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江無眠的四個師爺麵麵相覷,最後都看向林守源,作為智囊,一般他先開口,其他三人相互補充。
林守源思索一番打好腹稿,過了一會兒說道,「白督撫尚未收兵迴鬆江府,近些天應是有所安排。亂黨藉助流民入城,平亂軍當務之急恐怕是清查流民。」
「不出三天,會有結果。」
以江無眠的了解,白楚寒不僅會清查流民,整個縣城百姓都要核查路引戶籍,以免有匪盜之人充數。
盡管前頭還想把人扔出縣衙,但有事要人去做時,他倒是不吝嗇使喚白楚寒。
「白督撫此行是為平亂,因而查清流民底細是分內之事,如何安置則是由縣衙出麵,是落下文書戶籍還是打迴原籍皆是大人負責。」
張榕樂嗬嗬地跟上,話說得漂亮,好似這本該是白楚寒去做的。
按理來說,這事應是知縣召集全縣配合白楚寒清查。
換到江無眠這裏,就該是白楚寒清查完,還他一個幹幹淨淨的韶遠縣。
江無眠借著喝茶功夫,朝張榕遞去讚賞的眼神,林師爺假裝沒看到,蔣秋低頭看身前的地板,趙成好似聾了一樣放空視線。
他潤完嗓子,道,「有原籍的流民迴原籍,沒有原籍還想留在韶遠縣,先去做工。縣裏五條大街燒了一條,預備倉也燒得幹淨,兩處都要人手,少不得活計。」
韶遠縣十不存四,單是剩下的人要忙著伺候稻田。
這會兒正是穀雨前後,降水增多,嶺南道迴暖,地裏需要人,分不出人手時間收拾平安大街與糧倉。
默不作聲的蔣秋皺眉,「大人,這些人的口糧莫不是由縣衙承擔?」
安置流民,簡單四字背後是數量龐大的錢糧支撐。
流民大多是青壯年,吃喝嚼用都是一大筆開支,按一人一頓二兩飯算,一百人三十天能吃十八石糧食。人一做工,糧食按三倍算,合計五十四石糧食。
等「韶遠縣做工給飯吃」的消息傳出去,附近幾個縣的流民匯聚,人數一多,怕是要一整個糧倉才夠吃用的。
更別提縣衙糧倉被一把火燒完,和兵備庫一起被埋在泥漿之中。
指望這裏麵能挖出人能吃的米來,不如指望那還給韶遠縣的千石糧食能支撐到下一季糧食豐收。
所以重點仍是抄前任知縣的遺產!
江無眠摩挲茶杯邊緣,顯然是早有準備,「明碼標價。糧倉屬於縣衙,這筆錢糧由縣衙出。衙門現在沒多少,抄完前任知縣就有了。
平安大街的使用權屬於原先住戶,想請人清理,由住戶出錢出糧僱傭。
流民如今尚在清查,縣衙趁機查帳清算。列好證據,白督撫不能坐視不管。
前知縣拿著大周俸祿,卻做蠹蟲行為,侵吞稅糧,危害百姓,絕不能放過。」
大人,說這麽多掩蓋不了您想抄家的真實目的!
