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去歲裏有亂黨起事,商隊之路不了了之,故而這封信定是走的白楚寒私人路子。


    信上內容簡短,隻有兩句:擬薛文為欽差,調江南錢糧。


    待他看完,白楚寒隨之解釋,「陛下命我押解亂黨頭目迴京,關入詔獄,待秋後祭天。」


    江無眠神色未變,隻道:「吳聲等人?」


    地牢裏還關著一批人。


    典史與衙役是貪汙受賄,主簿吳聲的罪名可大可小,明麵看是貪汙受賄,可他背後仍有執棋人,如何處理便成了麻煩。


    白楚寒緩聲道:「當日師兄說過的話仍舊做數,吳聲等人自然會處理幹淨。薛文留下,你有事不好出手,去尋他支人,好歹是個將軍,身邊能用的人多。」


    好好一個將軍,說的跟私人管家一樣。


    江無眠木著臉想。


    但是不論如何,白楚寒北上已成定局。


    自此一別,山高水遠,不知何時師兄弟才能見麵。


    江無眠唇線抿直,重之又重地道,「師兄,珍重。」


    ……


    白楚寒離開縣衙,江無眠在側廳中坐了片刻,半晌,又將注意力轉到做肥料上。


    錢糧還遠,芒種已在眼前,還是種地為上。


    紫雲英對土壤肥力有要求,就江無眠指定的荒地,不追肥,養出來的紫雲英營養不良,肥田效果大打折扣。


    提筆寫下種植期間的注意事項,又迴憶一番水稻種植需防治的病蟲害、分櫱期的追肥,挑挑揀揀把科技狠活刪減掉,留下能以當前技術能做出的東西。


    喚來衙役,吩咐道:「收集紙上材料,有一種算一種,不必收齊,送到縣衙開墾的荒地附近。」


    衙役看著上麵的泥土、魚頭魚髒魚骨、蝦殼雞蛋殼、各種泔水、甚至還有糞水,不由一愣,這多是韶遠縣施肥用的東西。


    沒想到堂堂知縣,竟然還懂農家施肥!


    第011章 農具


    江知縣自然是會做肥料的。


    基地前期,開墾的土地太過貧瘠,附近沒有肥料廠或相關機械,全靠自行探索製造土肥料養地。


    就地取材,有什麽用什麽,根據原料所蘊含的元素分成氮磷鉀等各式單一肥料、複合肥。


    在北地時,林師爺種地,按江無眠給的方法施肥,畝產不說提升一半,起碼多三成。


    可惜一茬收完,第二茬種子尚未種下,人已到了嶺南。


    衙役將尋來的肥料送到荒地附近,由林師爺負責剩下工作,與之一同的還有十名衙役。


    發告示尋紫雲英移栽之前,便有人陸陸續續來報名衙役,挑選出三十人,粗略填補縣衙三班人馬。


    五人不必再親力親為,能騰出手去做更多事情,實在可喜可賀。


    不過,公文尚需江無眠親自寫。


    能代筆寫公文的林師爺,正上手造肥料,分身乏術。


    江知縣無可奈何,隻好提筆落字,向南康府要人。


    韶遠縣縣衙缺失的三班六房能在本地找人補上,縣丞、主簿、典史三人需上報州府,由府中指人上任。


    江無眠遞過一份公文,有關糧倉修建時的稅銀,南康府迴的公文頗為官方,話裏話外無錢可出。


    此次要人,總不會無人可用?


    哪兒能是無人可用,接到公文的南康府知府要親自帶人來韶遠縣!


    兩封公文一到南康府,所獲待遇可謂是天差地別。


    南康府治下,縣中公文一般先遞到知府身邊師爺處,由師爺挑揀分類,不重要的例行寫封官事官辦的公文迴去,重要的再交給知府過目。


    此前韶遠縣要錢的公文屬於前者。


    朝堂上下皆知,有亂黨於嶺南道起事,搜颳走不少人和錢,糧食搶的七七八八,誰還有錢?


    再有錢也不能挑這個時間露富,那是明晃晃告知他人裏頭有貓膩。


    錢師爺不耐煩地抄寫一封官方公文發往韶遠縣,這點事老老實實等朝廷賑災,哪裏用州府出麵?


    又是一個青瓜蛋子不知數的知縣,再過兩年明白官場規矩就行了。


    此後不再有公文呈上,錢師爺早將韶遠縣拋之腦後,一心盼著上麵的賑災欽差來嶺南,好生招待一番。


    誰知,前幾日朝廷公文下來,竟是點了一武將做賑災的欽差,那武將還在韶遠縣裏!


    得知消息的李知府與錢師爺麵麵相覷,事不對頭,非常不對頭!


    自古賑災發錢糧一事,哪裏有純武將領旨的?


    大周文臣武將並未涇渭分明,當今韓首輔出將拜相,誰能不說一句文武雙全?


    文臣中亦有棄筆從戎,一身披甲征黃沙的能人,督領平亂軍的白楚寒白督撫是其中典型人物。


    但無論如何,官場總有不成文的規矩,有的事武將能做,有的事隻有文臣任職。


    賑災之事是後者。


    六部中選調一人點為欽差,多是皇帝看好即將升任之人,以賑災之名刷一道名聲與資歷,再迴朝順理成章升職。


    再看本次賑災之事,皇帝選的是哪位。


    薛文,右軍都督府中,右都督白楚寒任下第一右將軍。


    完全是個武將,和賑災欽差挨不上邊。


    怪,實在是怪!


    李知府與智囊錢師爺關在書房幾日,揣摩聖上是何意。


    「師爺,你說聖上這是?」李知府實在摸不著頭腦,命武將去賑災,他知道流程嗎!知道文臣裏不成文的潛規則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