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愣神片刻,那官員反應過來:「不可能!我見過那個顏庭譽,你與他相貌全然相同……」


    顏庭譽露出嫌棄的神色:「大人再仔細看看,我與那紙糊的白麵書生哪裏相同?我身量比他高,力氣比他大,日日風吹日曬,皮膚也比他黑得多。」


    好歹在涇水摸爬滾打了一年,便是神仙也要變糙一些。


    明安帝也不知信沒信,問道:「你方才說你姓李,那名叫什麽,祖籍何處?」


    顏庭譽躬身答道:「迴聖上,民女李平雪,祖籍河陰。」


    明安帝打量著她:「李平雪……姑且當你所言是真的。河陰官府必有你的戶籍文書收錄在冊,如若說謊,你可知欺君的罪責?」


    「民女不敢欺君。」顏庭譽毫無怯色,「民女那同胞兄弟還在青荷,聖上可遣人將他召迴京城,一看便知。至於戶籍文書……民女一家及同村村民的戶籍,並不在官府,而在河陰州府那些大人們手中。」


    明安帝停了一息,擰起眉:「你說什麽?」


    顏庭譽再拜道:「聖上有所不知,涇水貪官為了向朝廷少交稅糧,長年隱瞞戶籍、謊報人口,州縣官員乃至胥吏手中各有私冊,以便層層盤剝。也正因如此,雖每年都有大量百姓因水患而亡,但州府上報朝廷的亡佚人數,遠不及實際的多。


    「為了掩人耳目,這些貪官不惜排除異己、殘害忠良,若非他們故意放任,水患本不會泛濫至此!還望聖上徹查涇水官場,肅清吏治,解民倒懸。」


    她一口氣說完這些,重重叩拜下去。


    明安帝麵色幾變,還未應答,就有官員站出來勸諫:「聖上切不可聽信她一麵之詞!如若這些事情都是真的,她一介女流之輩如何能夠知曉?」


    「此女口齒伶俐,不似尋常村婦,怕是身份有疑,說不定是受人指使、憑空捏造的!」


    「民女所言句句屬實!」顏庭譽提高了聲,「我與養母在一年前逃難到青荷縣,受縣令夫婦照拂,龐夫人與我一見如故,還為我和龐鬱訂下婚約。青荷縣府衙上下皆是人證!我所知曉的一切,都是他們親口告知的。」


    顏庭譽並不怕人查。「李平雪」這個姑娘是真實存在的,她因水患餓死在逃難途中,就死在她母親懷裏。青荷縣府衙收留的難民,每個人都對貪官恨之入骨。


    明安帝沉吟須臾,問道:「你方才細數的那些罪行,可有實證?」


    顏庭譽肯定道:「有。」


    明安帝擺擺手:「那便呈上來。」


    押送顏庭譽的武衛聽了,捧著方才從她身上搶來的木匣就要往前走,卻被顏庭譽伸手攔住:「等等。」


    她的目光掃過那木匣,似笑非笑道:「誰告訴你,我把罪證裝在這裏頭了?」


    那武衛一頓,神情微微變了。


    這木匣是顏庭譽故意帶來擾亂視聽的,她一看武衛的神情,便知曉裏頭的東西已被掉了包。


    真正的罪證還在宮門外,由遮月樓的暗線嚴密看護著。


    顏庭譽正要開口,金鑾殿外忽然起了些騷動。


    有傳訊官將什麽消息一層層傳了上來:「聖上,午門有急報!」


    明安帝皺了下眉:「奏。」


    「是。午門守衛傳訊說,學子們不知從哪兒扛來個箱子,在宮外吵嚷著要麵聖,與武衛起了衝突。謝世子一怒之下,夥同幾十個學子把登聞鼓給砸了!」


    顏庭譽匪夷所思地轉過了頭。


    朝堂上的審問還沒結束,金鑾殿外的台階下,就烏泱泱地多了一幫人。


    一口碩大的帶鎖木箱擺在地上,謝幼旻百無聊賴地抱著胳膊:「嘖,早放我們進宮不就完了,非得逼我動手砸鼓。」


    祝予懷和衛聽瀾也站在一邊,季耀文在後麵探頭探腦,向看守的武衛反覆詢問:「一會兒我們這麽多人一塊兒進殿嗎?」


    押送他們的武衛麵色鐵青,根本不想說話,被他問煩了,咬牙切齒道:「閉嘴,等通傳!」


    衛聽瀾低笑道:「別想了平章兄,箱子是我扛來的,登聞鼓是世子帶頭拆的,其他人頂多算從犯。聖上要召也是先召我們兩個主謀。」


    季耀文頗有些遺憾。


    祝予懷在旁悄悄拉了下衛聽瀾:「能不能把我也算進主謀?」


    衛聽瀾頓了一下:「不行,你連從犯都算不上。」


    「怎麽不算?我帶頭往鼓上踩了一腳……」


    「噓!」衛聽瀾趕緊捂他的嘴,「別瞎說,你那就是不小心絆了一跤。」


    祝予懷立馬把臉虎起來了。


    衛聽瀾訕笑了一下,移開視線,忽然瞥見金鑾殿裏走出來兩個人。


    一個是通傳太監,另一個竟是顏庭譽。


    顏庭譽看見他們,表情十分古怪。她在眾人殷切的目光中走到階下,道:「有勞了諸位,東西我就先帶走了。」


    她彎腰去搬那口木箱,謝幼旻有些茫然,給她搭了把手:「那我們呢?」


    顏庭譽微微嘆氣:「從哪兒來的就迴哪去咯。」


    季耀文頗感意外:「拆了登聞鼓,聖上就沒說什麽?」


    衛聽瀾和祝予懷都不解地看向顏庭譽。


    通傳太監在旁清了清嗓。


    「聖上說……諸位學子拆鼓辛苦了,哪裏涼快,就去哪裏待著吧。」


    第109章 大捷


    學子們將信將疑地看向他,那通傳太監笑著繼續道:「不過麽,這金鑾殿外也沒什麽陰涼地。諸位皆是上駟之才,站這兒受累可不像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恩不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臥底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臥底貓並收藏深恩不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