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棄爭固執道:「陛下,根本不正,枝葉如何能茁壯生長?」
明德帝有些不耐煩了,「從朝廷到地方各路州,幾萬名官員,難道都要來關注一件事情?朕安排你們出任地方官,就是希望你們能保住枝葉,根本正與不正,還不需要你們來操心。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莫棄爭。整個大宣除了朕,沒有缺誰不可的說法!」
莫棄爭直挺挺地站在原地,「請陛下恕臣不能苟同。家事國事天下事,天下人人人皆可操心。若陛下不需要您的子民操心國事,那又何必教許多兒郎都讀聖賢書?」
「豈有此理!」明德帝一指莫棄爭,狀似發怒,順喜及時出現:「陛下,陸尚書攜要事求見。」
明德帝一頓,怒意滯消,轉而眉頭擰死,「他來幹什麽?」
「奴婢不知,但眼瞧著陸大人還帶了好些冊子,恐怕是真有正事。」順喜趁機上前攙扶,並勸道:「陛下您站了有一會兒了,坐下歇歇吧?」
同時,不忘使眼色暗示莫棄爭說些「請陛下息怒」的軟話。
莫棄爭幹巴巴地說:「陛下息怒。」
「一個個都不讓朕省心。」明德帝撐著禦座扶手,捏了捏鼻樑,隨口打發他:「罷了,你且先下去好好歇兩天,朕把當前這攤子爛事料理妥當了,再傳你來好好說一說江南。」
莫棄爭疑心這話的真假,但陸尚書就在外頭等著覲見,且很可能和舞弊案或者蓄奴案相關,便恭順地告退。
明德帝緩緩坐下,眼角餘光裏,莫棄爭打直的背影走遠,陸潛辛抱著幾本冊子、脊背微彎的身影出現。
他低聲吩咐順喜:「去把王玡天給朕叫來,等陸潛辛一走,朕要立刻見到他。」
順喜神情一凜,「奴婢這就去安排。」
「讓何萍去。」
「……是。」
順喜與陸潛辛錯身而過,避開了其他內侍,把何萍支到大殿後廊說事,且特地囑咐後者走東華門,不要撞上剛離開的莫棄爭。說完,便匆匆趕迴前殿。
何萍打算直接從後門離開,房樑上突然跳下個人來,叫他一聲「何公公」,把他嚇一跳。
「可是陛下召見我?」陸雙樓自帶莫棄爭進宮之後,就一直等在這裏。他沒發現有同僚當值,說明皇帝有傳問自己的打算,不能隨意離開。
「陸尚書來了,陸……」何萍念到這個相同的姓氏,莫名打了個哽,「您得再等等。」
「陸潛辛啊。」陸雙樓沒有解釋地低嘆,又問:「那你這是去?」
何萍沒有隱瞞:「陛下命我去傳喚王玡天王大人,時間緊,就不與您多說了。」
「哦,好。」陸雙樓點點頭,隻當是莫棄爭那本參劾之故——盜竊劾本草稿送到通政司的人,恐怕就是王玡天。
他厭惡此人,又想到陸潛辛,更加難忍恨意。隨即再度攀上房梁,如貓一般在梁木上輕巧騰挪,直到前後殿交界之處。負責在抱樸殿當值過的漆吾衛都知道,這裏有道專門留出的縫隙,隻要移開作為遮擋的石獸,就可以窺向前後任一殿。
隻見陸潛辛跪在殿中,雙手捧著幾本簇新的卷宗一類的東西舉過頭頂,「臣帶了幾本帳冊,請陛下親躬審閱。」
帳冊?
