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再說。」
顧橫之揉了揉眉心,短時間內不想和他大姐說話,自顧自找出自己許久沒穿過的官服。
衣裳在箱子裏顛簸出許多褶皺,他一日內嘆了第二迴,拿下去找驛吏幫忙熨平。
端正衣冠,戴好牙牌,才獨自朝宮城去。
第306章 四十九
未正,整座抱樸殿一片寂靜。
明德帝自入夏來睡眠轉少,每日午後都要遣退一眾內侍,獨自打坐修行。
尚未到結束的時辰,順喜便悄然走近,輕聲稟報:「陛下 ,崔大人到了。」
明德帝緊閉雙眼,眉心折了兩折,吐出一個字:「宣。」
「是。」順喜後退時緩緩抬頭瞧了一眼,見狀有些擔憂,心下盤算著要不要準備湯藥。
他領著崔大人去而復返,卻見皇帝執麈站在大窗邊,神情平靜,似乎又沒事了。他便按捺不動。
崔連壁請過安,便垂手等皇帝吩咐。
明德帝斜身側立打量他,道:「若是往常,崔卿必會先問上一句,朕喚你來所為何事。如今倒是耐得住性子。」
崔連壁欠身道:「臣年紀大了,自然不如從前。」
明德帝:「朕知道你想掛冠迴鄉,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崔連壁低著頭不言語。
明德帝看不下去,嫌棄道:「別一副朕逼良為娼的樣子,朕留你自然有朕的考慮,虧不了你。今兒叫你來是有正事,先看看這封密信吧。」
順喜取來一隻封套,送到崔連壁麵前。
後者看那套麵上滿幅的紫藍翠雀貼花,神情一變,打起精神道:「敢問陛下,可是靖寧公主送來的?」
皇帝默認,抬手示意順喜退下。
崔連壁取信細看,說的事情果然是他想的那一遭,道:「業餘山這事兒本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全看北黎人那邊想借題發揮到什麽程度。既然公主能在北黎朝廷說得上話,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他說到這裏,帶了些真心的笑:「如此一來,三邊徹底和平,再無戰亂,乃是大喜事。這個消息還正好趕在晚上的慶功宴之前,給陛下添彩來了。」
明德帝卻道:「此事朕還沒打算公布,除了朕知你知,別無人知。」
君臣相視,崔連壁臉上的笑意淡去,「陛下想要藉此針對顧家郎?」
「你以為朕想這麽做?」明德帝懷抱麈尾,走向前殿,「就算朕願意給他升官加銜,讓他留在振宣軍裏,你看方子建和晉陽樂不樂意?」
崔連壁跟在他身後,眉頭皺了幾層,最後說:「但他終歸是有功之將,不封賞不太合適。」
明德帝:「是啊,小功小勞的也就罷了,偏偏方子建呈上的功勞簿裏,他排在前五。朕要是漠視,不止叫其他將士寒心,朕也顏麵無光。」
頓了頓,又說迴方子建,「這老小子是個滑頭,把難題拋給朕,可叫朕頭疼得緊。所以召你來,你給朕想想辦法。」
崔連壁見皇帝還有所顧及,並沒有為了製衡四方邊軍而硬廢猛將,心裏略略安慰些。
他稍加思索,當真想出個主意來:「以祿取人,人可竭。陛下,不如在朝中給他尋個俸祿豐厚的官職,把人留在京城。既在您眼皮子底下,也不算薄待他。」
明德帝:「給什麽官職?祿厚而職虛,那就不是官而是爵。」
崔連壁心知不可能給爵位,即答:「臣剛進吏部,各部衙門的大小官職都還沒認全,更何況此事需再三慎重。臣拿捏不住分寸,悉聽陛下決斷。」
明德帝哼笑道:「你也學方子建是吧?算了,你們都想躲,那就由朕來做這個惡人,朕不懼。」
言罷,揚聲喚順喜伺候筆墨。
崔連壁適時告退,心下琢磨要不要給顧元錚那邊透點消息。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保持緘默更加妥當。
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兵部尚書,管的不隻是武官。
既拎得清,明德帝不多敲打,等人走後,捏著筆親自給靖寧寫迴信。
除了業餘山之事,裴老爺子過身,也需得提上一提——隻有天知曉,他並不想逼死人吶。這些先帝朝的老骨頭,做事慣於做絕,令他可氣又無奈。
寬殿清涼,明德帝寫完信卻出了些薄汗。他親自封蓋火漆,叫陳林用最快的線送到居邪山王庭,隨後就坐下來翻看經卷。
順喜取了把扇子為他扇風,悠悠過去小半個時辰,何萍進來稟報:「陛下,小賀大人求見。」
明德帝聽見,看完一頁書,才道:「上午不去永定門,這會兒來找朕,你們說他能為了什麽?」
何萍垂目不語,順喜微微笑道:「奴婢們哪兒猜得到,但依小賀大人的性子,想來應當是有什麽正事吧?」
「他那性子,不來給朕添堵就不錯了。」明德帝把書往禦案上一擱。
何萍就退出去,宣人進殿。
賀今行換了身青色官服,麵容緊繃,跪下後沒再起來。
明德帝俯視他,「怎麽,就這麽急著來為你同窗好友抱不平?」
「迴陛下話。」賀今行肅容道:「請您把臣子當做臣子來看。」
明德帝冷下臉。
賀今行無視道:「臣工之職責,在於以道事君,在於匡正國事,而非別用。不止顧橫之,還有裴孟檀、秦毓章乃至孟若愚孟大人等等,他們不是您宮中的奴婢,也不是您棋盤上的棋子,不該任由您揉扁搓圓、隨心所欲地處置。」
