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方柳神色淡淡,「不過舉手之勞。」
「謝禮是應該的,滴水之恩都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陸超笑說,「若是怠慢了恩人,我們同窗三人還怎麽安心備考?」
「我說不必。錢財我不缺,你們——」方柳不喜說話時與人推阻,直截了當道,「我也用不上。」
陸超:「……」
即使蓄著鬍子,也能看出他的窘迫。
文人向來有傲骨,若是平日被人如此說道,定要拿起筆桿子寫上幾篇詩賦文章,與對方唇槍舌戰,辯出個是非曲直來。
但如今方柳一開口,陸超卻立刻反思起自己言行上的過錯。
觀方柳衣著用度、氣質排場,定是武林中頗有勢力的人家,自然不缺錢財。江湖中的規矩陸超不懂,隻依稀記得說評書的老者提起時,會評價他們直來直往、快意恩仇,不喜那些彎彎繞繞的規矩。
倒是和讀書人的習慣,大為不同。
陸超心中暗道:果真是我錯,惹了恩人煩心。
就在此時,牽著馬匹走過來的賽雪問說:「二位公子進京趕考,身上還能帶著許多財物不成?」
陸超在反思的時候,張園景也在自我省過,聽到賽雪的話,他迴答道:「隻帶了赴考的盤纏。」
賽雪揶揄道:「那不就是了,你們能拿出什麽謝禮來?」
她家小莊主又曾缺過什麽呢?
陸超和張園景尷尬地笑了笑。
賽雪又說:「兩位公子聽我一言,若是日後再遇見人,可別再跟人家說你家境殷實。否則……早晚要再被綁了去。」她故意沖他們綻開惡意陰沉的笑,「下次,可就沒這麽幸運了。」
嚇唬完人,她把馬牽到他們跟前,放下馬繩便轉頭離開。
賽雪迴到方柳身邊。
方柳隨口說道:「你牽馬過去,可問過他們是否會騎術。」
賽雪一聽,語氣變迴了嬌憨:「騎馬不就是跨步上馬,兩手牽繩,我一個弱女子都會,他們若是不會,可該要丟人了。」
方柳輕笑。
此時,許久不說話的顧擇齡躊躇出聲:「顧某……顧某確實不會騎術。」
不是不善,而是不會,其意天差地別。
方柳對他的迴答毫不意外,顧擇齡一看便沒有一點會騎馬的樣子。
顧擇齡道:「顧某家境貧寒,家中未養過大型牲畜,更遑論馬匹。因此顧某不曾騎過馬。」
承認家境貧寒時,他倒是坦坦蕩蕩毫不避諱。
方柳看向他:「既如此,顧解元可與我同乘。」
顧擇齡連忙道:「謝過方公子。」
另外兩個人雖然出行習慣了坐馬車,於騎馬之道也並非一竅不通。由於馬匹數量有限的緣故,他們二人共乘一匹,石四與石五共乘一匹。
下山時,馬車行在前方,陳安和石一他們幾人騎馬跟在後麵,馬繩上各牽著一排捆了手腕的山賊,拉著他們奔走,場麵頗為壯觀。
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往魯陽縣而去。
馬車上——
顧擇齡頗為拘謹。
他腰挺得筆直,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不敢逾矩。
可他的餘光,卻總時不時落在方柳身上。
方柳坐在中間,正拿著卷宗隨意翻看,他指節雖蔥白纖長霎是好看,卻能分辨出是習武之人的手,那是極富力度的瑰麗美感。
馬車外——
別逢青麵色沉靜,挨著馬車的窗子策馬而行。
坐在馬車上的賽雪咕噥道:「依風姐姐你瞧,又多了三個閑人……」
第20章 忠直
魯陽縣。
顧擇齡等人失蹤了三日之久。
當時三人是乘坐馬車出去遊玩的,可半日之後,車夫駕馬車奔迴來,告訴他們人不見了,可能是被虜走了。
這可如何了得?
跟來的隨從們都急瘋了。
張園景家中有些財力,又是幾代單傳的獨子,父母溺愛得很。此番上京赴考,他身邊的書童雖然隻跟了一個,隨行照顧他的小廝卻還來了兩人,另外還有四個張父精挑細選的、隨行保護他的護衛。
至於陸超,他是顧擇齡和張園景的恩師之侄,家中倒也殷實。但見張園景的陣仗,便沒有多帶人,免得路上嘈雜,故而此行隻帶了一名書童。
顧擇齡寒門出身,沒有書童一說,一人便輕裝上京。
張園景的父親和陸超的叔叔看中顧擇齡的學識,這些書童和隨從也是知道的,因此,除了自家公子,他們同樣擔心顧解元。
張家的護衛兩天前便去衙門報了案。
可與師爺講清楚來龍去脈後,衙門的人卻遲遲沒有動靜,縣太爺和師爺也開始對他們避而不見。要知道,顧擇齡三人可是三位舉人老爺,官府不可能不重視。
一眾隨從有些摸不著頭腦,那護衛便又去了一趟府衙,給帶隊的捕頭塞了兩個大銀錠,問他緣由。
捕頭掂了掂銀錠,小聲透露道:「不是我們不想救人,消失的怎麽說也是舉人老爺。可那三個舉人老爺失蹤的地方,是這十裏八鄉有名的賊窩……」
護衛大吃一驚:「賊窩?!」
捕頭也是一臉惋惜:「可不是麽!那為首的山大王,是個拿著巨斧的狠人,從前是咱們鎮裏的殺豬匠,長得那叫一個虎背熊腰膀大腰圓,後來他跟人爭執時傷了人,為了逃避懲處,就夥同自己的兄弟上山落草為寇了。」
「謝禮是應該的,滴水之恩都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命之恩。」陸超笑說,「若是怠慢了恩人,我們同窗三人還怎麽安心備考?」
「我說不必。錢財我不缺,你們——」方柳不喜說話時與人推阻,直截了當道,「我也用不上。」
陸超:「……」
即使蓄著鬍子,也能看出他的窘迫。
文人向來有傲骨,若是平日被人如此說道,定要拿起筆桿子寫上幾篇詩賦文章,與對方唇槍舌戰,辯出個是非曲直來。
但如今方柳一開口,陸超卻立刻反思起自己言行上的過錯。
觀方柳衣著用度、氣質排場,定是武林中頗有勢力的人家,自然不缺錢財。江湖中的規矩陸超不懂,隻依稀記得說評書的老者提起時,會評價他們直來直往、快意恩仇,不喜那些彎彎繞繞的規矩。
倒是和讀書人的習慣,大為不同。
陸超心中暗道:果真是我錯,惹了恩人煩心。
就在此時,牽著馬匹走過來的賽雪問說:「二位公子進京趕考,身上還能帶著許多財物不成?」
陸超在反思的時候,張園景也在自我省過,聽到賽雪的話,他迴答道:「隻帶了赴考的盤纏。」
賽雪揶揄道:「那不就是了,你們能拿出什麽謝禮來?」
她家小莊主又曾缺過什麽呢?
