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寶劍


    衛聽瀾說著,將繪好的圖紙推到兩人跟前。


    嶽潭正要伸手去接,衛聽瀾卻又抬指按住,笑說:「別急啊。上迴見麵時我表了誠意,你們還沒告訴我,二殿下答應讓我入夥了嗎?」


    「自然。」知韞抬指虛點了點他的胸口,「小郎君赤膽之心,與殿下是同路人。」


    「這就抬舉過了。」衛聽瀾側身避開她的手,「赤膽之心我沒有,我呢,就是看中了你們的船大。所謂『同舟共濟』,既已『同舟』,不如我們談談『共濟』?」


    他一臉的油鹽不進,就差直言「白給人出生入死的事兒我可不幹」。


    嶽潭的視線有些許複雜。


    他這般直白地索要好處,知韞也不生氣,收了手笑意舒展道:「好說。小郎君是爽快人,想要什麽就開口。」


    衛聽瀾敲了敲手中的圖紙:「遠的不提,先從情報互換開始。我想知道,上次給你們的那張觀音像,畫師的身份可查出眉目了?」


    知韞和嶽潭同時一默。


    衛聽瀾看著兩人:「怎麽?剛才不是還說遮月樓探子多麽,這麽些天了,什麽都沒查到?」


    嶽潭欲言又止,最終默默把茶盞推到知韞跟前,眼神示意:要不,你說?


    知韞平靜地看他一眼,而後移開目光,在桌下用力踩了他一腳。


    嶽潭的表情有一瞬的扭曲,猛然扣住桌沿:「當——當然查到了!就是說出來怕你不信。」


    「我有什麽不信的。」衛聽瀾漫不經心道,「讓我猜猜,這般難以啟齒,畫師莫非是你們的人?」


    「這你都知——」嶽潭話到一半,又奇異地拐了個調,「知、知道個什麽?!」


    衛聽瀾眯了下眼,視線掠過嶽潭劇烈抽搐的下頜,轉向一旁若無其事喝茶的知韞。


    氣氛有片刻的詭異,衛聽瀾又開了口:「我先前聽說宮中有個姓江的啞女……」


    嶽潭的麵色愈發猙獰,攥緊的雙拳青筋暴起,仿佛要把桌子吃了。


    衛聽瀾:「……」


    他默了幾息,向知韞道:「你不心疼嶽兄,好歹也心疼心疼這張梨花木的桌子。」


    知韞如夢初醒地轉過視線,驚訝地看著齜牙咧嘴的嶽潭,這才鬆開了踩他的腳:「哎喲,怎麽了小潭子?哪裏難受嗎?」


    嶽潭淚眼婆娑地盯著她。


    知韞對他的眼神譴責視若無睹,直接心狠手辣地把他拔了起來:「瞧這可憐樣兒,話都說不出了!來來來姐姐帶你去找大夫……」


    正要向外走,一柄未出鞘的長劍就橫在了她頸前。


    衛聽瀾麵無表情地抬了下劍鞘,另一手從襟帶裏摸出個藥瓶,「啪」地撂在桌案上。


    「就在這兒治。」他無情地說,「朔西軍醫的跌打損傷藥,好用。」


    知韞見此情形,就知道糊弄不過去了。


    「玩笑罷了,小郎君這麽兇做什麽?」她把手一鬆,巧笑嫣然道,「好生不解風情。」


    嶽潭根本來不及反應,猝不及防地跌坐迴去,膝蓋對著桌案又是重重一磕,整個人都痛成了一團。


    「是嗎?」衛聽瀾眼神微妙,「我看著不像玩笑,像在殺雞儆猴。」


    嶽潭失聲:「即便是殺雞儆猴,也不能逮著自家的雞殺啊!」


    「喊什麽喊什麽。」知韞掩飾著尷尬,飛快地將他扶正,「我不就一時失手麽。」


    嶽潭被她瞪了一眼,強忍痛楚不吭聲了。


    「玩笑就到這裏,再東拉西扯可就沒趣了。」衛聽瀾將自己的劍往案上一拄,「那啞女的身份究竟有何蹊蹺,值得你們這般遮掩。她是江家人,還是瓦丹人?這話不說清楚,今日誰也別想走。」


    知韞嘆了口氣,知道避不過去,索性坐了迴來:「都不是。江姑娘原本並不姓江,隻有一個單名,叫阿玉。她是北疆的棄嬰,自幼養在湍城慈幼堂裏,並不是瓦丹的細作。你給的那張觀音像,也並非她所繪。」


    衛聽瀾稍稍皺眉:「湍城早就成了篩子,捏造身份輕而易舉。瓦丹的觀音像就算不是她畫的,也跟她脫不了幹係。」


    知韞自暴自棄道:「我直說吧,瓦丹那觀音像是伯爺畫的。阿玉的所有畫稿,都隻是仿作。」


    衛聽瀾盯著她打量半晌,最終嗤道:「你在說什麽夢話?」


    知韞無可奈何:「就知道你不信。」


    她理了理思路,將事情從頭說起:「當年湍城城破前,阿玉和城中的老弱婦孺是最先撤離的。他們出城之後不久,被瓦丹的探子察覺,阿玉在逃亡中被迫躲進山林,險些葬身狼腹。是伯爺機緣巧合之下救了她,並將信物和一張觀音像交給她,托她往澧京送信。」


    「隻可惜從北疆到澧京一路風雨,畫中的觀音早已辨不出原貌。阿玉被檀清寺的僧人收留後,才有機會憑記憶重繪出來,但她卻聯繫不上我們。」


    「恰好當時秋思坊看中了阿玉的畫稿,她便順水推舟把畫稿賣給秋姚,希望觀音織毯在京中流傳開後,能被我們的人注意到。」


    澧京人都愛梅花,這愛梅的風氣最早源自於江家。


    雖然阿玉沒能完全仿出原作的觀音神韻,但好在她的紅梅畫得靈氣逼人。秋思坊的織毯傳入宮中後,江貴妃一見那紅梅,頗覺親切,暗中派人打聽畫師身份,幾經周折,遮月樓的線人們才找到了檀清寺中的阿玉。


    至此,當年湍城之事的種種細節,才通過阿玉傳遞到了二皇子的手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恩不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臥底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臥底貓並收藏深恩不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