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梅伯開口,同樣是王室宗親的比幹也是隨聲應和。
按理說對於李靖這種外姓贅婿,就算對方再有能力,那也是不被殷商王室所認可的。
但李靖不被認可,可李靖的兒子身上不是還流著成湯的血脈嘛?
若李靖之子是中人之姿也就算了,但李金吒的成就實在太讓人眼紅了。
李氏三書的內容覆蓋了人族生活的方方麵麵,甚至很多東西都是人們之前所未曾發現應用的。
除此之外,易數、道德也是開人類曆史之先河,很多平常人們根本注意不到的東西都被其總結成幾個詞或者一句話便能讓人明白個中道理。
包括比幹在內,現如今的讀書人無不將李氏三書奉為至寶。
而除卻這般理論上的成就,李金吒以稚童之軀身體力行,很多書中的新奇事物隻有在陳塘關才能見到,再加上這堪比神農嚐百草的功績,別說血脈不血脈的了,就算沒有血脈的關係,殷商王室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其綁在戰車上麵。
身為王室的一員,這也算是幾個老家夥的默契,包括李靖的李塘王名號在內,其他諸侯都是公侯、伯侯之類的稱唿,可偏偏這李塘的後麵加了一個王字……
李金吒是李靖的嫡長子,其上王族之血一半一半,雖說這姓氏有些紮眼,但未來這李金吒定然是神仙中的人物,若能入駐火雲洞,別說他老李家的祖墳了,就算成湯先祖複生,誰給誰磕一個還不一定呢。
雖然沒有事先溝通,但以比幹七竅玲瓏心的敏銳還是默契的和梅伯打了個配合。
若是這李靖早些年死掉就好了,反正老李家也沒什麽人,到時候王室這邊就能打著招唿李公妻兒老小的名號將其接迴殷家。
雖說這形式變更放眼古今也從未出現過,但沒出現過就不能創新嘛?
兩位老臣默契十足,但帝辛此時就有點懵了。
不是,你們給個人選就一個人反駁,到了我這又是行禮又是搶答的,我是有說錯什麽嘛?
然而讓帝辛更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在後麵,待比幹說完,商榮都還沒開口,費仲尤渾也是開口建言道。
“大王,我看這李公征戰能力不詳,但搞內政卻是一把好手,別的不說,光是陳塘關每年送來的美酒,若是日後無法暢飲豈不可惜?”
“是啊大王,我大商猛將如雲,遠的不談,就說這東伯侯之子薑文煥在東邊蠻族的名聲就甚是響亮,如此天人之將,若放著不用,豈不可惜?”
一開始帝辛是有心給這新晉公侯找不痛快的,主要還是這封號裏的王字,繞過朝歌行事還拿著三皇做背景板,即便帝辛他帝辛是人王也不好隨便動對方。
但聽到費仲尤渾如此說,也算是搔到了帝辛的癢處,雖說這薑王後便是東伯侯的女兒,但諸侯之患由來已久,雖說靠著結姻的方式暫時穩住了東邊,但姻親歸姻親,四大諸侯無論那一個其實都是他帝辛的心腹大患。
這李塘王的封號中有個王字固然刺眼,但陳塘關不過一關之地,相較於體量不輸給西岐的大諸侯,這東伯侯薑恆楚才是他帝辛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這薑文煥真有如此神勇?”
“這……”
費仲權衡利弊之下還是咬牙點了點頭,這薑文煥的名字他隻是聽過,具體什麽能耐其實他也不了解。
但不了解薑文煥,費仲難道還不了解李靖嘛?
李塘商號背後的人就寫在李塘商號的名字上了,若是李靖對付西岐戰而勝之還好,萬一要是出點什麽意外,以後在想和李塘商號那邊要點人事可就難了。
不過這也算是費仲與李塘商號人事的一環,當初找上門來的時候這李塘商號就是為了在朝歌這邊搞些口舌,陳塘李家無心西岐與朝歌的戰事,如若不然,這李靖怕不是早就上了前線了。
“好!想不到大商還有如此青年才俊,首相、皇叔、祭司,不知你們三位意下如何啊?”
