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歷史同人] 開局給秦始皇科普法治思想[直播] 作者:爾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病已明明知道對方是參照了自己微時故劍的說法,但還是覺得全身都不太舒服。
伍愛華這番損話一說,現代一直在看她直播的工作人員都差點沒忍住笑意。
「別說,這主播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當的,我就想不到這麽編排人家漢朝的皇帝。」有人和同事感慨。
同事聞言,無奈說道:「我們日後還要和這些皇帝有交流的吧?現在這麽說了,你覺得以後會被這些皇帝陰陽怪氣的是誰?」
聽到這話,工作人員大手一揮:「這你就不懂了,人家皇帝都是萬人之上說一不二,我們要是一直客客氣氣的和他們說話,他們還以為我們求著他們呢!到時候反而受氣。」
「像是小伍這種拿他們當玩笑,對他們品頭論足的態度做出來,他們才能認識到我們雖然客氣,但是是我們自身素質高,別給臉不要臉。」工作人員笑嘻嘻地說道:「這種話我們公務工作的時候不能說,小伍提前鋪墊了,咱們的人才能坐享其成啊!」
聽到這番說法,之前沒搞過外事工作的同事若有所思。
這麽想著,同事看向伍愛華的目光中都包含了欽佩。
伍愛華……她還真沒想到這一點。
主要是伍愛華自發的行為和國家需求比較契合,所以上麵一直沒有糾正她的直播風格:畢竟不管多麽尊重古代明君賢臣,也不可能去捧他們封建的臭腳,做得好的讚揚是對的,但是封建製度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該批判還是要批判。
我們這個態度,可不會因為當麵就批評不出來,畢竟平時大家批評和自我批評也不少做。
嘴完漢宣帝之後,伍愛華才繼續開始科普漢朝律法。
「如果說刑事是照抄秦朝,那麽民事和商事方麵,漢朝也沒少借鑑,但是借鑑歸借鑑,還是有很大不同,」伍愛華舉例:「比如說漢初的時候,就各種放權,隨便當地豪族和商人發展。」
「這時候商鞅、韓非、李斯就要跳起來說,說人人都去經商了,還有誰種地?商人對國家有何利?」
「傳統法家確實一直是這麽想的。」伍愛華肯定地說:「但事實上,商人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繁榮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如果沒有行商,外地的物品怎麽能來到本地呢?」伍愛華解釋道:「商業的本質是從交換中獲取利益,例如本地柑橘豐產,當地人總不能靠天天吃柑橘過日子吧?這時候商人拿了外地的布匹、糧食來換,本地人能夠吃飽穿暖,外地人能夠補充維生素,這就是商品流通的價值。」
「至於說商人們發展壯大可能會影響國家穩定,以及大家都去經商沒人種地,這種事情也不用害怕。」伍愛華說著:「經商也是需要一定天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總有人賠的本兒掉,嚐試過不合適,自然人就迴家乖乖種地了。」
「商人發展壯大這事,更是不必憂心,」伍愛華解釋道:「我們看歷朝歷代皇帝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國家的錢暫時存在豪商和地方豪族那裏,平時就讓他們勤勤懇懇積攢錢財,也讓他們和他們的子孫享受享受,等到國家需要錢了,不用臨時想辦法從黎民百姓身上壓榨稅收,直接找一些豪商豪族的不法之事,把人殺了或者流放了,家產充公,國庫就又有錢幹活了。」
伍愛華這話一說,天幕下的商人人人自危。
「這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伍愛華說道:「一般小商人其實不用擔心,你賺的那些錢,還不夠國家看在眼裏,但要是全國排名都靠前的豪商,那就要跟緊國家,國家有需要,捐出大半身家也義不容辭啊!不然你不主動,國家就要主動了。」
「在這方麵,大家真的要好好學學我們的智慧女性巴清,人家多有眼色?你看她雖然損失了一些錢財,但是在始皇手底下獲得了身份待遇啊!」
bb了半天,伍愛華才迴歸正題:「話說迴來,我們說到漢朝民商事製度,主要是物權、債法、婚姻家庭繼承、稅收、商法方麵的規定。」
「古代的物權,主要是土地,漢朝的土地分為國有和私有,國有土地會被皇帝賞賜給貴族和官吏,但是這些賞賜了之後,也不會變為私有的性質,所以是不能隨便買賣的。」
「漢朝物權有個和我們現代非常不一樣的規定,是如果撿到東西交給官府,東西又一直沒人認領,那麽貴重的物品收歸官府,便宜的就直接給撿到東西的人。」伍愛華說道:「而且漢朝也有無主物的先占許可,他們在自己家地裏挖到古董是可以自行占有,不需要交給官府的,不像我們挖到的古董都歸屬國家。」
「像是始皇陵,還有漢文帝的陵墓,不都是我們農民耕種的時候挖地深了點,然後發現的嗎?」
漢文帝:???我的墓和始皇墓一樣被挖了?!
