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班賀生硬說道。
老羅看著他的背影:「什、什麽不可能?」
老羅的話正說明事情沒那麽簡單,班賀咬緊牙關才能抑製心中悲痛:「謝兄雖然偶爾會小酌,但最多不超過三口,而且隻會在開始前喝酒提神,絕不會讓自己在做工的地方醉倒,這絕對不可能!」
「這……這我就不清楚了。謝先生喝酒是眾所周知的,他身上著了火卻不動不叫,都說他是醉倒才會如此。」老羅語氣不確定,怕又說錯什麽話,不敢再說下去。
越想越覺得不對,眼前好友的慘狀讓班賀再不能忍受,一刻也不能什麽都不幹地待在這兒,倏地站起身:「烏澤鄉裏正何在?」
問及裏正,老羅猶豫一瞬,道:「衙門說裏正錢炳疏於監管,玩忽職守,釀成大禍,他畏罪在村口上吊自殺了。他的妻兒帶著屍首到衙門要求嚴查為丈夫正名,聽說也被拘了。」
衙門,又是衙門!
村口那根斷麻繩在腦中晃了晃,班賀咬牙切齒:「我現在就去衙門找知縣!」
俯身在謝緣客耳邊立誓,定要為其討迴公道,班賀深深凝視摯友不安顫動的眼瞼,這句話他聽見了。
行至門前,老羅側身讓開路,班賀不忍地迴頭望了眼,從荷包裏取出一串銅錢:「還請勞煩您幫我照看一下謝兄,我立刻去城裏找大夫來。這些您拿著,先別急著拒絕,這是用來照顧謝兄的。」
老羅咽下未出口的話,接過錢,沉重點頭:「龔先生,萬事小心啊。」
班賀出門上馬,片刻不停地返迴玉成縣。城門守衛認出了他,入城暢行無阻。
班賀先去了那間呂大夫待過的醫館,找到一位相識的大夫,說明謝緣客的情況,拿出幾兩碎銀交給他:「這些銀子先用著,請務必用最好的藥,多了您拿著,少了我補給您,請您一定要治好他。」
老大夫忙不迭收下銀子,連連應聲:「應當的,應當的,我拿些藥,今日就去一趟。」
找好大夫,班賀再次動身,前往玉成縣縣衙。
縣衙門口站著兩個差役,沒精打采杵著水火棍,見有人縱馬上前,到了台階下才翻身下馬,立刻提著水火棍上前。剛要威嚇,其中一個認出了班賀,喲了聲:「這不是龔先生嗎。」
班賀沒有閑情敘舊,麵色凝重:「範大人在哪兒,我要見範大人。」
差役麵色遲疑,沒有接話,眼神迴避。
班賀疑心是知縣範震昱囑咐過什麽,又問:「楊典史可在衙門?」
差役的表情更加為難,班賀得不到答案,索性走向一旁的鳴冤鼓,拿起鼓槌狠狠敲擊三下:「我要見知縣大人!」
鳴冤鼓響,衙門裏立刻傳來動靜,跑出數個衙差,最後身著七品官服的知縣才姍姍來遲。班賀蹙起眉心,看著眼前這張陌生麵孔疑竇叢生,此人根本不是玉成縣知縣範震昱,可他身著的分明就是知縣的官服。
「什麽人擊鼓?」官袍人滿臉不悅,指著守門的兩個差役責罵,「你們幹什麽吃的,怎麽能讓人隨便擊鼓?這傢夥又是來為他什麽人討公道的?」
差役連忙為班賀解釋:「大人,他隻是一個工匠,以前為衙門做過不少工呢。」
