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就行了。」張希瑤讓他們先出去,別擋著光。


    孩子們嘩啦啦全出去了,但他們不捨得走,就趴在門口張望。


    等陸氏拔完草迴來,就看到這一幕,也站在門口張望。


    張希瑤炸好油條,又把多餘的油盛出來。這油還是要用的。至於裏麵膽固醇超標,對於農家來說,這些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張希瑤重新燒火,做了一碗疙瘩湯,這疙瘩張希瑤用篩子篩過,麥麩已經被揚出去了。雖然比不上細麵好吃,但沒有麥麩,口感已經非常好了。


    她又倒了些紫菜葉進去,將它炸香。她今天發現溝邊許多紫菜葉,聽夏花說,她以前經常用紫菜葉擦屁股,因為這葉子很大,沒有刺。


    等張婆子一行人迴到家,全家人都等著他們吃飯呢。


    孩子們饞得直流口水,看到他們迴來,一個個全跑過來幫忙。


    張婆子覺得今天的孩子們格外聽話懂事,「你們這是怎麽了?是不是又闖禍了?」


    夏花有點心虛,「沒有啊。我們今天乖著呢。還幫著澆水了。」


    張婆子可不信。那臉上都寫著呢。沒做壞事,你們心虛什麽。


    等坐上桌,張希瑤把簸籮交給張婆子,讓她負責分食,「阿奶,這是我今天新做的吃食。要去東京賣的。大家吃了之後,發表意見。」


    張婆子點點頭,給每人都分了一個。多的就分給孩子一個。因為阿瑤說了,這油和麵粉都是從孩子們賺的錢扣的。大人們嚐一嚐就行。


    夏花迫不及待咬了一口,又酥又香,她不可思議瞪大眼睛,頭一個發出感慨,「好好吃!」


    其他人速度比她慢,但是咬了一口,全都不敢置信。怎麽會這麽好吃!


    張二伯首先問的是這東西成本多少。


    張希瑤算了一下帳,「要是咱們自己磨麵,賣四文錢一根能賺一半。要是買麵,咱們至少得賣六文錢一根才能賺兩文錢。」


    「你用的不會是細麵吧?」張二伯沒想到這麽貴。明明吃起來沒什麽份量啊。一捏就碎。用油多倒是真的。吃進嘴裏油汪汪的。


    「對!必須細麵。不能有麥麩。」張希瑤給了他答案。


    張婆子無奈搖頭,「鎮上可賣不起來。這也太貴了。吃進肚一點也不扛餓。」


    張大伯也罕見表態,「是啊。咱們鎮上得賣價格低的。就像那個豆餅,我拿去書院,有不少人跟我買。」


    別以為讀書人都是有錢人。事實上他們當中有許多原本是地主家庭,可是讀了許久也沒能考上功名,把家裏拖垮,他們就隻能節衣縮食過日子。這些豆餅壓餓。張大伯見張婆子在鎮上賣豆餅生意那麽好,他也拿些到書院,許多讀書人爭著買。


    張老頭聽他們都不看好在鎮上賣,就沖兩人道,「迴頭你們拿去東京賣吧。正好你倆一個賣臭豆腐,一個賣油條。兩樣買賣,也能多賺點。」


    張希瑤頷首,「可以啊。到時候咱們家也能多些進項。」


    第43章


    第二日, 張希瑤跟著張婆子一起去擺攤。她是過來打鐵鍋和鐵板的。


    要去東京做生意,肯定得有兩口鍋。至於鐵板是用來煎豆腐的。


    這鐵板是張老頭給的錢,鐵鍋是張希瑤自己付的錢。


    她去之前的鐵匠鋪子, 把自己的要求說了。


    鐵鍋沒什麽問題。無非就是給鐵鍋加兩個把柄,這樣端的時候不會燙到手。沒什麽難度。


    可是鐵板就有些問題了。因為她要的鐵板太大。寬四尺, 長七尺。


    「你下麵用的也是爐子。你這麽燒的話, 有的地方溫度高很快就熟了,有的地方東西可能還沒熟。」


    張希瑤是知道這點的。現代用的鐵板車都是電磁爐, 她笑道,「我不用爐子,我想直接燒炭。你幫我加一下。」


    鐵匠遲疑, 「你擺攤做生意用的是最劣等的炭,燒太多炭,煙霧肯定很大。」鐵匠勸她做小一些。


    張希瑤除了想做煎豆腐,還想做別的吃食, 自然不肯改小, 反而問他, 「你是不是可以弄個煙囪?」


    鐵匠被問住, 仔細盤算半天, 「行是行,但得加錢。」


    「多少錢?」張希瑤追問。


    「你要的鍋是四十斤,要兩貫八百錢,鐵板鍋重量至少得一百斤,還得加煙囪, 這個必須得用鐵來做。兩口鍋, 一個鐵板,總共要九貫一百文。」鐵匠算了一下, 給她報了價。


    張希瑤有點肉疼,居然如此之貴,但擺攤做生意,沒有鍋可不行,她點頭答應了,「再給我加個燒火的爐子。」


    普通的爐子用的是黃泥土燒成,它不貴,但是容易蹦裂。她要做生意,肯定是鐵爐更耐用。


    好在爐子價格不貴,也無需用上好的鐵,隻要一貫六百文。


    不過即便如此,三樣東西就花了十貫還多,讓張希瑤肉疼不已。


    定完鐵,她又去木匠鋪子,請求定兩個小推車。


    之所以不用一個,張希瑤考慮東京人多,小吃攤擠在一起,可能會搶不到那麽大的位置。做成兩個,方便推。


    木匠聽了她要求,兩樣小推車總共收費一貫兩百文。用的就是普通的楊木。價格倒是不貴,貴的是人工。


    等她迴到家,跟張老頭報帳,他同樣心疼,「這要是賺不迴來,這東西就砸手裏了。」


    鐵鍋可以賣出去,可是這鐵板誰會買。


    張希瑤有點好笑,「這可是鐵,哪怕重新賣給鐵匠也能至少收迴一半的成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北宋靠擺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楠蘇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楠蘇伊並收藏在北宋靠擺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