「其實我覺得吧,這是在鼓勵把沒有後代的墳墓劃入自己的土地,然後直接挖墳,東西歸自己,地盤用來種植?畢竟挖出來後,你說你就是在地裏挖到古董金銀,墳墓什麽的不存在,官府又怎麽驗證你說謊?」
「這不是讓不尊重亡者的人享受財富嘛?」
伍愛華這麽一說,古人就炸了:「無稽之談!」
「不敬先人!」
「我大漢怎麽可能提倡挖墳!」
漢武帝當即下令:「馬上把這條律令改了,改成地裏挖出來的古董,一律全部歸朝廷!」
伍愛華這番損話一說,現代一直在看她直播的工作人員都差點沒忍住笑意。
「別說,這主播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當的,我就想不到這麽編排人家漢朝的皇帝。」有人和同事感慨。
同事聞言,無奈說道:「我們日後還要和這些皇帝有交流的吧?現在這麽說了,你覺得以後會被這些皇帝陰陽怪氣的是誰?」
聽到這話,工作人員大手一揮:「這你就不懂了,人家皇帝都是萬人之上說一不二,我們要是一直客客氣氣的和他們說話,他們還以為我們求著他們呢!到時候反而受氣。」
「像是小伍這種拿他們當玩笑,對他們品頭論足的態度做出來,他們才能認識到我們雖然客氣,但是是我們自身素質高,別給臉不要臉。」工作人員笑嘻嘻地說道:「這種話我們公務工作的時候不能說,小伍提前鋪墊了,咱們的人才能坐享其成啊!」
聽到這番說法,之前沒搞過外事工作的同事若有所思。
這麽想著,同事看向伍愛華的目光中都包含了欽佩。
伍愛華……她還真沒想到這一點。
主要是伍愛華自發的行為和國家需求比較契合,所以上麵一直沒有糾正她的直播風格:畢竟不管多麽尊重古代明君賢臣,也不可能去捧他們封建的臭腳,做得好的讚揚是對的,但是封建製度和做得不好的地方,該批判還是要批判。
我們這個態度,可不會因為當麵就批評不出來,畢竟平時大家批評和自我批評也不少做。
嘴完漢宣帝之後,伍愛華才繼續開始科普漢朝律法。
「如果說刑事是照抄秦朝,那麽民事和商事方麵,漢朝也沒少借鑑,但是借鑑歸借鑑,還是有很大不同,」伍愛華舉例:「比如說漢初的時候,就各種放權,隨便當地豪族和商人發展。」
「這時候商鞅、韓非、李斯就要跳起來說,說人人都去經商了,還有誰種地?商人對國家有何利?」
「傳統法家確實一直是這麽想的。」伍愛華肯定地說:「但事實上,商人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繁榮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如果沒有行商,外地的物品怎麽能來到本地呢?」伍愛華解釋道:「商業的本質是從交換中獲取利益,例如本地柑橘豐產,當地人總不能靠天天吃柑橘過日子吧?這時候商人拿了外地的布匹、糧食來換,本地人能夠吃飽穿暖,外地人能夠補充維生素,這就是商品流通的價值。」
「至於說商人們發展壯大可能會影響國家穩定,以及大家都去經商沒人種地,這種事情也不用害怕。」伍愛華說著:「經商也是需要一定天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總有人賠的本兒掉,嚐試過不合適,自然人就迴家乖乖種地了。」
「商人發展壯大這事,更是不必憂心,」伍愛華解釋道:「我們看歷朝歷代皇帝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國家的錢暫時存在豪商和地方豪族那裏,平時就讓他們勤勤懇懇積攢錢財,也讓他們和他們的子孫享受享受,等到國家需要錢了,不用臨時想辦法從黎民百姓身上壓榨稅收,直接找一些豪商豪族的不法之事,把人殺了或者流放了,家產充公,國庫就又有錢幹活了。」
伍愛華這話一說,天幕下的商人人人自危。
「這事古往今來都是如此,」伍愛華說道:「一般小商人其實不用擔心,你賺的那些錢,還不夠國家看在眼裏,但要是全國排名都靠前的豪商,那就要跟緊國家,國家有需要,捐出大半身家也義不容辭啊!不然你不主動,國家就要主動了。」
「在這方麵,大家真的要好好學學我們的智慧女性巴清,人家多有眼色?你看她雖然損失了一些錢財,但是在始皇手底下獲得了身份待遇啊!」
bb了半天,伍愛華才迴歸正題:「話說迴來,我們說到漢朝民商事製度,主要是物權、債法、婚姻家庭繼承、稅收、商法方麵的規定。」
「古代的物權,主要是土地,漢朝的土地分為國有和私有,國有土地會被皇帝賞賜給貴族和官吏,但是這些賞賜了之後,也不會變為私有的性質,所以是不能隨便買賣的。」
「漢朝物權有個和我們現代非常不一樣的規定,是如果撿到東西交給官府,東西又一直沒人認領,那麽貴重的物品收歸官府,便宜的就直接給撿到東西的人。」伍愛華說道:「而且漢朝也有無主物的先占許可,他們在自己家地裏挖到古董是可以自行占有,不需要交給官府的,不像我們挖到的古董都歸屬國家。」
「像是始皇陵,還有漢文帝的陵墓,不都是我們農民耕種的時候挖地深了點,然後發現的嗎?」
漢文帝:???我的墓和始皇墓一樣被挖了?!
「其實我覺得吧,這是在鼓勵把沒有後代的墳墓劃入自己的土地,然後直接挖墳,東西歸自己,地盤用來種植?畢竟挖出來後,你說你就是在地裏挖到古董金銀,墳墓什麽的不存在,官府又怎麽驗證你說謊?」
「這不是讓不尊重亡者的人享受財富嘛?」
伍愛華這麽一說,古人就炸了:「無稽之談!」
「不敬先人!」
「我大漢怎麽可能提倡挖墳!」
漢武帝當即下令:「馬上把這條律令改了,改成地裏挖出來的古董,一律全部歸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