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無眠試想一番,上了歲數的老爺子站在前方,身後一幹徒子徒孫搖旗吶喊,恨不得將對方學說貶低到地裏去的情形。


    表情難得痛苦起來。


    因為他想起一件事情——


    自家恩師好似也是某個學說的支持者!?


    孫啟好似也對那場麵心有餘悸,帶人兜著圈子就是不提去看全武行,好歹給老爺子們留一點麵子。


    雖然不知江無眠又腦補了什麽,以至於表情都有所控製不住,但他還是盡可能地拖延時間,還帶人去了翰林院小廚房吃飯。


    席間,江無眠看到不少玉米做成的飯菜,多吃了幾口。


    扶桑兩年,他吃魚吃夠了,還是自家好,地大物博,什麽都能吃什麽都不缺。


    對比之下,還是大周本土的生活最為舒適,要是老爺子們吵架的聲音別這麽大就更好了,他在廊下吃著飯都能聽到!


    孫啟充耳不聞,?格外認真地討論起來玉米的產量和近兩年的西域兩道發展,「北地多種玉米,產量奇多,近年來病蟲害也有多發。度糧司派遣專門的糧博士前往各地助農講解,還帶人研發新型肥料,試圖減輕一二。」


    翰林院作為建元帝的秘書所,過手讀的寫的摺子不計其數,這等糧食相關自然是過一手,因此說起上麵的數據頭頭是道,正好掩蓋尷尬。


    盡管江無眠不是外人,身上掛著翰林院的職位,可他同時還是左副都禦史,能參一本言行無狀,就夠翰林院上下喝一壺的。


    江無眠本人折騰出來標點,沒想到爭議最大的會是翰林院,但他不好就此多談論什麽,言多必失。


    因此他當作不知,順著孫岩的話題繼續道:「西北如何?草場、馬場怎樣?鹽湖是否穩定了?」


    「西北能耕種的地方種上玉米,其他部分用來餵養牛羊,羊毛產物大量運往東北、北部等地,格外受人歡迎,年年冬天都不難熬了。現在還在準備羊毛被褥等物,也不知今年能否趕製出來,真要如此,我可要多定兩條。」


    從南方來的棉花被褥、蠶絲被褥不是不保暖。可前者厚重,冬季不適合老人蓋,後者是輕柔多了,但是價格也高,若是羊毛能比棉花輕便,價格比蠶絲便宜,那就最好不過了。


    一想到過冬,江無眠就想到羽絨,可大批量的鴨絨鵝絨難以收集,後續的處理工序也是繁瑣無比。


    且以現在的紡織技術弄出來的布,真能保證不跑絨?


    他沒這個信心,不過倒也是個賺錢方法,迴頭可以寫信問恩師或者師兄,江南嶺南兩地是否有大批量養鴨養鵝的商人,可以收購一些絨毛迴來試試。


    吃過一頓飯,聽了半日爭吵,江無眠火速迴家,剛出翰林院便鬆了口氣。


    文辯還真不是普通人能幹的,首先一點聲音洪亮吐字清晰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江無眠揉了揉耳朵,至今他的耳朵裏還迴想著萬大學士的高聲質問,聽什麽都帶迴音。


    剛到家中,就見本應在學院上課的白楚寒麵色沉重進門,上來嘆口氣道:「恩師今年年底迴京。」


    不是三年任期考核,不是有什麽必須上京的升職,也不是北真臘有什麽變動……


    江無眠倒吸一口氣,這還能為了什麽?


    不就是當下最為熱切的話題,使用標點編纂聖人學說啊!


    「師兄,我現在和師父坦白,能否免了文辯?」


    真要是上場他也不是不能講,問題在於這事兒他就是背後推手,再親自下場推廣,是個人都要覺得他是為了立學說才推出的標點。


    思及此,江無眠深覺前路無光。


    第230章 作物


    江無眠暫時想不出逃避的法子,北部先行亂了起來。


    東西突厥正式因土地、糧草口糧內亂,部分百姓和士兵試圖逃離戰爭中心,有的北上,有的西去,有的東渡出海入高句麗,還有的則是南下遁入大周。


    戰爭持續多月,南下接收的難民過萬,還在源源不斷增加,截止臘月前夕,已達五萬之數,更多的則被風雪困在路途上,而非不想來。


    接近的幾個行省很快接到朝廷命令,先將難民編輯造冊,暫時收留過冬,待到明年根據情況再安排人去礦山開礦、建設西域兩道,緩解用人緊張情況。


    盡管比不上之前的安生日子,甚至於開礦還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但大周正在蓬勃發展的上升期間,隻要肯下功夫,就能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


    為進一步拉攏人心,建元帝還特意下令,隻要表現良好,三年內沒有異常行為,就能逐步從臨時居住人口轉為正式的大周百姓,受本地律法保護。


    這些人裏有曾經在西域定居過的部族,有一直生活在北部的部族,見識過大周的強大與繁榮富足,原本還在忐忑於對方到底會不會因為世仇而打擊報復,在見過超過明文發下的告示與到手的糧食之後,已是定下心來。


    ——冬季糧食有限,真能拿出糧食給他們吃,說明大周真的在接納他們。


    大周糧食正在逐步增加,又因近年來逐步安穩,人口迎來一小波的爆發式增長。


    但是不夠,相對於偌大的國土麵積來講,人口數量太少,多半集中在中東部發展地區,西部的人太少,新拿下的扶桑道還沒徹底歸化,未來還要分出部分人手定居與此。


    算來算去,人數還是太少,然這一波增長已讓戶部得了大肆誇讚,欣喜過後就是愁眉苦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