“這……”
比幹遲疑片刻,原本他對費仲尤渾推薦的人選是不抱什麽希望的,這薑文煥的能力比幹也確實信不過。
但信不過薑文煥,這薑文煥的老子不是還在嘛。
若是讓東伯侯之兵和西伯侯對上,南伯侯鄂崇禹一直被蠻族所累沒有什麽上升的空間,而這北伯侯……
聞太師北伐,北伯侯有名無實,隻要東伯侯與西伯侯兩敗俱傷,困擾大商的諸侯王問題一下就能削減九成,雖說這費仲尤渾人不怎麽樣,沒想到這才幹……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可行,這薑文煥乃大商青年才俊,在東邊又有天人之將的美譽,縱使這薑文煥戰場經驗不足,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陛下完全可以征召東伯侯父子去對付西岐大軍,唯一美中不足的,這東海平靈王叛亂尚未平息,若此時抽調東伯侯的大軍,這東邊恐怕會出什麽變故。”
“這有何難,這陳塘關地處東海之濱,這李靖也是當世戰將,陛下何不命李塘王接手東伯侯戰事,這樣不僅解放了東伯侯,還可以檢驗一下陳塘關的實力,一箭雙雕,這般好事卻是難得。”
梅伯老神在在的接過了比幹的話頭,兩個頭生華發的托孤重臣彼此對視。
比幹確實是想要再造大商,但再造大商和為成湯血脈留後路什麽的,似乎也並不衝突。
二人對視,最終還是比幹說服了自己。
“陛下,梅伯所言極是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那就這麽辦,傳令下去,命東伯侯父子率兵西進鎮壓叛黨,命陳塘關李靖率兵出征,接替東伯侯父子鎮壓東海平靈王叛亂!”
“諾!”
商議出令人滿意的結果,比幹等人也不再耽擱,衝著帝辛行了一禮之後便打算出門安排。
“對了,費仲尤渾留下,本王還有事要問你們二人!”
臨走臨走帝辛又把二人叫住,二人額頭生汗,可麵對帝辛,費仲尤渾又豈敢說半個不字?
按理說對於李靖這種外姓贅婿,就算對方再有能力,那也是不被殷商王室所認可的。
但李靖不被認可,可李靖的兒子身上不是還流著成湯的血脈嘛?
若李靖之子是中人之姿也就算了,但李金吒的成就實在太讓人眼紅了。
李氏三書的內容覆蓋了人族生活的方方麵麵,甚至很多東西都是人們之前所未曾發現應用的。
除此之外,易數、道德也是開人類曆史之先河,很多平常人們根本注意不到的東西都被其總結成幾個詞或者一句話便能讓人明白個中道理。
包括比幹在內,現如今的讀書人無不將李氏三書奉為至寶。
而除卻這般理論上的成就,李金吒以稚童之軀身體力行,很多書中的新奇事物隻有在陳塘關才能見到,再加上這堪比神農嚐百草的功績,別說血脈不血脈的了,就算沒有血脈的關係,殷商王室都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其綁在戰車上麵。
身為王室的一員,這也算是幾個老家夥的默契,包括李靖的李塘王名號在內,其他諸侯都是公侯、伯侯之類的稱唿,可偏偏這李塘的後麵加了一個王字……
李金吒是李靖的嫡長子,其上王族之血一半一半,雖說這姓氏有些紮眼,但未來這李金吒定然是神仙中的人物,若能入駐火雲洞,別說他老李家的祖墳了,就算成湯先祖複生,誰給誰磕一個還不一定呢。
雖然沒有事先溝通,但以比幹七竅玲瓏心的敏銳還是默契的和梅伯打了個配合。
若是這李靖早些年死掉就好了,反正老李家也沒什麽人,到時候王室這邊就能打著招唿李公妻兒老小的名號將其接迴殷家。
雖說這形式變更放眼古今也從未出現過,但沒出現過就不能創新嘛?
兩位老臣默契十足,但帝辛此時就有點懵了。
不是,你們給個人選就一個人反駁,到了我這又是行禮又是搶答的,我是有說錯什麽嘛?
