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刻意的平靜更顯危機,人人皆知暗流湧動,不敢掉以輕心。
賀今行便趁機將寫好多時的那封奏摺呈上,提起南越使者求援之事。
忠義侯附聲道:「顧元錚將軍攜南越使者入京已有七八日,一直在西城盤桓遊蕩,不問正事。周邊百姓總覺得他們不是好人,向兵馬司報過幾迴。再加他是異邦使者,久留我朝終歸不便,不如陛下早些把他們打發了?」
「急什麽?朕知道他們求的是什麽,但既然是他們有求於朕,難道小半月都等不得了?」明德帝那日發過怒之後,又犯了迴頭疾,臉色一直沒好過。
賀今行知急不得,按下不再硬提,心中卻升起一絲若有似無的不祥的預感來——他先前跟顧元錚說的話,恐怕還會起變數。
他想到不知還有多久才能迴京的橫之,揉了揉眉心。
接下來的幾天,按部就班。
朝堂上沒有出什麽大的亂子,坊間卻流傳開一則舞弊案的「真相」。
自士子們在薈芳館鬧過之後,此事就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在此之前,關於到底是誰主使舞弊、怎麽泄露的考題、又有哪些當官的收了錢拿了好處,基本都是猜測。
現在這則流言,則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主考官裴孟檀。
刑部查到的那些線索,由此做出的推論,都成為鐵口直斷的真相。一兩天之內,大街小巷、三教九流都或多或少地聽說,再經由來往的商人傳遍各路州。
漢中路,稷州,荔園。
裴老爺子看著手中的小報,用了整整一版來刊錄此事,甚至其中的細節都說得頭頭是道。
下人們在堂下院子裏站了幾排,戰戰兢兢,不敢動作出聲。
自從大老爺的那個消息傳迴來之後,四老爺就吩咐了,不管祖宅還是這邊,不能讓老太爺聽到半點風聲。所有人都萬分小心,嚴防死守,結果還是沒防住……
眼下大夥兒都偷偷瞧著老太爺,生怕一個不好,老太爺被氣出事來,他們救不及。
誰知老太爺似乎看得津津有味,最後還笑了起來。
裴老爺子放下小報,對最近的管事:「去,看看是哪家辦的報。跟他們說,我裴氏願意給他們投一筆錢,足夠讓他們的小報走出漢中路。」
「啊?」管事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說「是」,然後小跑著下去找人。
裴老爺子看向其他人:「你們都守在這兒幹什麽,快去打窩。」
其他下人也如夢初醒,去拿魚餌的,取釣竿的,搬搖椅的,重又鬆快地忙碌起來。
裴老子臨水榭垂釣,釣竿許久不動,他也躺在搖椅裏許久不動,像是睡著了。
直到老管家過來,輕輕喚了他一聲,「太爺,日頭要下山了。」
「哦。」裴老爺子抬臂握緊扶手,把自己拉起來坐正了,偏頭看他:「家人都安頓好了嗎?」
老管家笑著點頭:「都安頓好了。」
「那就好。」裴老爺子由他攙扶著起身,望向浮光躍金的重明湖,「離開京城,蝸居稷州二十年,該迴去了。」
老管家說:「太爺在哪兒,老奴就在哪兒。」
裴老爺子看罷,也點頭:「嗯,這會兒天氣不錯,正適合上路。」
走!
第300章 四十三
京中流言起得太快,賀今行越發擔心裴明憫,便趁午休去了一趟翰林院。
與後者一個直房的編纂告訴他,「裴侍讀去薈芳館借閱史料了,估摸著下午些才迴來,小賀大人可要留個口信?」
賀今行想說裴相的事情,不好借旁人之口,便說:「多謝你好意,但不是什麽特急的事,我晚些再來就是。」
「行,等裴侍讀迴來,我跟他說您來過。」
賀今行下衙之後再來,卻仍然撲了個空。
他下意識想,明憫是不是不願意見自己,轉念又覺得或許是公務太忙碌。
隔日初八傍晚,他想再去一趟翰林院,出應天門碰到柳從心在等自自己,說是在查的事有眉目了。
賀今行便跟他一起走向街角停著的素淨馬車。
賀冬駕車,車裏等著的除了柳從心,還有秋玉。
「秋嬸。」賀今行看到她先打招唿,再上車。
「賀大人。」秋玉隻道不敢當,等他坐穩之後,才說:「您想問的事,少當家都跟我說了。但自從我帶著大家退避西北之後,便徹底失去了對宣京的掌控。如今江水南北叫得出名字的大商人,幾乎都是蘇氏商行的客卿,宣京外城也是一樣。尤其東城,十間鋪子裏有七間仰蘇氏的鼻息。要是安化場發生過與哪個大商人有關的事,蘇氏商行的人肯定知道些內幕。」
換言之,從他們那裏打聽消息應該是最快的法子。
「蘇氏商行?」賀今行咀嚼著這幾個字,想到以前和他們打過的交道,「蘇寶樂可在京中?」
「在。」秋玉點頭道:「據我所知,他從三月初迴京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哪怕蘇氏出錢在廣浙路修的水渠完工,布政司邀他出席通渠典禮,他都隻是派人過去,沒有親自露麵。想來是京中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得他親自盯著。」
三月正是會試確定之時,賀今行覺得很巧,就說:「那我想法子直接去找他。」
秋玉道:「賀大人要是想見蘇寶樂,他今晚在飛還樓設了宴席,我可以立刻托人引薦。隻是那人剛剛擠到蘇寶樂麵前,份量不是很夠,或許需要您……」
