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她走不了了,就想著能不能讓孩子平安出生。」
「她說孩子已經足月,該有自己的一生。」
「可是她的氣力在流失,顯著懷也視不全,無法坐娩,隻能坼剖。」
小姐握著她的手,她手裏攥著刀柄,緊緊盯著刀尖刺入肌膚割開皮肉,仿佛在剖一條離了水不再動彈的魚。
那一幕在她日後的沉夢中反覆出現,她的小姐反覆地對她說,別怕。持鴛,別怕。
我活不成,你們和這個孩子,離開京城,替我活。
答應我。持鴛,答應我。
持鴛肝腸寸斷,在此之前,她從沒想過和她的小姐分開。
可新生的嬰兒血淋淋地在她懷中,小小的嘴巴不斷翕張,卻一聲也沒有哭出來。
「小姐所中的劇毒蔓延到了孩子身上,她把自己護命脈的真氣都渡給孩子,讓我們從地道出府。她說她和一名劍客約定過今晚亥時見麵,對方很快就會來,正好可以接應我們。至於其他的,她都安排好了。」
到那個時候,她才知道,原來小姐從未想過全身而退。
小姐早就打算好,用一條命或者兩條命,終結那一場盤亙已久的風雨。
「那她呢?念念她……」謝延卿忍不住問出聲,問罷又怔然。
他知道結局,自然能推出女兒的選擇。
持鴛不忍說,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我帶著小姐的血書和小主人逃出秦王府,就遇到了那個劍客,他的名字叫作『飛鳥』。」
「飛鳥師父問我,京城之外,還有誰可以信任。我想來想去,隻有出嫁到遙陵的三小姐。我們就一路南下去遙陵。」
謝延卿渾身發冷,僵硬地問:「阿朝是念念的孩子,那爍爍的孩子呢?」
持鴛垂首道:「我們找到三小姐的時候,她已經聽說了大小姐的死訊,因此傷到胎兒,誕下來也沒能活成。」
謝延卿聽罷,按住心口,上半身如同被抽去脊梁骨一般,一寸寸塌下來。
當年她們姊妹先後有孕,消息送到老父親這裏,本以為是花開並蒂的大喜事,然而,然而。他揪緊胸前的衣裳,老淚縱橫,「先帝啊,我謝家何時負了你們,才落得如此下場?」
持鴛轉過身,抬手捂住了半張臉。
一時俱是無語凝噎。
不知過了多久,屋裏才響起謝延卿的聲音,他問:「殷侯可知道此事?」
持鴛點頭。
謝延卿呆坐片刻,又問:「那阿朝,也知道自己的身世?」
持鴛一滯,心中酸澀再次上頭,趕忙拿帕子擦了擦,強忍著說:「他離開三小姐進京那年,我和飛鳥師父,一起告訴他的。」
「阿朝是四十二年生的,進京那一年就是六歲。」謝延卿神情放空,在迴憶中問:「是爍爍要求的?」
持鴛沒答話,默認了。
謝延卿了解三個孩子的個性,意料之中才更加難過。逝去的永遠留在心裏,還在世上的同樣讓人掛心,他問持鴛:「你說他現在是叫做『賀今行』,對吧?」
他對這個名字算得上熟悉。天化十五年的狀元郎,曾隨欽差下江南賑災,知任邊境小縣,戰時守城三月與百姓共進退,後孤注一擲梟首西涼太子……不論放到哪朝哪代都稱得上一句「少年英才」,他從前聽說這些事跡時也曾讚嘆過,如今忽然得知就是自己的外孫,他百感交集,唯有慨嘆:「好,好啊,好孩子。」
沒辜負他親娘姨母及諸位親長的一片苦心。
持鴛起身說:「身世事關重大,多一個人知道,所有知情人便都多一分風險,故而當年三小姐才決定瞞著您。等小主人長大之後,既不知該怎麽告訴您,又怕告訴您反而牽累到您。如今他讓奴婢代他向您坦白,一定是別無他法,不得不通過這件事來取信於您。他要問您的事,一定也是十分緊要之事。」
她躬身一禮,再道:「恕奴婢僭越,也在此請求您,不要隱瞞。」
謝延卿拿起信紙,舉到眼前對著光再次細細地看,半晌,長嘆一聲。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找到當年秦王戰死葉辭城的真相,為了還我一雙兒女一個清白與安寧。然而往者不可諫,找到真相也無力迴天。謝家的門楣還要延續下去,我隻能就這麽算了。現在知道念念還有一點骨血在,那我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朝廷為賑江南洪災,欲將充沒的柳氏大船變賣,最後張文俊挑中蘇寶樂,確是由他授命。而他這麽做的原因,要從開復迴京沒多久,就找上門要與他合作的女孩子說起。
南越使臣在驛館遇刺那一日,他載那個西涼人一程所換來的戰報,就是這個女孩子給他的迴報。
戰報沒有任何問題。
而那個女孩子叫作「景書」,寄居在傅家,似乎能指使漆吾衛。
是你的血親。
賀今行看到這裏,再一次想起那年三月三。他以賀靈朝的身份去荔園赴宴,送出去一顆綠鬆石,得了一匣海棠香丸。出來,便遭遇一場截殺。
他不驚訝是傅景書做的,甚至早有所感,隻是潛意識裏不願相信。
他幼時居稷州,相熟的人不過五六;後來進京,更不敢輕易與人交往。兄弟姊妹於他,最真最近的形象就是賀長期。
但大哥和他,實則並無親緣。
