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
心裏念著藥膳口訣,於英如慢火煨燉。
一邊看著火,一邊繼續做豚皮餅、湯餅、跳丸炙、胡炮肉……
她最喜歡做的,是跳丸炙。
羊肉、豬肉各半,都切成細絲。再加三升生薑、五葉桔皮、二升藏瓜、五升蔥白,擱一起合搗。
搗了一陣,豬羊肉混在一起,團成彈丸大小的肉球,名曰丸炙。
至於湯料,則要以羊肉調味。等到水沸時,下入丸炙去煮。
李雲從、李雲洲都很喜歡這道菜。
之前,她曾聽李雲從說,連白馬公崔浩,都對跳丸炙稱許不已,還把它寫進了《食經》裏。
半個時辰後,於英如聽得門口窸窸窣窣,便扭頭去看,見是李雲洲衝他扮鬼臉,也笑了起來:“二師兄!”
“錯了,師兄!”李雲洲強調,“他又不行醫,好意思當大師兄?”
於英如又好氣又:“你連這個都要爭啊。”
但聽李雲洲嘀咕了一句“我想爭的可多了”,他便縮迴頭沒見影了。
隨後,門外拋過來一句“快點,餓了餓了”。
於英如沒法,無奈地拔高聲音:“再等一刻鍾。”
許是,因他馬上就要出門了吧,李雲洲這兩日,就跟小狗似的黏人。
一時黏著他阿父,一時黏著他小姨,一時又黏著於英如。
不過,她本來就要隨他同往荊州,做他的幫手,他又何必黏她?
一刻鍾後,飯菜果然都做好了。
於英如使喚著李雲洲,先把小豆白雞燉汁盛出去,再來取別的菜。
二人把菜分盤裝好,送到食案上。
李雲洲在飯堂裏逡巡片刻,眼裏有幾分失落:“那個人呢?”
他說的“那個人”,是他阿幹李雲從。
“還在坊間巡視吧,他這個活計……”李宏本來想論議幾句,但又覺不妥,但及時說了聲。
正好,陽英也在瞪他。
他和陽英,是跟隨大魏車馬迴平城的。本來,陽英還不想迴,說她就在姑臧開懸醫閣呆著便好,無須迴來討人厭。
李宏詫怪不已,怎麽迴來就討人厭了?
問了一陣,他才明白,數月前,陽英為了給阿姊出口惡氣,便要求李宏在醫館中不能問診,隻能抓藥。陽英想知道,迴平城之後,她算什麽身份?
什麽身份?自然是懸醫閣的老大!
醫館是她的,其他人都任她使喚。
得到李宏的再三保證,陽英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把在姑臧的分館轉給出師的徒弟白術。自己隻帶了一個叫半夏的徒弟迴來。
“師父,”於英如把李宏拉到食案邊,“先喝口湯,特意給你熬的。”
小豆白雞燉汁,治水腫。
近幾日,李宏勞倦過度,腎失開合,以致於全身浮腫。
“我這徒兒……好,好!”
李宏依言坐下,喝了口燉汁,連聲稱讚。
“先吃飯吧,不等老大了。這麽大的人了。”
李宏發了話,大家便都不等了。隻於英如一壁用膳,一壁朝門外瞅。
還真讓她瞅到了。
不到一刻鍾,李雲從便迴來了。
雪底留痕,他的風帽上也伏著一層雪粒子。
於英如忙起身迎上去,脆聲道:“大師兄迴來啦!”
說著,便去幫他取風帽,搭在竹衣架上。
李雲從道了聲謝,坐在自己的食案前。
見狀,李雲洲撇撇嘴,咕噥:“什麽大師兄……”
“這孩子,怎麽還和你阿幹鬧別扭?”
陽英耳尖,聽得李雲洲這話,微微蹙起眉。
阿姊已經不在了,她又沒有子嗣,便把這倆孩子,當自己親生的一般無二。
但這兩個孩子都不讓她放心。
李蓋,李雲從,長得更像阿姊,武功高強,敦厚穩重,但他成天在景行坊晃來晃去,分明對還公主存著非分之想。
李渚,李雲洲,醫學奇才,但膽子大得驚人,老做些冒險的事,平時也沒個正形,老愛作弄人。
陽英搖搖頭,真是沒一個省心的。
香濃的酪漿,色香俱佳,陽英喝了一口。
“阿奴,”李雲從未及吃飯,便從懷中摸出一個匣子,“這個給你。”
李雲洲耷著眼皮,略看了一眼,一動不動。
“公主給你的。”
“哦?”
