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製台有請。」對方笑著伸臂示向船艙。
莫棄爭有些驚訝,但也不怵,隨之進了艙,從容坐在上首太師椅的人果然是他頂頭的長官。他照規矩行了禮,便問:「不知大人叫下官來所為何事?」
許輕名向他微笑:「我聽說你要進京述職,正好我有兩封奏摺要呈給陛下,就想請你幫我直接帶到禦前。」
莫棄爭當即神色一凜,警惕道:「奏摺呈遞下發,都有官驛可走,大人何故要借下官之手?」
領他進來的主簿睨他一眼,不滿他質問的語氣,但沒有開口嗬斥他。
「走官驛,每日行程固定,還要經捷報處、通政司,太慢了。」許輕名很和氣地向他解釋:「不如請莫大人幫忙來得快。」
一連兩個「請」字,莫棄爭有些不好拒絕,但他確實不大願意,便硬梆梆地繼續問:「既然大人要讓下官代勞,那下官敢問您這奏摺當中寫的何事?」
許輕名道:「沒什麽緊要事,隻是向陛下問安,匯報近期政務成效罷了。」
莫棄爭狐疑道:「改稅這麽快就有成效?
再一再二還有再三,主簿開口斥道:「莫棄爭,注意你的身份,豈有下屬不斷質問上官之理?」
莫棄爭沒反駁,板著臉拱手以示謝罪。
許輕名拿出兩本奏摺,讓主簿遞過去,「你要是不信,可以打開第一封看看。」
莫棄爭不管上司下屬、非禮勿視或者自持君子那些,對方說可以看,他就真的打開來看。但出乎他所料,內容確實全都與改稅相關,除了他淮州的情況,其他三州也都有涉及。
這就有些僭越了,他合上奏摺。
許輕名見狀,繼續說:「第一封的內容在之後布政司也會公布,你提前看看沒什麽。但第二封載有機密,你還不夠級別。」
莫棄爭不再翻看,揣好奏摺,低頭說:「是下官想差了。」
許輕名笑道:「難道你以為,本官是要為賀今行求情?」
莫棄爭被說中了心思,緊緊抿著唇不張口接話,臉色卻變了變。
許輕名平靜地注視著他:「近來流言甚囂塵上,本官確實也聽到一些。隻是京中之事,發生在千裏之外,我也無法及時得知確切細節。雖然我與小賀大人交情甚篤,但貿然幹涉不是明智之舉,穩住江南將新政繼續推行下去才是上選,你覺得呢?」
莫棄爭為此事已思慮多時,躬身道:「大人說得有理,下官會如實將大人的奏摺呈給陛下。」
「有勞了。」許輕名做了個手勢,讓主簿送對方迴他自己的船上。
待兩人出艙之後,內室門簾從裏掀起,走出個年輕人來。卻是楊語鹹一行人沒有在太平盪看到的那位主事,江與疏。
他麵帶疑色,不解地問許輕名:「大人,您剛剛對莫大人說的那些,都是真的嗎?」
這和他們之前說的完全不一樣。
許輕名依舊帶著笑,輕飄飄地說:「當然是騙他的。」
江與疏訝異地睜大眼睛,「我還以為您……」
許輕名一眼就看出他是怕自己反悔,失笑道:「對莫棄爭這人來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不欺瞞他,他就不會幫忙帶這一封奏摺。」
「原來如此,可您為什麽一定要讓莫大人幫忙帶?」江與疏對此還是不解,以許總督的手段,絕不至於無法將一封奏摺送進京城、送到陛下麵前。
「他是進京述職,也是向陛下告我狀去的。所以他們會保他平安進京,順利麵聖。有這麽便捷的路子,我豈能棄之不用,而要自己想方設法和人鬥智鬥勇?」許輕名一派理所當然,叫他坐下。
江與疏乖乖地坐了他指的那把椅子,蹙眉道:「但莫大人進京麵聖之後必會發覺,您是在騙他做事。如此一來,您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更差了,日後您要指派他恐怕會更加麻煩。」
「無妨,我相信莫棄爭是個成熟的人,不會因個人恩怨而在政務上刻意。至於我的名聲形象,在外早已是毀譽交加,不差這一茬。」許輕名明擺著不在乎,說完瞧見送人迴來站在門口請示是否要開船的主簿,他微微點頭。
等主簿離開,他壓低聲音,促狹道:「而且啊,他老是質疑我,我有時候也是會生氣的,隻是沒有理由罰他。今次就讓他也吃一癟,有苦說不出。」
江與疏聽到這話,又忍俊不禁又覺十分新鮮,原來穩如泰山的許大人也會有這樣充滿生氣的想法。
許輕名看他努力憋著笑的模樣,也覺得有趣,直到他笑夠了,才溫和地說:「散布消息的人抓了,求情的摺子你也看著交給莫棄爭了,這迴可以放心了吧?」
江與疏起身走到他跟前三步遠,正正地麵對他,疊掌作揖,而後說:「多謝許大人相助。」
「下官在江南這三年,不論河工之事還是我個人私事,都一直蒙您照拂,樁樁件件我皆記在心中,感激涕零。如今工程修到尾聲,衙門召我迴京在即,我卻不知如何報答於您。唯有請您受我三拜。」
說罷,端端正正拜下去。
許輕名正襟危坐,肅容受禮,過後衷心道:「我之所以提攜你,是因為你專心致誌,將太平大壩修得很好,甚至縮短了許多工期。你若想報答於我,就將你在太平盪的作風一直延續下去,在河工水利上再接再勵,為民謀福。河運暢通,水利發達,我也是能享到實惠的一員。」
莫棄爭有些驚訝,但也不怵,隨之進了艙,從容坐在上首太師椅的人果然是他頂頭的長官。他照規矩行了禮,便問:「不知大人叫下官來所為何事?」
許輕名向他微笑:「我聽說你要進京述職,正好我有兩封奏摺要呈給陛下,就想請你幫我直接帶到禦前。」
莫棄爭當即神色一凜,警惕道:「奏摺呈遞下發,都有官驛可走,大人何故要借下官之手?」
領他進來的主簿睨他一眼,不滿他質問的語氣,但沒有開口嗬斥他。
「走官驛,每日行程固定,還要經捷報處、通政司,太慢了。」許輕名很和氣地向他解釋:「不如請莫大人幫忙來得快。」
一連兩個「請」字,莫棄爭有些不好拒絕,但他確實不大願意,便硬梆梆地繼續問:「既然大人要讓下官代勞,那下官敢問您這奏摺當中寫的何事?」
許輕名道:「沒什麽緊要事,隻是向陛下問安,匯報近期政務成效罷了。」
莫棄爭狐疑道:「改稅這麽快就有成效?