四位師爺聽他冠冕堂皇的一番話,看似忠心耿耿擔憂大周,實為名正言順抄遺產填補縣衙錢庫。
林師爺與張榕還能麵不改色接下,「大人實乃忠君愛民,為我等表範。」
蔣秋與趙成功夫差了一籌,木著臉不發一言,觀賞三人表演。
江無眠迅速安排幾位師爺的工作,「流民清查完,張榕帶人來縣衙。再借幾隊平亂軍看管,由縣衙出錢出糧作為僱傭。
辛苦趙成去勘探地勢,做好重建預備倉的預算。清理完糧倉廢墟,流民投入糧倉重建中,這般下來,兩月之內不必擔心流民無所事事,滋生亂象。」
趙成慢吞吞地說:「那糧倉預算……」
一提錢糧,江無眠又對蔣秋道,「先列好帳目,稍後查帳。前任知縣欠帳、亂黨欠帳、重建收支。糧倉……」
沉吟片刻,他憶起一件事來,「韶遠縣的糧倉,半是州府支來的銀子,半是縣衙稅銀湊的。林師爺,公文按流程遞給南康府。」
林師爺一聽便道,「若南康府不撥款,僅是縣衙出錢,怕是力不從心。」
江無眠算過時間,「不急,先前準備一兩月,做好預算與文書匯報。趙成先做,蔣秋審核預算,林師爺掌眼。根據秋收稅糧數量,斟酌加減。」
糧倉重建少說是三五月的工程,這事急不來。當務之急是放出衙役上門收錢要糧,等白楚寒事了,縣衙就該尋人算舊帳去。
「休息半日,用過飯後林師爺負責公文,張榕打聽下地牢衙役能不能用,趙成做預算,蔣秋隨我去找吳聲查帳目文書。」
……
縣衙之中,一般而言是知縣自帶錢糧師爺處理帳簿與稅銀稅糧之事。
師爺沒了,去尋縣丞主簿也符合規矩。自縣丞殉城,隻有吳聲一人承擔韶遠縣大小事務。
於是,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吃了一頓飽飯的吳聲又見到了新知縣。
昨夜他被江無眠救出交給白楚寒後,歷經一夜問審,天剛亮時才睡下,不過是一個上午又聽見敲門聲,他開門時,精神萎靡不振,臉上帶著兩分睡意。
對上江無眠透不出情緒的眼神與蔣秋麵無表情的死人臉,還睡什麽睡,魂都醒了!
他結結巴巴地請人進門,「大人、蔣師爺,兩位裏麵請。」
製止對方上茶的行為,江無眠問道,「你手中可有那貪官的帳簿?」
他既然來問,自然不是要縣衙中錯漏百出、借貸不等的假帳,而是真真切切記著貪官私底下挪用稅銀稅糧、上下打點用的真帳本。
林守源思索一番打好腹稿,過了一會兒說道,「白督撫尚未收兵迴鬆江府,近些天應是有所安排。亂黨藉助流民入城,平亂軍當務之急恐怕是清查流民。」
「不出三天,會有結果。」
以江無眠的了解,白楚寒不僅會清查流民,整個縣城百姓都要核查路引戶籍,以免有匪盜之人充數。
盡管前頭還想把人扔出縣衙,但有事要人去做時,他倒是不吝嗇使喚白楚寒。
「白督撫此行是為平亂,因而查清流民底細是分內之事,如何安置則是由縣衙出麵,是落下文書戶籍還是打迴原籍皆是大人負責。」
張榕樂嗬嗬地跟上,話說得漂亮,好似這本該是白楚寒去做的。
按理來說,這事應是知縣召集全縣配合白楚寒清查。
換到江無眠這裏,就該是白楚寒清查完,還他一個幹幹淨淨的韶遠縣。
江無眠借著喝茶功夫,朝張榕遞去讚賞的眼神,林師爺假裝沒看到,蔣秋低頭看身前的地板,趙成好似聾了一樣放空視線。
他潤完嗓子,道,「有原籍的流民迴原籍,沒有原籍還想留在韶遠縣,先去做工。縣裏五條大街燒了一條,預備倉也燒得幹淨,兩處都要人手,少不得活計。」
韶遠縣十不存四,單是剩下的人要忙著伺候稻田。
這會兒正是穀雨前後,降水增多,嶺南道迴暖,地裏需要人,分不出人手時間收拾平安大街與糧倉。
默不作聲的蔣秋皺眉,「大人,這些人的口糧莫不是由縣衙承擔?」
安置流民,簡單四字背後是數量龐大的錢糧支撐。
流民大多是青壯年,吃喝嚼用都是一大筆開支,按一人一頓二兩飯算,一百人三十天能吃十八石糧食。人一做工,糧食按三倍算,合計五十四石糧食。
等「韶遠縣做工給飯吃」的消息傳出去,附近幾個縣的流民匯聚,人數一多,怕是要一整個糧倉才夠吃用的。
更別提縣衙糧倉被一把火燒完,和兵備庫一起被埋在泥漿之中。
指望這裏麵能挖出人能吃的米來,不如指望那還給韶遠縣的千石糧食能支撐到下一季糧食豐收。
所以重點仍是抄前任知縣的遺產!
