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未說完,碼頭處一陣騷動,眾人皆驚,轉頭望去。
李銘心中滿是不悅,今日叫人封鎖碼頭,不允人來,莫要驚擾謝副使,誰知竟還是出了岔子!
「本將軍來時耗了些時間,諸位久等。」尚未看清來人,聲音已遙遙傳來。
正是不知何處的薛欽差!
薛文難得一身深緋色官服,不帶披甲,騎馬緩緩踏上碼頭。身後,穿戴整齊的兵卒源源不斷奔向兩旁,接替原本的捕快衙役。
碼頭染上一分肅殺之意。
謝霄麵帶笑意,上前行禮道:「見過薛欽差。」
薛欽差險些沒被他笑過去,麵上繃住表情,瀟灑下馬,道:「一路行來,謝大人辛苦。官糧先由屬下清點,我等不若先行一步。李知府特意置辦了席麵,在醉雲軒為諸位接風洗塵,萬萬不能錯過。」
李銘適時接上,請人前頭先行。薛欽差與謝副使其樂融融,攜手向李知府安排的下榻處走去。
混跡在一眾老大人之間的江無眠木著臉,見到謝師兄的驚喜與疑惑打了折,心想:薛文恨不能把謝師兄當木樁打。方才笑迎上去,到底做了幾日心理準備?
倒不是說打不過謝霄,論身手功夫,不到一刻,薛文得跪下去求謝霄不要死。
謝霄是典型的文人子弟,一身書卷氣,手上無甚功夫防身,但他嘴皮子利索,薛文說不過,反倒經常被氣得七竅生煙。
今日能維持住形象,下的功夫不小。
不過……薛文何時得知,押送賑災糧的是謝師兄?
那日開礦時,他未曾泄露半分。
江無眠正想著,薛文的參軍帶人將賑災糧從船上卸下,裝上一輛輛馬車。
留在碼頭的知縣皆是眼前一亮,貪婪地凝視從眼前過去的糧袋,算著官船上有多少,自己又能拿多少。
江無眠估算了一下,若是按當前收攏流民的情況,能分給他的糧食著實不少。
短時間內,韶遠縣不缺糧食,還能擴大招工規模。等早稻收割之後,礦區煉鋼廠就能開建,此後一切將走上正軌。
不得不說,謝霄的到來,的確讓江無眠放鬆不少。各種計劃也不必遮遮掩掩,直接加快速度落地。
若來人是韓黨,少不得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不光浪費時間,耽誤韶遠縣發展,還容易樹敵。
雖然以他如今行事,早晚得罪人,但韓黨一來,隻會讓自己處境糟糕程度翻倍。
這般想著,江無眠跟著南康府的知縣隊伍移動,瞧那方向,與欽差一行人是兩個方向。
此次參與欽差接風洗塵宴的,全是知府。作為知縣,隻需來表示誠意,露一麵即可。
畢竟這一頓是南康府知府私人拿錢請客吃飯,捨不得幾個府的知縣全蹭飯去。
雖然作為欽差,前往某地賑災察訪,都有吃住補貼,相當於公費出差,不必自己和當地官員掏錢。
當然,說著不必自己破費,隻用公家出,那必然有標準,不會放任揮霍無度。
所謂標準就是能吃飽,餓不死就成。出差還想著大吃大喝,辦公去了還是貪墨去了?
朝廷敢這麽規定,底下人不敢照辦,萬一欽差小心眼記恨上耽誤前途怎麽辦?因此不少人自掏腰包、慷慨解囊,請欽差吃上一頓好飯。
李銘便是如此,他自行掏錢,請欽差是應該的,知府人少請一頓也行,但知縣人多,吃一頓得花多少銀子?
再有,這麽多人,他敢請嗎?
故而此次,江無眠一眾知縣去的是附近酒樓,說不上好,算是中規中矩,能吃飽飯。
可能是李銘知曉自己這事做的不地道,因而包下了整個酒樓二三層,三層上麵是雅間,二樓則是有點隔斷。
雖然他們全是知縣,但知縣內部有隱形排名之說,誰資歷高,誰縣裏有錢能在知府麵前露臉,今天這三樓就是誰上去。
江無眠身為資歷最低的年輕知縣,自然是在二樓用飯,與府中其他三位資歷較低的知縣坐了一桌。
剛入座,聽身側知縣小聲問道:「江知縣,薛欽差在韶遠縣停留多日,不知今日是否能提點一二?」
第020章 問詢
南康府九知縣並非一心,互相抱團排擠歧視過於常見,江無眠一桌四人正是被人排擠那一團體。
開口問話的是廣台縣知縣唐湖,他對江無眠無甚敵意,反倒頗為感激。
若非韶遠縣承接多數流民,廣台縣是真支撐不住,隻能眼睜睜看著百姓流離失所。
今日賑災糧到了,他著實放下心。想從江無眠這裏打聽打聽賑災欽差的消息,走走門路,看能不能多給點糧食。
廣台縣不似平清縣,他一知縣雖無大作為,但無欺壓百姓之說。聽聞韶遠縣接納流民,還向縣中百姓多加宣傳,廣開城門給人指路。
江無眠意外,看到三人臉上如出一轍的無奈與尷尬,沒有說話。
方平尋他麻煩時,幾人並未幫腔說話,但也未曾落井下石。此刻有心開口找話題拉關係,不知何意?
唐湖臉色訕訕,先對江無眠作揖致謝,「江大人,我替廣台縣百姓謝您施以援手。韶遠縣做工給錢給糧,救上千百姓於水火之中,江大人深明大義,實乃典範。若非如此,多數人熬不到此時,您受唐某人一拜。」
竟是真心實意的感謝。
江無眠眼疾手快,伸手將人托住,「多是仰仗白督撫與薛欽差。」
李銘心中滿是不悅,今日叫人封鎖碼頭,不允人來,莫要驚擾謝副使,誰知竟還是出了岔子!
