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復4接上 但是沒過多久,外麵守候的人就聽到了斧子拖地的聲音,然後還聽到趙匡胤的唿喝聲,並且透過窗影,看到裏麵的人好像有躲閃的動作。】
【迴復5接上 眾人正疑惑不解時,趙匡義從房間中走出來,說是皇兄暴病而亡了,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自己。並說等自己死後,在將皇位傳給侄兒,也就是趙匡胤的兒子。】
趙匡胤的胸口快速起伏起來。
如果真有這件事,而外麵的人還都信了裏麵人的話,那這些人是傻子嗎?
這擺明了是自己被害了,自己的弟弟謀奪了他的皇位呀!
隨後他氣急反笑,看著一旁的趙匡義道:「皇弟,你怎麽看?」
趙匡義立即跪了下來,滿頭大汗地道:「皇兄,這絕對是後世的謠言,絕不可信!無論如何,在宮中陛下都絕不會同下臣單獨會麵,總會有人隨侍在側的。」
就算是沒有明麵上的侍從,也會有人暗中保護。自古以來,一國之君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趙匡胤自然也知道,趙匡義說得沒錯,所以後世對這件事一定有什麽誤會在裏麵,而這個時候,卻聽天卷又道:
【迴復6接上 當然了,這是第一個版本,還有第二個。】
果然還有第二個!
趙匡義鬆了口氣,一臉期待的看向天卷,希望這次天卷不要再說出什麽讓他辯無可辯的話來了。
【迴復7接上 第二個版本是,趙匡胤在宮中飲酒暴亡,皇後得知後立即讓太監王繼恩去把皇子趙德芳叫來。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太監出了皇宮,卻轉身去了趙匡義府上。】
【迴復8接上 結果就是趙匡義進了宮主持大局,而最後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手段,反正是繼承了皇位。】
這第二個版本……趙匡義目瞪口呆。
不但是他,就連一直隨侍在側的王公公都嚇了一跳,「噗通」一下跪了下來:「陛下英明,奴才是萬萬不敢的呀!」
他平時也就在宮中給晉王帶個話,晉王出手闊綽,對他也不錯,但他卻是萬萬不敢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呀!
怎麽這火就突然燒到他身上來了。
「不錯,不錯!」看著天卷,趙匡胤使勁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趙匡義,「皇弟,朕倒是覺得這第二個版本倒更像是真的,皇弟怎麽看?」
趙匡義哪敢再開口,他知道自己如今說什麽都是錯,隻能沉默不言,
他心中暗暗算了算時辰,偷偷看向大殿門口的地方,估摸著應該也差不多了。
幸好他這幾次越發覺得不對,這次一進宮就讓人搬救兵去了,算起來也快到了!
見趙匡義不說話,趙匡胤的臉色更冷,他看著天卷,喃喃出聲:「這些人就這麽信了?信了朕越過兒子們將皇位傳給朕的弟弟了?一無遺詔,二無口諭。就憑你輕飄飄的一句話?」
「朕的身邊難道都是一群蠢貨嗎?」
【迴復9接上 但是,先有斧聲燭影的疑案,又沒有詔書和口諭,朝堂中還是有大部分臣子不相信趙匡義的一麵之詞。質疑他繼位的合法性,懷疑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因。】
像是迴答趙匡胤心中的疑問一般,天卷繼續說道。
【迴復10接上 但是,趙匡義因為軍權在握,陛下的其他皇子又年幼,無法同他抗衡,他就這麽登上了皇位。】
【迴復11接上 就像是若幹年前他將黃袍披在酒醉的哥哥身上時,周王無可奈何下隻能禪位給趙匡胤一般。】
天卷的話剛說到這裏,卻聽門口有人稟報:「太後娘娘駕到!」
太後身體康健,腳步也沉穩有力,稟報聲剛剛落下,便聽到她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
「陛下,聽說你今日要治你弟弟的罪。果然是天家無情嗎?別的大臣也就算了,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放過,你竟然連這種兄弟鬩牆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太後怎麽來了?
趙匡胤眉頭微皺,掃了眼地上跪著的趙匡義,明白了。看來太後應該是趙匡義叫來的。
隻是他也是剛進宮,就能讓宮人去請太後過來,看來這後宮中有他不少的人呀。
這麽說,自己的一舉一動豈不是都在他的監視之下了?
如此一來,天卷所說的事情,也就更能順理成章的發生了!
【迴復12接上 但是雖然這皇位是登上了,朝中乃至民間仍舊對趙匡胤的死,對趙匡義的登位議論紛紛。直到六年後,有人拿出了趙匡胤和杜太後簽訂的《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
趙匡胤愣了下……那是什麽東西?
本來氣勢洶洶的杜太後,此時聽到天卷竟然也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愣。
【迴復13接上 原來這份《金匱之盟》是杜太後臨終前,擔心大宋江山因為繼承人年幼,會像後周那樣,被趙匡胤這種權臣篡位,讓他簽下的。】
【迴復14接上 這份盟約是杜太後由宰相趙普見證,同趙匡胤三方簽訂的內容,主打意思就是一個「兄終弟及」。】
【迴復15接上 也就是說,宋朝的皇位,在趙匡胤之後傳給趙匡義,趙匡義再傳給三兒子趙廷美。而最後才會傳給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
金匱之盟?
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這皇位哪有這麽傳的?這不是盼著朕早點死嗎?