顧橫之揉了揉眉心,短時間內不想和他大姐說話,自顧自找出自己許久沒穿過的官服。
衣裳在箱子裏顛簸出許多褶皺,他一日內嘆了第二迴,拿下去找驛吏幫忙熨平。
端正衣冠,戴好牙牌,才獨自朝宮城去。
第306章 四十九
未正,整座抱樸殿一片寂靜。
明德帝自入夏來睡眠轉少,每日午後都要遣退一眾內侍,獨自打坐修行。
尚未到結束的時辰,順喜便悄然走近,輕聲稟報:「陛下 ,崔大人到了。」
明德帝緊閉雙眼,眉心折了兩折,吐出一個字:「宣。」
「是。」順喜後退時緩緩抬頭瞧了一眼,見狀有些擔憂,心下盤算著要不要準備湯藥。
他領著崔大人去而復返,卻見皇帝執麈站在大窗邊,神情平靜,似乎又沒事了。他便按捺不動。
崔連壁請過安,便垂手等皇帝吩咐。
明德帝斜身側立打量他,道:「若是往常,崔卿必會先問上一句,朕喚你來所為何事。如今倒是耐得住性子。」
崔連壁欠身道:「臣年紀大了,自然不如從前。」
明德帝:「朕知道你想掛冠迴鄉,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崔連壁低著頭不言語。
明德帝看不下去,嫌棄道:「別一副朕逼良為娼的樣子,朕留你自然有朕的考慮,虧不了你。今兒叫你來是有正事,先看看這封密信吧。」
順喜取來一隻封套,送到崔連壁麵前。
後者看那套麵上滿幅的紫藍翠雀貼花,神情一變,打起精神道:「敢問陛下,可是靖寧公主送來的?」
皇帝默認,抬手示意順喜退下。
崔連壁取信細看,說的事情果然是他想的那一遭,道:「業餘山這事兒本就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全看北黎人那邊想借題發揮到什麽程度。既然公主能在北黎朝廷說得上話,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他說到這裏,帶了些真心的笑:「如此一來,三邊徹底和平,再無戰亂,乃是大喜事。這個消息還正好趕在晚上的慶功宴之前,給陛下添彩來了。」
明德帝卻道:「此事朕還沒打算公布,除了朕知你知,別無人知。」
君臣相視,崔連壁臉上的笑意淡去,「陛下想要藉此針對顧家郎?」
「你以為朕想這麽做?」明德帝懷抱麈尾,走向前殿,「就算朕願意給他升官加銜,讓他留在振宣軍裏,你看方子建和晉陽樂不樂意?」
崔連壁跟在他身後,眉頭皺了幾層,最後說:「但他終歸是有功之將,不封賞不太合適。」
明德帝:「是啊,小功小勞的也就罷了,偏偏方子建呈上的功勞簿裏,他排在前五。朕要是漠視,不止叫其他將士寒心,朕也顏麵無光。」
頓了頓,又說迴方子建,「這老小子是個滑頭,把難題拋給朕,可叫朕頭疼得緊。所以召你來,你給朕想想辦法。」
崔連壁見皇帝還有所顧及,並沒有為了製衡四方邊軍而硬廢猛將,心裏略略安慰些。
他稍加思索,當真想出個主意來:「以祿取人,人可竭。陛下,不如在朝中給他尋個俸祿豐厚的官職,把人留在京城。既在您眼皮子底下,也不算薄待他。」
明德帝:「給什麽官職?祿厚而職虛,那就不是官而是爵。」
崔連壁心知不可能給爵位,即答:「臣剛進吏部,各部衙門的大小官職都還沒認全,更何況此事需再三慎重。臣拿捏不住分寸,悉聽陛下決斷。」
明德帝哼笑道:「你也學方子建是吧?算了,你們都想躲,那就由朕來做這個惡人,朕不懼。」
言罷,揚聲喚順喜伺候筆墨。
崔連壁適時告退,心下琢磨要不要給顧元錚那邊透點消息。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保持緘默更加妥當。
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兵部尚書,管的不隻是武官。
既拎得清,明德帝不多敲打,等人走後,捏著筆親自給靖寧寫迴信。
除了業餘山之事,裴老爺子過身,也需得提上一提——隻有天知曉,他並不想逼死人吶。這些先帝朝的老骨頭,做事慣於做絕,令他可氣又無奈。
寬殿清涼,明德帝寫完信卻出了些薄汗。他親自封蓋火漆,叫陳林用最快的線送到居邪山王庭,隨後就坐下來翻看經卷。
順喜取了把扇子為他扇風,悠悠過去小半個時辰,何萍進來稟報:「陛下,小賀大人求見。」
明德帝聽見,看完一頁書,才道:「上午不去永定門,這會兒來找朕,你們說他能為了什麽?」
何萍垂目不語,順喜微微笑道:「奴婢們哪兒猜得到,但依小賀大人的性子,想來應當是有什麽正事吧?」
「他那性子,不來給朕添堵就不錯了。」明德帝把書往禦案上一擱。
何萍就退出去,宣人進殿。
賀今行換了身青色官服,麵容緊繃,跪下後沒再起來。
明德帝俯視他,「怎麽,就這麽急著來為你同窗好友抱不平?」
「迴陛下話。」賀今行肅容道:「請您把臣子當做臣子來看。」
明德帝冷下臉。
賀今行無視道:「臣工之職責,在於以道事君,在於匡正國事,而非別用。不止顧橫之,還有裴孟檀、秦毓章乃至孟若愚孟大人等等,他們不是您宮中的奴婢,也不是您棋盤上的棋子,不該任由您揉扁搓圓、隨心所欲地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