心了嘛。要是不成,咱們也沒跟他說定,到時候不認帳就行了。裏外都不吃虧。」


    張大伯和張二伯懂了,爹是怕他們欺負這孩子,迴頭再這孩子不樂意入贅。至於人品,那必須得好好看。


    張希瑤煮完薑茶,端進臥房,看著白讓還在迷糊,虛弱的身體連撐都撐不起來。張希瑤下意識伸手要幫忙,被張婆子給阻止了,「男女大防,你可不能幫忙。」


    她忙叫了張二伯進來,把人扶起來餵些薑茶。


    「喝這個好,發發汗,人就能好。」張婆子見他不願張嘴,就隻能低聲安撫他。


    白讓微微睜開眼,淺淺喝了一口,微微有點驚訝,「甜的?」


    「這薑辣得很,我怕你喝不下去,就給放了些糖。多喝些。」張婆子看著孩子臉色潮紅,心裏也生出幾分同情。


    白讓將一碗薑糖水咕嚕咕嚕喝完,見他喝得這麽痛快,她又笑道,「我再給你盛一碗。喝這個,發發汗,就好啦!」


    張希瑤又去灶房盛了一碗,天冷,從灶房端到主臥,就這麽一小段的路,這薑糖水就從滾燙到剛好能喝。


    白讓又喝了一碗。張二伯將他放下。


    看他病成這樣,張希瑤心裏著急,但也隻能等他病好了。


    張婆子拉著張希瑤出去,讓他好好休息。


    出了臥室,張婆子奇了,「怎麽春花還沒迴來?這眼瞅著都到晌午了。」


    張大伯也看了一會兒,「是啊。我們都迴來了,她咋還沒迴來?」


    張婆子也就是好奇問了一嘴,她拉著張希瑤到灶房做飯。


    張希瑤負責燒火,冬天負責燒火可是美差,雙手可以烤火,不怕凍著。


    張婆子今天特別大方殺了一隻雞。張希瑤都不敢讓了,「阿奶,你也太大方了吧?咱家過年,你都沒殺雞?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張婆子特別會過日子。過年時,張希瑤要殺一隻雞,張婆子說什麽都不讓,還說有牛肉和豬肉可以吃就行了。幹嘛糟蹋雞?!


    她隻能放棄殺雞。今兒她都沒張嘴,張婆子居然殺了。


    張婆子嘆了口氣,「還不是為了春花。春花嫁的人家條件比咱家好很多。你爹在世的時候,咱們兩家也算是門當戶對。可現在你爹沒了,咱們兩家地位懸殊厲害。要是不把姑爺招待好,春花在夫家日子該怎麽過啊?」


    張希瑤恍然,原來阿奶是為了給春花長臉!哎,這古代女人想日子過得好,不僅要賢惠能幹,還得娘家給力,要是碰上娘家不給撐腰,夫家還不是個良善人,那日子根本沒法過。


    古代女子有許多就是因為被夫家欺負,而娘家又不給撐腰,所以跳井自殺或是上吊。


    張希瑤想了想,「阿奶,我來做吧。我保證做得好吃些。」


    「那是,你那麽捨得放調料,能不好吃嗎?」張婆子也是無奈了,孫女咋這麽會吃呢。不過她還是讓了位置,「我曬了豆角,已經泡好了,你放進去一起炒。隻有雞,份量少太少了。」


    張希瑤表示明白,可惜這頌朝沒有土豆,要是有的話,放進去,土豆燉得軟軟的,入口即化那才好吃呢。


    張希瑤一邊炒菜一邊跟張婆子嘮嗑,「隻做一盤雞,是不是少了點?怎麽也得弄四個菜吧?」


    「放心。有的。」張婆子笑道,「家裏還有些蘿蔔,白菜和野菜。你一樣炒一道。」


    張希瑤想說家裏沒必要這麽節省。張婆子又道,「之前蒸的油渣白菜包子擺上桌,還有你之前滷的牛肉,還剩下三四斤,兩個硬菜跟過年也差不多,足夠了。」


    張希瑤嘆氣。行吧。可能古代就是這水準,做得太豐盛,反倒成了炫富。


    等兩人忙完,已是半個時辰後的事情了。


    張希瑤肚子餓得咕咕叫,走到院外,問張大伯和張二伯,「人還沒來嗎?這午飯再不吃,就得改吃晚飯了。」


    張大伯也覺得時間有點晚,他往外走,「我去村口看看,是不是來了?!」


    張二伯見大哥走了,看了眼張希瑤,「我看白等了。人家壓根沒來。誰家走親戚不是一大早就出門。春花家離咱們村也沒多遠。還能有我媳婦家遠?」


    許氏娘家離村子的確是最遠的。可張二伯已經迴來了。


    事實上還真讓張二伯說準了,他們一直等到下午兩點多,大家肚子餓得實在不行,張老頭冷著一張臉,揮手開飯。


    第63章


    除了張希瑤, 家裏沒有其他孩子,這頓飯吃得很安靜。


    張二伯見大家不說話,就故意暖場, 誇讚阿瑤廚藝又上漲了,「這雞燉得不錯。很香, 很入味兒。咱們能不能弄去汴京賣?」


    張希瑤打消他的念頭, 「二伯,你覺得好吃是因為你吃的好東西太少了。雞的價格很貴, 普通人可吃不起。有錢人也不會去夜市買雞吃,他們更喜歡去飯館,吃著雞, 喝著小酒,聽個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