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每個孩子都背著背簍, 哪怕找不到知了猴,也可以打些豬草或是拾些柴禾迴來,總之不能空手迴家。
張希瑤把炒菜的鍋鏟帶上了, 二郎原本想扛著鋤頭,可是張老頭吃完飯, 過了晌午最熱的時間段, 還得下地除草。
他們家賃的十畝地全部種的水稻,但是開的兩畝地是旱地, 種的是黃豆。這會兒正是野草茂盛的時節,他得天天除草,免得野草把黃豆苗給蓋住了。
鋤頭不能拿, 孩子們就隻能用手摳。
他們一直往深山裏走,因為晚上他們肯定不會走這麽遠。
經過昨晚他們找的林子,二郎就皺眉,「他們在這邊找, 咱們晚上還能摸到嗎?」
夏花勸他想開些, 「這林子也不是咱們家的。你還能不讓他們挖嗎?」
他們走了一個時辰到了一片茂密的林地。這邊都是野生榆樹, 很宜很汢。二郎看到榆樹花已經落了, 有些可惜, 「早知道咱們應該過來這邊摘花。榆花可以吃的。」
張希瑤在樹下找,秋花在旁邊的榆樹下沖大家喊,「這邊有一隻。」
大家湊過去,隻見樹下有個洞,大概有尾指的指甲蓋那麽小。
沿著洞往外摳, 越摳越大, 露出探頭探腦的知了猴。
其他人見秋花有了成果,唿啦啦全散開了, 尋找知了猴。
張希瑤就在這個洞旁邊挖,也不必挖得有多深,淺淺地鏟一層土就行。
還別說真挖到好幾個。
秋花朝她翹大拇指,「太厲害了。」
其他人也都找到一個兩個,尤其是把厚厚的樹葉掃開,就能發現好幾個洞。一挖一個準。
二郎還從榆樹上打下許多知了猴的殼,「你們找到殼記得放我這。」
張希瑤挖了一會兒就有點頭暈。沒辦法,她這身體沒營養,蹲太長時間,身體就受不了。
見四郎像沒頭蒼蠅似的,怎麽都找不到。她就將鍋鏟讓給四郎,讓他蹲在樹下挖。
四郎歡歡喜喜接過來,三郎也想挖,哄弟弟給他,可惜四郎不上當,急得三郎抓耳撓腮。
張希瑤則在附近看看。除了榆樹,這邊還有不少楊樹,更多的是灌木。
張希瑤走著走著,發現山崖邊有棵花椒樹。
花椒在古代可不便宜。因為它不僅僅是調料,還是香料,甚至是蓋房子都可以抹它。椒房專寵的椒就是在房屋牆壁抹花椒。
此時花椒已經長出綠色的顆粒,還不到採摘季節。張希瑤就摘了一些花椒葉。雖然葉子沒有種子香,但它也可以給貧瘠的飯菜增添一抹香味。
她摘了許多,夏花看到她在摘葉子,好奇問是什麽。
張希瑤就解釋它可以賣錢,葉子也很香。
夏花聽說價格貴,語出驚人,「能賣錢?那咱們把它挖迴家吧?」
張希瑤怔住,隨即搖頭,「不行!現在天這麽熱,移到家,它就死了。想把它移走,至少得等到秋天,找個陰天,移栽成活概率比較高。」
夏花有點可惜,「到時候,還不知道它在不在。」
「你不說,我不說,村裏人又不認得。」張希瑤看這花椒枝條粗壯,至少有十年壽命。一直沒人發現,可見村民根本不認得它。
夏花一想也對。
張希瑤摘了一些就不再摘了,不能全摘了,沒有葉子,花椒有可能會死。
她背著背簍,往別的地方尋找,又發現幾棵花椒樹。估計是花椒種子吹到邊上,所以成活的。
花椒一般採用扡插的方法,種子發芽率很低。
出了榆樹的範圍一直往前走就是灌木叢,野草茂盛,而且還很鮮嫩。
