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仔細想想,好像真是這麽迴事。不管哪個藩王做大,都不可能不姓朱,也不可能讓大明變成別的什麽國號。就像東漢沿襲了西漢的血統,不也算是漢朝嗎?
所以老朱家的子孫,就算是篡了權奪了位,也是老朱家的大明……
朱元璋突然覺得這個話題再想下去有些太危險了,於是決定就此打住。
【至於其他朝代,比如宋朝,也曾有過異姓藩王,但是這些異姓藩王都是曾經在趙匡胤打天下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的。】
【但即便如此,後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些異姓藩王,還是一個個都老老實實交出了兵權,成了閑散王爺。】
趙匡胤:朕都不跟他們比疆域了,天卷你還是要把朕拎出來單獨說是吧!朕算是發現了,天卷你對朕有偏見,而且還不是一點點!
【但是三藩不同,三藩的三個王爺,是滿清入關後,在攻打南明小朝廷的時候,投降歸順三個藩王。】
【確切地說,從一開始,這三個藩王就同滿清不是一條心。真要是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唐朝時割據的藩鎮節度使之流。】
已經平定完太子謀反的唐太宗:藩鎮節度使之流?我記得天卷說過,這些官在朕這裏好像不成氣候。
唐玄宗:藩鎮,節度使?安祿山謀反?朕明白了。後世也出現過這種狀況,看來朕要好好聽聽了。
唐高宗:節度使,藩鎮?好像很快就要動搖我大唐國本了,真得先想個辦法防患於未然才是!
【而經過順治和康熙兩名幼主登基,順治又英年早逝。三藩王的心思也有了別樣變化。從以前的恭順,變成了再一次的蠢蠢欲動。】
【所以,康熙在拿下鰲拜終於真正親政後,除掉三藩就成了清朝穩定朝政的當務之急。】
作者有話要說:
祝大家中秋快樂!感謝在2023-09-28 17:30:50~2023-09-29 13:04: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2027111 10瓶;鬆鼠鱖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7章 福運牛15(二合一)
朱元璋:康熙這孩子不容易,事情一件接一件,也不讓人家孩子休息下……額,朕怎麽同情起他來了?
秦始皇:雖然不服,但是扶蘇有這康熙一半果敢決斷,朕也不至於要將他派到匈奴買馬去。哎,什麽時候上天能賜給朕一個安邦治國如康熙,打仗禦敵如霍去病的繼承人呀!
幹隆:我皇祖父威武霸氣,乃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這三位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在順治年間,多爾袞還掌握大權的時候,被派駐雲南、廣東和福建三地。都是所謂「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而三藩之首就是平西王吳三桂,也就是當初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的人。】
明朝諸皇帝:罪、魁、禍、首、找、到、了!最、大、的、明、奸、出、現、了!
崇禎:吳三桂?吳三桂!朕怎麽也想不到竟然是你!竟然是你將滿清大軍放入了關,還做了滿清的平西王!來人呀,讓吳襄速來見朕!
【於是,在康熙智擒鰲拜的四年後,他剛到二十歲時,做出了撤藩的決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三桂終於跳出來了。他打出「興明討虜」的旗號,自封招討兵馬大元帥,反了。】
明朝諸皇帝:打著我大明的旗號,謀大逆不道之事。無恥!
崇禎:這個明奸,做戲,全是做戲。朕要將他千刀萬剮!
康熙:無恥之尤。
幹隆:恬不知恥的小人,叛國賊!
【剛開始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勢如破竹,他帶著大隊人馬從雲貴殺到湖南,所過之處的官員紛紛投降,除了其他兩藩的藩王以及周邊地區紛紛響應外,連台灣的鄭家都支持他。】
【另外,許多其它地區的漢官漢民以及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也都對他一唿百應。】
【但是很快,康熙就調整了策略。採取連拉帶打的策略,首先是對謀反的吳三桂進行堅決的打擊,而對剩下的兩個藩王卻允諾了不少好處,進行招撫。】
朱元璋:這種操作好像有點眼熟。
朱棣:哼,倘若朱允炆從一開始就這麽殺伐果斷,怕是我燕軍早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朱允炆:額,不是應該先攻打兩個較弱的藩王,然後再集中力量攻打最強的嗎?這可是黃子澄對朕說的。
【就這樣,這場戰爭在進行了五年後,耿精忠和尚之信也就是尚可喜的兒子,重新歸順了清廷。吳三桂獨木難支。終於在窮途末路之際露出了自己的本來目的,在衡州稱帝。】
朱允炆有些想不通:兩家歸順,一家稱帝?這藩豈不是等於沒有削嗎?
