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個半個示意圖,已經是他日夜趕工算出的結果,詳細數據等年後再算。
在此之前,江無眠估算過最大數值所需銀錢,發現對縣衙來講的確是搶錢,於是順理成章學衛補之向人哭窮。
謝硯行陷入沉默,短短幾年,徒弟都學了什麽?
當年自己哭窮都沒這麽不要臉,誰教出來的?
哦,我是混小子的師父……
謝硯行略過這一茬,問道:「縣衙缺多少銀子?」
缺得不多,府衙還能擠出一點餘錢來。
江無眠扒著手指一數,縣衙餘錢不多了。
救災用去部分,海帶養殖從頭再來用的更多,新船實驗與水師訓練投入也不少,算來算去,他伸出兩根手指。
兩千兩?
謝硯行臉色好些,剩下的是多了些,但借水災之故,上公文要點賑災銀,府衙再給些,足以修個簡單的攔水壩。
江無眠看著師父臉色,支支吾吾道:「兩成?」
謝硯行:「……你直接報洪災得了!」
兩成?
這麽點錢你韶遠縣好意思拿?
去年船隻浩蕩而來,賺來的錢讓海淹了不成?
江無眠嘆氣,「最多四成。海田花錢猛如虎,如今縣衙確實無多少銀兩。」
冬日沒多少收入,等有錢也是明年作坊開張後了。
四成也行,謝硯行閉眼一算時間,再睜開,驟然起身,「走,去書房寫公文。」
報災!
江無眠抱著草圖與地圖跟上,到書房給師父磨墨。
隻見謝硯行逐字逐字修正公文,時不時停筆思索,偶爾還展開草圖參考。
停筆時,天色昏黃,晚霞順風而來,幾顆星子掛在邊際,熠熠生輝。
外界熱鬧一天,逐漸收斂,煙火繚繞一天的食鋪酒樓正掛起燈籠,光暈逐漸擴大,照亮一片台階。
謝硯行哼了一聲,「收起來收起來,為師近日看不得字!」
江無眠將公文擺在另一張書案上,等待墨跡幹透。
過幾月公文將擺在建元帝禦案之前,那時,韶遠縣已開始為建多級攔水壩做準備。
眼下,提出人江無眠江知縣正在和師父嘀咕攔水壩的局限,「類比排水渠,水能流出,底部泥沙淤積,變相減低攔水壩高度,需人去定時清理。」
然而河流又不是死水一片,挖幾條排水渠就能排水,此時又沒後世機械手段,全靠人工。
意思是維護費用大增,端看縣衙支不支付得起了。
不用錢僱人清理也行得通,徵發徭役,不給錢隻給一頓飯了。
到那時,百姓怨聲載道,再激民變,就看當地處理行事了。
弊端雖有,好處卻多,泄洪防災、水田灌溉、雨天蓄水、改善區域小氣候等等等等,日後有錢了,還能造個河景收錢——
謝硯行讓他打住,「日後事日後說,先將草圖變圖紙,算出攔水壩所需成本,待年後開工罷!」
想得太遠,於眼下無益處。
江無眠:「哦。」
江無眠老老實實在師父家中待了幾日,縣衙無大事,又是封筆年假時,他不在縣衙待著也成。
藉此時機,他還逛了逛南康府上的地道。
又一日,家中僅剩他們爺倆,江無眠算了半日數據,頭昏腦脹實在不想做飯,於是兩人一合計,出門用飯。
年底了,街上實在熱鬧,又是午時,飯香菜香四溢。
江無眠熟練穿行在大街小巷裏,比謝硯行這位知府都輕車熟路,「師父,相信徒弟的味覺。這家食鋪小歸小,用料實在,火候燒得剛剛好。」
說小是真小,裏頭隻能擺開兩張八仙桌子。江無眠一進去,就有一老翁上前來招唿他,「郎君還是老樣子?」
江無眠熟練點了幾份招牌菜,不多時,後堂很快上來。
八仙桌頓時擺了半滿,一罐煨好的鮮蝦魚片粥,兩碗鮮香蝦米餛飩,還有自家調的兩小碟海菜,兩個醃製的鴨蛋。
江無眠頓時看過去,這最後上的東西不在點的菜裏。
隻見老翁笑了笑,憨厚道:「江大人您慢用,家中不肖子李葉,一直承蒙您照顧。」
這點東西比不得什麽,但聽李葉說,江大人愛吃,在縣衙中經常出沒廚房灶火間,衙門上下都嚐過大人手藝。
好在他的家傳手藝不錯,尤其是醃製的鴨蛋,鹹香流油,鄰裏之間堪為一絕,不少大戶人家都在他這兒買。
今年醃製的晚了些,直到最近才開壇,好在趕上了。
李葉?
江無眠仔細看過老翁臉相,抹去風吹雨打出的皺紋與臉色,再將皮肉還原一番,與李葉確實有幾分相似。
謝過老翁恩情,江無眠倒也沒拒絕,走時多給銀錢便是。
謝硯行看得半是想笑半是慨嘆,搖頭享受起徒弟帶來的便利。
醃製鴨蛋對得起李老翁的手藝,破開蛋殼,橙黃色油脂順著破洞處湧出,筷子尖上一點蛋黃已成沙狀,點在舌尖一抿,香味乍然散開。
蛋黃油滴到米粥中,紅白蝦仁蜷曲,沾著米油與綻開的米花,魚片擺了半邊與蝦仁相映,輕輕一翻裹滿米粒,入口爽滑又帶著糯香,不愧是今年新米,果真合口!
