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牢反倒無人在意,鑰匙放進去如同燭下黑,一般想不到。


    藏東西的又是典史,掌管牢房的頭,最為清楚裏頭門道。


    「亂黨搜走糧倉跟地牢鑰匙,錢庫鑰匙沒搜著,以為卑職私自昧下,就把卑職關在後院,著人看管,每日一碗粥米吊命。


    其餘人等關入地牢,近兩日滴水未進。」


    明晃晃的不給活路。


    後麵內容乏善可陳,一天兩夜提心到膽數著時辰過活。


    再後來被新知縣救出、走地牢密道躲避亂黨、得知巡檢司求援、二度見到白督撫平亂。


    聽到其中某句話,白楚寒眸光一動,望來一眼。


    巡檢司求援?


    白督撫心想人真敢說,平亂軍探子外出一趟就變巡檢司了。


    吳聲沒注意到這道目光,他說完還惦記著糧倉,在和薛文解釋為何不交出錢庫鑰匙,藏起糧倉鑰匙。


    「前任知縣不太敢打錢庫主意,裏頭還剩七成。」身為主簿,算帳是看家功夫。他是箇中翹楚,帳目看過一遍不忘。


    「糧倉不同,僅剩三成,交出去損失不大。


    前任知縣與糧鋪勾結,暗中倒買倒賣糧倉存儲。亂黨拿的是剩下的,比起前任知縣暗中偷出去的,那點糧食算是小數。」


    比起亂黨將主意打到百姓家中存糧上,不如交出快被蛀空的糧倉。


    誰知……亂黨帶不走的,一把火全燒了。


    事到如今,白楚寒若是還不清楚江無眠為何讓吳聲留下,他算是白聽吳聲的絮叨。


    這是變著法暗示韶遠縣缺錢缺糧缺人,讓他在奏摺上「據實以告」,最好向皇上請旨發放賑災救濟銀糧。


    第004章 帳目


    天邊破曉時分,火勢降低,仍舊未熄。


    近乎整個縣醒來救火,認識的不認識的皆是一身灰黑,滿身泥腥味,臉色各異,還有人小聲啜泣。


    江無眠站在廢墟上,半垂眸看著黃黑色水泥木炭黑灰混做一團的土地,眼底一片兇光,心底再為亂黨添一筆帳。


    安撫過百姓,迴縣衙路上,他邊走邊算,「上任知縣任期六年,無功無過,無災無難,政績平平。按一年取六千石糧食算,六年三萬六千石,隻多不少。」


    蔣秋會意接上,「預備倉糧儲滿倉,約是萬石。今年糙米一鬥約五十文,去掉稻殼碾成碎米,西市價格七十文。近三年價格略有浮動,上下不超過十文,取中數七十五文。」


    一鬥七十五文,一石十鬥,便是七百五十文,六年足有兩萬七千兩。


    但是價格不是這麽算的。


    一鬥糧食中三分之一是沙礫石子,壓秤還能多賣幾錢銀子,因此能查抄的銀錢數得往上走。


    蔣秋估摸出數據,心底駭然,區區知縣貪墨如此之多,百姓又是如何過活的?


    「迴縣衙找吳聲核對錢糧文書。」江無眠大步流星朝縣衙走,聲音沙啞,話帶涼意,「一文半子,全吐幹淨。」


    他繼續記仇,數著要算的帳本,「亂黨燒的糧食、糧倉、衙門中的破損,一併算出,找人討帳。」


    來韶遠縣的亂黨人算不上少,但也稱不上多。


    不然運一晚上糧食,整個糧倉怕是隻剩空殼。


    滅火指揮巡查災後詳情、估算焚毀的糧食時,江無眠一併跟過去看,隻算那地的大小體積,不足千石。


    「糧倉人工、木料、工程設計、燒毀的糧食、重建成本、縣衙毀壞的門窗、平亂軍撞開的城門……」蔣秋零零散散算了一筆帳,得出一串數字,把亂黨切開論斤賣還不夠填窟窿的。


    事情有點難辦,抄前任知縣的遺產,最終錢糧落在韶遠縣縣衙上。


    亂黨不同,他們肆虐的地方太廣,裹挾的錢糧中交出部分充當平亂軍的行軍費、部分是歸於其他州府,韶遠縣的錢糧隻占一點。


    預備倉攏共三千石左右的糧,起火時假設剩一千石,那亂黨捲走的約是兩千石,部分交給平亂軍做行軍費用,大約能剩千石。


    糧食不多,能解一時困境。


    江無眠摩挲陌刀刀柄,眉眼壓低,配上一夜沒睡的黑眼圈,顯得煩躁無比。


    不知不覺走到縣衙門口,他停頓沉思,良久想說什麽,身前多了一道聲音,「縣衙門神夠數,江知縣不必親身上陣。」


    江無眠迴神,心想:我做門神,你今日便進不得縣衙。


    咽下想說的話,半垂眼眸,他對白楚寒一拱手,「見過白督撫。」話說的慢慢吞吞,這會兒嗓子疼了。


    白楚寒像是被他的態度逗樂,扭頭無聲笑了幾秒,道,「跟隨你的另兩個師爺,林守源與張榕正帶著公文等在縣衙。」


    兩人與三名巡檢司一入城,師爺展示過公文,遂被城門守軍帶到白楚寒麵前。


    彼時江無眠剛忙完救火正在算帳,那地方人多眼雜,過去一個錯眼便找不得人。


    白楚寒問過話,又看過一遍委任書,安排親兵帶人先稍作休息。


    三名巡檢司不知去了何處,兩位師爺一直堅持等江無眠迴來,如今還在縣衙裏頭品茶。


    得知城外師爺已經到了,話不多說。江無眠目送白楚寒穿戴整齊出門,腳步一轉進了縣衙,沒去休息,和兩個師爺碰麵。


    五個人喝過茶,快速交換信息,拚湊出韶遠縣驚變事件全貌。


    「如今韶遠縣各種情況,諸位已經清楚,雖還沒去過周邊村鎮,但應相差無幾,幾位師爺可有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問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問客並收藏五年基建,三年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