再一再二還有再三,主簿開口斥道:「莫棄爭,注意你的身份,豈有下屬不斷質問上官之理?」
莫棄爭沒反駁,板著臉拱手以示謝罪。
許輕名拿出兩本奏摺,讓主簿遞過去,「你要是不信,可以打開第一封看看。」
莫棄爭不管上司下屬、非禮勿視或者自持君子那些,對方說可以看,他就真的打開來看。但出乎他所料,內容確實全都與改稅相關,除了他淮州的情況,其他三州也都有涉及。
這就有些僭越了,他合上奏摺。
許輕名見狀,繼續說:「第一封的內容在之後布政司也會公布,你提前看看沒什麽。但第二封載有機密,你還不夠級別。」
莫棄爭不再翻看,揣好奏摺,低頭說:「是下官想差了。」
許輕名笑道:「難道你以為,本官是要為賀今行求情?」
莫棄爭被說中了心思,緊緊抿著唇不張口接話,臉色卻變了變。
許輕名平靜地注視著他:「近來流言甚囂塵上,本官確實也聽到一些。隻是京中之事,發生在千裏之外,我也無法及時得知確切細節。雖然我與小賀大人交情甚篤,但貿然幹涉不是明智之舉,穩住江南將新政繼續推行下去才是上選,你覺得呢?」
莫棄爭為此事已思慮多時,躬身道:「大人說得有理,下官會如實將大人的奏摺呈給陛下。」
「有勞了。」許輕名做了個手勢,讓主簿送對方迴他自己的船上。
待兩人出艙之後,內室門簾從裏掀起,走出個年輕人來。卻是楊語鹹一行人沒有在太平盪看到的那位主事,江與疏。
他麵帶疑色,不解地問許輕名:「大人,您剛剛對莫大人說的那些,都是真的嗎?」
這和他們之前說的完全不一樣。
許輕名依舊帶著笑,輕飄飄地說:「當然是騙他的。」
江與疏訝異地睜大眼睛,「我還以為您……」
許輕名一眼就看出他是怕自己反悔,失笑道:「對莫棄爭這人來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不欺瞞他,他就不會幫忙帶這一封奏摺。」
「原來如此,可您為什麽一定要讓莫大人幫忙帶?」江與疏對此還是不解,以許總督的手段,絕不至於無法將一封奏摺送進京城、送到陛下麵前。
「他是進京述職,也是向陛下告我狀去的。所以他們會保他平安進京,順利麵聖。有這麽便捷的路子,我豈能棄之不用,而要自己想方設法和人鬥智鬥勇?」許輕名一派理所當然,叫他坐下。
江與疏乖乖地坐了他指的那把椅子,蹙眉道:「但莫大人進京麵聖之後必會發覺,您是在騙他做事。如此一來,您在他心中的形象就更差了,日後您要指派他恐怕會更加麻煩。」
「無妨,我相信莫棄爭是個成熟的人,不會因個人恩怨而在政務上刻意。至於我的名聲形象,在外早已是毀譽交加,不差這一茬。」許輕名明擺著不在乎,說完瞧見送人迴來站在門口請示是否要開船的主簿,他微微點頭。
等主簿離開,他壓低聲音,促狹道:「而且啊,他老是質疑我,我有時候也是會生氣的,隻是沒有理由罰他。今次就讓他也吃一癟,有苦說不出。」
江與疏聽到這話,又忍俊不禁又覺十分新鮮,原來穩如泰山的許大人也會有這樣充滿生氣的想法。
許輕名看他努力憋著笑的模樣,也覺得有趣,直到他笑夠了,才溫和地說:「散布消息的人抓了,求情的摺子你也看著交給莫棄爭了,這迴可以放心了吧?」
江與疏起身走到他跟前三步遠,正正地麵對他,疊掌作揖,而後說:「多謝許大人相助。」
「下官在江南這三年,不論河工之事還是我個人私事,都一直蒙您照拂,樁樁件件我皆記在心中,感激涕零。如今工程修到尾聲,衙門召我迴京在即,我卻不知如何報答於您。唯有請您受我三拜。」
說罷,端端正正拜下去。
許輕名正襟危坐,肅容受禮,過後衷心道:「我之所以提攜你,是因為你專心致誌,將太平大壩修得很好,甚至縮短了許多工期。你若想報答於我,就將你在太平盪的作風一直延續下去,在河工水利上再接再勵,為民謀福。河運暢通,水利發達,我也是能享到實惠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