再舀出個餛飩,蝦仁裏夾著一絲醃製的筍幹香,是這家特有的醃製風味。一般鋪子裏做不出這等味道,獨特的海味與春筍的嚼勁結合,脆而不硬,實屬難得。
在此之前,江無眠估算過最大數值所需銀錢,發現對縣衙來講的確是搶錢,於是順理成章學衛補之向人哭窮。
謝硯行陷入沉默,短短幾年,徒弟都學了什麽?
當年自己哭窮都沒這麽不要臉,誰教出來的?
哦,我是混小子的師父……
謝硯行略過這一茬,問道:「縣衙缺多少銀子?」
缺得不多,府衙還能擠出一點餘錢來。
江無眠扒著手指一數,縣衙餘錢不多了。
救災用去部分,海帶養殖從頭再來用的更多,新船實驗與水師訓練投入也不少,算來算去,他伸出兩根手指。
兩千兩?
謝硯行臉色好些,剩下的是多了些,但借水災之故,上公文要點賑災銀,府衙再給些,足以修個簡單的攔水壩。
江無眠看著師父臉色,支支吾吾道:「兩成?」
謝硯行:「……你直接報洪災得了!」
兩成?
這麽點錢你韶遠縣好意思拿?
去年船隻浩蕩而來,賺來的錢讓海淹了不成?
江無眠嘆氣,「最多四成。海田花錢猛如虎,如今縣衙確實無多少銀兩。」
冬日沒多少收入,等有錢也是明年作坊開張後了。
四成也行,謝硯行閉眼一算時間,再睜開,驟然起身,「走,去書房寫公文。」
報災!
江無眠抱著草圖與地圖跟上,到書房給師父磨墨。
隻見謝硯行逐字逐字修正公文,時不時停筆思索,偶爾還展開草圖參考。
停筆時,天色昏黃,晚霞順風而來,幾顆星子掛在邊際,熠熠生輝。
外界熱鬧一天,逐漸收斂,煙火繚繞一天的食鋪酒樓正掛起燈籠,光暈逐漸擴大,照亮一片台階。
謝硯行哼了一聲,「收起來收起來,為師近日看不得字!」
江無眠將公文擺在另一張書案上,等待墨跡幹透。
過幾月公文將擺在建元帝禦案之前,那時,韶遠縣已開始為建多級攔水壩做準備。
眼下,提出人江無眠江知縣正在和師父嘀咕攔水壩的局限,「類比排水渠,水能流出,底部泥沙淤積,變相減低攔水壩高度,需人去定時清理。」
然而河流又不是死水一片,挖幾條排水渠就能排水,此時又沒後世機械手段,全靠人工。
意思是維護費用大增,端看縣衙支不支付得起了。
不用錢僱人清理也行得通,徵發徭役,不給錢隻給一頓飯了。
到那時,百姓怨聲載道,再激民變,就看當地處理行事了。
弊端雖有,好處卻多,泄洪防災、水田灌溉、雨天蓄水、改善區域小氣候等等等等,日後有錢了,還能造個河景收錢——
謝硯行讓他打住,「日後事日後說,先將草圖變圖紙,算出攔水壩所需成本,待年後開工罷!」
想得太遠,於眼下無益處。
江無眠:「哦。」
江無眠老老實實在師父家中待了幾日,縣衙無大事,又是封筆年假時,他不在縣衙待著也成。
藉此時機,他還逛了逛南康府上的地道。
又一日,家中僅剩他們爺倆,江無眠算了半日數據,頭昏腦脹實在不想做飯,於是兩人一合計,出門用飯。
年底了,街上實在熱鬧,又是午時,飯香菜香四溢。
江無眠熟練穿行在大街小巷裏,比謝硯行這位知府都輕車熟路,「師父,相信徒弟的味覺。這家食鋪小歸小,用料實在,火候燒得剛剛好。」
說小是真小,裏頭隻能擺開兩張八仙桌子。江無眠一進去,就有一老翁上前來招唿他,「郎君還是老樣子?」
江無眠熟練點了幾份招牌菜,不多時,後堂很快上來。
八仙桌頓時擺了半滿,一罐煨好的鮮蝦魚片粥,兩碗鮮香蝦米餛飩,還有自家調的兩小碟海菜,兩個醃製的鴨蛋。
江無眠頓時看過去,這最後上的東西不在點的菜裏。
隻見老翁笑了笑,憨厚道:「江大人您慢用,家中不肖子李葉,一直承蒙您照顧。」
這點東西比不得什麽,但聽李葉說,江大人愛吃,在縣衙中經常出沒廚房灶火間,衙門上下都嚐過大人手藝。
好在他的家傳手藝不錯,尤其是醃製的鴨蛋,鹹香流油,鄰裏之間堪為一絕,不少大戶人家都在他這兒買。
今年醃製的晚了些,直到最近才開壇,好在趕上了。
李葉?
江無眠仔細看過老翁臉相,抹去風吹雨打出的皺紋與臉色,再將皮肉還原一番,與李葉確實有幾分相似。
謝過老翁恩情,江無眠倒也沒拒絕,走時多給銀錢便是。
謝硯行看得半是想笑半是慨嘆,搖頭享受起徒弟帶來的便利。
醃製鴨蛋對得起李老翁的手藝,破開蛋殼,橙黃色油脂順著破洞處湧出,筷子尖上一點蛋黃已成沙狀,點在舌尖一抿,香味乍然散開。
蛋黃油滴到米粥中,紅白蝦仁蜷曲,沾著米油與綻開的米花,魚片擺了半邊與蝦仁相映,輕輕一翻裹滿米粒,入口爽滑又帶著糯香,不愧是今年新米,果真合口!
再舀出個餛飩,蝦仁裏夾著一絲醃製的筍幹香,是這家特有的醃製風味。一般鋪子裏做不出這等味道,獨特的海味與春筍的嚼勁結合,脆而不硬,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