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滕王再一次上長安時,李治的眼睛已經看不清東西了。


    日光溫潤,滕王在他眼前,也隻是一個模模糊糊的的影子。雖然看不見滕王的表情,但也能感覺到滕王鎖眉的樣子:「陛下,我從山中帶來一枝梨花,顏色是很好的。」


    長安的花都開盡了,山間卻還有春日遲遲不歸,李治的鼻端聞到露水與青草的氣息,以及一縷沁人心脾的幽香,他微笑點頭:「清氣滿幹坤,滕叔的梨花好顏色。」


    滕王身子前傾,說話極為直接:「陛下真的看清了這梨花的顏色?」


    李治笑了一下,他毫無焦距的眼睛仍然很美,像是蒼白雪原上的兩潭深水,沉靜得令人感覺不到周遭的暑熱:「朕看不清。但也無妨,世事有時未必需要看得太清,霧裏看花,才不至於失望。」


    「陛下說得對,」滕王搖著扇子也笑了,「倒是我俗人一個了。」


    聽到他笑,李治的唇角舒展開來:「為政原本就是俗事,皇親國戚做了一州的父母官,操心百姓的柴米錢糧,也是俗人。」


    這些年的風雨歷練讓天子的風度更加宜人,也更加沉靜,仿佛仲夏的綠意在雪白的宣紙上渲染,自有丘壑與山川:「聽說近來滕叔在洪州邊防重用了幾個寒門出身的武將,讓天下門閥為之震動。彈劾的奏章,已有許多送到朕這裏。」


    「那些人要講就講,我難道會怕天下悠悠眾口?那些抱殘守缺的『君子』,我向來看不慣,也不願與他們為伍。」


    滕王傲慢地挑眉,說起軍國大事,他毫不含糊:「陛下,最終在戰場上說話的,還是真本事,不是那些世代承襲的蔭庇和勳爵。」


    李治沒有說話。


    「若要論離經叛道,隻怕我還比不上陛下。」滕王毫無顧忌地說,若有旁人聽到這話,隻怕會驚出一身冷汗,但滕王就這樣直接地說了出來,「陛下從小就是這樣,看上去一本正經,坐得比誰都端正地認真讀《論語》,其實心裏不知道有多不以為然,陛下對那些條條框框,是打從心裏不屑的吧。」


    梨花的清氣沁人心脾,混合著青草的味道,也有一絲危險。李治問:「朝野中的流言非議,滕叔也聽聞到了嗎?」


    滕王突然大笑,他笑得那樣恣意,讓宮殿中乏味的寂靜蕩然無存。他滿不在乎地高聲說:「行常人不敢行之事,這才是陛下。」


    陽光落在李治略顯蒼白的臉上,也有些許動容。


    他是循規蹈矩的君子嗎?從來不是。


    當今皇後武媚娘原是先帝的才人,令他飽受議論;他的身體有時無法批閱奏摺,都是皇後代為處理。女子參政,朝中儒臣更多詬病,禦史台的奏摺不曾間斷過。


    「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李治說話間站了起來,沒有要人攙扶,甚至沒有扶桌案一下,旁人隻怕看不出他雙眼幾近失明,「這天下有很多事,如果可以,朕會親手來做。


    「朕做不了的事,隻能將它交託給可以勝任的人。皇後的才能勝過宰相,這是毋庸置疑的,」李治搖了搖頭:「朕會守住這江山與城池,無所謂得到還是失去權力。」


    滕王神色複雜地看著他,良久,眼中似乎隱隱有水光閃動:「我明白。」


    「滕叔能不拘一格用人才,朕很欣慰。如今大唐在高句麗、西域和突厥都有用兵,中原的安穩與城防至關重要。」李治的目光投向遠處,不知是在看遠山的風雲,還是在看帝國的未來。


    史冊中不曾濃墨渲染,大唐的疆域在這個溫和的帝王手中達到了巔峰——東起高麗,西抵鹹海,南至橫山,北達貝加爾湖,此後終唐四百年江山,再無這樣遼闊的版圖。


    七


    麟德元年,媚娘以皇後身份臨朝理政,與天子並稱「二聖」。


    這一年她的生辰格外隆重,宮中舉行了盛大的宴飲,皇親和後妃們紛紛送來厚禮。媚娘端詳著一幅龍鳳呈祥的屏風,笑著對李治說:「龍鳳呈祥,臣妾出身寒微,又哪裏是什麽鳳凰?」


    媚娘雖是美人,但已經過了女人最為燦爛的年華,她的皮膚仍然白皙,眼角已經有了細細的紋理,對著銅鏡能看出時光無情的流逝,哪怕再好的眉筆與腮紅,也畫不出少女的靈動。


    可是,已經過去了那麽多年,李治還記得當初她對著鳳尾蝶吹那一口氣的模樣。


    李治微笑:「在朕心目中,你還是那個折鳳尾蝶的姑娘。」


    比起龍鳳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更愛蝴蝶隨心所欲,冬死春生,能用翅膀扇動滿園花香,也能在天地間自在飛翔。


    「陛下的心意,臣妾懂得,」媚娘笑起來總是很好看,她為李治寬衣解帶,眼眸纏綿像是依靠著他的藤蘿,又像是與他共沐風雨的燭光,「陛下是天子,天命所歸,自然無法像凡人一樣隨心所欲。」


    「有時候朕倒覺得,你比朕更適合這皇宮。」李治將朝服脫掉,露出月白色的內衣,身形修長如竹。


    「是陛下給了臣妾這皇宮,臣妾做了皇後,雖要盡皇後的職責,但也是陛下的妻子。」媚娘眼波如水,帶笑依偎在李治懷中,撫摸他下頜上淡青色的胡茬,「臣妾仰仗著陛下,和天下臣民一樣。」


    夜裏飄來淺淺的梨花香,李治突然想起了什麽,問:「前些日子有人跟朕說起洪州的事,言辭間倒是對滕叔有些不滿。」


    媚娘在黑暗中依偎著李治:「滕王在洪州都督的任上,也有大刀闊斧的革新氣象,不過,近來的確有些不利滕王的風言風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浮雲半書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惟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惟七並收藏浮雲半書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