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作者:爾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針對這個問題,我和很多朋友都進行了討論,大家普遍觀點是認為,古代立法的法律雖然很好,但是司法製度不太行,特別是皇帝的一言堂,導致古代封建王朝,特別是封建王朝的中後期,很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自然法律也就形同虛設,朝政糜爛,昏君暴君的殺傷力被極度放大,造成王朝覆滅。」
「今天我們討論一下古今中外的司法製度,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封建帝王千年萬年地延續自己的王朝,而是打算從這些司法製度當中,汲取一些我們現代可以引以為鑑的經驗,進一步促進我們現代的司法公正公平。」
【哈哈哈主播這說法,說的好像我們這些觀眾要進立法委一樣】
【別說,主播的老師也許真的能進立法委負責立法】
【主播應該有不少觀眾是法學生吧?誰知道有沒有未來的大佬呢?】
「現代我國的司法製度,是對於司法機關及具有司法性質的組織工作規範的簡稱,涉及到的單位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監獄、仲裁委等。」伍愛華沒有和現代人解釋這個直播真的有古代立法委的人觀看,直接開始了內容的講述。
「我國的司法製度,屬於人民司法製度體係,包括偵查製度、檢察製度、審判製度、監獄製度、人民調解製度、律師製度、公證製度、國家賠償製度等等。」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司法體製改革,類似於司法責任製、員額製等製度被搬上舞台,」伍愛華說道:「今天我們著重要講的,是偵查、檢察、審判、監獄製度。」
「古代立法,一直以來都是重刑事而輕民商事,即使經濟活動非常發達的宋朝,《宋刑統》也比民商事製度要完善地多。」
「從現代而言,我們對於刑事和民商事沒有輕重程度地區別,但是因為刑事法律製度涉及到人身權利,所以司法製度的設計中,要審慎嚴謹地多。」
「這些審慎,都體現在了刑事訴訟法中。」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刑事訴訟法律並不完善,但是隨著近年來修法,我們的刑事訴訟法律已經貫徹了疑罪從無原則,對於刑罰判定有著非常高的程序性要求。」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習慣於三司會審,並且規定了一係列覆核製度,這些都會華夏法係在多年法律沿革的基礎上確定下來,」伍愛華說道:「我們第一次引進外國的立法製度,是清末戰敗於外國人之手後,全麵西化求學,開始調整司法機關,將刑部改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不再負有審判職責,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司法部、司法廳及各地司法局。」
「大理寺被改為了大理院,作為最高審判機關,還具有法律的解釋權,就是類似現代的最高院和最高院司法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審檢是合署辦公的,在審判機構內設立檢察廳,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公訴和審判監督,而且當時的檢察廳可以擔任民事案件的代理人。」
「在審判製度上,設立了四級三審製,對判決不服的可以逐級上訴,並且也採用了西方辯護、陪審和公開審理的製度。」
「這種製度在封建王朝滅亡之後依然得到了延續,甚至於民國時期政權變化後,司法製度中還專門規定了司法獨立、禁止刑訊、禁止體罰。」
「不過那之後的司法製度實行的是三級終審製度,設立的是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級,並且審檢依舊合署,隻是設立了特種刑事法庭和軍法司法法院。」
【啊……啊?!】
【我算是明白古代所謂的司法不公正能有多不公正了,禁止……嗯……】
【總之大家隻要學過歷史,懂得都懂】
「當時司法製度是參照了世界最先進的刑事訴訟製度進行編訂,所以採用的司法理念都極為先進,隻是為了達成穩固政權的目的,一般的法庭顯然不夠用,於是出現了最後提及的特種刑事法庭。」伍愛華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也說明了某些法庭實際上的血淋淋。
「與此同時,我們的先行者在革命區也發布了自己的法律和司法製度。」
「在製度設計的時候,我們的先輩將審判權和司法行政權進行了分立,中央層麵,由最高法院專管審判,司法人民委員部專管司法行政,地方層麵,這兩者又進行了合一,由裁判部兼審判和司法行政。」
「那時候我們也是設立了審檢合一的製度,設立臨時最高法庭、地方裁判部和軍事裁判所。」
「抗日戰爭時期,這三級審判機構改為邊區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分庭、縣司法處,解放戰爭時期,依然審檢合一。」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審判製度就是多種多樣、貼合實際了。」伍愛華說道:「有土地改革人民法庭、軍事法庭、人民法院等等機構。」
「我們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民陪審製度、人民調解製度和馬錫五審判方式。」
「這也是我們現代司法的基礎。」
「建國後,我們確立了人民法院製度、人民檢察院製度、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規定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檢察權由人民檢察院行使、偵查權由公安機關行使的大格局,實行兩審終審製(四級二審製),經過逐步完善,最終形成我們現在的審判機構和審判製度。」
