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是誰在散播流言!”


    朱陽赤殿中,沮渠牧犍怒不可遏,一掌拍在案上。


    這事,要從幾日前說起。


    幾日前,張掖郡的天空不似以往澄澈,竟莫名降下了一場石頭雨,砸得地麵咚咚作響。


    石頭雨下完之後,村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好奇地圍觀起來,但無一人敢動。


    隔日,一片狼藉中,兩位村民大著膽子走到石頭堆裏,打算挑些堅硬的迴去修繕房屋。


    忽然,一人驚唿,手中緊握一塊布滿青苔、形狀奇特的石頭,其上赫然刻著幾個篆字。


    夕陽餘暉下,石頭泛著詭異的光,襯得兩位村民也驚惶起來,盡管他們不識得字。他們忙把那塊石頭丟下。


    此事不脛而走,其後,官府便來人詢問。這其中,便有識得篆字的人,解出那幾個字,是“代漢者,當塗高”。


    官府中人,頓時臉色大變。


    這句有名的讖言,據說出自《春秋讖》。按“代漢者,當塗高”的說法,由劉邦所建的漢朝,最後由“塗高”來替代。


    雖有種種說法流傳,但在漢末結束之後,這句讖言卻被驗證為,代漢者為魏。


    “塗高”是說“當道而高大宮殿”,而“魏”的意思正是宮殿。


    現如今,這一則早就過時的讖言,為何會突然出現在河西國呢?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河西和拓跋魏的關係。


    河西雖不是漢,但卻發展漢代儒學,為人文淵藪之地。從這個層麵來說,河西也可被視為是漢的延續。


    有關於魏國會取河西而代之的流言,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傳到姑臧,傳進沮渠牧犍和一眾文武大臣的耳中。


    這讓沮渠牧犍如何不震怒!


    “大王,”蔣恕見他氣怒交加,小心翼翼地問,“是否需要追查流言的出處。”


    沮渠牧犍惘然,良久才應道:“出處不就是在張掖麽?還有什麽可查的?”


    “或者,抓幾個人?”蔣立也出起了主意。


    沮渠牧犍沉吟道:“不妥。越是如此,顯得孤越是在意,反而落人話柄。大魏那幾個使臣,還沒走呢。”


    聞言,蔣立欲言又止,最終咕噥了一句:“那也不能什麽都不做吧。”


    雖是一句怨語,但沮渠牧犍眼眸卻亮了亮:“自然是要做的,明日便是望日了。”


    “大王的意思是,明日照舊去聽國師講學。”蔣恕頓時心領神會。


    沮渠牧犍點點頭:“流言一事來得蹊蹺,魏使又在此盤桓不去,不排除有人故意生事。”


    他頓了頓,麵色陰鬱如罩烏雲:“看來,他們是想真的打過來了。嗬!”


    “大王,”蔣立寬慰他道,“將士們一貫訓練有素,大王不必憂心。”


    沮渠牧犍皺眉道:“話是如此,但人數不夠……孤本來還想拖一些時日,看來現在等不得了。”


    蔣恕明白他的意思,遂躬身道:“大王英明。”


    竹影婆娑,濾去了幾分暑意,涼風拂麵而去,自有一絲清涼愜意。


    陸沉觀中,受業的官屬整巾斂容,依序散去,偌大的庭院裏,唯河西王後仍在虛心聽教。


    另有劉昞的助教索敞、陰興陪侍在旁,至於劉昞從酒泉帶來的數百學徒,則恭候在外,側耳傾聽。


    在河西國裏,每至望日,河西王沮渠牧犍都要來陸沉觀致拜。在河西王的詔令下,朝中官屬都要在這一日,前來陸沉觀受業。


    拓跋月成為王後之後,也時常隨河西王前來聽教。


    起初,劉昞還以為她隻是一時興起,不會常來。畢竟,連與他有故交的前王後李敬愛,也礙於宮闈規矩,極少出宮。


    時日一久,劉昞才確信,這位新王後不比一般女子,她有很強烈的向學之心。


    原本,今日沮渠牧犍是要來陸沉觀中聽教。豈知,今日一早,他派蔣立去了一趟德音殿,稱他受了風寒,今日不去聽教了。


    於是,拓拔月便代替沮渠牧犍,前往陸沉觀聽教。


    這令劉昞既喜且驚。


    喜的是,王後對他的敬意始終如一;驚的是,官屬們的行止,與河西王在旁之時,別無二致。


    劉昞不由想起,過去李敬愛發言之時,並無幾人耐心聽她說話。她雖麵容姣好,但似乎總不敢與人對視,說起話來總是有氣無力,未免聽著令人乏味。


    這無疑暴露出一個信息,他們都很聽王後的話。


    這也難怪,且不說她吐字如珠、聲如鶯囀,單說她與人對答時,那專注帶笑的神情,便很難令人拒絕。


    可是,如今流言四散,官屬們並不避嫌,有些人還簇擁在王後身邊,談笑風生。居心何在?


    劉昞不由擔慮起來,盡管河西王有著“稱霸西域”的宏願,但他果然能西向而戰,逐一降服鄯善、於闐、疏勒、龜茲、焉耆、高昌嗎?縱是他從李敬芳那裏拿到他要的東西!


    如今之情勢,能保得一隅之安寧,已是萬般不易。何況,這幾日流言甚囂塵上,恐怕不日便要在戰場見分曉了。


    因為河西王不在身畔,拓拔月借與劉昞私下請教之機,說了一些平日裏從來不說的話。


    先前,劉昞講了一段《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此時拓拔月便點評道:“想來,大王亦是深諳此中道理。”


    此言一出,侍奉在旁的索敞、陰興不由詫然變色,匆匆對視一眼,不敢則聲。


    胡叟看了拓跋月一眼,麵上浮出了然一笑,但也不說話。


    劉昞卻微微一滯,暗道:大王與柔然幾國暗中往來,被王後查知了?


    念及此,他隻得苦笑道:“王後說話未免太直接了。”


    “先生是個聰明人,本宮也不拐彎抹角了,”拓跋月凝視他雙眼,懇然道,“希望先生能看清形勢。”


    當初,因胡叟入獄一事,劉昞已向拓拔月表明態度,而眼下,她要的是自己再一次表態。


    一時間,劉昞沉凝不語。


    恰在此時,竹林邊的柏樹上撲棱棱飛來一隻烏鵲,他便指著烏鵲,淡笑道:“王後見恕,以老臣之身份,有些話實在不便直言。我隻能說,繞樹三匝,必無枝可依,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老臣自也是明白的。”“有您這句話,本宮便放心了。”她恬然一笑,不再多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平城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葭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葭英並收藏平城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