「本將軍來時耗了些時間,諸位久等。」尚未看清來人,聲音已遙遙傳來。
正是不知何處的薛欽差!
薛文難得一身深緋色官服,不帶披甲,騎馬緩緩踏上碼頭。身後,穿戴整齊的兵卒源源不斷奔向兩旁,接替原本的捕快衙役。
碼頭染上一分肅殺之意。
謝霄麵帶笑意,上前行禮道:「見過薛欽差。」
薛欽差險些沒被他笑過去,麵上繃住表情,瀟灑下馬,道:「一路行來,謝大人辛苦。官糧先由屬下清點,我等不若先行一步。李知府特意置辦了席麵,在醉雲軒為諸位接風洗塵,萬萬不能錯過。」
李銘適時接上,請人前頭先行。薛欽差與謝副使其樂融融,攜手向李知府安排的下榻處走去。
混跡在一眾老大人之間的江無眠木著臉,見到謝師兄的驚喜與疑惑打了折,心想:薛文恨不能把謝師兄當木樁打。方才笑迎上去,到底做了幾日心理準備?
倒不是說打不過謝霄,論身手功夫,不到一刻,薛文得跪下去求謝霄不要死。
謝霄是典型的文人子弟,一身書卷氣,手上無甚功夫防身,但他嘴皮子利索,薛文說不過,反倒經常被氣得七竅生煙。
今日能維持住形象,下的功夫不小。
不過……薛文何時得知,押送賑災糧的是謝師兄?
那日開礦時,他未曾泄露半分。
江無眠正想著,薛文的參軍帶人將賑災糧從船上卸下,裝上一輛輛馬車。
留在碼頭的知縣皆是眼前一亮,貪婪地凝視從眼前過去的糧袋,算著官船上有多少,自己又能拿多少。
江無眠估算了一下,若是按當前收攏流民的情況,能分給他的糧食著實不少。
短時間內,韶遠縣不缺糧食,還能擴大招工規模。等早稻收割之後,礦區煉鋼廠就能開建,此後一切將走上正軌。
不得不說,謝霄的到來,的確讓江無眠放鬆不少。各種計劃也不必遮遮掩掩,直接加快速度落地。
若來人是韓黨,少不得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不光浪費時間,耽誤韶遠縣發展,還容易樹敵。
雖然以他如今行事,早晚得罪人,但韓黨一來,隻會讓自己處境糟糕程度翻倍。
這般想著,江無眠跟著南康府的知縣隊伍移動,瞧那方向,與欽差一行人是兩個方向。
此次參與欽差接風洗塵宴的,全是知府。作為知縣,隻需來表示誠意,露一麵即可。
畢竟這一頓是南康府知府私人拿錢請客吃飯,捨不得幾個府的知縣全蹭飯去。
雖然作為欽差,前往某地賑災察訪,都有吃住補貼,相當於公費出差,不必自己和當地官員掏錢。
當然,說著不必自己破費,隻用公家出,那必然有標準,不會放任揮霍無度。
所謂標準就是能吃飽,餓不死就成。出差還想著大吃大喝,辦公去了還是貪墨去了?
朝廷敢這麽規定,底下人不敢照辦,萬一欽差小心眼記恨上耽誤前途怎麽辦?因此不少人自掏腰包、慷慨解囊,請欽差吃上一頓好飯。
李銘便是如此,他自行掏錢,請欽差是應該的,知府人少請一頓也行,但知縣人多,吃一頓得花多少銀子?
再有,這麽多人,他敢請嗎?
故而此次,江無眠一眾知縣去的是附近酒樓,說不上好,算是中規中矩,能吃飽飯。
可能是李銘知曉自己這事做的不地道,因而包下了整個酒樓二三層,三層上麵是雅間,二樓則是有點隔斷。
雖然他們全是知縣,但知縣內部有隱形排名之說,誰資歷高,誰縣裏有錢能在知府麵前露臉,今天這三樓就是誰上去。
江無眠身為資歷最低的年輕知縣,自然是在二樓用飯,與府中其他三位資歷較低的知縣坐了一桌。
剛入座,聽身側知縣小聲問道:「江知縣,薛欽差在韶遠縣停留多日,不知今日是否能提點一二?」
第020章 問詢
南康府九知縣並非一心,互相抱團排擠歧視過於常見,江無眠一桌四人正是被人排擠那一團體。
開口問話的是廣台縣知縣唐湖,他對江無眠無甚敵意,反倒頗為感激。
若非韶遠縣承接多數流民,廣台縣是真支撐不住,隻能眼睜睜看著百姓流離失所。
今日賑災糧到了,他著實放下心。想從江無眠這裏打聽打聽賑災欽差的消息,走走門路,看能不能多給點糧食。
廣台縣不似平清縣,他一知縣雖無大作為,但無欺壓百姓之說。聽聞韶遠縣接納流民,還向縣中百姓多加宣傳,廣開城門給人指路。
江無眠意外,看到三人臉上如出一轍的無奈與尷尬,沒有說話。
方平尋他麻煩時,幾人並未幫腔說話,但也未曾落井下石。此刻有心開口找話題拉關係,不知何意?
唐湖臉色訕訕,先對江無眠作揖致謝,「江大人,我替廣台縣百姓謝您施以援手。韶遠縣做工給錢給糧,救上千百姓於水火之中,江大人深明大義,實乃典範。若非如此,多數人熬不到此時,您受唐某人一拜。」
竟是真心實意的感謝。
江無眠眼疾手快,伸手將人托住,「多是仰仗白督撫與薛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