李雲洲呆滯的神色,倏爾有了神采。
起身快步走去,李雲洲一把奪過匣子,迫不及待打開。
一枚冠帽飾,金閃閃的!
李雲洲往李雲從的風帽上瞄了一眼,哼哼一聲。
“我的,比你的那個好看。”
其實,大小一樣,紋飾也隻有細微差別。
“是是是,你這枚更好看。”李雲從用誆小孩的口吻,順著他的話說,“公主說你要遠行,特意為你定製的。”
“她為何不直接給我?”李雲洲沒多想,疑問衝口而出。
“雲洲,公主的腿……”陽英提醒他。
李雲洲“哦”了一聲,眸光卻添了鬱色:“她可以讓人知會一聲,我又不是跑不動。”
“今日,我正好路過景行坊,剛好遇到了公主……”李雲從解釋。
一語未畢,李雲洲就打斷他的話:“公主還在那兒麽?”
“在啊,今日剛上任。喂——”
“飯我不吃了!”
李雲洲旋風一般衝出去。
“雲洲!”幾個人齊齊出聲,俱是驚異不已。
門外又拋下一句“我去跟公主道個別”。
李宏尷尬一笑:“這孩子,跟公主呆久了,當她是姊姊了。”
話音剛落,一陣旋風又殺了迴來,黑色的。
李雲洲穿的黑衣。
一句解釋沒有,他直往小院彼方殺過去。
等到眾人吃了好幾口肉,他才又容光煥發地跑過來,手裏還拎著一個小盒子。還也換了一身月牙形貼近的袍服。(1)
李雲從擰著眉,不知說什麽好。
每個人都傻愣愣看著李雲洲跑出去,一時無言。
隻有陽英高唿一聲“慢點,仔細摔著了”。
(1)貼金是漢魏時期較為流行的一種印花工藝。先把金塊打成很薄的金箔,再剪裁成所需的形狀,如月牙、花蕾等。最後,需用粘合劑,把金箔貼在衣服麵料上。這種服色,所費不菲。
心裏念著藥膳口訣,於英如慢火煨燉。
一邊看著火,一邊繼續做豚皮餅、湯餅、跳丸炙、胡炮肉……
她最喜歡做的,是跳丸炙。
羊肉、豬肉各半,都切成細絲。再加三升生薑、五葉桔皮、二升藏瓜、五升蔥白,擱一起合搗。
搗了一陣,豬羊肉混在一起,團成彈丸大小的肉球,名曰丸炙。
至於湯料,則要以羊肉調味。等到水沸時,下入丸炙去煮。
李雲從、李雲洲都很喜歡這道菜。
之前,她曾聽李雲從說,連白馬公崔浩,都對跳丸炙稱許不已,還把它寫進了《食經》裏。
半個時辰後,於英如聽得門口窸窸窣窣,便扭頭去看,見是李雲洲衝他扮鬼臉,也笑了起來:“二師兄!”
“錯了,師兄!”李雲洲強調,“他又不行醫,好意思當大師兄?”
於英如又好氣又:“你連這個都要爭啊。”
但聽李雲洲嘀咕了一句“我想爭的可多了”,他便縮迴頭沒見影了。
隨後,門外拋過來一句“快點,餓了餓了”。
於英如沒法,無奈地拔高聲音:“再等一刻鍾。”
許是,因他馬上就要出門了吧,李雲洲這兩日,就跟小狗似的黏人。
一時黏著他阿父,一時黏著他小姨,一時又黏著於英如。
不過,她本來就要隨他同往荊州,做他的幫手,他又何必黏她?
一刻鍾後,飯菜果然都做好了。
於英如使喚著李雲洲,先把小豆白雞燉汁盛出去,再來取別的菜。
二人把菜分盤裝好,送到食案上。
李雲洲在飯堂裏逡巡片刻,眼裏有幾分失落:“那個人呢?”
他說的“那個人”,是他阿幹李雲從。
“還在坊間巡視吧,他這個活計……”李宏本來想論議幾句,但又覺不妥,但及時說了聲。
正好,陽英也在瞪他。
他和陽英,是跟隨大魏車馬迴平城的。本來,陽英還不想迴,說她就在姑臧開懸醫閣呆著便好,無須迴來討人厭。
李宏詫怪不已,怎麽迴來就討人厭了?
