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邊摘邊咧著笑,「這還是我頭一次撿知了知了猴這麽過癮。」
雖說山腳下的知了猴也多,可是山下的人也多啊。尤其她跑不過他們,每次都隻能吃他們的剩飯。
張希瑤聽完,搖頭失笑。「那咱們明天白天拿鋤頭挖!」
她琢磨下迴去鎮上一定要打個鐵杴。沒有它真的太不方便了。
大人帶著孩子在山裏摸索,快到晚上九點,大人明天還得擺攤,不能再找了。於是催促帶著孩子們迴了家。
迴家後,張希瑤把知了猴全部數了一遍,四個大人,七個小孩,總共找了7545個知了猴。
第30章
村裏人也將找到的知了猴拿過來賣。
別人還好說, 有一個婦女過來時,張婆子臉色跟平時不一樣。
張希瑤察覺出有異,就問年紀小的秋花這嬸子是不是跟張婆子有過節。
秋花沒什麽心眼, 就小聲道,「阿奶昨天剛跟大伯娘吵架。今天她又過來賣知了猴, 臉皮夠厚的。」
張希瑤微怔, 這人一看就是成了親的婦人,所以她肯定是大伯娘的兒媳婦。
大奶奶一共生了四女兩兒。至於這是大兒媳還是小兒媳, 張希瑤從麵相上看不出來。
這婦人似乎也覺得難為情,但還是不捨得銀錢。
張婆子倒是沒有為難一個小輩,收了知了猴後, 讓張希瑤負責查數,算出金額後,她爽快付了錢。
婦人嘴裏道謝,忙不迭走了。
張希瑤朝張婆子翹了個大拇指, 「阿奶大氣!」
張婆子得意地一笑。那是!她又不是大嫂, 幹不出為難小輩的事情。
秋花很是不解, 「為什麽每次來咱們家賣貨都是二伯娘?」
夏花幫著一起洗知了猴, 「還能為什麽?大奶奶不喜歡二伯娘唄。」
大郎覺得夏花這話不靠譜, 「怎麽可能不喜歡?二伯娘不是生了三個男娃嗎?」
張希瑤在邊上靜靜聽著,也聽出一些名堂。
大奶奶有兩個兒子都已經娶妻。大伯娘姓文,連生三個女兒,至今也沒個男丁,但她嘴甜會哄人, 將大奶奶哄得眉開眼笑。
二伯娘姓李, 連生三個兒子,卻在家裏當牛做馬, 大奶奶跟張婆子每隔幾天就吵一迴架,但是過後她照樣讓李氏把雞蛋拿過來賣。
村裏人覺得大奶奶是個奇葩,大功臣李氏不喜歡,喜歡文氏這個不中用的婆娘。
張婆子臉都黑了,「我真是把你們慣壞了。居然編排起長輩。洗澡了嗎?明早還要下地拔草。還不快去睡覺。」
孩子們就怕她發火,麻溜去洗漱。
待村裏沒人過來賣知了猴,張希瑤開始再數一遍。
家裏沒有會數數的人,一般數到三十,他們就歇菜了。
一幫孩子圍在這兒,張希瑤有心教他們,就讓他們每人數出一百,然後交給她!