賀今行便趁機將寫好多時的那封奏摺呈上,提起南越使者求援之事。
忠義侯附聲道:「顧元錚將軍攜南越使者入京已有七八日,一直在西城盤桓遊蕩,不問正事。周邊百姓總覺得他們不是好人,向兵馬司報過幾迴。再加他是異邦使者,久留我朝終歸不便,不如陛下早些把他們打發了?」
「急什麽?朕知道他們求的是什麽,但既然是他們有求於朕,難道小半月都等不得了?」明德帝那日發過怒之後,又犯了迴頭疾,臉色一直沒好過。
賀今行知急不得,按下不再硬提,心中卻升起一絲若有似無的不祥的預感來——他先前跟顧元錚說的話,恐怕還會起變數。
他想到不知還有多久才能迴京的橫之,揉了揉眉心。
接下來的幾天,按部就班。
朝堂上沒有出什麽大的亂子,坊間卻流傳開一則舞弊案的「真相」。
自士子們在薈芳館鬧過之後,此事就成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在此之前,關於到底是誰主使舞弊、怎麽泄露的考題、又有哪些當官的收了錢拿了好處,基本都是猜測。
現在這則流言,則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主考官裴孟檀。
刑部查到的那些線索,由此做出的推論,都成為鐵口直斷的真相。一兩天之內,大街小巷、三教九流都或多或少地聽說,再經由來往的商人傳遍各路州。
漢中路,稷州,荔園。
裴老爺子看著手中的小報,用了整整一版來刊錄此事,甚至其中的細節都說得頭頭是道。
下人們在堂下院子裏站了幾排,戰戰兢兢,不敢動作出聲。
自從大老爺的那個消息傳迴來之後,四老爺就吩咐了,不管祖宅還是這邊,不能讓老太爺聽到半點風聲。所有人都萬分小心,嚴防死守,結果還是沒防住……
眼下大夥兒都偷偷瞧著老太爺,生怕一個不好,老太爺被氣出事來,他們救不及。
誰知老太爺似乎看得津津有味,最後還笑了起來。
裴老爺子放下小報,對最近的管事:「去,看看是哪家辦的報。跟他們說,我裴氏願意給他們投一筆錢,足夠讓他們的小報走出漢中路。」
「啊?」管事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連忙說「是」,然後小跑著下去找人。
裴老爺子看向其他人:「你們都守在這兒幹什麽,快去打窩。」
其他下人也如夢初醒,去拿魚餌的,取釣竿的,搬搖椅的,重又鬆快地忙碌起來。
裴老子臨水榭垂釣,釣竿許久不動,他也躺在搖椅裏許久不動,像是睡著了。
直到老管家過來,輕輕喚了他一聲,「太爺,日頭要下山了。」
「哦。」裴老爺子抬臂握緊扶手,把自己拉起來坐正了,偏頭看他:「家人都安頓好了嗎?」
老管家笑著點頭:「都安頓好了。」
「那就好。」裴老爺子由他攙扶著起身,望向浮光躍金的重明湖,「離開京城,蝸居稷州二十年,該迴去了。」
老管家說:「太爺在哪兒,老奴就在哪兒。」
裴老爺子看罷,也點頭:「嗯,這會兒天氣不錯,正適合上路。」
走!
第300章 四十三
京中流言起得太快,賀今行越發擔心裴明憫,便趁午休去了一趟翰林院。
與後者一個直房的編纂告訴他,「裴侍讀去薈芳館借閱史料了,估摸著下午些才迴來,小賀大人可要留個口信?」
賀今行想說裴相的事情,不好借旁人之口,便說:「多謝你好意,但不是什麽特急的事,我晚些再來就是。」
「行,等裴侍讀迴來,我跟他說您來過。」
賀今行下衙之後再來,卻仍然撲了個空。
他下意識想,明憫是不是不願意見自己,轉念又覺得或許是公務太忙碌。
隔日初八傍晚,他想再去一趟翰林院,出應天門碰到柳從心在等自自己,說是在查的事有眉目了。
賀今行便跟他一起走向街角停著的素淨馬車。
賀冬駕車,車裏等著的除了柳從心,還有秋玉。
「秋嬸。」賀今行看到她先打招唿,再上車。
「賀大人。」秋玉隻道不敢當,等他坐穩之後,才說:「您想問的事,少當家都跟我說了。但自從我帶著大家退避西北之後,便徹底失去了對宣京的掌控。如今江水南北叫得出名字的大商人,幾乎都是蘇氏商行的客卿,宣京外城也是一樣。尤其東城,十間鋪子裏有七間仰蘇氏的鼻息。要是安化場發生過與哪個大商人有關的事,蘇氏商行的人肯定知道些內幕。」
換言之,從他們那裏打聽消息應該是最快的法子。
「蘇氏商行?」賀今行咀嚼著這幾個字,想到以前和他們打過的交道,「蘇寶樂可在京中?」
「在。」秋玉點頭道:「據我所知,他從三月初迴京之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哪怕蘇氏出錢在廣浙路修的水渠完工,布政司邀他出席通渠典禮,他都隻是派人過去,沒有親自露麵。想來是京中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需得他親自盯著。」
三月正是會試確定之時,賀今行覺得很巧,就說:「那我想法子直接去找他。」
秋玉道:「賀大人要是想見蘇寶樂,他今晚在飛還樓設了宴席,我可以立刻托人引薦。隻是那人剛剛擠到蘇寶樂麵前,份量不是很夠,或許需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