看到金匱之盟的內容,趙匡胤再次被氣笑了。
【迴復5接上 眾人正疑惑不解時,趙匡義從房間中走出來,說是皇兄暴病而亡了,臨終前將皇位傳給了自己。並說等自己死後,在將皇位傳給侄兒,也就是趙匡胤的兒子。】
趙匡胤的胸口快速起伏起來。
如果真有這件事,而外麵的人還都信了裏麵人的話,那這些人是傻子嗎?
這擺明了是自己被害了,自己的弟弟謀奪了他的皇位呀!
隨後他氣急反笑,看著一旁的趙匡義道:「皇弟,你怎麽看?」
趙匡義立即跪了下來,滿頭大汗地道:「皇兄,這絕對是後世的謠言,絕不可信!無論如何,在宮中陛下都絕不會同下臣單獨會麵,總會有人隨侍在側的。」
就算是沒有明麵上的侍從,也會有人暗中保護。自古以來,一國之君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
趙匡胤自然也知道,趙匡義說得沒錯,所以後世對這件事一定有什麽誤會在裏麵,而這個時候,卻聽天卷又道:
【迴復6接上 當然了,這是第一個版本,還有第二個。】
果然還有第二個!
趙匡義鬆了口氣,一臉期待的看向天卷,希望這次天卷不要再說出什麽讓他辯無可辯的話來了。
【迴復7接上 第二個版本是,趙匡胤在宮中飲酒暴亡,皇後得知後立即讓太監王繼恩去把皇子趙德芳叫來。但是不知道為什麽,太監出了皇宮,卻轉身去了趙匡義府上。】
【迴復8接上 結果就是趙匡義進了宮主持大局,而最後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麽手段,反正是繼承了皇位。】
這第二個版本……趙匡義目瞪口呆。
不但是他,就連一直隨侍在側的王公公都嚇了一跳,「噗通」一下跪了下來:「陛下英明,奴才是萬萬不敢的呀!」
他平時也就在宮中給晉王帶個話,晉王出手闊綽,對他也不錯,但他卻是萬萬不敢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呀!
怎麽這火就突然燒到他身上來了。
「不錯,不錯!」看著天卷,趙匡胤使勁點了點頭,然後又看向趙匡義,「皇弟,朕倒是覺得這第二個版本倒更像是真的,皇弟怎麽看?」
趙匡義哪敢再開口,他知道自己如今說什麽都是錯,隻能沉默不言,
他心中暗暗算了算時辰,偷偷看向大殿門口的地方,估摸著應該也差不多了。
幸好他這幾次越發覺得不對,這次一進宮就讓人搬救兵去了,算起來也快到了!
見趙匡義不說話,趙匡胤的臉色更冷,他看著天卷,喃喃出聲:「這些人就這麽信了?信了朕越過兒子們將皇位傳給朕的弟弟了?一無遺詔,二無口諭。就憑你輕飄飄的一句話?」
「朕的身邊難道都是一群蠢貨嗎?」
【迴復9接上 但是,先有斧聲燭影的疑案,又沒有詔書和口諭,朝堂中還是有大部分臣子不相信趙匡義的一麵之詞。質疑他繼位的合法性,懷疑宋太祖趙匡胤的死因。】
像是迴答趙匡胤心中的疑問一般,天卷繼續說道。
【迴復10接上 但是,趙匡義因為軍權在握,陛下的其他皇子又年幼,無法同他抗衡,他就這麽登上了皇位。】
【迴復11接上 就像是若幹年前他將黃袍披在酒醉的哥哥身上時,周王無可奈何下隻能禪位給趙匡胤一般。】
天卷的話剛說到這裏,卻聽門口有人稟報:「太後娘娘駕到!」
太後身體康健,腳步也沉穩有力,稟報聲剛剛落下,便聽到她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
「陛下,聽說你今日要治你弟弟的罪。果然是天家無情嗎?別的大臣也就算了,連自己的親弟弟都不放過,你竟然連這種兄弟鬩牆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太後怎麽來了?
趙匡胤眉頭微皺,掃了眼地上跪著的趙匡義,明白了。看來太後應該是趙匡義叫來的。
隻是他也是剛進宮,就能讓宮人去請太後過來,看來這後宮中有他不少的人呀。
這麽說,自己的一舉一動豈不是都在他的監視之下了?
如此一來,天卷所說的事情,也就更能順理成章的發生了!
【迴復12接上 但是雖然這皇位是登上了,朝中乃至民間仍舊對趙匡胤的死,對趙匡義的登位議論紛紛。直到六年後,有人拿出了趙匡胤和杜太後簽訂的《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
趙匡胤愣了下……那是什麽東西?
本來氣勢洶洶的杜太後,此時聽到天卷竟然也提到了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愣。
【迴復13接上 原來這份《金匱之盟》是杜太後臨終前,擔心大宋江山因為繼承人年幼,會像後周那樣,被趙匡胤這種權臣篡位,讓他簽下的。】
【迴復14接上 這份盟約是杜太後由宰相趙普見證,同趙匡胤三方簽訂的內容,主打意思就是一個「兄終弟及」。】
【迴復15接上 也就是說,宋朝的皇位,在趙匡胤之後傳給趙匡義,趙匡義再傳給三兒子趙廷美。而最後才會傳給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
金匱之盟?
怎麽會有這種東西?
這皇位哪有這麽傳的?這不是盼著朕早點死嗎?
看到金匱之盟的內容,趙匡胤再次被氣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