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田差不多要二兩銀子,熟土層五至六寸,土色黃裏帶烏,耕作一般,耕作時泥土發散中等,糯性帶粳,保水保肥,田間雜草多,蚯蚓中等,種植小麥畝產能達到一百三四十斤。(1)
下等田就是地產田,每畝隻要一兩銀子,裏麵有白土、青泥土、鐵屑土等等,這些土不易耕作,囊水漏水,不保肥,種植農作物不發棵,會造成低產或者無產。(1)
頌朝商業發達,達官貴人更遠喜歡經商,他們囤地有限額,所以土地兼併的情況並不嚴重。大多數農民手頭都有田地。
張希瑤挽著她胳膊,「阿奶,要是我能置辦房子,再買十畝好田,那你以後跟我過。」
張婆子翹起唇角,「那我就等著。」
張希瑤突然問,「再過兩個月,咱們又能再撿蘑菇,到時候賣蘑菇的錢也分給我們嗎?」
張婆子點頭,肯定是要分一些的。想讓牛幹活,哪能不讓牛吃草。
第10章
三日眨眼就到,張二伯一大早就得去鎮上,看看鋪子能不能租出去。
張希瑤請張二伯幫忙買點青礬和豆腐。
張二伯是吃過豆腐的,這個倒是沒什麽問題,可青礬卻是從來沒聽過,「這青礬是什麽東西?」
「你去藥鋪,他們應該有賣的。我隻要一點點就好。」張希瑤也不怕告訴他,「我以前跟我娘琢磨過一樣新吃食,想看看能不能拿到鎮上賣,也能換點錢。」
張二伯無奈,「你阿爺給的一貫錢是你將來的嫁妝,你就這麽花掉。將來到了夫家,你手頭沒錢肯定會被人瞧不起。」
張希瑤卻已是下了決心,「如果我做的吃食有人買,那我就不止一貫錢的嫁妝。」
張二伯看向張婆子,她想了想點了下頭,「讓她做吧。興許真能做出新吃食。」
張二伯見娘都答應了,也就不再多勸。
他背著滿滿一筐的雞蛋,出了村子。家裏人則繼續收糧食。
夏收是個極辛苦的活計,為了身上有力氣割麥子,家裏的飯也從稀得變成幹的--早晨蒸好的雜糧饅頭,桌上還罕見地炒了一盤青菜。平時家裏吃的都是鹹菜。要麽是芥菜醃製的酸菜,要是蘿蔔幹。
這盤青菜顯得尤為可貴,張希瑤夾了一筷到碗裏。
明明青菜是最容易做的菜,而且古代沒有農藥,隻要放點鹽就應該很好吃才對。可這菜炒的很難吃。究其原因是張家吃的都是最下等的粗鹽。這鹽顏色花黃,裏麵還有雜質。
張希瑤覺得她要擺攤賣吃食,用這種粗鹽肯定也會用苦味,她得把這鹽好好處理一下,將殘渣都過濾幹淨。
到了中午,張二伯就從鎮上迴來了。
家裏的鋪子也租出去了,每年租金是三貫錢。稅全由對方來交。
張老頭很滿意,覺得這個鋪子買得不虧。
張二伯將背簍解下來,他給自家孩子買了一斤江米條。給村裏人也捎了些針頭線腦。給大房也帶了紅布。給張希瑤買了豆腐和青礬。
張希瑤打開油紙,裏麵是一小塊青色的礦石,張二伯就跟她報帳,「這東西太貴了,就拳頭大小,居然收了我三十文錢。阿瑤,你要做什麽吃食?能不能把本錢撈迴來。」
三十文錢?全家人都看過來。這可比江米條貴多了。
張婆子也有點心疼,「這要是賣不出去,全砸手裏了。」
張希瑤笑笑沒有糾結價錢,指著豆腐問,「這個多少錢?」
張二伯嘆息,「一斤豆腐四文錢。」
張希瑤沒想到豆腐會這麽貴,她好奇問,「黃豆多少錢?」
張二伯特地去糧鋪問過,還真知道糧價,「剛下來的新黃豆每斤是三文四。」
張希瑤看著手裏的老豆腐。一斤黃豆差不多能出兩三斤老豆腐。這麽算下來,豆腐坊並沒有賺太多錢。現代用黃豆換豆腐是一斤換一斤。可是現代有機器,這古代全是人工推磨,要累多了。
一斤豆腐四文錢,那她做成臭豆腐,至少得賣十六文,要不然她沒利潤。
她問張二伯,鎮上吃得起豆腐的人家多嗎?
