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麽定了?」王正玄噎了噎,橫豎一想,自己這個右相怎麽都做得這麽憋屈呢?


    對坐的陸潛辛帶笑說:「還是王大公子會為陛下分憂啊。」


    說完,果不其然看到他這位曾經的小舅子變了臉色,但小舅子要比以往能忍,氣上臉也沒有當場發作,隻剜了他一眼。


    他恍如無事發生,向上首道:「細想來,江南路有許大人,有三年前清田畝查人口的底子,就算新製推行得艱難,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差。反而是江南路之後的下一個試行點,既無許大人這樣的能人坐鎮,又無天災埋下的契機,恐怕光是排頭就要艱難得多。相爺,下官私以為要早做打算才行。」


    崔連壁思索一刻,頷首道:「未雨綢繆有何不可,依你戶部之見,江南路之後接替哪一路最為合適?」


    陸潛辛再次看向對麵叔侄,緩緩合掌,「譬如鬆江路,也是繳稅大頭之一,遠居東北,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小;離京畿近,容易把控。成事不說,就算敗事,也能壓在燕山以北。」


    崔連壁方才是當真想要聽取他的意見,得到這麽個迴答,皺了皺眉,沒有第一時間下結論。


    王玡天也笑道:「照陸大人這麽說,江北豈不是更好。毗鄰京畿,又有最勇武的兩大州衛鎮著,誰敢翻天?至於影響麽,既然要推,那就隻能成不能敗。既然抱著必成的決心,不如選個勾連南北的位置。一旦成了,再推及四海,不就事半功倍?」


    陸潛辛道:「決心當然必不可少。但王大人不在戶部,不通稅務,自然不知改製之艱難。眼下如此替小賀大人誇口,本官覺著,有幾分捧殺之嫌啊。」


    「在下是相信小賀大人,相信陛下的選擇,何來捧殺之意?」王玡天笑意不改,示意末座的藍袍官員,「小賀大人,你說呢?」


    賀今行無奈道:「請兩位大人莫要拿下官做口舌之爭,萬事開頭難,眼下當勠力同心才是。」


    他不願摻和這些無用的爭執,起身走到堂中,拱手道:「相爺,下官有個不同的看法。與江南路毗鄰的漢中路,或許也可作下一個試點的備選。」


    漢中路?


    王玡天臉上的笑意淡下去。


    崔連壁也當沒看到,問起選在漢中路的理由。


    賀今行答道:「一則,漢中與鬆江和江北相比,稅賦構成相對簡單,田稅占大頭,改起來容易一些。二則,漢中與江南的漕貿來往密切,江南路先改,漢中路若不跟著改,恐怕雙方交接多有不便,最終難免會拉低稅入。反之,則算是順勢而為,應當比其他地方的阻力小一些。」


    崔連壁聽罷,做出深思狀,擰眉道:「還真是各有各的理。但你們也知道,本相做了二十餘年的兵部堂官,對戶部事務了解不深,一時實在難以抉擇。」


    一直旁聽的盛環頌出聲道:「江南路都還沒排頭,更別提下一個。這些後頭的事,沒必要現在就定嘛。」


    賀今行立刻接話:「盛大人說得是。視江南情況而後定,也不遲。」


    其他人就算想辯駁也不好再開口,一時雅雀無聲。


    崔連壁點點頭,順手合上許輕名那本文書,「你們盡快拿個總則出來,交給許輕名去做具體的章程,是騾子是馬先拉到江南那邊溜溜,有什麽不妥再細細調整。」


    幾句話便將在江南試行改稅的事正式定下來。


    賀今行再提起捐納,同僚們便都有些興致缺缺,公事公辦地走完了流程。


    不到申時,此次議事便收了尾。


    眾人先後離開,唯獨王正玄坐著沒動,等正廳隻剩他和崔連壁,才幾步到後者案前質問:「相爺,我是哪兒做得不對,您要拐著彎兒地敲打我?您也知道我這個人悟性不好,陛下的聖意都總是慢半拍才領悟,您要對我不滿,不如這會兒就直說。」


    崔連壁就知道他要鬧,但不打算安撫,隻做出一臉的迷惑:「我哪兒針對你了?你說。」


    王正玄一聽,拍案道:「就說許輕名上書這件事,您是一點風聲都不給我透露啊。我好歹也是個右相,是您正兒八經的副手吧?也跟那些人一個待遇?」


    「陛下有令,不得準信不可傳開,我還能違命不成?」崔連壁隨口扯了張大旗,「我是沒跟你通氣,但也沒給其他人通氣啊,怎麽就扯到針對你敲打你了?」


    王正玄狐疑道:「當真是陛下的意思?」


    崔連壁:「你要不信,就到抱樸殿去問。」


    「那行吧,是我多想了。」王正玄不可能拿這種事去詢問皇帝,隻能按下懷疑,躬身賠禮:「相爺莫要在意。」


    「沒什麽,我正好也有話要跟你說。」崔連壁台起他的一臂,收斂神色,嚴肅道:「現今正是多事之秋,我不管你們王氏和陸潛辛之間有什麽仇什麽怨,要麽忍著,要麽私底下解決。總之別鬧到朝堂上來,別影響開捐和改稅,否則別怪我不留情麵。」


    王正玄被他緊緊盯著,神情變幻幾許,始終咬緊牙關不答話。


    崔連壁嘆口氣,拍拍他的肩膀,「你自己下去想想吧。」


    王正玄低頭告退。


    從政事堂出來去應天門,要走過一條長長的甬道。


    賀今行本想獨自行走,偏生一出去,王玡天就跟他走在了一塊兒。


    眼瞧著陸潛辛和盛環頌越走越遠,後者忽然問:「小賀大人方才為何提起漢中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州歌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謜並收藏六州歌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