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太醫深深低下頭,避開太後麵容,咽下一口唾沫,說道:「太後,臣方才為俞貴妃診脈……俞貴妃,是喜脈。」
第243章 訃音
屋內一片死寂,半晌,才響起華清夷的聲音:「你說的,是真的?」
她的頭腦混亂不堪,好不容易從痛苦中脫離,理清思路下定決心,卻又在這一消息的轟炸下成了一團亂麻。
這不期而至的孩子,大悲過後的大喜令人不知該哭還是該笑,華清夷嘴角揚起又放下,不知作何反應,頭腦近乎暈眩。
說服自己接受兒子的死亡,又迎接來新生,短短幾刻變故頻轉,她胸前起伏,快要承受不住。
華明德麵露欣喜,緊握她的手臂:「太後!那是陛下的遺腹子,陛下有後了!」
那聲音像是要喚醒她,華清夷終於反應過來,流出喜悅的淚水:「懷熠有個孩子……」
「是啊,江山有後了!」華明德的聲音洪亮清晰,印在華清夷的腦中,登時喜悅褪去,木然地望著他。
華明德對周太醫說道:「你退下吧。」
周太醫離開,華清夷麵上已經看不出喜悅還是悲傷,隻是凝視那份遺詔,不言不語。
「太後。」華明德聲音放輕了,笑著道,「臣記得,淳王是很疼愛陛下的。就算淳王登基,等陛下的孩子長大成人,淳王說不定會將皇位傳給這個孩子。」
華清夷睨著他,仍是不說話。
華明德緩緩說道:「太後大可以,在新帝登基前,讓淳王在列祖列宗牌位前發誓,一定會善待這孩子,日後還要將皇位還給陛下的血脈。」
「發誓?那有用嗎?」華清夷冷冷道。
「陛下從不做糊塗決定,定然是看重淳王有治國的能力與手段。太後不用操心國事,又年紀尚輕,能照看皇嗣長大,到那時,您讓淳王還位於陛下的遺腹子,他難道還能拒絕不成?」華明德嘴裏說著蠢話,心裏卻明鏡似的,句句將太後往最壞的結果引。
過個十年、十五年,她這個不沾朝政的太後還能有什麽話語權?淳王本就重權勢,當上皇帝,又豈會輕易讓位?
像是沒看見太後的臉色,華明德接著說:「還有陛下一直以來為朝政所做的努力,頒發的政策,得有人為陛下延續。淳王雖然常年行軍打仗,一門心思都在西北,不過,若是當上皇帝,應當也能明白陛下的苦心,繼承事業。」
華清夷臉色愈發凝重,倉促起身:「來人,去看望俞貴妃。」
華明德跟在太後身後,一同來到俞貴妃所居住的聖哲殿。
俞泠音已經甦醒,小口喝著藥,喝下小半碗便搖頭拒絕,少有血色的臉頰顯見凹陷了下去。
見到太後,她正要起身行禮,被華清夷按下,說了句免禮。
華清夷溫言問道:「你身體可有什麽不適?這兩個月月信可還正常?」
俞泠音搖搖頭:「這個月沒來,過了十來天了,想是身體虛弱所致。隻是要照顧陛下,這些倒也不重要了。」
說到此處,她又想起皇帝已然亡故,掩麵啜泣。
「怎麽會不重要?你的身體同樣重要。」華清夷本是半信,親耳聽見俞泠音月信延期不至,信了七八分,握著她的手,柔聲道,「太醫診出你已身懷有孕,你要好好休養,千萬不要過度悲傷。」
俞泠音麵容僵硬,怔愣看著太後,忽然掙紮著坐起:「有孕?怎麽會……這不可能,這不可能!一定是弄錯了!」
「好好,你別激動。」華清夷連忙按著她,生怕她從床上跌落,「或許是太醫診斷有誤,你身體不好難免有誤,等過幾日再好好讓太醫為你號脈。」
迴到寧壽宮,華清夷仍是一言不發。
華明德嘆了口氣:「可憐陛下,若不是為國事日夜操勞,也不至於英年早逝。江山就此拱手讓人。時過境遷,過不了多少時日,這皇宮裏怕是見不到幾分舊景了。」
他像是才發覺這話出口不妥,向太後告罪:「臣愚駑,臣口無遮攔,盡說些胡話。」
華清夷卻不覺得那是胡話,新帝繼位,自然所有事情都會隨新帝喜好。
先帝亡故時,她雖然傷心難過,卻因為還有兒子這一寄託,不至於六神無主。
而現在,她要麵臨的是天翻地覆的變故。
正如華明德所說,新帝繼位,無論是宮中還是朝堂,都將換上一批新帝的心腹。皇帝的寢宮,也會換上新帝喜愛的擺設。
而舊主留下的一切,將收入倉庫塵封,留在這世間的痕跡或被取代或被覆蓋。
就連她,也會成為舊時遺物。
現下還未確定俞貴妃腹中是否有皇嗣,但哪怕隻有微妙的希望,也要牢牢抓住。
華清夷凝視著那份隻有她一人看過的遺詔,心髒猛烈跳動,難以平定。
「明德,明德!」華清夷死死抓著華明德的手腕,「姐姐從未求過你,唯有這件事,你要聽從姐姐的!」
華明德跪在華清夷麵前:「姐姐,你忘了,我早就說過,無論你作何決定,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華清夷看向門外,提高了聲量,聲音出奇的冷靜:「福祿,將張全忠帶來。」
門外內侍應道:「是,太後。」
被緊急召入宮中的三位大臣一同在殿外等候,天還未大亮。