這些草都是豬愛吃的,她停下來割了一把又一把,摘好後放進簍子裏。
除了豬草,她還發現另一種可以用來當香料的葉子,就是紫蘇。
紫蘇葉子有股特別的香味。做火鍋底料中會用到。東北人還會用紫蘇葉包烤肉。雖然家裏現在吃不起烤肉。但張希瑤將它放進湯裏,好歹能多一股香味兒。
她掐了許多柴蘇葉子,突然她發現前麵有片葉子很熟悉。她往下扒拉,隻見下麵是紅色的果實,她拔下來,正要查看,夏花從不遠處跑過來,「阿瑤,你看我找到一個東西很像蘿蔔,但又不是蘿蔔,你快幫我看看,它是什麽東西?!」
她手裏拿果實正和張希瑤手裏的一模一樣。
待看到張希瑤手裏也有一個,她好奇問,「能吃嗎?」
張希瑤點頭,「可以吃。」
夏花眼睛一亮,也不問它叫什麽,朝不遠處跑去,「那邊有十來棵呢。我全把它拔迴家。」
張希瑤跟在她後頭,果不其然,這邊零零散散長了十來顆。
夏花要將它全部拔掉,被張希瑤製止了,「這東西留著它,等它長出來,咱們過來採種子。」
夏花詫異,「你要種它?」
「如果好吃的話,咱們在自家菜地種一些。」張希瑤覺得這東西可比蘿蔔更好。
夏花還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想想也就答應了。
他們在林子裏挖呀挖。山上樹很多,可依舊很熱,挖了沒一會兒,孩子們就熱得滿頭大汗。開始到大樹底下乘涼。
張希瑤摘了不少野花,紅的黃的粉的,顏色不一。她將它編成一個花環,戴到頭上。
夏花和秋花看到羨慕得不行,也跑去採花,讓張希瑤也給自己編一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每個孩子都背著背簍, 哪怕找不到知了猴,也可以打些豬草或是拾些柴禾迴來,總之不能空手迴家。
張希瑤把炒菜的鍋鏟帶上了, 二郎原本想扛著鋤頭,可是張老頭吃完飯, 過了晌午最熱的時間段, 還得下地除草。
他們家賃的十畝地全部種的水稻,但是開的兩畝地是旱地, 種的是黃豆。這會兒正是野草茂盛的時節,他得天天除草,免得野草把黃豆苗給蓋住了。
鋤頭不能拿, 孩子們就隻能用手摳。
他們一直往深山裏走,因為晚上他們肯定不會走這麽遠。
經過昨晚他們找的林子,二郎就皺眉,「他們在這邊找, 咱們晚上還能摸到嗎?」
夏花勸他想開些, 「這林子也不是咱們家的。你還能不讓他們挖嗎?」
他們走了一個時辰到了一片茂密的林地。這邊都是野生榆樹, 很宜很汢。二郎看到榆樹花已經落了, 有些可惜, 「早知道咱們應該過來這邊摘花。榆花可以吃的。」
張希瑤在樹下找,秋花在旁邊的榆樹下沖大家喊,「這邊有一隻。」
大家湊過去,隻見樹下有個洞,大概有尾指的指甲蓋那麽小。
沿著洞往外摳, 越摳越大, 露出探頭探腦的知了猴。
其他人見秋花有了成果,唿啦啦全散開了, 尋找知了猴。
張希瑤就在這個洞旁邊挖,也不必挖得有多深,淺淺地鏟一層土就行。
還別說真挖到好幾個。
秋花朝她翹大拇指,「太厲害了。」
其他人也都找到一個兩個,尤其是把厚厚的樹葉掃開,就能發現好幾個洞。一挖一個準。
二郎還從榆樹上打下許多知了猴的殼,「你們找到殼記得放我這。」