張二伯笑道,「天天吃肯定吃不起。三五天吃一迴還是沒問題的。」
張希瑤鬆了口氣。一斤老豆腐至少可以做成四份。一份賣四文錢,再除掉成本,她能賺兩文錢,還是有賺頭的。
張家人不知道張希瑤要做臭豆腐,他們正在聽張二伯聊新糧價。
有些人家速度快,糧食已經收上來了。今年天氣好,沒有下過一場雨,但糧價卻比去年低了不少。
張家隻佃了十畝地,交給官府的稅給的是銀子,但是這田不是他們的,所以他們要將稅交給地主家,給的自然是糧食,而地主的租子也是實打實的糧食,他們家僅剩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張二伯問父親,今年要不要買些糧。
張老頭點點頭,「買吧!問問地主家要不要賣糧。趁著現在糧價低,咱們多買些。」
張婆子覺得他們可以多開墾荒地,總不能一直當佃戶。
「等收完糧食再說。到時候再開兩畝荒地。」
「我看出村那塊荒地就挺好,野草長得比我都高。要是種莊稼肯定也是大豐收。」張婆子已經選好地址。
張老頭覺得可行。
家裏人忙著割麥子,張希瑤割麥子速度太慢,她負責運麥垛。
張婆子一次能拿四個,她拿一個都勉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下等田就是地產田,每畝隻要一兩銀子,裏麵有白土、青泥土、鐵屑土等等,這些土不易耕作,囊水漏水,不保肥,種植農作物不發棵,會造成低產或者無產。(1)
頌朝商業發達,達官貴人更遠喜歡經商,他們囤地有限額,所以土地兼併的情況並不嚴重。大多數農民手頭都有田地。
張希瑤挽著她胳膊,「阿奶,要是我能置辦房子,再買十畝好田,那你以後跟我過。」
張婆子翹起唇角,「那我就等著。」
張希瑤突然問,「再過兩個月,咱們又能再撿蘑菇,到時候賣蘑菇的錢也分給我們嗎?」
張婆子點頭,肯定是要分一些的。想讓牛幹活,哪能不讓牛吃草。
第10章
三日眨眼就到,張二伯一大早就得去鎮上,看看鋪子能不能租出去。
張希瑤請張二伯幫忙買點青礬和豆腐。
張二伯是吃過豆腐的,這個倒是沒什麽問題,可青礬卻是從來沒聽過,「這青礬是什麽東西?」
「你去藥鋪,他們應該有賣的。我隻要一點點就好。」張希瑤也不怕告訴他,「我以前跟我娘琢磨過一樣新吃食,想看看能不能拿到鎮上賣,也能換點錢。」
張二伯無奈,「你阿爺給的一貫錢是你將來的嫁妝,你就這麽花掉。將來到了夫家,你手頭沒錢肯定會被人瞧不起。」
張希瑤卻已是下了決心,「如果我做的吃食有人買,那我就不止一貫錢的嫁妝。」
張二伯看向張婆子,她想了想點了下頭,「讓她做吧。興許真能做出新吃食。」
張二伯見娘都答應了,也就不再多勸。
他背著滿滿一筐的雞蛋,出了村子。家裏人則繼續收糧食。
夏收是個極辛苦的活計,為了身上有力氣割麥子,家裏的飯也從稀得變成幹的--早晨蒸好的雜糧饅頭,桌上還罕見地炒了一盤青菜。平時家裏吃的都是鹹菜。要麽是芥菜醃製的酸菜,要是蘿蔔幹。
這盤青菜顯得尤為可貴,張希瑤夾了一筷到碗裏。
明明青菜是最容易做的菜,而且古代沒有農藥,隻要放點鹽就應該很好吃才對。可這菜炒的很難吃。究其原因是張家吃的都是最下等的粗鹽。這鹽顏色花黃,裏麵還有雜質。
張希瑤覺得她要擺攤賣吃食,用這種粗鹽肯定也會用苦味,她得把這鹽好好處理一下,將殘渣都過濾幹淨。
到了中午,張二伯就從鎮上迴來了。
家裏的鋪子也租出去了,每年租金是三貫錢。稅全由對方來交。
張老頭很滿意,覺得這個鋪子買得不虧。
張二伯將背簍解下來,他給自家孩子買了一斤江米條。給村裏人也捎了些針頭線腦。給大房也帶了紅布。給張希瑤買了豆腐和青礬。
張希瑤打開油紙,裏麵是一小塊青色的礦石,張二伯就跟她報帳,「這東西太貴了,就拳頭大小,居然收了我三十文錢。阿瑤,你要做什麽吃食?能不能把本錢撈迴來。」
三十文錢?全家人都看過來。這可比江米條貴多了。
張婆子也有點心疼,「這要是賣不出去,全砸手裏了。」
張希瑤笑笑沒有糾結價錢,指著豆腐問,「這個多少錢?」
張二伯嘆息,「一斤豆腐四文錢。」
張希瑤沒想到豆腐會這麽貴,她好奇問,「黃豆多少錢?」
張二伯特地去糧鋪問過,還真知道糧價,「剛下來的新黃豆每斤是三文四。」
張希瑤看著手裏的老豆腐。一斤黃豆差不多能出兩三斤老豆腐。這麽算下來,豆腐坊並沒有賺太多錢。現代用黃豆換豆腐是一斤換一斤。可是現代有機器,這古代全是人工推磨,要累多了。
一斤豆腐四文錢,那她做成臭豆腐,至少得賣十六文,要不然她沒利潤。
她問張二伯,鎮上吃得起豆腐的人家多嗎?
張二伯笑道,「天天吃肯定吃不起。三五天吃一迴還是沒問題的。」
張希瑤鬆了口氣。一斤老豆腐至少可以做成四份。一份賣四文錢,再除掉成本,她能賺兩文錢,還是有賺頭的。
張家人不知道張希瑤要做臭豆腐,他們正在聽張二伯聊新糧價。
有些人家速度快,糧食已經收上來了。今年天氣好,沒有下過一場雨,但糧價卻比去年低了不少。
張家隻佃了十畝地,交給官府的稅給的是銀子,但是這田不是他們的,所以他們要將稅交給地主家,給的自然是糧食,而地主的租子也是實打實的糧食,他們家僅剩的糧食肯定不夠吃。張二伯問父親,今年要不要買些糧。
張老頭點點頭,「買吧!問問地主家要不要賣糧。趁著現在糧價低,咱們多買些。」
張婆子覺得他們可以多開墾荒地,總不能一直當佃戶。
「等收完糧食再說。到時候再開兩畝荒地。」
「我看出村那塊荒地就挺好,野草長得比我都高。要是種莊稼肯定也是大豐收。」張婆子已經選好地址。
張老頭覺得可行。
家裏人忙著割麥子,張希瑤割麥子速度太慢,她負責運麥垛。
張婆子一次能拿四個,她拿一個都勉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