「什麽帳,這麽多?」明德帝看著擺到禦案上摞疊起來差不多有半指厚的冊子,問出了陸雙樓心中的疑惑。
陸潛辛平靜迴答:「陛下看過便知。」
明德帝沉吟斟酌片刻,翻開扉頁,看了幾條目錄,便登時沉下臉,「你們是打著配合來的?」
「臣為此準備多年,從未假手於人,不知陛下說的『你們』是指?」陸潛辛麵露疑惑,拱手道:「還請陛下明示。」
明德帝盯著他,眼底盡是狐疑,「朕剛起了敲打王氏的心思,你就送這麽一堆帳來。一前一後不差分毫,天底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陸潛辛一驚,思索半晌,「臣鬥膽,不知王氏還犯了何事?」
明德帝見狀,轉念一想,正是因為時間上沒有任何間隔,所以沒有人可以通風報信,或許當真隻是巧合。便說:「取朕的靉靆,再取一盞燈來。」
他決意看過帳冊,再考慮怎麽處置。左右是在抱樸殿,無需擔心風言風語的傳出去不好控製。
順喜遵命,舉著琉璃燈在禦側為陛下照明。他舉了小半個時辰,哪怕沒有刻意偷看,僅是不小心瞥到幾個詞彙與數目,都一陣心驚肉跳。
這王總督,膽子也忒大了些!
陸潛辛一直跪在原地,看著皇帝越翻越快就要將帳冊翻盡,適時開口道:「王喻玄視鬆江田地為私產,暗改魚鱗冊,謊報稅收,截留貢物,已長達十八年。陛下從前放任,是因為鬆江偏遠苦寒卻兼有沃土,需要王氏這樣的地頭蛇代您掌控,北方軍也有賴於他暗中的供養。可如今的雁迴王氏恃寵自重,把持鬆江路,已無異於藩邦。臥榻之側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賊,陛下還能繼續安睡麽?」
「陸大人慎言!」順喜手一抖,低聲叫道,幾乎不敢去看皇帝的反應。
貓在樑上的陸雙樓亦是驚訝地挑起雙眼,不解地看向陸潛辛。
他已許久不曾正眼看他這生而不養的賊爹,這會兒才發現對方未至知天命之年,已有風燭殘年的老態,就連說出的話都帶著沉沉死氣:「王喻玄在鬆江路如此行徑,他兒子王玡天在稷州也不遑多讓。陛下,您能容忍王氏在一地占山為王,還能容忍他們將南北糧倉握於一姓之手麽?」
明德帝有些不耐煩了,「從朝廷到地方各路州,幾萬名官員,難道都要來關注一件事情?朕安排你們出任地方官,就是希望你們能保住枝葉,根本正與不正,還不需要你們來操心。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莫棄爭。整個大宣除了朕,沒有缺誰不可的說法!」
莫棄爭直挺挺地站在原地,「請陛下恕臣不能苟同。家事國事天下事,天下人人人皆可操心。若陛下不需要您的子民操心國事,那又何必教許多兒郎都讀聖賢書?」
「豈有此理!」明德帝一指莫棄爭,狀似發怒,順喜及時出現:「陛下,陸尚書攜要事求見。」
明德帝一頓,怒意滯消,轉而眉頭擰死,「他來幹什麽?」
「奴婢不知,但眼瞧著陸大人還帶了好些冊子,恐怕是真有正事。」順喜趁機上前攙扶,並勸道:「陛下您站了有一會兒了,坐下歇歇吧?」
同時,不忘使眼色暗示莫棄爭說些「請陛下息怒」的軟話。
莫棄爭幹巴巴地說:「陛下息怒。」
「一個個都不讓朕省心。」明德帝撐著禦座扶手,捏了捏鼻樑,隨口打發他:「罷了,你且先下去好好歇兩天,朕把當前這攤子爛事料理妥當了,再傳你來好好說一說江南。」
莫棄爭疑心這話的真假,但陸尚書就在外頭等著覲見,且很可能和舞弊案或者蓄奴案相關,便恭順地告退。
明德帝緩緩坐下,眼角餘光裏,莫棄爭打直的背影走遠,陸潛辛抱著幾本冊子、脊背微彎的身影出現。
