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柳神態怡然,答非所問道:「關外幾十裏,有八百江湖豪傑集聚於此。」
聞言,霍隱心間一動。
朝廷與江湖向來兩看生厭,常常一城之中各自為營,莫說融入其中一方,便連合作亦是難於登天之事。若兩人未拋棄江湖身份,而是以武林豪傑之身,打入大周的朝廷之中,想必需要經年的布局方可。
不待霍隱思考周全,方柳瞧聞行道一眼,含笑道:「霍掌門,還未向你介紹武林盟新任盟主——聞行道,聞盟主。」
聞行道凝視方柳:「但依方軍師行事罷了。」
霍隱心神俱震。
今日之事錯綜複雜,早已超出他預料太多,亦使他不得不承認,方柳格局確實遠大於他。
怪道會說出那樣一番話。
盡管如此,霍隱仍舊有所顧忌,尚沒這麽容易交付信任。畢竟他身後是整個絳雲刀宗,乃至關外數城內作為暗線的無數百姓,行錯一步便是萬劫不復。
現下唯能告知敵軍人數。
方柳與聞行道不急於一時,左右霍隱眼下在他們手中,暫時翻不出軍營之外。二人為霍隱選了一處離公幄近的營帳,以作休息之用。
霍隱當自己是俘虜,不曾想得了謀士待遇,便朝二人抱了抱拳,目送二人離開營帳。
「對了。」行至帳前,方柳倏而迴眸笑道,「霍掌門,解藥隻可解一半毒性。」
說罷,轉身瀟灑離去。
聞行道緊隨其後。
霍隱運行內力,發覺運轉仍有凝滯,望著方柳背影輕聲喃喃自語:「情理之中。」
相互試探。
都不曾交底。
.
方柳與聞行道行至兩軍交戰處。
荒涼丘地,往北行幾十裏地,便是賊寇大軍駐紮之地。
方柳抬眸遠眺,遙遙望向北境以北,言簡意賅將寒州城中發生之事娓娓道來。聞行道並肩站在他身側,麵無表情卻聽得認真,待他講霍隱之事的清來龍入門,便換作聞行道講述三日來軍營內外種種。
互通有無之後,方柳徐徐道:「十三萬大軍,聞將軍有何對策。」
聞行道迴答:「便如那日沙盤點兵。」
二人默契愈深,許多事不必細說便心知肚明,那日說的是他們初來軍營,圍著沙盤點兵演練一事。
見方柳似有所思,聞行道繼續說道:「近幾年,與大周新關邊軍打仗的敵軍,一直是被北邦稱為神將的唿延勇所率領。若大軍南下,必定由赫連皇帝或皇子統領,當年破舊雍門關之人,乃是北邦如今的赫連皇帝。」
那一戰,大周朝損失慘重。
大軍節節敗退,甚至來不及摸清敵軍特點,因此留給後來人的情報少之又少。
方柳若有所思:「近日小摩擦不斷,但眼下唿延勇未曾露過麵,更不必說赫連皇族。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隻能說幸而對方亦不知我們的底細。」
霍隱極其門派紮根於北境,對於北邦敵軍的了解,必定遠勝於他們。
並非不能派人去查,奈何時間從不等人。
二人並肩而立。
許久,方柳徐徐開口:「都道北境風涼,果然所言非虛。」
聞此,聞行道立時解下甲冑披風,便要為他披上。方柳抬手,止住了他的動作,聞行道仍執著將披風搭在他肩頭。
「聞將軍。」
「何事。」
「無事,隻想起鶯州的風雨了。」
「待此間戰事了,我隨你迴鶯州。」
方柳卻笑笑,不再多言。
第100章 畫像
霍隱在軍中住下。
無論是方柳抑或是聞行道,在他眼中皆是江湖中人,不曾想二人竟真懂得用兵之法。
且是善於此道。
方軍師更是運籌帷幄料事如神,幾次三番用計將來襲的敵軍一網打盡。
宿在軍營這些時日,每日的訓練及偶爾的迎敵,方柳皆會將霍隱叫上,絲毫不心軟地磋磨使喚。時日一久,霍隱除卻佩服方柳用兵之道,竟不知不覺養成了對其言聽計從的習慣。
隻是實在不知,方柳武功高強至此,何必要隱瞞?
眼見軍營中將士們,愈發崇拜足智多謀的方軍師,時常擔憂軍師再度病痛纏身,於是爭先恐後幫他打水洗漱,恨不能連路都背著弱不禁風的軍師走。
偏方柳長了一張惹人生憐的臉。
不言不語時,如同脫俗出塵之人,身形單薄衣袂飄飄,好似頭髮絲兒亦飄著仙氣;偶爾騎於馬上,笑著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北境的風一吹麵頰便漸漸染了紅粉色,瞧著的確手無縛雞之力。
惹得眾將士紛紛勸道「軍師歇歇罷」。
分明腰間尚佩了一把劍,眾人卻隻當那是方柳拿來防身的玩物。
害霍隱險些便要忘卻,當初方柳是如何將刀劍架在他脖頸,輕描淡寫將他「劫持」而去。
如此待了半月有餘。
一日,霍隱尋到方柳,問道:「霍某何時能歸家?」
方柳瞧他一眼:「霍掌門有要事?」
「敢問,為方軍師尋來敵軍情報,算不算要事?」
「自然。」
「那霍某須請辭幾日。」霍隱靜靜望著方柳那雙洞察人心的雙眸,「解藥一事可往後放一放。」
不必解毒,此乃投誠。
方柳彎眸:「看來霍掌門想通了。」
霍隱從容道:「時日無多,已不需要再想。」方軍師將霍某放在軍中數日,不正是為讓霍某了解軍中情況,了解方軍師誌向,主動投誠?