孩子們跟著她一起數。但他們速度沒她快,數著數著就迷糊了。
隻有夏花跟著她數對了。張希瑤誇夏花聰慧,一學就會。
夏花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全部數出來後,包括他們自家人找的,總共有18688隻知了猴。
兩斤的酒罈裝不下,張婆子就用家裏醃菜的罈子。
將罈子放到木箱子裏,許氏期期艾艾過來,要昨天賣知了猴的錢。
說好了一半交公中一半給他們自己。婆婆迴來後就不提這事了。陸氏可以忍,許氏可不行。
張婆子付了錢,讓他們自己下去分。
許氏朝陸氏道,「大嫂,咱們一人一半吧?」
陸氏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張婆子瞥了瞥嘴,二房孩子都比大房小,卻要跟大房平分。還真是占便宜沒夠!不過她一個當婆母的,也不可能摻和這事,就當不知道了。
扭頭,張婆子給張希瑤灶房櫃子的鑰匙,讓她餓了就自己做點好吃犒勞自己。
張希瑤收下鑰匙,這可是她奶的掌家大權,阿奶去鎮上擺攤都不肯把鑰匙給大伯娘和二伯娘。可卻捨得給她。
她朝張婆子甜甜一笑,拿著鑰匙迴屋。
張希瑤這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張大伯、張二伯、張大郎和張婆子已經去鎮上賣貨了。
張老頭帶著家裏的女人們去地裏拔草,隻有六歲的四郎站在院子裏的角落,給磨盤掃豆渣。在農村的孩子,六歲已經能幹不少農活。掃豆渣已經算是非常輕省的活計。
驢綁上架子後就一直圍著磨盤轉。但是得有人時不時撥磨眼,以防堵住,豆子下不去。還得把磨好的豆渣掃到木桶裏。有時候驢聽到周圍沒有人了,懶驢也就站著偷懶不走了。
看到張希瑤醒來,四郎就跟她打招唿,「阿奶早上就走了,阿爺讓你起來把飯給做了。」
哪怕張希瑤病了,也得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她倒是可以做飯,也很樂意,可她一個人怎麽又炒菜又燒火?
張希瑤琢磨半天,覺得還是做輕省點的吃食。
她實在不想省豆餅,就舀了一勺粗麵,然後用篩子將裏麵的麥麩篩掉。這篩子並不細,也隻能篩出七成麥麩。但張希瑤已經滿足了。
她將篩下來的麵放進盆揉成團。
外麵豬在叫,四郎喊她先給豬餵了。張希瑤肚子餓得不成,她可不想去割豬草,就將剛剛篩出來的麥麩放進鍋裏,再加了些豆餅和水煮熟,然後倒進豬槽給豬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雖說山腳下的知了猴也多,可是山下的人也多啊。尤其她跑不過他們,每次都隻能吃他們的剩飯。
張希瑤聽完,搖頭失笑。「那咱們明天白天拿鋤頭挖!」
她琢磨下迴去鎮上一定要打個鐵杴。沒有它真的太不方便了。
大人帶著孩子在山裏摸索,快到晚上九點,大人明天還得擺攤,不能再找了。於是催促帶著孩子們迴了家。
迴家後,張希瑤把知了猴全部數了一遍,四個大人,七個小孩,總共找了7545個知了猴。
第30章
村裏人也將找到的知了猴拿過來賣。
別人還好說, 有一個婦女過來時,張婆子臉色跟平時不一樣。
張希瑤察覺出有異,就問年紀小的秋花這嬸子是不是跟張婆子有過節。
秋花沒什麽心眼, 就小聲道,「阿奶昨天剛跟大伯娘吵架。今天她又過來賣知了猴, 臉皮夠厚的。」
張希瑤微怔, 這人一看就是成了親的婦人,所以她肯定是大伯娘的兒媳婦。
大奶奶一共生了四女兩兒。至於這是大兒媳還是小兒媳, 張希瑤從麵相上看不出來。
這婦人似乎也覺得難為情,但還是不捨得銀錢。
張婆子倒是沒有為難一個小輩,收了知了猴後, 讓張希瑤負責查數,算出金額後,她爽快付了錢。
婦人嘴裏道謝,忙不迭走了。
張希瑤朝張婆子翹了個大拇指, 「阿奶大氣!」
張婆子得意地一笑。那是!她又不是大嫂, 幹不出為難小輩的事情。
秋花很是不解, 「為什麽每次來咱們家賣貨都是二伯娘?」
夏花幫著一起洗知了猴, 「還能為什麽?大奶奶不喜歡二伯娘唄。」
大郎覺得夏花這話不靠譜, 「怎麽可能不喜歡?二伯娘不是生了三個男娃嗎?」
張希瑤在邊上靜靜聽著,也聽出一些名堂。
大奶奶有兩個兒子都已經娶妻。大伯娘姓文,連生三個女兒,至今也沒個男丁,但她嘴甜會哄人, 將大奶奶哄得眉開眼笑。
二伯娘姓李, 連生三個兒子,卻在家裏當牛做馬, 大奶奶跟張婆子每隔幾天就吵一迴架,但是過後她照樣讓李氏把雞蛋拿過來賣。
村裏人覺得大奶奶是個奇葩,大功臣李氏不喜歡,喜歡文氏這個不中用的婆娘。
張婆子臉都黑了,「我真是把你們慣壞了。居然編排起長輩。洗澡了嗎?明早還要下地拔草。還不快去睡覺。」
孩子們就怕她發火,麻溜去洗漱。
待村裏沒人過來賣知了猴,張希瑤開始再數一遍。
家裏沒有會數數的人,一般數到三十,他們就歇菜了。
一幫孩子圍在這兒,張希瑤有心教他們,就讓他們每人數出一百,然後交給她!
