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的銀礦並非是裸露的,這地方是轟天雷炸出來的坑洞,近來一下雨,淹了坑洞,土壤化作泥水,就有那麽一點銀礦露了出來。


    白楚寒帶人勘探時,發現了這塊地方,進而發現了一座銀礦。


    江無眠抵達時,工匠帶著一群人探測白銀礦麵積,白楚寒正和楊泰蹲在地上,麵前是一整盆泥水,兩人從裏麵淘出白銀,放在一旁。


    江無眠撩起下擺,蹲在白銀麵前,仔細端詳,「純銀?」


    雖然是剛從泥水裏揀出來,上麵還裹著一層黃泥,但江無眠可以憑藉他過手幾萬兩銀錢的手感來說,這是個銀礦。


    「這地方還未探明有多大,據工匠預測,當前應能打洞五十眼。」這不是極限,然而五十眼的銀礦已夠用了!


    江無眠看向探測現場,片刻之後道:「正好要稟明陛下現況,不若運上一些迴去?」


    好讓朝中清楚,這地方有大利益可圖,不是所謂的窮兵黷武。


    以此堵住其他人的嘴,免得說什麽浪費兵力財力,再參江無眠等人一本。


    不過依照打下扶桑收歸國土的功勞,應當沒多少人會這麽說,最多不服氣的人再生氣一場而已。


    白楚寒清楚他的顧慮,指著淘出來的白銀說:「記得告知陛下,此物是我等親手自土裏淘洗出來的。」


    「親自」二字重讀。


    江無眠瞥了一眼,原封不動放入匣中,隨信一起漂洋過海,抵達建元帝手中。


    這會兒第一封捷報已經抵達,朝中上下眾人皆知,大周在海外打了勝仗,但因為旁支殺了國主一脈,失去繼承國主位置的資格,所以這國主得要大周指定一人過去。


    目前朝中正為此人身份爭執,不料海外征戰的水師二度傳信過來,


    莫非是將扶桑歸入國土一事出了意外?


    想到這裏,也不顧朝堂上即將上演的全武行,建元帝直接拆了信件,然後便掉出一封不按格式寫的信。


    第一句話便讓建元帝緩緩直起身,以一種莫名其妙的眼神盯著一張根本沒有寫滿的信件。


    朝堂上沒有了叫嚷聲,皆是支棱耳朵聽建元帝吩咐:「將遠征水師送來的箱子抬來。」


    箱子來得很快,這東西下了船就被送到宮中,又以極快的速度送到殿內,大朝會上,人人伸長了脖子,看向建元帝麵前的箱子。


    一打開,幾個黃白甚至有部分發黑的東西顯露出來。經過長久悶考和運輸,黃泥脫落但沒完全脫落,留下來的便是斑斑點點的痕跡。


    這類白銀有一半,和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一半,碼放得整整齊齊,顏色和現在流通的白銀相似,唯有形狀各異。


    群臣正要發問之際,就聽建元帝念道:「……與扶桑島上發現銀礦,特懇陛下遣人開採。」


    朝臣:「……?!」


    不是打仗去了?怎麽還開起銀礦了?!


    第226章 假期


    因扶桑遠在海外,大周本土不好控製,建元帝直接將扶桑國土按島嶼劃分為一道五省,分別命人前去交接整頓,在此之前,先由白楚寒江無眠等人建築防禦工事,以免本土作亂。


    因本土尚有百姓和所謂的貴族、大名、世家,建元帝計劃冊封一個皇子作為國主管轄,本地設副都與都護府,另設使者館等等。


    大周因多了一處疆域,朝會接連開到年底。


    這次倒是沒有人口遷移,一切活計以本地人為主。本地大多以開礦鍛造為主,沿海捕魚業發達,造船也有可取之處,江無眠計劃清理幹淨仍然負隅頑抗的殘兵後,在此地設對外海港,與大周本土相接。


    兩萬人都在異國他鄉過了個沒什麽年味的年,開年之後白楚寒與楊泰清理幹淨最後的反叛人,全部扔到礦場上開礦。


    江無眠等人則是接手歸化道省的事情,強行推行語言文化,他無意斷絕本地傳承人,僅是以許誌安為首的通譯安排課程。


    全麵推行歸化一事並不算順利,如何翻譯經史子集就是一大難事,好在鴻臚寺有原本的刊印文本,隻是根據語法變動改換一二教材就是。


    此外還要和建元帝一來一迴溝通幕府製度如何更改,日後如何把握扶桑,不讓本地生出反心。


    「當前的船隻還是慢了些。」江無眠寫著奏摺,突然來了這麽一句話。


    同室辦公的許誌安等人麵麵相覷,這還不快?!


    遠洋航行,能經大風大浪,不過一月多些就能抵達扶桑,這……考慮到船隻載重,堪稱神跡才是!


    若是中型船隻,不必搭載水師,來往怕是僅需半月而已!


    放在大周,從京城乘坐快船前往嶺南所需時間也不過如此了。


    江大人竟是仍不滿足,還要多快?


    難道要縮減到一旬之內不成?


    果真能達到這等效果,陛下豈不是能將扶桑道當作嶺南一般遠的地界,官員可實行三年考察?


    若非看不上這等未經開化的蠻人,這倒也是個好去處。


    不過……許誌安思索了一下嶺南現在的情況和扶桑本地的情況,發覺這兩地有個共同點,沒經過開發之前,全是貧苦之地,當地民智未開,落後無禮,蠻夷之地也。


    當時的嶺南是上好的流放之地,現在的扶桑道……有嶺南當年風範。


    嶺南能起來多虧了江大人,現在扶桑……前幾年定然是壓著的,畢竟現在沒有扶桑國,隻有扶桑道,當地百姓心中定是有怨,前幾年處理不好,定是埋下隱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