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歷史同人] 開局盤點十大少年天子 作者:魚籽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什麽靖康恥,徽欽二帝被俘。他都決不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
【不僅僅眼光犀利,宋仁宗的胸懷也十分的寬廣。大家都隻知道蘇軾狂放不羈,可知蘇轍在他的試卷上曾經大罵宋仁宗。說皇室奢靡,內宮冗餘。看得主考官歐陽修都心驚膽戰。】
在考卷上大罵皇帝?
各朝各代的皇帝:明白了,看來蘇家兄弟是一脈相承呀!
【卻沒想到宋仁宗不但未治蘇轍的罪,還竟然給了兩兄弟這麽高的評價。這不管是在前朝還是在後世,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也正是如此,在宋仁宗時期才沒有後世那些「文字獄」之類事件,才會讓宋朝的文學藝術發展出現井噴之態。】
【而宋朝六大家中其餘幾人,更是一個比一個的充滿話題性。】
【首先是歐陽修。歐陽修此人小時家貧,練字的紙都沒有,看書都是借著看。靠他母親用葦杆在沙地上教他寫字。有一個成語「畫荻教子」就是說的他們母子。】
【但是後來,宋朝六大家中的其餘五人,卻都是他的門生。乃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北宋文壇一哥。】
宋朝六大家,五人都是他門生?
此人選才任能的本事,別說是在宋朝了,哪怕是在有科舉以來的各個朝代,都是首屈一指的。
各位帝王看著「歐陽修」這幾個字眼睛都快綠了。
帝王們最缺的是什麽,正是人才呀。
人才最怕什麽?最怕的就是明珠蒙塵。
若是能有這樣一個慧眼識珠的伯樂,此人的存在,簡直比人才本身還可貴!
若是因此列入六大家之一,倒也算是勉強夠格。
【在他還沒有考中進士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直接殺入殿試。】
【那時的他少年得誌,自然也張狂了些,覺得自己一定能中狀元。於是在殿試之前,竟然提前做了一身狀元袍。就等著中了狀元跨馬遊街的時候穿。】
眾帝王:連中三元!若是無意外,定然是狀元郎了!
【而在宋仁宗親自主持的殿試中,他果然是才思敏捷,舌粲蓮花。水平明顯壓了其他學子一頭。】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殿試的成績下來,他竟然隻得了十四名。】
眾帝王:
啥啥啥,十四名?
連中三元的大才子,最終在殿試上隻得了十四名?
是這個才子水份太大,還是他說得罪了什麽人,難道是皇帝?
不是說這個宋仁宗心胸寬闊嗎?
這是給穿小鞋了?
【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更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誤在何處。】
各位麵宋仁宗前的帝王:要我我也不理解。
【不過,雖然沒中狀元,歐陽修也領受了官職,做了一個京官。】
【隻是,殿試上發生的事,卻讓他終於開始審視自己。從那以後,他不管是為官還是做人,抑或是文風,都趨向於樸實無華的務實風格。】
【若幹年後,仁宗早已薨逝,到了神宗之時,當時歐陽修才知道當初那場殿試的真相。】
眾帝王紛紛豎起了耳朵。
【原來,當時那場殿試中,歐陽修才華出眾,艷壓群生,本來是當之無愧的狀元。但是宋仁宗卻因為他太過張狂,覺得還需要歷練。這才沒將他點成狀元。】
【而也正是這番磨礪,讓宋朝歷史上雖然少了一個才華橫溢的狀元郎,卻多了一個流芳百世的文壇伯樂。】
少了一個狀元郎,卻多了一個伯樂?
各朝帝王均是一愣。
從對這個歐陽修的嚴格,到後來對蘇轍的寬容。這位宋仁宗還真是一個公而無私之人呀!
沒有自己的喜惡,一切都靠守正之心對待朝堂中的任何人和事。實在是一名當皇帝當得已經「忘我」的好皇帝。
眾帝王不由感慨:人人都想得到伯樂,可又有幾人是能發現伯樂的伯樂?歐陽修好找,可宋仁宗卻不好做呀!
就在這時,卻見視頻上方飄來彈幕:
【@十全老人塗鴉怪:宋仁宗才是世上第一伯樂。在此期間,還出現了範仲淹、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等名臣大家也是出自此時期。實在是歷代帝王之楷模!】
看來這位「塗鴉怪」還真是宋仁宗的真粉呀,隻要是誇讚宋仁宗的內容,都有他出來打卡點讚。
雷小萌給他點了個贊,還沒有迴覆,卻見空中又飄來一條彈幕。
【@愛換的抗狼兄:塗鴉兄謬讚,朕愧不敢當!】
啊,這個抗狼兄難道就是扮演的宋仁宗趙禎?
「抗狼」這兩個字,倒是能看出終宋仁宗一生的「忍辱負重」啊!
外要緩解北方侵襲,內要抵擋住大臣們的勸諫。還要擔負起從他那個不靠譜的老爹手中接下的大宋江山。
真的是不容易呀!
想到這裏,雷小萌迴道:
【陛下謙虛了,同您父親比起來,您可比他更有資格封禪泰山。不過可惜,自他封禪以後,這種政治活動就在帝王們的重大活動中終結了。我估計泰山應該恨死你父皇了!】
畢竟,對一個終結了「泰山封禪」這種眾帝王都嚮往的重要活動的人來說,能把大宋江山安安穩穩交給後代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秦朝。
終結了泰山封禪?
