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神醫拔出銀針,號了號脈,寬慰地笑了笑。


    廖萱踮起腳尖,給他擦了擦汗,虔誠地拜了拜:「神醫辛苦了!」


    「不辛苦,這個藿香正氣散,很管用。」桑神醫淨了淨手,鹿鳴掏出鉛筆寫幾個字,給病人的木板床貼上,讓人把病患抬走安置。


    下一個病患家屬馬上抱著孩子擠了進來,撲通跪下:「神醫救命!我家孩子燒了三天了。」


    得,這個飯又吃不成了。


    蘭殊適時過來幫忙,接手了這個病患:「讓我來看看。」


    「你?你這麽年輕,也是大夫?」孩子的母親遲疑不定。


    「別看他年輕,辦事很妥帖。」桑神醫接過鹿鳴遞過去的一碟包子,問,「什麽餡兒的?」


    「有豬肉的,薺菜的,豆腐的,豆沙的。我怕有人挑食,抑或生病吃不下,所以讓廚房蒸了四種口味,除了肉的都比較清淡,病人都能吃。」鹿鳴解釋道。


    「難為你想得周到。」桑神醫拿了個豆腐包子,就著茶水吃著。


    「有稀飯和豆漿的。」


    「不必了,沒什麽胃口。」


    生病的人沒胃口,看病的人也沒胃口。


    忙了一天的老人疲倦地坐在凳子上,吃東西的時候都不忘去瞧瞧那哭泣的孩子。


    那孩子不過三四歲,燒得麵紅耳赤,抽抽搭搭,皮膚滾燙,孩子的母親看著心疼,也跟著嗚咽,強忍著不發出聲。


    鹿鳴看得心軟,抓了兩個包子塞她手裏。


    「你晚飯還沒吃吧?先吃點墊墊,不夠的話,外麵有好幾個大鍋和蒸籠,等會兒可以去拿,都是免費的,大家都有。」


    「多、多謝知州大人……」婦人哽咽著給鹿鳴跪了下去,深深叩首。


    「誒?別別別……」鹿鳴忙咬著包子去扶她,不好意思道,「等孩子病好了,你去謝謝醫生就好了,我並沒有做什麽。」


    「你這孩子,不邀功也便罷了,何必如此自謙?」桑神醫笑道,「若是沒有你,這裏怎會如此井然有序,人人有熱水喝,有熱飯吃,有湯藥,還有醫者?」


    「可我如今代表官府。官府不就是用來給遇災的百姓兜底的嗎?」鹿鳴側首,嚼了嚼豆沙包,腮幫子鼓鼓的,等咽下去才繼續道,「平常這些百姓們忙著種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辛苦苦,自給自足,根本用不到官府。如今遇了水災,染了疫病,我不管誰管呢?」


    她說得如此理直氣壯,好像這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根本不用考慮。


    除了蘭殊,其他人都是一怔,感慨萬分。


    「這孩子是喝了生水嗎?」蘭殊問家屬。


    「是、是的……燒水要很多木柴,我們平常都是喝河裏的水……」孩子的母親捧著包子,怯怯道。


    「河裏的水最近不幹淨,喝了要生病的。」蘭殊叮囑。


    「那、那怎麽辦?村裏沒有井。」她急切道。


    「我已經派人去打井了,你不用擔心。以後每個村裏有至少有一口幹淨的井。河裏的水別再喝了,即便是井水,也未必就百分百幹淨,最好還是燒開了再喝。」


    鹿鳴知道這又是「何不食肉糜」,因為對很多貧苦人家來說,樹枝木柴秸稈都是珍貴的資源,天天燒熱水喝,過於奢侈。


    她嘆了口氣:「至少在疫情過去之前,別再喝了。用餐的地方,每天24……咳,每天十二時辰提供熱水。你等會帶著碗到那邊取。」


    鹿鳴撕下一張紙條:「孩子叫什麽名字?」


    「叫、叫沐狗子……賤命好養活。」


    「什麽病?」她問蘭殊。


    蘭殊:「像瘧疾,他在發抖,手直哆嗦。」


    桑神醫肯定道:「是瘧疾。」


    「還好今天的青蒿夠用。」鹿鳴話剛說完,廖萱已經端著一碗綠得發亮的青蒿汁走了進來,很小心地送到蘭殊手裏。


    「謝謝。」蘭殊溫和地笑笑,扶起孩子的頭,哄著難受的小孩把青蒿汁喝下去。


    「退燒的藥還得等一會,你把孩子按住,我給他針幾個穴位。」蘭殊的動作比桑神醫更輕柔,也許是孩子年幼的緣故,針紮得也更淺,還教孩子母親可以按手背上的合穀穴給他降溫散熱。


    「酒精擦身和冰敷也可以散熱。」鹿鳴提醒,「酒精和冰塊都可以去帳篷裏取,出門往東,就是右手邊……」


    婦人茫然地看了看門口。


    鹿鳴忙補充道:「你拿筷子的那隻手,就是右手。——外麵所有穿軍裝、胳膊係紅帶子的,都是鹿家軍,都可以帶你過去。你不要怕,他們都很好說話的。」


    像她這樣不識字又膽怯的農村婦人很多,從前既怕官府又怕兵,哪裏敢去相問呢?


    廖萱自告奮勇:「我去幫忙。我知道那些東西都在哪裏,我今天來迴跑了好多趟了。」


    「那你辛苦再跑一趟了。」鹿鳴給她也投餵個包子,十歲的小姑娘笑眯了眼,和這母子倆一起出去了,為無措的婦人引路,帶她去領熱水、湯藥、食物、酒精和冰塊等東西。


    這些東西耗得很快,燕雲將軍派出了紺州的府兵幫忙運輸,在驛站之間飛快奔馳,晝夜不停,每跑三十裏就換人換馬,保證馬車裏的物資能以最快速度抵達沐縣。


    「好在紺州的驛站很多,這些年增設了好幾十個。」蘭殊在心裏清點著物資,「三五日內,是夠用了。」


    「雖說吃飯的時候討論屍體不太好,不過,想來你們也習慣了。」鹿鳴隨意道,「河裏今天撈出了一百二十具屍體,我已經讓鹿家軍火葬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召喚秦皇漢武附身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煎鹽疊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煎鹽疊雪並收藏[歷史同人] 召喚秦皇漢武附身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