雖然沒有明確告知他們發生了什麽,見到彼此那一刻,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第243章 訃音
屋內一片死寂,半晌,才響起華清夷的聲音:「你說的,是真的?」
她的頭腦混亂不堪,好不容易從痛苦中脫離,理清思路下定決心,卻又在這一消息的轟炸下成了一團亂麻。
這不期而至的孩子,大悲過後的大喜令人不知該哭還是該笑,華清夷嘴角揚起又放下,不知作何反應,頭腦近乎暈眩。
說服自己接受兒子的死亡,又迎接來新生,短短幾刻變故頻轉,她胸前起伏,快要承受不住。
華明德麵露欣喜,緊握她的手臂:「太後!那是陛下的遺腹子,陛下有後了!」
那聲音像是要喚醒她,華清夷終於反應過來,流出喜悅的淚水:「懷熠有個孩子……」
「是啊,江山有後了!」華明德的聲音洪亮清晰,印在華清夷的腦中,登時喜悅褪去,木然地望著他。
華明德對周太醫說道:「你退下吧。」
周太醫離開,華清夷麵上已經看不出喜悅還是悲傷,隻是凝視那份遺詔,不言不語。
「太後。」華明德聲音放輕了,笑著道,「臣記得,淳王是很疼愛陛下的。就算淳王登基,等陛下的孩子長大成人,淳王說不定會將皇位傳給這個孩子。」
華清夷睨著他,仍是不說話。
華明德緩緩說道:「太後大可以,在新帝登基前,讓淳王在列祖列宗牌位前發誓,一定會善待這孩子,日後還要將皇位還給陛下的血脈。」
「發誓?那有用嗎?」華清夷冷冷道。
「陛下從不做糊塗決定,定然是看重淳王有治國的能力與手段。太後不用操心國事,又年紀尚輕,能照看皇嗣長大,到那時,您讓淳王還位於陛下的遺腹子,他難道還能拒絕不成?」華明德嘴裏說著蠢話,心裏卻明鏡似的,句句將太後往最壞的結果引。
過個十年、十五年,她這個不沾朝政的太後還能有什麽話語權?淳王本就重權勢,當上皇帝,又豈會輕易讓位?
像是沒看見太後的臉色,華明德接著說:「還有陛下一直以來為朝政所做的努力,頒發的政策,得有人為陛下延續。淳王雖然常年行軍打仗,一門心思都在西北,不過,若是當上皇帝,應當也能明白陛下的苦心,繼承事業。」
華清夷臉色愈發凝重,倉促起身:「來人,去看望俞貴妃。」
華明德跟在太後身後,一同來到俞貴妃所居住的聖哲殿。
俞泠音已經甦醒,小口喝著藥,喝下小半碗便搖頭拒絕,少有血色的臉頰顯見凹陷了下去。
見到太後,她正要起身行禮,被華清夷按下,說了句免禮。
華清夷溫言問道:「你身體可有什麽不適?這兩個月月信可還正常?」
俞泠音搖搖頭:「這個月沒來,過了十來天了,想是身體虛弱所致。隻是要照顧陛下,這些倒也不重要了。」
說到此處,她又想起皇帝已然亡故,掩麵啜泣。
「怎麽會不重要?你的身體同樣重要。」華清夷本是半信,親耳聽見俞泠音月信延期不至,信了七八分,握著她的手,柔聲道,「太醫診出你已身懷有孕,你要好好休養,千萬不要過度悲傷。」
俞泠音麵容僵硬,怔愣看著太後,忽然掙紮著坐起:「有孕?怎麽會……這不可能,這不可能!一定是弄錯了!」
「好好,你別激動。」華清夷連忙按著她,生怕她從床上跌落,「或許是太醫診斷有誤,你身體不好難免有誤,等過幾日再好好讓太醫為你號脈。」
迴到寧壽宮,華清夷仍是一言不發。
華明德嘆了口氣:「可憐陛下,若不是為國事日夜操勞,也不至於英年早逝。江山就此拱手讓人。時過境遷,過不了多少時日,這皇宮裏怕是見不到幾分舊景了。」
他像是才發覺這話出口不妥,向太後告罪:「臣愚駑,臣口無遮攔,盡說些胡話。」
華清夷卻不覺得那是胡話,新帝繼位,自然所有事情都會隨新帝喜好。
先帝亡故時,她雖然傷心難過,卻因為還有兒子這一寄託,不至於六神無主。
而現在,她要麵臨的是天翻地覆的變故。
正如華明德所說,新帝繼位,無論是宮中還是朝堂,都將換上一批新帝的心腹。皇帝的寢宮,也會換上新帝喜愛的擺設。
而舊主留下的一切,將收入倉庫塵封,留在這世間的痕跡或被取代或被覆蓋。
就連她,也會成為舊時遺物。
現下還未確定俞貴妃腹中是否有皇嗣,但哪怕隻有微妙的希望,也要牢牢抓住。
華清夷凝視著那份隻有她一人看過的遺詔,心髒猛烈跳動,難以平定。
「明德,明德!」華清夷死死抓著華明德的手腕,「姐姐從未求過你,唯有這件事,你要聽從姐姐的!」
華明德跪在華清夷麵前:「姐姐,你忘了,我早就說過,無論你作何決定,我都會站在你這邊!」
華清夷看向門外,提高了聲量,聲音出奇的冷靜:「福祿,將張全忠帶來。」
門外內侍應道:「是,太後。」
被緊急召入宮中的三位大臣一同在殿外等候,天還未大亮。
雖然沒有明確告知他們發生了什麽,見到彼此那一刻,三人心中都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