江無眠摩挲茶杯邊緣,顯然是早有準備,「明碼標價。糧倉屬於縣衙,這筆錢糧由縣衙出。衙門現在沒多少,抄完前任知縣就有了。
平安大街的使用權屬於原先住戶,想請人清理,由住戶出錢出糧僱傭。
流民如今尚在清查,縣衙趁機查帳清算。列好證據,白督撫不能坐視不管。
前知縣拿著大周俸祿,卻做蠹蟲行為,侵吞稅糧,危害百姓,絕不能放過。」
大人,說這麽多掩蓋不了您想抄家的真實目的!
四位師爺聽他冠冕堂皇的一番話,看似忠心耿耿擔憂大周,實為名正言順抄遺產填補縣衙錢庫。
林師爺與張榕還能麵不改色接下,「大人實乃忠君愛民,為我等表範。」
蔣秋與趙成功夫差了一籌,木著臉不發一言,觀賞三人表演。
江無眠迅速安排幾位師爺的工作,「流民清查完,張榕帶人來縣衙。再借幾隊平亂軍看管,由縣衙出錢出糧作為僱傭。
辛苦趙成去勘探地勢,做好重建預備倉的預算。清理完糧倉廢墟,流民投入糧倉重建中,這般下來,兩月之內不必擔心流民無所事事,滋生亂象。」
趙成慢吞吞地說:「那糧倉預算……」
一提錢糧,江無眠又對蔣秋道,「先列好帳目,稍後查帳。前任知縣欠帳、亂黨欠帳、重建收支。糧倉……」
沉吟片刻,他憶起一件事來,「韶遠縣的糧倉,半是州府支來的銀子,半是縣衙稅銀湊的。林師爺,公文按流程遞給南康府。」
林師爺一聽便道,「若南康府不撥款,僅是縣衙出錢,怕是力不從心。」
江無眠算過時間,「不急,先前準備一兩月,做好預算與文書匯報。趙成先做,蔣秋審核預算,林師爺掌眼。根據秋收稅糧數量,斟酌加減。」
糧倉重建少說是三五月的工程,這事急不來。當務之急是放出衙役上門收錢要糧,等白楚寒事了,縣衙就該尋人算舊帳去。
「休息半日,用過飯後林師爺負責公文,張榕打聽下地牢衙役能不能用,趙成做預算,蔣秋隨我去找吳聲查帳目文書。」
……
縣衙之中,一般而言是知縣自帶錢糧師爺處理帳簿與稅銀稅糧之事。
師爺沒了,去尋縣丞主簿也符合規矩。自縣丞殉城,隻有吳聲一人承擔韶遠縣大小事務。
於是,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吃了一頓飽飯的吳聲又見到了新知縣。
昨夜他被江無眠救出交給白楚寒後,歷經一夜問審,天剛亮時才睡下,不過是一個上午又聽見敲門聲,他開門時,精神萎靡不振,臉上帶著兩分睡意。
對上江無眠透不出情緒的眼神與蔣秋麵無表情的死人臉,還睡什麽睡,魂都醒了!
他結結巴巴地請人進門,「大人、蔣師爺,兩位裏麵請。」
製止對方上茶的行為,江無眠問道,「你手中可有那貪官的帳簿?」
他既然來問,自然不是要縣衙中錯漏百出、借貸不等的假帳,而是真真切切記著貪官私底下挪用稅銀稅糧、上下打點用的真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