聞言,霍隱心間一動。
朝廷與江湖向來兩看生厭,常常一城之中各自為營,莫說融入其中一方,便連合作亦是難於登天之事。若兩人未拋棄江湖身份,而是以武林豪傑之身,打入大周的朝廷之中,想必需要經年的布局方可。
不待霍隱思考周全,方柳瞧聞行道一眼,含笑道:「霍掌門,還未向你介紹武林盟新任盟主——聞行道,聞盟主。」
聞行道凝視方柳:「但依方軍師行事罷了。」
霍隱心神俱震。
今日之事錯綜複雜,早已超出他預料太多,亦使他不得不承認,方柳格局確實遠大於他。
怪道會說出那樣一番話。
盡管如此,霍隱仍舊有所顧忌,尚沒這麽容易交付信任。畢竟他身後是整個絳雲刀宗,乃至關外數城內作為暗線的無數百姓,行錯一步便是萬劫不復。
現下唯能告知敵軍人數。
方柳與聞行道不急於一時,左右霍隱眼下在他們手中,暫時翻不出軍營之外。二人為霍隱選了一處離公幄近的營帳,以作休息之用。
霍隱當自己是俘虜,不曾想得了謀士待遇,便朝二人抱了抱拳,目送二人離開營帳。
「對了。」行至帳前,方柳倏而迴眸笑道,「霍掌門,解藥隻可解一半毒性。」
說罷,轉身瀟灑離去。
聞行道緊隨其後。
霍隱運行內力,發覺運轉仍有凝滯,望著方柳背影輕聲喃喃自語:「情理之中。」
相互試探。
都不曾交底。
.
方柳與聞行道行至兩軍交戰處。
荒涼丘地,往北行幾十裏地,便是賊寇大軍駐紮之地。
方柳抬眸遠眺,遙遙望向北境以北,言簡意賅將寒州城中發生之事娓娓道來。聞行道並肩站在他身側,麵無表情卻聽得認真,待他講霍隱之事的清來龍入門,便換作聞行道講述三日來軍營內外種種。
互通有無之後,方柳徐徐道:「十三萬大軍,聞將軍有何對策。」
聞行道迴答:「便如那日沙盤點兵。」
二人默契愈深,許多事不必細說便心知肚明,那日說的是他們初來軍營,圍著沙盤點兵演練一事。
見方柳似有所思,聞行道繼續說道:「近幾年,與大周新關邊軍打仗的敵軍,一直是被北邦稱為神將的唿延勇所率領。若大軍南下,必定由赫連皇帝或皇子統領,當年破舊雍門關之人,乃是北邦如今的赫連皇帝。」
那一戰,大周朝損失慘重。
大軍節節敗退,甚至來不及摸清敵軍特點,因此留給後來人的情報少之又少。
方柳若有所思:「近日小摩擦不斷,但眼下唿延勇未曾露過麵,更不必說赫連皇族。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隻能說幸而對方亦不知我們的底細。」
霍隱極其門派紮根於北境,對於北邦敵軍的了解,必定遠勝於他們。
並非不能派人去查,奈何時間從不等人。
二人並肩而立。
許久,方柳徐徐開口:「都道北境風涼,果然所言非虛。」
聞此,聞行道立時解下甲冑披風,便要為他披上。方柳抬手,止住了他的動作,聞行道仍執著將披風搭在他肩頭。
「聞將軍。」
「何事。」
「無事,隻想起鶯州的風雨了。」
「待此間戰事了,我隨你迴鶯州。」
方柳卻笑笑,不再多言。
第100章 畫像
霍隱在軍中住下。
無論是方柳抑或是聞行道,在他眼中皆是江湖中人,不曾想二人竟真懂得用兵之法。
且是善於此道。
方軍師更是運籌帷幄料事如神,幾次三番用計將來襲的敵軍一網打盡。
宿在軍營這些時日,每日的訓練及偶爾的迎敵,方柳皆會將霍隱叫上,絲毫不心軟地磋磨使喚。時日一久,霍隱除卻佩服方柳用兵之道,竟不知不覺養成了對其言聽計從的習慣。
隻是實在不知,方柳武功高強至此,何必要隱瞞?
眼見軍營中將士們,愈發崇拜足智多謀的方軍師,時常擔憂軍師再度病痛纏身,於是爭先恐後幫他打水洗漱,恨不能連路都背著弱不禁風的軍師走。
偏方柳長了一張惹人生憐的臉。
不言不語時,如同脫俗出塵之人,身形單薄衣袂飄飄,好似頭髮絲兒亦飄著仙氣;偶爾騎於馬上,笑著出謀劃策指點江山,北境的風一吹麵頰便漸漸染了紅粉色,瞧著的確手無縛雞之力。
惹得眾將士紛紛勸道「軍師歇歇罷」。
分明腰間尚佩了一把劍,眾人卻隻當那是方柳拿來防身的玩物。
害霍隱險些便要忘卻,當初方柳是如何將刀劍架在他脖頸,輕描淡寫將他「劫持」而去。
如此待了半月有餘。
一日,霍隱尋到方柳,問道:「霍某何時能歸家?」
方柳瞧他一眼:「霍掌門有要事?」
「敢問,為方軍師尋來敵軍情報,算不算要事?」
「自然。」
「那霍某須請辭幾日。」霍隱靜靜望著方柳那雙洞察人心的雙眸,「解藥一事可往後放一放。」
不必解毒,此乃投誠。
方柳彎眸:「看來霍掌門想通了。」
霍隱從容道:「時日無多,已不需要再想。」方軍師將霍某放在軍中數日,不正是為讓霍某了解軍中情況,了解方軍師誌向,主動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