孩子們跟著她一起數。但他們速度沒她快,數著數著就迷糊了。
隻有夏花跟著她數對了。張希瑤誇夏花聰慧,一學就會。
夏花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全部數出來後,包括他們自家人找的,總共有18688隻知了猴。
兩斤的酒罈裝不下,張婆子就用家裏醃菜的罈子。
將罈子放到木箱子裏,許氏期期艾艾過來,要昨天賣知了猴的錢。
說好了一半交公中一半給他們自己。婆婆迴來後就不提這事了。陸氏可以忍,許氏可不行。
張婆子付了錢,讓他們自己下去分。
許氏朝陸氏道,「大嫂,咱們一人一半吧?」
陸氏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張婆子瞥了瞥嘴,二房孩子都比大房小,卻要跟大房平分。還真是占便宜沒夠!不過她一個當婆母的,也不可能摻和這事,就當不知道了。
扭頭,張婆子給張希瑤灶房櫃子的鑰匙,讓她餓了就自己做點好吃犒勞自己。
張希瑤收下鑰匙,這可是她奶的掌家大權,阿奶去鎮上擺攤都不肯把鑰匙給大伯娘和二伯娘。可卻捨得給她。
她朝張婆子甜甜一笑,拿著鑰匙迴屋。
張希瑤這一覺睡到日上三竿才醒。張大伯、張二伯、張大郎和張婆子已經去鎮上賣貨了。
張老頭帶著家裏的女人們去地裏拔草,隻有六歲的四郎站在院子裏的角落,給磨盤掃豆渣。在農村的孩子,六歲已經能幹不少農活。掃豆渣已經算是非常輕省的活計。
驢綁上架子後就一直圍著磨盤轉。但是得有人時不時撥磨眼,以防堵住,豆子下不去。還得把磨好的豆渣掃到木桶裏。有時候驢聽到周圍沒有人了,懶驢也就站著偷懶不走了。
看到張希瑤醒來,四郎就跟她打招唿,「阿奶早上就走了,阿爺讓你起來把飯給做了。」
哪怕張希瑤病了,也得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她倒是可以做飯,也很樂意,可她一個人怎麽又炒菜又燒火?
張希瑤琢磨半天,覺得還是做輕省點的吃食。
她實在不想省豆餅,就舀了一勺粗麵,然後用篩子將裏麵的麥麩篩掉。這篩子並不細,也隻能篩出七成麥麩。但張希瑤已經滿足了。
她將篩下來的麵放進盆揉成團。
外麵豬在叫,四郎喊她先給豬餵了。張希瑤肚子餓得不成,她可不想去割豬草,就將剛剛篩出來的麥麩放進鍋裏,再加了些豆餅和水煮熟,然後倒進豬槽給豬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