問了一陣,他才明白,數月前,陽英為了給阿姊出口惡氣,便要求李宏在醫館中不能問診,隻能抓藥。陽英想知道,迴平城之後,她算什麽身份?
什麽身份?自然是懸醫閣的老大!
醫館是她的,其他人都任她使喚。
得到李宏的再三保證,陽英這才滿意地點點頭,把在姑臧的分館轉給出師的徒弟白術。自己隻帶了一個叫半夏的徒弟迴來。
“師父,”於英如把李宏拉到食案邊,“先喝口湯,特意給你熬的。”
小豆白雞燉汁,治水腫。
近幾日,李宏勞倦過度,腎失開合,以致於全身浮腫。
“我這徒兒……好,好!”
李宏依言坐下,喝了口燉汁,連聲稱讚。
“先吃飯吧,不等老大了。這麽大的人了。”
李宏發了話,大家便都不等了。隻於英如一壁用膳,一壁朝門外瞅。
還真讓她瞅到了。
不到一刻鍾,李雲從便迴來了。
雪底留痕,他的風帽上也伏著一層雪粒子。
於英如忙起身迎上去,脆聲道:“大師兄迴來啦!”
說著,便去幫他取風帽,搭在竹衣架上。
李雲從道了聲謝,坐在自己的食案前。
見狀,李雲洲撇撇嘴,咕噥:“什麽大師兄……”
“這孩子,怎麽還和你阿幹鬧別扭?”
陽英耳尖,聽得李雲洲這話,微微蹙起眉。
阿姊已經不在了,她又沒有子嗣,便把這倆孩子,當自己親生的一般無二。
但這兩個孩子都不讓她放心。
李蓋,李雲從,長得更像阿姊,武功高強,敦厚穩重,但他成天在景行坊晃來晃去,分明對還公主存著非分之想。
李渚,李雲洲,醫學奇才,但膽子大得驚人,老做些冒險的事,平時也沒個正形,老愛作弄人。
陽英搖搖頭,真是沒一個省心的。
香濃的酪漿,色香俱佳,陽英喝了一口。
“阿奴,”李雲從未及吃飯,便從懷中摸出一個匣子,“這個給你。”
李雲洲耷著眼皮,略看了一眼,一動不動。
“公主給你的。”
“哦?”
李雲洲呆滯的神色,倏爾有了神采。
起身快步走去,李雲洲一把奪過匣子,迫不及待打開。
一枚冠帽飾,金閃閃的!
李雲洲往李雲從的風帽上瞄了一眼,哼哼一聲。
“我的,比你的那個好看。”
其實,大小一樣,紋飾也隻有細微差別。
“是是是,你這枚更好看。”李雲從用誆小孩的口吻,順著他的話說,“公主說你要遠行,特意為你定製的。”
“她為何不直接給我?”李雲洲沒多想,疑問衝口而出。
“雲洲,公主的腿……”陽英提醒他。
李雲洲“哦”了一聲,眸光卻添了鬱色:“她可以讓人知會一聲,我又不是跑不動。”
“今日,我正好路過景行坊,剛好遇到了公主……”李雲從解釋。
一語未畢,李雲洲就打斷他的話:“公主還在那兒麽?”
“在啊,今日剛上任。喂——”
“飯我不吃了!”
李雲洲旋風一般衝出去。
“雲洲!”幾個人齊齊出聲,俱是驚異不已。
門外又拋下一句“我去跟公主道個別”。
李宏尷尬一笑:“這孩子,跟公主呆久了,當她是姊姊了。”
話音剛落,一陣旋風又殺了迴來,黑色的。
李雲洲穿的黑衣。
一句解釋沒有,他直往小院彼方殺過去。
等到眾人吃了好幾口肉,他才又容光煥發地跑過來,手裏還拎著一個小盒子。還也換了一身月牙形貼近的袍服。(1)
李雲從擰著眉,不知說什麽好。
每個人都傻愣愣看著李雲洲跑出去,一時無言。
隻有陽英高唿一聲“慢點,仔細摔著了”。
(1)貼金是漢魏時期較為流行的一種印花工藝。先把金塊打成很薄的金箔,再剪裁成所需的形狀,如月牙、花蕾等。最後,需用粘合劑,把金箔貼在衣服麵料上。這種服色,所費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