陸超和張園景尷尬地笑了笑。
賽雪又說:「兩位公子聽我一言,若是日後再遇見人,可別再跟人家說你家境殷實。否則……早晚要再被綁了去。」她故意沖他們綻開惡意陰沉的笑,「下次,可就沒這麽幸運了。」
嚇唬完人,她把馬牽到他們跟前,放下馬繩便轉頭離開。
賽雪迴到方柳身邊。
方柳隨口說道:「你牽馬過去,可問過他們是否會騎術。」
賽雪一聽,語氣變迴了嬌憨:「騎馬不就是跨步上馬,兩手牽繩,我一個弱女子都會,他們若是不會,可該要丟人了。」
方柳輕笑。
此時,許久不說話的顧擇齡躊躇出聲:「顧某……顧某確實不會騎術。」
不是不善,而是不會,其意天差地別。
方柳對他的迴答毫不意外,顧擇齡一看便沒有一點會騎馬的樣子。
顧擇齡道:「顧某家境貧寒,家中未養過大型牲畜,更遑論馬匹。因此顧某不曾騎過馬。」
承認家境貧寒時,他倒是坦坦蕩蕩毫不避諱。
方柳看向他:「既如此,顧解元可與我同乘。」
顧擇齡連忙道:「謝過方公子。」
另外兩個人雖然出行習慣了坐馬車,於騎馬之道也並非一竅不通。由於馬匹數量有限的緣故,他們二人共乘一匹,石四與石五共乘一匹。
下山時,馬車行在前方,陳安和石一他們幾人騎馬跟在後麵,馬繩上各牽著一排捆了手腕的山賊,拉著他們奔走,場麵頗為壯觀。
一行人便浩浩蕩蕩往魯陽縣而去。
馬車上——
顧擇齡頗為拘謹。
他腰挺得筆直,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不敢逾矩。
可他的餘光,卻總時不時落在方柳身上。
方柳坐在中間,正拿著卷宗隨意翻看,他指節雖蔥白纖長霎是好看,卻能分辨出是習武之人的手,那是極富力度的瑰麗美感。
馬車外——
別逢青麵色沉靜,挨著馬車的窗子策馬而行。
坐在馬車上的賽雪咕噥道:「依風姐姐你瞧,又多了三個閑人……」
第20章 忠直
魯陽縣。
顧擇齡等人失蹤了三日之久。
當時三人是乘坐馬車出去遊玩的,可半日之後,車夫駕馬車奔迴來,告訴他們人不見了,可能是被虜走了。
這可如何了得?
跟來的隨從們都急瘋了。
張園景家中有些財力,又是幾代單傳的獨子,父母溺愛得很。此番上京赴考,他身邊的書童雖然隻跟了一個,隨行照顧他的小廝卻還來了兩人,另外還有四個張父精挑細選的、隨行保護他的護衛。
至於陸超,他是顧擇齡和張園景的恩師之侄,家中倒也殷實。但見張園景的陣仗,便沒有多帶人,免得路上嘈雜,故而此行隻帶了一名書童。
顧擇齡寒門出身,沒有書童一說,一人便輕裝上京。
張園景的父親和陸超的叔叔看中顧擇齡的學識,這些書童和隨從也是知道的,因此,除了自家公子,他們同樣擔心顧解元。
張家的護衛兩天前便去衙門報了案。
可與師爺講清楚來龍去脈後,衙門的人卻遲遲沒有動靜,縣太爺和師爺也開始對他們避而不見。要知道,顧擇齡三人可是三位舉人老爺,官府不可能不重視。
一眾隨從有些摸不著頭腦,那護衛便又去了一趟府衙,給帶隊的捕頭塞了兩個大銀錠,問他緣由。
捕頭掂了掂銀錠,小聲透露道:「不是我們不想救人,消失的怎麽說也是舉人老爺。可那三個舉人老爺失蹤的地方,是這十裏八鄉有名的賊窩……」
護衛大吃一驚:「賊窩?!」
捕頭也是一臉惋惜:「可不是麽!那為首的山大王,是個拿著巨斧的狠人,從前是咱們鎮裏的殺豬匠,長得那叫一個虎背熊腰膀大腰圓,後來他跟人爭執時傷了人,為了逃避懲處,就夥同自己的兄弟上山落草為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