【之後吳三桂病死,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吳世璠。而在康熙二十年的時候,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也在這一刻徹底平定。】
【就在三藩平定的同年,鄭成功在台灣病逝,台灣陷入內亂。於是在三年後,大將施琅攻破台灣,台灣也終於重新迴歸華夏的懷抱。】
【而這一年,康熙才剛剛過了三十歲。】
三十歲的時候竟然辦了這麽多大事。
朱元璋撚著鬍鬚忍不住暗暗點頭:此子果然勇武,比得上老朱我當年的風采。
所以老朱家的子孫,就算是篡了權奪了位,也是老朱家的大明……
朱元璋突然覺得這個話題再想下去有些太危險了,於是決定就此打住。
【至於其他朝代,比如宋朝,也曾有過異姓藩王,但是這些異姓藩王都是曾經在趙匡胤打天下的時候立下了赫赫戰功的。】
【但即便如此,後來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些異姓藩王,還是一個個都老老實實交出了兵權,成了閑散王爺。】
趙匡胤:朕都不跟他們比疆域了,天卷你還是要把朕拎出來單獨說是吧!朕算是發現了,天卷你對朕有偏見,而且還不是一點點!
【但是三藩不同,三藩的三個王爺,是滿清入關後,在攻打南明小朝廷的時候,投降歸順三個藩王。】
【確切地說,從一開始,這三個藩王就同滿清不是一條心。真要是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唐朝時割據的藩鎮節度使之流。】
已經平定完太子謀反的唐太宗:藩鎮節度使之流?我記得天卷說過,這些官在朕這裏好像不成氣候。
唐玄宗:藩鎮,節度使?安祿山謀反?朕明白了。後世也出現過這種狀況,看來朕要好好聽聽了。
唐高宗:節度使,藩鎮?好像很快就要動搖我大唐國本了,真得先想個辦法防患於未然才是!
【而經過順治和康熙兩名幼主登基,順治又英年早逝。三藩王的心思也有了別樣變化。從以前的恭順,變成了再一次的蠢蠢欲動。】
【所以,康熙在拿下鰲拜終於真正親政後,除掉三藩就成了清朝穩定朝政的當務之急。】
作者有話要說:
祝大家中秋快樂!感謝在2023-09-28 17:30:50~2023-09-29 13:04: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22027111 10瓶;鬆鼠鱖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97章 福運牛15(二合一)
朱元璋:康熙這孩子不容易,事情一件接一件,也不讓人家孩子休息下……額,朕怎麽同情起他來了?
秦始皇:雖然不服,但是扶蘇有這康熙一半果敢決斷,朕也不至於要將他派到匈奴買馬去。哎,什麽時候上天能賜給朕一個安邦治國如康熙,打仗禦敵如霍去病的繼承人呀!
幹隆:我皇祖父威武霸氣,乃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這三位藩王,分別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在順治年間,多爾袞還掌握大權的時候,被派駐雲南、廣東和福建三地。都是所謂「天高皇帝遠」的地方。】
【而三藩之首就是平西王吳三桂,也就是當初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的人。】
明朝諸皇帝:罪、魁、禍、首、找、到、了!最、大、的、明、奸、出、現、了!
崇禎:吳三桂?吳三桂!朕怎麽也想不到竟然是你!竟然是你將滿清大軍放入了關,還做了滿清的平西王!來人呀,讓吳襄速來見朕!
【於是,在康熙智擒鰲拜的四年後,他剛到二十歲時,做出了撤藩的決定。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三桂終於跳出來了。他打出「興明討虜」的旗號,自封招討兵馬大元帥,反了。】
明朝諸皇帝:打著我大明的旗號,謀大逆不道之事。無恥!
崇禎:這個明奸,做戲,全是做戲。朕要將他千刀萬剮!
康熙:無恥之尤。
幹隆:恬不知恥的小人,叛國賊!
【剛開始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勢如破竹,他帶著大隊人馬從雲貴殺到湖南,所過之處的官員紛紛投降,除了其他兩藩的藩王以及周邊地區紛紛響應外,連台灣的鄭家都支持他。】
【另外,許多其它地區的漢官漢民以及少數民族的上層人士也都對他一唿百應。】
【但是很快,康熙就調整了策略。採取連拉帶打的策略,首先是對謀反的吳三桂進行堅決的打擊,而對剩下的兩個藩王卻允諾了不少好處,進行招撫。】
朱元璋:這種操作好像有點眼熟。
朱棣:哼,倘若朱允炆從一開始就這麽殺伐果斷,怕是我燕軍早已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了。
朱允炆:額,不是應該先攻打兩個較弱的藩王,然後再集中力量攻打最強的嗎?這可是黃子澄對朕說的。
【就這樣,這場戰爭在進行了五年後,耿精忠和尚之信也就是尚可喜的兒子,重新歸順了清廷。吳三桂獨木難支。終於在窮途末路之際露出了自己的本來目的,在衡州稱帝。】
朱允炆有些想不通:兩家歸順,一家稱帝?這藩豈不是等於沒有削嗎?
【之後吳三桂病死,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孫子吳世璠。而在康熙二十年的時候,清軍攻破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也在這一刻徹底平定。】
【就在三藩平定的同年,鄭成功在台灣病逝,台灣陷入內亂。於是在三年後,大將施琅攻破台灣,台灣也終於重新迴歸華夏的懷抱。】
【而這一年,康熙才剛剛過了三十歲。】
三十歲的時候竟然辦了這麽多大事。
朱元璋撚著鬍鬚忍不住暗暗點頭:此子果然勇武,比得上老朱我當年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