離開的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連知縣都換了一個人?班賀驚疑不定,問道:「這位大人,我想求見範大人。」
「這兒沒什麽範大人。」官袍人嗬斥,「本官姓馬,這間衙門裏隻有馬大人!」
見班賀一個工匠口口聲聲喊著要見範大人,馬大人三角眼一動,看著他身後那匹馬,轉向身旁差役:「他騎馬來的?」
差役心知肚明,這是要找班賀麻煩了,低垂著頭不敢迴話。馬大人冷哼一聲:「當街縱馬,來人呀,給我抽他二十荊條,即刻行刑。既然他敲了鳴冤鼓,那就給本官收押候審,不得有誤。」
按本朝律法,沒有公事緣由,在街道、小巷中快速駕馬或者駕車者,處以竹板或荊條抽背的處罰。班賀並不反駁,堅定道:「草民認罰,但草民想知道範大人去了哪兒。」
馬大人怒目相視,沒想到他這麽硬氣,冷笑道:「打完了,就送你去見!」
幾個差役都是楊典史手下人,認得班賀,不敢下狠手,馬大人在一旁盯著,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放水。取來荊條,脫去班賀外層的冬衣,雷聲大雨點小地抽了二十下,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疼痛與傷口。
荊條上的刺劃破衣服,漸漸在白色中衣上顯出斑斑血跡,班賀忍著疼一聲不吭,臉色發白,腦中疑團一個接一個,完全理不清頭緒。
看著他受完最後一下,馬大人才心滿意足地轉身離開。差役壓著班賀去往阱室,陰暗潮濕的牢籠裏僅有一卷草蓆,豆大的燈火聊勝於無。
將他在草蓆上放下,披上外衣,差役才道:「抱歉了,龔先生,咱們兄弟也不想的。楊典史被解了職,沒人為咱們說話,官老爺下的令,我們身份低微,隻能照做。」
班賀試圖忽略背上的傷痛,輕聲道:「無妨,我知道不能怪你們。」
差役起身離開,班賀深深地吸氣,然後緩緩吐出,極力忍耐。不知從何處灌入寒冷的風,帶走身體部分熱度,疼痛的感知似乎也遲鈍了些。
很快,他察覺阱室內還有其他人,班賀立即轉頭看去,一欄之隔的角落裏縮著另一個人,隻是在陰暗處,看不真切模樣。見班賀注意到自己,那人猶疑片刻,動了身,手腳並用往近處湊了湊。
老羅看著他的背影:「什、什麽不可能?」
老羅的話正說明事情沒那麽簡單,班賀咬緊牙關才能抑製心中悲痛:「謝兄雖然偶爾會小酌,但最多不超過三口,而且隻會在開始前喝酒提神,絕不會讓自己在做工的地方醉倒,這絕對不可能!」
「這……這我就不清楚了。謝先生喝酒是眾所周知的,他身上著了火卻不動不叫,都說他是醉倒才會如此。」老羅語氣不確定,怕又說錯什麽話,不敢再說下去。
越想越覺得不對,眼前好友的慘狀讓班賀再不能忍受,一刻也不能什麽都不幹地待在這兒,倏地站起身:「烏澤鄉裏正何在?」
問及裏正,老羅猶豫一瞬,道:「衙門說裏正錢炳疏於監管,玩忽職守,釀成大禍,他畏罪在村口上吊自殺了。他的妻兒帶著屍首到衙門要求嚴查為丈夫正名,聽說也被拘了。」
衙門,又是衙門!