然而讓帝辛更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在後麵,待比幹說完,商榮都還沒開口,費仲尤渾也是開口建言道。
“大王,我看這李公征戰能力不詳,但搞內政卻是一把好手,別的不說,光是陳塘關每年送來的美酒,若是日後無法暢飲豈不可惜?”
“是啊大王,我大商猛將如雲,遠的不談,就說這東伯侯之子薑文煥在東邊蠻族的名聲就甚是響亮,如此天人之將,若放著不用,豈不可惜?”
一開始帝辛是有心給這新晉公侯找不痛快的,主要還是這封號裏的王字,繞過朝歌行事還拿著三皇做背景板,即便帝辛他帝辛是人王也不好隨便動對方。
但聽到費仲尤渾如此說,也算是搔到了帝辛的癢處,雖說這薑王後便是東伯侯的女兒,但諸侯之患由來已久,雖說靠著結姻的方式暫時穩住了東邊,但姻親歸姻親,四大諸侯無論那一個其實都是他帝辛的心腹大患。
這李塘王的封號中有個王字固然刺眼,但陳塘關不過一關之地,相較於體量不輸給西岐的大諸侯,這東伯侯薑恆楚才是他帝辛真正要解決的問題。
“這薑文煥真有如此神勇?”
“這……”
費仲權衡利弊之下還是咬牙點了點頭,這薑文煥的名字他隻是聽過,具體什麽能耐其實他也不了解。
但不了解薑文煥,費仲難道還不了解李靖嘛?
李塘商號背後的人就寫在李塘商號的名字上了,若是李靖對付西岐戰而勝之還好,萬一要是出點什麽意外,以後在想和李塘商號那邊要點人事可就難了。
不過這也算是費仲與李塘商號人事的一環,當初找上門來的時候這李塘商號就是為了在朝歌這邊搞些口舌,陳塘李家無心西岐與朝歌的戰事,如若不然,這李靖怕不是早就上了前線了。
“好!想不到大商還有如此青年才俊,首相、皇叔、祭司,不知你們三位意下如何啊?”
“這……”
比幹遲疑片刻,原本他對費仲尤渾推薦的人選是不抱什麽希望的,這薑文煥的能力比幹也確實信不過。
但信不過薑文煥,這薑文煥的老子不是還在嘛。
若是讓東伯侯之兵和西伯侯對上,南伯侯鄂崇禹一直被蠻族所累沒有什麽上升的空間,而這北伯侯……
聞太師北伐,北伯侯有名無實,隻要東伯侯與西伯侯兩敗俱傷,困擾大商的諸侯王問題一下就能削減九成,雖說這費仲尤渾人不怎麽樣,沒想到這才幹……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可行,這薑文煥乃大商青年才俊,在東邊又有天人之將的美譽,縱使這薑文煥戰場經驗不足,但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陛下完全可以征召東伯侯父子去對付西岐大軍,唯一美中不足的,這東海平靈王叛亂尚未平息,若此時抽調東伯侯的大軍,這東邊恐怕會出什麽變故。”
“這有何難,這陳塘關地處東海之濱,這李靖也是當世戰將,陛下何不命李塘王接手東伯侯戰事,這樣不僅解放了東伯侯,還可以檢驗一下陳塘關的實力,一箭雙雕,這般好事卻是難得。”
梅伯老神在在的接過了比幹的話頭,兩個頭生華發的托孤重臣彼此對視。
比幹確實是想要再造大商,但再造大商和為成湯血脈留後路什麽的,似乎也並不衝突。
二人對視,最終還是比幹說服了自己。
“陛下,梅伯所言極是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之策……”
“那就這麽辦,傳令下去,命東伯侯父子率兵西進鎮壓叛黨,命陳塘關李靖率兵出征,接替東伯侯父子鎮壓東海平靈王叛亂!”
“諾!”
商議出令人滿意的結果,比幹等人也不再耽擱,衝著帝辛行了一禮之後便打算出門安排。
“對了,費仲尤渾留下,本王還有事要問你們二人!”
臨走臨走帝辛又把二人叫住,二人額頭生汗,可麵對帝辛,費仲尤渾又豈敢說半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