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瑤沖張老頭道,「阿爺,既然開地這麽便宜,不如多開些吧。」
張二伯覺得侄女忘性大,「這地得靠養。前三年都是虧本。十畝地你虧得起,二十畝地,你能虧得起嗎?」
張希瑤現在找到甜菜,說話身板就是硬,「虧得起啊。我還可以繼續找別的吃食。對了,等天冷了,臭豆腐肯定好賣。」
張二伯沒搭話,張老頭想想也覺得可行,「那就再開吧。咱們也開二十畝。大郎和二郎馬上就說親了。地太少,女方可能不願嫁過來。」
大郎似乎是個榆木疙瘩,提起說親,他麵不改色,好像阿爺說的人不是他,隻一個勁兒扒飯。倒是二郎有點害羞,耳根子都紅了。
秋花看到這一幕,指著二郎哥的耳朵就笑話他,「二哥害羞了。」
氣得二郎隔著桌子要過來捶她。被家裏人阻止了。大家全都鬧笑。
「二郎比大郎開竅還快。」張婆子也跟著笑。
大郎還比二郎大一歲呢。這孩子老實,性子隨他爹,讓幹什麽就幹什麽,一句廢話都不說。
吃完飯,大人孩子全都捉知了猴,張婆子和張希瑤在灶房做豆餅。
張希瑤把自己晌午熬的紅糖切了一小塊遞給張婆子,讓她嚐嚐。
張婆子咬了一口,沙沙的,甜甜的,她眼珠子差點瞪出來,看向櫃子,「我把紅糖藏那麽深。你都能找到?」
這話倒讓張希瑤一愣,家裏還有紅糖嗎?是了,上迴她特地買了紅糖做紅糖餅,她隻吃了兩個,還以為剩下的紅糖被阿奶拿去做冰棍了。何著是被阿奶藏起來了。就怕她糟踐好東西。
張希瑤好氣又好笑,也沒糾結這個,「阿奶,這個紅糖是我自己用甜菜熬的。」
「甜菜?」張婆子昨晚在水缸邊見過,是阿瑤從山裏找到的。這居然可以熬出紅糖?!紅糖不是甘蔗熬出來的嗎?
張希瑤把自己想去汴京城的事說了,「阿奶,既然咱們山裏有甜菜,說明其他地方也有。咱們不如多種些甜菜,到時候全部熬成糖賣。」
她把紅糖的收益一五一十算給張婆子聽。
別看張婆子不會算帳。但張希瑤明明白白算給她聽。她也是知曉兩者之間的差異的。
「咱們家這是要發了呀。」
張婆子的手攥著握,握了又鬆開,反反覆覆十來迴,她才恢復鎮定。
紅菇能賺錢,一年也就兩迴。客商還不知下次能不能來。甜菜就不一樣了,隻要能找到種子,收益可就相當可觀。
張婆子激動地搓著手指,她迫不及待問,「你確定能找到種子?」
張希瑤還真沒法確定。她是知道甜菜從南北朝就已經傳入華國,可這古代交通不發達,百姓不能隨意走動。就拿水車來說,其實這東西早在東漢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可是許家村,包括她一路去鎮上根本就沒發現過它的痕跡。
她就隻能寬慰張婆子,「阿奶,就算汴京找不到,咱們也可以用山上的那十來顆當種子。一年兩茬收下來,那些種子足夠咱們種上十畝地。」
這是最壞的打算,張婆子想想有山裏的種子兜底,也就放了心,「天太熱了,汴京離咱們太遠。坐牛車至少得三個時辰,我受不了顛簸,沒法跟你去。你跟你阿爺商量人選吧。」
張希瑤點頭。
第34章
翌日一早, 張希瑤去找張老頭。他還在黃豆地裏鋤草。
因為是看成果付錢,所以他也不用監督。
張希瑤在地頭看大家忙活,昨天才隻開了兩畝, 今天多了兩倍,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她還看到二郎哥正在往外擔草。
其他家是全家人一起出動。農具沒多少, 但是割草、擔草都有人配合。也算是各司其事。
張希瑤去找張老頭, 「阿爺,這邊開荒速度挺快啊。我看咱們可以種些菜。」
種黃豆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種菜還是沒問題的。
張老頭點點頭, 沖她笑道,「你的法子真不錯。這些人從早上天蒙蒙亮就已經出來忙活。用不了兩天,咱們家的四十畝就全部開墾完了。」
張希瑤詫異, 怎麽又多了十畝。
張老頭看到她的眼神,笑了笑,「你阿奶跟我說了,真要把甜菜種出來, 咱們家真的發了。多十畝也不算什麽。」
張希瑤覺得阿爺還是很能豁得出去的。
她問阿爺, 去汴京買種子, 家裏誰跟她一塊去。
她一個人肯定不行。阿奶年紀大, 受不了顛簸。阿爺身體還不如阿奶, 也沒法去。
張老頭想了想,把問題拋迴來,「你想帶誰去?」
「我想帶二伯,還想帶大伯娘。」張希瑤昨晚也在想這事。帶二伯是因為他是男子,問路比較方便, 而且也能震懾宵小之徒。帶大伯娘是因為這人比較實誠, 阿奶要是叮囑大伯娘好好聽她的話,大伯娘能聽。換成二伯娘, 估計夠嗆。
張老頭聽完人選,頷首,「行!到時候我找裏正辦個路引。」
張希瑤沒想到去汴京還得辦路引,她點點頭,「行!等我做完衣服,咱們就出發。」
汴京可是頌朝首都,一塊板磚下去能砸死七個達官貴人。她要是穿得太破,估計人家都不讓她進城門。