他伸指在桌頭的陶罐裏沾了一點清水,按到信紙上化開那兩個字,才點燃燈燭,將信燒了。
「她說孩子已經足月,該有自己的一生。」
「可是她的氣力在流失,顯著懷也視不全,無法坐娩,隻能坼剖。」
小姐握著她的手,她手裏攥著刀柄,緊緊盯著刀尖刺入肌膚割開皮肉,仿佛在剖一條離了水不再動彈的魚。
那一幕在她日後的沉夢中反覆出現,她的小姐反覆地對她說,別怕。持鴛,別怕。
我活不成,你們和這個孩子,離開京城,替我活。
答應我。持鴛,答應我。
持鴛肝腸寸斷,在此之前,她從沒想過和她的小姐分開。
可新生的嬰兒血淋淋地在她懷中,小小的嘴巴不斷翕張,卻一聲也沒有哭出來。
「小姐所中的劇毒蔓延到了孩子身上,她把自己護命脈的真氣都渡給孩子,讓我們從地道出府。她說她和一名劍客約定過今晚亥時見麵,對方很快就會來,正好可以接應我們。至於其他的,她都安排好了。」
到那個時候,她才知道,原來小姐從未想過全身而退。
小姐早就打算好,用一條命或者兩條命,終結那一場盤亙已久的風雨。
「那她呢?念念她……」謝延卿忍不住問出聲,問罷又怔然。
他知道結局,自然能推出女兒的選擇。
持鴛不忍說,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我帶著小姐的血書和小主人逃出秦王府,就遇到了那個劍客,他的名字叫作『飛鳥』。」
「飛鳥師父問我,京城之外,還有誰可以信任。我想來想去,隻有出嫁到遙陵的三小姐。我們就一路南下去遙陵。」
謝延卿渾身發冷,僵硬地問:「阿朝是念念的孩子,那爍爍的孩子呢?」
持鴛垂首道:「我們找到三小姐的時候,她已經聽說了大小姐的死訊,因此傷到胎兒,誕下來也沒能活成。」
謝延卿聽罷,按住心口,上半身如同被抽去脊梁骨一般,一寸寸塌下來。
當年她們姊妹先後有孕,消息送到老父親這裏,本以為是花開並蒂的大喜事,然而,然而。他揪緊胸前的衣裳,老淚縱橫,「先帝啊,我謝家何時負了你們,才落得如此下場?」
持鴛轉過身,抬手捂住了半張臉。
一時俱是無語凝噎。
不知過了多久,屋裏才響起謝延卿的聲音,他問:「殷侯可知道此事?」
持鴛點頭。
謝延卿呆坐片刻,又問:「那阿朝,也知道自己的身世?」
持鴛一滯,心中酸澀再次上頭,趕忙拿帕子擦了擦,強忍著說:「他離開三小姐進京那年,我和飛鳥師父,一起告訴他的。」
「阿朝是四十二年生的,進京那一年就是六歲。」謝延卿神情放空,在迴憶中問:「是爍爍要求的?」
持鴛沒答話,默認了。
謝延卿了解三個孩子的個性,意料之中才更加難過。逝去的永遠留在心裏,還在世上的同樣讓人掛心,他問持鴛:「你說他現在是叫做『賀今行』,對吧?」
他對這個名字算得上熟悉。天化十五年的狀元郎,曾隨欽差下江南賑災,知任邊境小縣,戰時守城三月與百姓共進退,後孤注一擲梟首西涼太子……不論放到哪朝哪代都稱得上一句「少年英才」,他從前聽說這些事跡時也曾讚嘆過,如今忽然得知就是自己的外孫,他百感交集,唯有慨嘆:「好,好啊,好孩子。」
沒辜負他親娘姨母及諸位親長的一片苦心。
持鴛起身說:「身世事關重大,多一個人知道,所有知情人便都多一分風險,故而當年三小姐才決定瞞著您。等小主人長大之後,既不知該怎麽告訴您,又怕告訴您反而牽累到您。如今他讓奴婢代他向您坦白,一定是別無他法,不得不通過這件事來取信於您。他要問您的事,一定也是十分緊要之事。」
她躬身一禮,再道:「恕奴婢僭越,也在此請求您,不要隱瞞。」
謝延卿拿起信紙,舉到眼前對著光再次細細地看,半晌,長嘆一聲。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找到當年秦王戰死葉辭城的真相,為了還我一雙兒女一個清白與安寧。然而往者不可諫,找到真相也無力迴天。謝家的門楣還要延續下去,我隻能就這麽算了。現在知道念念還有一點骨血在,那我也沒什麽好隱瞞的。」
朝廷為賑江南洪災,欲將充沒的柳氏大船變賣,最後張文俊挑中蘇寶樂,確是由他授命。而他這麽做的原因,要從開復迴京沒多久,就找上門要與他合作的女孩子說起。
南越使臣在驛館遇刺那一日,他載那個西涼人一程所換來的戰報,就是這個女孩子給他的迴報。
戰報沒有任何問題。
而那個女孩子叫作「景書」,寄居在傅家,似乎能指使漆吾衛。
是你的血親。
賀今行看到這裏,再一次想起那年三月三。他以賀靈朝的身份去荔園赴宴,送出去一顆綠鬆石,得了一匣海棠香丸。出來,便遭遇一場截殺。
他不驚訝是傅景書做的,甚至早有所感,隻是潛意識裏不願相信。
他幼時居稷州,相熟的人不過五六;後來進京,更不敢輕易與人交往。兄弟姊妹於他,最真最近的形象就是賀長期。
但大哥和他,實則並無親緣。
他伸指在桌頭的陶罐裏沾了一點清水,按到信紙上化開那兩個字,才點燃燈燭,將信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