村口那根斷麻繩在腦中晃了晃,班賀咬牙切齒:「我現在就去衙門找知縣!」
俯身在謝緣客耳邊立誓,定要為其討迴公道,班賀深深凝視摯友不安顫動的眼瞼,這句話他聽見了。
行至門前,老羅側身讓開路,班賀不忍地迴頭望了眼,從荷包裏取出一串銅錢:「還請勞煩您幫我照看一下謝兄,我立刻去城裏找大夫來。這些您拿著,先別急著拒絕,這是用來照顧謝兄的。」
老羅咽下未出口的話,接過錢,沉重點頭:「龔先生,萬事小心啊。」
班賀出門上馬,片刻不停地返迴玉成縣。城門守衛認出了他,入城暢行無阻。
班賀先去了那間呂大夫待過的醫館,找到一位相識的大夫,說明謝緣客的情況,拿出幾兩碎銀交給他:「這些銀子先用著,請務必用最好的藥,多了您拿著,少了我補給您,請您一定要治好他。」
老大夫忙不迭收下銀子,連連應聲:「應當的,應當的,我拿些藥,今日就去一趟。」
找好大夫,班賀再次動身,前往玉成縣縣衙。
縣衙門口站著兩個差役,沒精打采杵著水火棍,見有人縱馬上前,到了台階下才翻身下馬,立刻提著水火棍上前。剛要威嚇,其中一個認出了班賀,喲了聲:「這不是龔先生嗎。」
班賀沒有閑情敘舊,麵色凝重:「範大人在哪兒,我要見範大人。」
差役麵色遲疑,沒有接話,眼神迴避。
班賀疑心是知縣範震昱囑咐過什麽,又問:「楊典史可在衙門?」
差役的表情更加為難,班賀得不到答案,索性走向一旁的鳴冤鼓,拿起鼓槌狠狠敲擊三下:「我要見知縣大人!」
鳴冤鼓響,衙門裏立刻傳來動靜,跑出數個衙差,最後身著七品官服的知縣才姍姍來遲。班賀蹙起眉心,看著眼前這張陌生麵孔疑竇叢生,此人根本不是玉成縣知縣範震昱,可他身著的分明就是知縣的官服。
「什麽人擊鼓?」官袍人滿臉不悅,指著守門的兩個差役責罵,「你們幹什麽吃的,怎麽能讓人隨便擊鼓?這傢夥又是來為他什麽人討公道的?」
差役連忙為班賀解釋:「大人,他隻是一個工匠,以前為衙門做過不少工呢。」
離開的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麽,為什麽連知縣都換了一個人?班賀驚疑不定,問道:「這位大人,我想求見範大人。」
「這兒沒什麽範大人。」官袍人嗬斥,「本官姓馬,這間衙門裏隻有馬大人!」
見班賀一個工匠口口聲聲喊著要見範大人,馬大人三角眼一動,看著他身後那匹馬,轉向身旁差役:「他騎馬來的?」
差役心知肚明,這是要找班賀麻煩了,低垂著頭不敢迴話。馬大人冷哼一聲:「當街縱馬,來人呀,給我抽他二十荊條,即刻行刑。既然他敲了鳴冤鼓,那就給本官收押候審,不得有誤。」
按本朝律法,沒有公事緣由,在街道、小巷中快速駕馬或者駕車者,處以竹板或荊條抽背的處罰。班賀並不反駁,堅定道:「草民認罰,但草民想知道範大人去了哪兒。」
馬大人怒目相視,沒想到他這麽硬氣,冷笑道:「打完了,就送你去見!」
幾個差役都是楊典史手下人,認得班賀,不敢下狠手,馬大人在一旁盯著,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放水。取來荊條,脫去班賀外層的冬衣,雷聲大雨點小地抽了二十下,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疼痛與傷口。
荊條上的刺劃破衣服,漸漸在白色中衣上顯出斑斑血跡,班賀忍著疼一聲不吭,臉色發白,腦中疑團一個接一個,完全理不清頭緒。
看著他受完最後一下,馬大人才心滿意足地轉身離開。差役壓著班賀去往阱室,陰暗潮濕的牢籠裏僅有一卷草蓆,豆大的燈火聊勝於無。
將他在草蓆上放下,披上外衣,差役才道:「抱歉了,龔先生,咱們兄弟也不想的。楊典史被解了職,沒人為咱們說話,官老爺下的令,我們身份低微,隻能照做。」
班賀試圖忽略背上的傷痛,輕聲道:「無妨,我知道不能怪你們。」
差役起身離開,班賀深深地吸氣,然後緩緩吐出,極力忍耐。不知從何處灌入寒冷的風,帶走身體部分熱度,疼痛的感知似乎也遲鈍了些。
很快,他察覺阱室內還有其他人,班賀立即轉頭看去,一欄之隔的角落裏縮著另一個人,隻是在陰暗處,看不真切模樣。見班賀注意到自己,那人猶疑片刻,動了身,手腳並用往近處湊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