張希瑤挖了一會兒就有點頭暈。沒辦法,她這身體沒營養,蹲太長時間,身體就受不了。
見四郎像沒頭蒼蠅似的,怎麽都找不到。她就將鍋鏟讓給四郎,讓他蹲在樹下挖。
四郎歡歡喜喜接過來,三郎也想挖,哄弟弟給他,可惜四郎不上當,急得三郎抓耳撓腮。
張希瑤則在附近看看。除了榆樹,這邊還有不少楊樹,更多的是灌木。
張希瑤走著走著,發現山崖邊有棵花椒樹。
花椒在古代可不便宜。因為它不僅僅是調料,還是香料,甚至是蓋房子都可以抹它。椒房專寵的椒就是在房屋牆壁抹花椒。
此時花椒已經長出綠色的顆粒,還不到採摘季節。張希瑤就摘了一些花椒葉。雖然葉子沒有種子香,但它也可以給貧瘠的飯菜增添一抹香味。
她摘了許多,夏花看到她在摘葉子,好奇問是什麽。
張希瑤就解釋它可以賣錢,葉子也很香。
夏花聽說價格貴,語出驚人,「能賣錢?那咱們把它挖迴家吧?」
張希瑤怔住,隨即搖頭,「不行!現在天這麽熱,移到家,它就死了。想把它移走,至少得等到秋天,找個陰天,移栽成活概率比較高。」
夏花有點可惜,「到時候,還不知道它在不在。」
「你不說,我不說,村裏人又不認得。」張希瑤看這花椒枝條粗壯,至少有十年壽命。一直沒人發現,可見村民根本不認得它。
夏花一想也對。
張希瑤摘了一些就不再摘了,不能全摘了,沒有葉子,花椒有可能會死。
她背著背簍,往別的地方尋找,又發現幾棵花椒樹。估計是花椒種子吹到邊上,所以成活的。
花椒一般採用扡插的方法,種子發芽率很低。
出了榆樹的範圍一直往前走就是灌木叢,野草茂盛,而且還很鮮嫩。
這些草都是豬愛吃的,她停下來割了一把又一把,摘好後放進簍子裏。
除了豬草,她還發現另一種可以用來當香料的葉子,就是紫蘇。
紫蘇葉子有股特別的香味。做火鍋底料中會用到。東北人還會用紫蘇葉包烤肉。雖然家裏現在吃不起烤肉。但張希瑤將它放進湯裏,好歹能多一股香味兒。
她掐了許多柴蘇葉子,突然她發現前麵有片葉子很熟悉。她往下扒拉,隻見下麵是紅色的果實,她拔下來,正要查看,夏花從不遠處跑過來,「阿瑤,你看我找到一個東西很像蘿蔔,但又不是蘿蔔,你快幫我看看,它是什麽東西?!」
她手裏拿果實正和張希瑤手裏的一模一樣。
待看到張希瑤手裏也有一個,她好奇問,「能吃嗎?」
張希瑤點頭,「可以吃。」
夏花眼睛一亮,也不問它叫什麽,朝不遠處跑去,「那邊有十來棵呢。我全把它拔迴家。」
張希瑤跟在她後頭,果不其然,這邊零零散散長了十來顆。
夏花要將它全部拔掉,被張希瑤製止了,「這東西留著它,等它長出來,咱們過來採種子。」
夏花詫異,「你要種它?」
「如果好吃的話,咱們在自家菜地種一些。」張希瑤覺得這東西可比蘿蔔更好。
夏花還不知道它的味道如何,想想也就答應了。
他們在林子裏挖呀挖。山上樹很多,可依舊很熱,挖了沒一會兒,孩子們就熱得滿頭大汗。開始到大樹底下乘涼。
張希瑤摘了不少野花,紅的黃的粉的,顏色不一。她將它編成一個花環,戴到頭上。
夏花和秋花看到羨慕得不行,也跑去採花,讓張希瑤也給自己編一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