就算城門給進,可穿粗麵麻衫,很容易被人看不起。有些人看她身份低,可能會欺負她。做一件體麵的衣裳就很有必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張二伯覺得侄女忘性大,「這地得靠養。前三年都是虧本。十畝地你虧得起,二十畝地,你能虧得起嗎?」
張希瑤現在找到甜菜,說話身板就是硬,「虧得起啊。我還可以繼續找別的吃食。對了,等天冷了,臭豆腐肯定好賣。」
張二伯沒搭話,張老頭想想也覺得可行,「那就再開吧。咱們也開二十畝。大郎和二郎馬上就說親了。地太少,女方可能不願嫁過來。」
大郎似乎是個榆木疙瘩,提起說親,他麵不改色,好像阿爺說的人不是他,隻一個勁兒扒飯。倒是二郎有點害羞,耳根子都紅了。
秋花看到這一幕,指著二郎哥的耳朵就笑話他,「二哥害羞了。」
氣得二郎隔著桌子要過來捶她。被家裏人阻止了。大家全都鬧笑。
「二郎比大郎開竅還快。」張婆子也跟著笑。
大郎還比二郎大一歲呢。這孩子老實,性子隨他爹,讓幹什麽就幹什麽,一句廢話都不說。
吃完飯,大人孩子全都捉知了猴,張婆子和張希瑤在灶房做豆餅。
張希瑤把自己晌午熬的紅糖切了一小塊遞給張婆子,讓她嚐嚐。
張婆子咬了一口,沙沙的,甜甜的,她眼珠子差點瞪出來,看向櫃子,「我把紅糖藏那麽深。你都能找到?」
這話倒讓張希瑤一愣,家裏還有紅糖嗎?是了,上迴她特地買了紅糖做紅糖餅,她隻吃了兩個,還以為剩下的紅糖被阿奶拿去做冰棍了。何著是被阿奶藏起來了。就怕她糟踐好東西。
張希瑤好氣又好笑,也沒糾結這個,「阿奶,這個紅糖是我自己用甜菜熬的。」
「甜菜?」張婆子昨晚在水缸邊見過,是阿瑤從山裏找到的。這居然可以熬出紅糖?!紅糖不是甘蔗熬出來的嗎?
張希瑤把自己想去汴京城的事說了,「阿奶,既然咱們山裏有甜菜,說明其他地方也有。咱們不如多種些甜菜,到時候全部熬成糖賣。」
她把紅糖的收益一五一十算給張婆子聽。
別看張婆子不會算帳。但張希瑤明明白白算給她聽。她也是知曉兩者之間的差異的。
「咱們家這是要發了呀。」
張婆子的手攥著握,握了又鬆開,反反覆覆十來迴,她才恢復鎮定。
紅菇能賺錢,一年也就兩迴。客商還不知下次能不能來。甜菜就不一樣了,隻要能找到種子,收益可就相當可觀。
張婆子激動地搓著手指,她迫不及待問,「你確定能找到種子?」
張希瑤還真沒法確定。她是知道甜菜從南北朝就已經傳入華國,可這古代交通不發達,百姓不能隨意走動。就拿水車來說,其實這東西早在東漢就已經發明出來了,可是許家村,包括她一路去鎮上根本就沒發現過它的痕跡。
她就隻能寬慰張婆子,「阿奶,就算汴京找不到,咱們也可以用山上的那十來顆當種子。一年兩茬收下來,那些種子足夠咱們種上十畝地。」
這是最壞的打算,張婆子想想有山裏的種子兜底,也就放了心,「天太熱了,汴京離咱們太遠。坐牛車至少得三個時辰,我受不了顛簸,沒法跟你去。你跟你阿爺商量人選吧。」
張希瑤點頭。
第34章
翌日一早, 張希瑤去找張老頭。他還在黃豆地裏鋤草。
因為是看成果付錢,所以他也不用監督。
張希瑤在地頭看大家忙活,昨天才隻開了兩畝, 今天多了兩倍,這速度也太快了吧?!
她還看到二郎哥正在往外擔草。
其他家是全家人一起出動。農具沒多少, 但是割草、擔草都有人配合。也算是各司其事。
張希瑤去找張老頭, 「阿爺,這邊開荒速度挺快啊。我看咱們可以種些菜。」
種黃豆肯定是來不及了。但是種菜還是沒問題的。
張老頭點點頭, 沖她笑道,「你的法子真不錯。這些人從早上天蒙蒙亮就已經出來忙活。用不了兩天,咱們家的四十畝就全部開墾完了。」
張希瑤詫異, 怎麽又多了十畝。
張老頭看到她的眼神,笑了笑,「你阿奶跟我說了,真要把甜菜種出來, 咱們家真的發了。多十畝也不算什麽。」
張希瑤覺得阿爺還是很能豁得出去的。
她問阿爺, 去汴京買種子, 家裏誰跟她一塊去。
她一個人肯定不行。阿奶年紀大, 受不了顛簸。阿爺身體還不如阿奶, 也沒法去。
張老頭想了想,把問題拋迴來,「你想帶誰去?」
「我想帶二伯,還想帶大伯娘。」張希瑤昨晚也在想這事。帶二伯是因為他是男子,問路比較方便, 而且也能震懾宵小之徒。帶大伯娘是因為這人比較實誠, 阿奶要是叮囑大伯娘好好聽她的話,大伯娘能聽。換成二伯娘, 估計夠嗆。
張老頭聽完人選,頷首,「行!到時候我找裏正辦個路引。」
張希瑤沒想到去汴京還得辦路引,她點點頭,「行!等我做完衣服,咱們就出發。」
汴京可是頌朝首都,一塊板磚下去能砸死七個達官貴人。她要是穿得太破,估計人家都不讓她進城門。
就算城門給進,可穿粗麵麻衫,很容易被人看不起。有些人看她身份低,可能會欺負她。做一件體麵的衣裳就很有必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