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蓮子乖乖地點頭,笑道:「謝謝錚姐。」
顧元錚別開視線,快步下樓。
迴到驛館,南越使者在她房間外麵的走廊來迴踱步,看到她迴來就像看到救星似的。
顧元錚推開門,將他拉進屋裏,才讓他說話。
「我見到了沙思穀,但他一點不怕我們,還得意洋洋。我設計套了一下他的話,他說他早晚會迴去繼承王位,讓我們別跟他對著幹,否則到時候一定會報復我們。」南越使者因為蒙著臉,說話嗡嗡地,問她:「將軍,這是怎麽迴事?」
「這沙思穀倒真是個蠢材。」顧元錚揉了揉額頭,將朝廷有可能送沙思穀迴南越重建王廷的事,告訴對方。
使者大驚,連連道:「這怎麽可以呢?首領已經廢除奴隸製,在籌備建立新的朝廷,絕不可能再讓那些吸血的惡鬼復辟。貴國皇帝要是派兵以王禮把沙思穀送迴來,豈不是逼著我們和你們的軍隊宣戰……難道你們就是不想讓我們和平下來?」
顧元錚安撫道:「你別急,我們南方軍止幹戈、祈和平的願望和你們還是一致的。這隻是一部分官員的想法,我猜朝中也有反對的意見,陛下也在權衡之中,並沒有拿定主意,否則何必讓我帶你們進京?」
「沒定就好。」使者擦了把冷汗,鎮定些許,躬身相求:「這一路多虧有將軍願意幫我們,我們感激不盡,還望將軍能再幫助我們爭取皇帝陛下的支持。」
顧元錚把人扶起來,道:「光我幫你們沒用,我是武將,陛下雖然會問一問我們南方軍的意見,但做決定還是會聽那些文官的。你們要想確保陛下不會送,還需要得到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使者想了一圈,說:「我們能否去找那位裴使節?他在翠玻台為不相識的奴隸與大祭司爭辯,之後又為義軍推翻貴族貢獻力量,是位正值、善良、沒有偏見的人,或許這一次也能為我們說話。」
「你說裴明憫?」顧元錚也有些意動,但想到裴明憫是裴相爺的獨子,裴相爺又站在忠義侯那邊,便有些顧慮。這些計較不便與對方托出,隻道:「宣京形勢複雜,不能貿然行動,萬一起到反效果就不妙了,且等明日我去打聽清楚局勢。」
使者在宣京就認識這麽兩三個人,隻能按她說的等待。
翌日一大早,顧元錚先去樂陽長公主府送東西,再迴頭去兵部。
盛環頌親自接待她,辦完公事,她說是還有私事,就又帶著她去後衙。
崔連壁在院子裏的黃楊樹下鋸木頭,刺啦刺啦地吵人耳朵。
顧元錚卻是笑眯眯地:「崔相爺,您這多少年了還是這一個愛好,倒有幾分『鑄劍為犁』的意思。」
崔連壁停了鋸子,撩起衣擺擦額汗,他沒戴官帽,鬢髮已半白。
「你這妮子倒是意氣風發,這次迴去,怎麽著也得升個四品明威將軍了吧?」
顧元錚:「別說了,官銜有什麽要緊的,我這另有一樁事才叫人頭疼呢,過來也是想找您參謀參謀。」
崔連壁聽了,向盛環頌使個眼色,讓他去把風。
顧元錚將昨日忠義侯找到她,以及南越使者求她幫忙的事一一低聲說出來,訴苦道:「……我們是不想送沙思穀迴去的。一則,保王黨就是秋後的螞蚱,沙思穀迴去想掀起風浪,必須要靠我們出人出力。您也知道,我們這一年出征南越吃的用的大半都是老本。朝廷嘴上說撥款,今年有些銀子做軍餉,都分給西北軍、振宣軍和北方軍了。我們大帥說西北戰事更緊急,同袍互相擔待,底下將士們才沒計較。但總不能一直讓我們勒著褲腰帶去打仗吧?」