他低聲吩咐順喜:「去把王玡天給朕叫來,等陸潛辛一走,朕要立刻見到他。」
順喜神情一凜,「奴婢這就去安排。」
「讓何萍去。」
「……是。」
順喜與陸潛辛錯身而過,避開了其他內侍,把何萍支到大殿後廊說事,且特地囑咐後者走東華門,不要撞上剛離開的莫棄爭。說完,便匆匆趕迴前殿。
何萍打算直接從後門離開,房樑上突然跳下個人來,叫他一聲「何公公」,把他嚇一跳。
「可是陛下召見我?」陸雙樓自帶莫棄爭進宮之後,就一直等在這裏。他沒發現有同僚當值,說明皇帝有傳問自己的打算,不能隨意離開。
「陸尚書來了,陸……」何萍念到這個相同的姓氏,莫名打了個哽,「您得再等等。」
「陸潛辛啊。」陸雙樓沒有解釋地低嘆,又問:「那你這是去?」
何萍沒有隱瞞:「陛下命我去傳喚王玡天王大人,時間緊,就不與您多說了。」
「哦,好。」陸雙樓點點頭,隻當是莫棄爭那本參劾之故——盜竊劾本草稿送到通政司的人,恐怕就是王玡天。
他厭惡此人,又想到陸潛辛,更加難忍恨意。隨即再度攀上房梁,如貓一般在梁木上輕巧騰挪,直到前後殿交界之處。負責在抱樸殿當值過的漆吾衛都知道,這裏有道專門留出的縫隙,隻要移開作為遮擋的石獸,就可以窺向前後任一殿。
隻見陸潛辛跪在殿中,雙手捧著幾本簇新的卷宗一類的東西舉過頭頂,「臣帶了幾本帳冊,請陛下親躬審閱。」
帳冊?
「什麽帳,這麽多?」明德帝看著擺到禦案上摞疊起來差不多有半指厚的冊子,問出了陸雙樓心中的疑惑。
陸潛辛平靜迴答:「陛下看過便知。」
明德帝沉吟斟酌片刻,翻開扉頁,看了幾條目錄,便登時沉下臉,「你們是打著配合來的?」
「臣為此準備多年,從未假手於人,不知陛下說的『你們』是指?」陸潛辛麵露疑惑,拱手道:「還請陛下明示。」
明德帝盯著他,眼底盡是狐疑,「朕剛起了敲打王氏的心思,你就送這麽一堆帳來。一前一後不差分毫,天底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陸潛辛一驚,思索半晌,「臣鬥膽,不知王氏還犯了何事?」
明德帝見狀,轉念一想,正是因為時間上沒有任何間隔,所以沒有人可以通風報信,或許當真隻是巧合。便說:「取朕的靉靆,再取一盞燈來。」
他決意看過帳冊,再考慮怎麽處置。左右是在抱樸殿,無需擔心風言風語的傳出去不好控製。
順喜遵命,舉著琉璃燈在禦側為陛下照明。他舉了小半個時辰,哪怕沒有刻意偷看,僅是不小心瞥到幾個詞彙與數目,都一陣心驚肉跳。
這王總督,膽子也忒大了些!
陸潛辛一直跪在原地,看著皇帝越翻越快就要將帳冊翻盡,適時開口道:「王喻玄視鬆江田地為私產,暗改魚鱗冊,謊報稅收,截留貢物,已長達十八年。陛下從前放任,是因為鬆江偏遠苦寒卻兼有沃土,需要王氏這樣的地頭蛇代您掌控,北方軍也有賴於他暗中的供養。可如今的雁迴王氏恃寵自重,把持鬆江路,已無異於藩邦。臥榻之側有如此大逆不道之賊,陛下還能繼續安睡麽?」
「陸大人慎言!」順喜手一抖,低聲叫道,幾乎不敢去看皇帝的反應。
貓在樑上的陸雙樓亦是驚訝地挑起雙眼,不解地看向陸潛辛。
他已許久不曾正眼看他這生而不養的賊爹,這會兒才發現對方未至知天命之年,已有風燭殘年的老態,就連說出的話都帶著沉沉死氣:「王喻玄在鬆江路如此行徑,他兒子王玡天在稷州也不遑多讓。陛下,您能容忍王氏在一地占山為王,還能容忍他們將南北糧倉握於一姓之手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