「我國第一部《刑事訴訟法》在1979年通過,198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民事訴訟法》1991年通過,《行政訴訟法》1989年通過,最終奠定了我們國家三大訴訟法的格局。」
「今天我們討論一下古今中外的司法製度,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封建帝王千年萬年地延續自己的王朝,而是打算從這些司法製度當中,汲取一些我們現代可以引以為鑑的經驗,進一步促進我們現代的司法公正公平。」
【哈哈哈主播這說法,說的好像我們這些觀眾要進立法委一樣】
【別說,主播的老師也許真的能進立法委負責立法】
【主播應該有不少觀眾是法學生吧?誰知道有沒有未來的大佬呢?】
「現代我國的司法製度,是對於司法機關及具有司法性質的組織工作規範的簡稱,涉及到的單位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監獄、仲裁委等。」伍愛華沒有和現代人解釋這個直播真的有古代立法委的人觀看,直接開始了內容的講述。
「我國的司法製度,屬於人民司法製度體係,包括偵查製度、檢察製度、審判製度、監獄製度、人民調解製度、律師製度、公證製度、國家賠償製度等等。」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司法體製改革,類似於司法責任製、員額製等製度被搬上舞台,」伍愛華說道:「今天我們著重要講的,是偵查、檢察、審判、監獄製度。」
「古代立法,一直以來都是重刑事而輕民商事,即使經濟活動非常發達的宋朝,《宋刑統》也比民商事製度要完善地多。」
「從現代而言,我們對於刑事和民商事沒有輕重程度地區別,但是因為刑事法律製度涉及到人身權利,所以司法製度的設計中,要審慎嚴謹地多。」
「這些審慎,都體現在了刑事訴訟法中。」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刑事訴訟法律並不完善,但是隨著近年來修法,我們的刑事訴訟法律已經貫徹了疑罪從無原則,對於刑罰判定有著非常高的程序性要求。」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習慣於三司會審,並且規定了一係列覆核製度,這些都會華夏法係在多年法律沿革的基礎上確定下來,」伍愛華說道:「我們第一次引進外國的立法製度,是清末戰敗於外國人之手後,全麵西化求學,開始調整司法機關,將刑部改為法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不再負有審判職責,類似於我們現在的司法部、司法廳及各地司法局。」
「大理寺被改為了大理院,作為最高審判機關,還具有法律的解釋權,就是類似現代的最高院和最高院司法解釋。」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審檢是合署辦公的,在審判機構內設立檢察廳,對刑事案件進行偵查、公訴和審判監督,而且當時的檢察廳可以擔任民事案件的代理人。」
「在審判製度上,設立了四級三審製,對判決不服的可以逐級上訴,並且也採用了西方辯護、陪審和公開審理的製度。」
「這種製度在封建王朝滅亡之後依然得到了延續,甚至於民國時期政權變化後,司法製度中還專門規定了司法獨立、禁止刑訊、禁止體罰。」
「不過那之後的司法製度實行的是三級終審製度,設立的是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級,並且審檢依舊合署,隻是設立了特種刑事法庭和軍法司法法院。」
【啊……啊?!】
【我算是明白古代所謂的司法不公正能有多不公正了,禁止……嗯……】
【總之大家隻要學過歷史,懂得都懂】
「當時司法製度是參照了世界最先進的刑事訴訟製度進行編訂,所以採用的司法理念都極為先進,隻是為了達成穩固政權的目的,一般的法庭顯然不夠用,於是出現了最後提及的特種刑事法庭。」伍愛華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也說明了某些法庭實際上的血淋淋。
「與此同時,我們的先行者在革命區也發布了自己的法律和司法製度。」
「在製度設計的時候,我們的先輩將審判權和司法行政權進行了分立,中央層麵,由最高法院專管審判,司法人民委員部專管司法行政,地方層麵,這兩者又進行了合一,由裁判部兼審判和司法行政。」
「那時候我們也是設立了審檢合一的製度,設立臨時最高法庭、地方裁判部和軍事裁判所。」
「抗日戰爭時期,這三級審判機構改為邊區高等法院、高等法院分庭、縣司法處,解放戰爭時期,依然審檢合一。」
「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審判製度就是多種多樣、貼合實際了。」伍愛華說道:「有土地改革人民法庭、軍事法庭、人民法院等等機構。」
「我們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人民陪審製度、人民調解製度和馬錫五審判方式。」
「這也是我們現代司法的基礎。」
「建國後,我們確立了人民法院製度、人民檢察院製度、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規定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檢察權由人民檢察院行使、偵查權由公安機關行使的大格局,實行兩審終審製(四級二審製),經過逐步完善,最終形成我們現在的審判機構和審判製度。」
「我國第一部《刑事訴訟法》在1979年通過,1980年1月1日開始實施,《民事訴訟法》1991年通過,《行政訴訟法》1989年通過,最終奠定了我們國家三大訴訟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