「二則,南越地理氣候覆雜,條件惡劣,這迴雖然犧牲的不多,但很多將士在身心上留下了殘疾。一旦執行分裂政策,勢必要派兵長期駐守南越,被派過去的隊伍和流放有什麽區別?」
「更何況,」她再次壓低聲音,「這種不義之戰,就算沒有其他限製,我們也根本就不想打。」
帶南越使者入京,支持他們的訴求,並非她一個人的喜惡,而是南方軍上下一致的決定。
崔連壁自然也聽出來了,眉心緊鎖。他的態度和他們差不多,但卻不好主動幫他們向皇帝開口。
顧元錚抓住他的一邊胳膊,「崔叔叔,您就給小女指條明路,怎麽才能讓陛下放棄把沙思穀送迴南越?否則實在不行,我就隻能去把他給殺了,一了百了。」
「別一上來就想著暴力破局。」崔連壁拍開她,說:「你知道振宣軍有支隊伍和北黎援兵在業餘山打了一場烏龍仗,領兵的就是你表弟顧橫之麽?」
「什麽?」顧元錚驚訝道,她最近一次給橫之寄信,還是恭喜他在西北立了大功。
崔連壁無奈道:「這兩日才傳迴奏報,陛下說不夠清晰,讓他迴京來解釋清楚。你明白這其中的意味嗎?」
顧元錚不說話了,神態不復先前的輕狂。
崔連壁最後道:「你們不想陷進南越的戰爭泥潭,就不要在這件事情上表態,讓本來就反對這事兒的人去說。」
他叫來盛環頌,一起給她出了個主意。
顧元錚應下,迴驛館待到傍晚,帶著南越使者再次出門,去到和盛環頌說好的酒樓,要了個指定的雅間。
又過一刻,房間一側貼牆的書櫃被推開,盛環頌攜一個年輕人從隔壁雅間過來。兩人都是便裝,顯然也花費了些功夫不引人注意。
顧元錚別開視線,快步下樓。
迴到驛館,南越使者在她房間外麵的走廊來迴踱步,看到她迴來就像看到救星似的。
顧元錚推開門,將他拉進屋裏,才讓他說話。
「我見到了沙思穀,但他一點不怕我們,還得意洋洋。我設計套了一下他的話,他說他早晚會迴去繼承王位,讓我們別跟他對著幹,否則到時候一定會報復我們。」南越使者因為蒙著臉,說話嗡嗡地,問她:「將軍,這是怎麽迴事?」
「這沙思穀倒真是個蠢材。」顧元錚揉了揉額頭,將朝廷有可能送沙思穀迴南越重建王廷的事,告訴對方。
使者大驚,連連道:「這怎麽可以呢?首領已經廢除奴隸製,在籌備建立新的朝廷,絕不可能再讓那些吸血的惡鬼復辟。貴國皇帝要是派兵以王禮把沙思穀送迴來,豈不是逼著我們和你們的軍隊宣戰……難道你們就是不想讓我們和平下來?」
顧元錚安撫道:「你別急,我們南方軍止幹戈、祈和平的願望和你們還是一致的。這隻是一部分官員的想法,我猜朝中也有反對的意見,陛下也在權衡之中,並沒有拿定主意,否則何必讓我帶你們進京?」
「沒定就好。」使者擦了把冷汗,鎮定些許,躬身相求:「這一路多虧有將軍願意幫我們,我們感激不盡,還望將軍能再幫助我們爭取皇帝陛下的支持。」
顧元錚把人扶起來,道:「光我幫你們沒用,我是武將,陛下雖然會問一問我們南方軍的意見,但做決定還是會聽那些文官的。你們要想確保陛下不會送,還需要得到更多更有力的支持。」
使者想了一圈,說:「我們能否去找那位裴使節?他在翠玻台為不相識的奴隸與大祭司爭辯,之後又為義軍推翻貴族貢獻力量,是位正值、善良、沒有偏見的人,或許這一次也能為我們說話。」