【不僅僅眼光犀利,宋仁宗的胸懷也十分的寬廣。大家都隻知道蘇軾狂放不羈,可知蘇轍在他的試卷上曾經大罵宋仁宗。說皇室奢靡,內宮冗餘。看得主考官歐陽修都心驚膽戰。】
在考卷上大罵皇帝?
各朝各代的皇帝:明白了,看來蘇家兄弟是一脈相承呀!
【卻沒想到宋仁宗不但未治蘇轍的罪,還竟然給了兩兄弟這麽高的評價。這不管是在前朝還是在後世,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也正是如此,在宋仁宗時期才沒有後世那些「文字獄」之類事件,才會讓宋朝的文學藝術發展出現井噴之態。】
【而宋朝六大家中其餘幾人,更是一個比一個的充滿話題性。】
【首先是歐陽修。歐陽修此人小時家貧,練字的紙都沒有,看書都是借著看。靠他母親用葦杆在沙地上教他寫字。有一個成語「畫荻教子」就是說的他們母子。】
【但是後來,宋朝六大家中的其餘五人,卻都是他的門生。乃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北宋文壇一哥。】
宋朝六大家,五人都是他門生?
此人選才任能的本事,別說是在宋朝了,哪怕是在有科舉以來的各個朝代,都是首屈一指的。
各位帝王看著「歐陽修」這幾個字眼睛都快綠了。
帝王們最缺的是什麽,正是人才呀。
人才最怕什麽?最怕的就是明珠蒙塵。
若是能有這樣一個慧眼識珠的伯樂,此人的存在,簡直比人才本身還可貴!
若是因此列入六大家之一,倒也算是勉強夠格。
【在他還沒有考中進士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在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直接殺入殿試。】
【那時的他少年得誌,自然也張狂了些,覺得自己一定能中狀元。於是在殿試之前,竟然提前做了一身狀元袍。就等著中了狀元跨馬遊街的時候穿。】
眾帝王:連中三元!若是無意外,定然是狀元郎了!
【而在宋仁宗親自主持的殿試中,他果然是才思敏捷,舌粲蓮花。水平明顯壓了其他學子一頭。】
【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殿試的成績下來,他竟然隻得了十四名。】
眾帝王:
啥啥啥,十四名?
連中三元的大才子,最終在殿試上隻得了十四名?
是這個才子水份太大,還是他說得罪了什麽人,難道是皇帝?
不是說這個宋仁宗心胸寬闊嗎?
這是給穿小鞋了?
【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更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失誤在何處。】
各位麵宋仁宗前的帝王:要我我也不理解。
【不過,雖然沒中狀元,歐陽修也領受了官職,做了一個京官。】
【隻是,殿試上發生的事,卻讓他終於開始審視自己。從那以後,他不管是為官還是做人,抑或是文風,都趨向於樸實無華的務實風格。】
【若幹年後,仁宗早已薨逝,到了神宗之時,當時歐陽修才知道當初那場殿試的真相。】
眾帝王紛紛豎起了耳朵。
【原來,當時那場殿試中,歐陽修才華出眾,艷壓群生,本來是當之無愧的狀元。但是宋仁宗卻因為他太過張狂,覺得還需要歷練。這才沒將他點成狀元。】
【而也正是這番磨礪,讓宋朝歷史上雖然少了一個才華橫溢的狀元郎,卻多了一個流芳百世的文壇伯樂。】
少了一個狀元郎,卻多了一個伯樂?
各朝帝王均是一愣。
從對這個歐陽修的嚴格,到後來對蘇轍的寬容。這位宋仁宗還真是一個公而無私之人呀!
沒有自己的喜惡,一切都靠守正之心對待朝堂中的任何人和事。實在是一名當皇帝當得已經「忘我」的好皇帝。
眾帝王不由感慨:人人都想得到伯樂,可又有幾人是能發現伯樂的伯樂?歐陽修好找,可宋仁宗卻不好做呀!
就在這時,卻見視頻上方飄來彈幕:
【@十全老人塗鴉怪:宋仁宗才是世上第一伯樂。在此期間,還出現了範仲淹、包拯、韓琦、文彥博、司馬光等名臣大家也是出自此時期。實在是歷代帝王之楷模!】
看來這位「塗鴉怪」還真是宋仁宗的真粉呀,隻要是誇讚宋仁宗的內容,都有他出來打卡點讚。
雷小萌給他點了個贊,還沒有迴覆,卻見空中又飄來一條彈幕。
【@愛換的抗狼兄:塗鴉兄謬讚,朕愧不敢當!】
啊,這個抗狼兄難道就是扮演的宋仁宗趙禎?
「抗狼」這兩個字,倒是能看出終宋仁宗一生的「忍辱負重」啊!
外要緩解北方侵襲,內要抵擋住大臣們的勸諫。還要擔負起從他那個不靠譜的老爹手中接下的大宋江山。
真的是不容易呀!
想到這裏,雷小萌迴道:
【陛下謙虛了,同您父親比起來,您可比他更有資格封禪泰山。不過可惜,自他封禪以後,這種政治活動就在帝王們的重大活動中終結了。我估計泰山應該恨死你父皇了!】
畢竟,對一個終結了「泰山封禪」這種眾帝王都嚮往的重要活動的人來說,能把大宋江山安安穩穩交給後代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秦朝。
終結了泰山封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