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賑災糧到了,薛文身為欽差需見當地受災州府。恰好他身在南康府,一來二去,地方定在府城中。


    江無眠一早起來,打馬進了府城,一路趕到南康府碼頭處,先去拜見打頭的李知府,與人寒暄一二句。


    李知府名喚李銘,蓄著短須,為人瞧著樂嗬嗬的,不擺官威,親切問了兩句江無眠在南康府過得如何,若有難題,盡是來知府上尋他。


    江無眠聞言,掀起眼皮道:「勞大人掛心,下官定然不負大人期望。」


    他脊背挺直立於馬上,垂眸時臉上一片淡漠之感,話中不帶感情,好似敷衍。


    李銘臉上笑容淡去兩分,再度看去,沒見這位京中來的知縣有過波動。


    京中來的年輕人,心氣高,還不得在嶺南老老實實幹著知縣的活。


    他心中搖頭,與剛到的平清縣知縣熱絡寒暄起來。


    江無眠眸光一動,這便是平清縣知縣?暗中派人鬧事的幕後黑手?


    方平與知府說完,迴到知縣隊列中,恰好站在江無眠一側,聲音不大不小地問:「江大人,真是百聞不如一見。聽聞江大人收攏一眾流民,工錢日結不說,一日竟還管三頓飯?」


    一提此話,周圍的知縣也不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了,那是伸長耳朵脖子就要往這兒鑽。


    江無眠是新來的知縣,和眾人不熟,不清楚知縣底下流傳的話題正與他有關。


    初時是白楚寒抄家,後來安置流民的對策一出,知縣們轉而說起新上任的知縣江無眠。


    北地來的京城知縣果然不一樣。


    一日三頓飯不說,還有工錢!


    嘿呦,這抄家拿多少銀子和糧食,才有底氣說管飯管錢?!


    私底下和韶遠縣幾家人有牽連的知縣一邊心裏泛酸水,一邊發慌,生怕查抄到自己頭上。


    方平屬於牽連中的一員,他倒不怕被白楚寒抄家。


    因他夫人是劉家一庶女,嫁妝冊子一早偽造好,來歷不明的東西全塞了進去。


    韶遠縣四家被抄,他不心疼。心疼的是那大筆銀子,本該給他的東西,全被江無眠這楞頭瓜給流民了!


    梁子單方麵結下了。


    後續,百姓私逃,寧願充當黑戶都不願留在平清縣這事,徹底點著方平心裏那把怒火。


    故而有「流民鬧事」一幕。


    周圍知縣雖不像方平那般氣性大,心底多多少少不滿。


    單你江無眠會救助流民,襯得我們像是不管百姓死活的無用貪官?


    聽到方平出言質問,全等江無眠吭聲。


    附近氛圍為之一變,江無眠察覺前後左右的隱晦視線掃來,輕咳一聲,絲毫不居功,「方大人過獎,全仰仗白督撫平亂黨除蠹蟲。後又有薛欽差憐憫百姓,以身作則,我等不過行效而已。」


    一切有白楚寒、薛文頂在前方,他一知縣能做什麽主?


    再者,江無眠看似低聲,實則正巧能讓一圈人聽清楚,「白督撫走前還道,此事若有新線索,交與薛欽差問責之權。」


    言下之意,別以為白楚寒走了你們能猖狂,薛文還盯著不放。


    他一接手的知縣無所畏懼,在場任職多年的老大人們可不一定。


    見方平無言,江無眠不再吭聲,打量著碼頭的官員。


    此次亂黨肆虐,受害州府多達七個,故而來人頗多。


    一眼望去,浩浩蕩蕩一行人堵在碼頭上,緋色綠色成排,從前向後,顏色逐漸增多。


    及至正午,熱氣高漲,有人鬢髮滿是汗珠。便在此刻,藍天碧海之間出現十幾艘官船,緩緩靠岸。


    一群人自官船下來,領頭人身穿淺緋色官服,年紀不大,氣質溫和,可謂芝蘭玉樹。


    此刻麵帶笑容,帶著隨行官員向一眾人走來。


    江無眠仗著身高,掃量一眼官船上下來的賑災人員,不由一愣,領頭的竟是熟悉麵孔!


    恩師之子,謝霄!


    為何來人不是韓黨?而是謝霄?


    「見過謝大人。」幾個知府急忙上前見禮。


    盡管來押送糧草的謝霄不過是臨江府的府同知,然誰也不敢輕慢了去。


    他現今是欽差大人的左右手,朝中任命的賑災副使,因而便是知府也要向其行禮。


    再有,嶺南與江南地近,哪幾個州府最為富庶,大家心知肚明。


    這位謝同知所在的臨江府,有名的魚米之鄉,比他們窮酸小地方好多了。


    便是看在他本身的職位上,誰也不想與謝大人交惡了去。


    謝霄在人群之中一掃,便看到一眾老大人中小師弟突出的身影。


    當日朝廷命令下得急,他在江南接到消息時,小師弟人已直奔嶺南而來,路上又沒過臨江府,兩人直接錯過,好在借著賑災名頭,能見上一麵。


    「諸位,不知欽差大人下榻何處?官船尚需與大人核對,官糧方才能下岸。」


    幾個知府皆看向安排此事的李銘。


    李知府心裏不是滋味,薛文那就是個莽夫!


    初次下拜帖後,薛莽夫直言沒空,不必過去拜見,不用去韶遠縣,直接等朝廷官糧過來。


    李銘:「……」


    那是去拜見的嗎!


    那是!那是去商議賑災時,南康府能拿多少糧食!


    近水樓台先得月,不說得月,連月影都見不著!


    不管心中如何破口大罵,麵上他仍是樂嗬嗬道:「來時薛欽差正在點兵,想來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