「你說裴明憫?」顧元錚也有些意動,但想到裴明憫是裴相爺的獨子,裴相爺又站在忠義侯那邊,便有些顧慮。這些計較不便與對方托出,隻道:「宣京形勢複雜,不能貿然行動,萬一起到反效果就不妙了,且等明日我去打聽清楚局勢。」
使者在宣京就認識這麽兩三個人,隻能按她說的等待。
翌日一大早,顧元錚先去樂陽長公主府送東西,再迴頭去兵部。
盛環頌親自接待她,辦完公事,她說是還有私事,就又帶著她去後衙。
崔連壁在院子裏的黃楊樹下鋸木頭,刺啦刺啦地吵人耳朵。
顧元錚卻是笑眯眯地:「崔相爺,您這多少年了還是這一個愛好,倒有幾分『鑄劍為犁』的意思。」
崔連壁停了鋸子,撩起衣擺擦額汗,他沒戴官帽,鬢髮已半白。
「你這妮子倒是意氣風發,這次迴去,怎麽著也得升個四品明威將軍了吧?」
顧元錚:「別說了,官銜有什麽要緊的,我這另有一樁事才叫人頭疼呢,過來也是想找您參謀參謀。」
崔連壁聽了,向盛環頌使個眼色,讓他去把風。
顧元錚將昨日忠義侯找到她,以及南越使者求她幫忙的事一一低聲說出來,訴苦道:「……我們是不想送沙思穀迴去的。一則,保王黨就是秋後的螞蚱,沙思穀迴去想掀起風浪,必須要靠我們出人出力。您也知道,我們這一年出征南越吃的用的大半都是老本。朝廷嘴上說撥款,今年有些銀子做軍餉,都分給西北軍、振宣軍和北方軍了。我們大帥說西北戰事更緊急,同袍互相擔待,底下將士們才沒計較。但總不能一直讓我們勒著褲腰帶去打仗吧?」
「二則,南越地理氣候覆雜,條件惡劣,這迴雖然犧牲的不多,但很多將士在身心上留下了殘疾。一旦執行分裂政策,勢必要派兵長期駐守南越,被派過去的隊伍和流放有什麽區別?」
「更何況,」她再次壓低聲音,「這種不義之戰,就算沒有其他限製,我們也根本就不想打。」
帶南越使者入京,支持他們的訴求,並非她一個人的喜惡,而是南方軍上下一致的決定。
崔連壁自然也聽出來了,眉心緊鎖。他的態度和他們差不多,但卻不好主動幫他們向皇帝開口。
顧元錚抓住他的一邊胳膊,「崔叔叔,您就給小女指條明路,怎麽才能讓陛下放棄把沙思穀送迴南越?否則實在不行,我就隻能去把他給殺了,一了百了。」
「別一上來就想著暴力破局。」崔連壁拍開她,說:「你知道振宣軍有支隊伍和北黎援兵在業餘山打了一場烏龍仗,領兵的就是你表弟顧橫之麽?」
「什麽?」顧元錚驚訝道,她最近一次給橫之寄信,還是恭喜他在西北立了大功。
崔連壁無奈道:「這兩日才傳迴奏報,陛下說不夠清晰,讓他迴京來解釋清楚。你明白這其中的意味嗎?」
顧元錚不說話了,神態不復先前的輕狂。
崔連壁最後道:「你們不想陷進南越的戰爭泥潭,就不要在這件事情上表態,讓本來就反對這事兒的人去說。」
他叫來盛環頌,一起給她出了個主意。
顧元錚應下,迴驛館待到傍晚,帶著南越使者再次出門,去到和盛環頌說好的酒樓,要了個指定的雅間。
又過一刻,房間一側貼牆的書櫃被推開,盛環頌攜一個年輕人從隔壁雅間過來。兩人都是便裝,顯然也花費了些功夫不引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