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今行也在想,為什麽?
前人說,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他一直這麽告訴自己,要堅定,絕不能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可在邁出最後一步之前,他仍然產生了一絲猶疑。
他剖析自己:「我想打破現狀,重塑土地與稅賦製度。但我翻遍史書,試圖去尋找前人的經驗,看到所有在王朝建立百十年、法度典章穩固之後試圖推行的革新,都失敗了。隻有在經歷過大動盪的亂世,舊王朝的秩序被打碎,依附舊王朝的龐大而眾多的貴族們也都被打落雲端,新朝開國之初,要建立新秩序的時候,才能做成這樣的事。」
「我自認不會後悔,不論我自己是什麽下場,我都甘願接受。可我怕不成功,反而傷害到一些人,我怕帶來更大的動盪,讓結果與我的初衷背道而馳。老師,我要怎樣才能確保我做的就是對的?」
他直直地看著自己的老師,清亮的雙眼裏滿是想要得到答案的祈求。
張厭深卻對他搖頭:「就連傳說中的神明都會犯錯,何況你我凡人。老師我若有這個本事,又何必苟居於山野?」
「在老朽看來,一項規矩,一種製度,若是因利摻雜了私心,它就算不得「規」「製」,而變成了「術」。「術」隻是手段,隻為一個人、一派人服務,他們坐享成果,讓另外的人替他們付出代價、彌補錯誤。這是我所不屑的。而真正的為國家百姓著想、對國民長期有益的規矩與製度,才是「道」的體現。是一個人、一些人走在前麵,披荊斬棘、趟出好路來,讓所有跟在他們的身後人,都能得到蔭蔽,享到福澤。」
「這樣的人,這樣的主張,哪怕一時被曲解唾棄,時間終將給出公正的答案。商君雖被車裂,惠文王可曾廢其法?始皇帝毀六國遺蹟,縱有責其殘暴者,可誰敢否定並軌同文之策對後世百代的遺澤?功業千秋,傳名青史,何囿於眼前是非。」
賀今行聽得怔怔,道:「身後事太遠,我隻想現在就改製清政,查缺補漏,讓國庫充裕起來,讓朝廷有錢糧支給官、兵,讓百姓能減輕負擔,過得好一些。」
「既然如此,那你在猶豫什麽?」張厭深反問:「學生啊,難道你做這件事,有私心嗎?」
賀今行即答:「沒有。」
張厭深則道:「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皆為君王之土地、臣民,居上位者肩擔寰宇,做出決策之時固然當慎之又慎。可若是因此畫地為牢裹足不前,與自毀前程又有何異?神農嚐百草,亦百死百生;昔年太.祖圖霸業,揭竿而起時,誰又知他日為鬼為雄?」
他說到激動時,站下地撐著桌角,「先賢有言,『不敢為天下先』。我覺得不對,這天下危難緊要之時,就需要有人站出來!你既有此心,應時應勢為這天下先,又有何妨?」
賀今行扶住他,被反過來緊緊握住手臂。
張厭深微微仰頭看著青年人的臉,語重心長:「學生,要爭,要爭才行啊。」
那雙蒼老的眼睛猶如琥珀,裹藏著經年的夙願,以及十分熱切的渴望。
賀今行心有靜流,麵上不顯,隻緩緩點頭:「爭。」
張厭深便笑起來,嗓子變得嘶啞,「不論前程,老師永遠站在你的身邊。」
師生相攜對視,同心同情,不需言語。
賀今行收起草稿,被陽光曬了許久的紙張微微發熱。
他在烈日當空的時候迴城,來往路人稀少,唯他一匹黑驢子噠噠往前走。
大道兩旁,小山依舊。
一個多時辰後,到晏家小院還驢,晏塵水正在收拾行李。
賀今行把買的果盒放到櫃上,洗了手來幫忙,「這又是要去哪兒?」
「昌縣那邊出了宗連環命案,其中有個死者是該縣縣尉,縣衙一直破不了案,我們堂官就讓我下去幫忙。」晏塵水把衣衫囫圇一卷就塞到皮箱裏。
賀今行看不過眼,讓他拿出來重新疊,同時說:「敢殺官差,嫌犯肯定不簡單,你萬事小心。」
「放心啦,我一定會盡快逮到這個罪犯,讓他後悔犯罪。」晏塵水捏了捏拳頭,又想到什麽,勢在必得的神情蔫了蔫,「本來這段時間就想和你待一塊兒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幫上什麽忙,但是,唉。」
賀今行笑道:「我也沒法跟你一起去,有什麽事就寫信吧。」
晏塵水看著他,忽然冒出些念頭,卻又不知該怎麽說。加之衙門任務下得急,他腦子裏盤桓的大都是案情,就想,等迴來再談罷。
賀今行聽說對方立時就得走,放下衣裳,去廚房煮了兩碗麵條。吃罷,送晏塵水到巷口,刑部的公車已經來了。
他送罷友人,猶豫要不要去一趟冬叔的醫館,半晌,才下定決心調頭向東城。
醫館還是那塊門匾,老舊但幹淨。
賀冬窩在櫃檯後的搖椅裏,大腿上擱一個小銅碾,慢悠悠地磨著一撮銀丹草。看到他,一下坐直了:「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正是日頭將落未落之時,賀今行來得確實有些晚,便摸了摸耳垂說:「來看看您,另外想借您的地方,寫幾封信。」
賀冬不明所以,但還是把藥碾放到一邊,起身給他找來筆墨,自個兒去後院收草藥。
紙硯就擺在櫃檯上,空氣中還遺留著銀丹草的清涼辛香,賀今行稍作思索,便下筆如飛。
他寫了小半個時辰才完,然後把所有的信件整理成一遝,去拜託賀冬先幫忙收著。
前人說,盡吾誌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他一直這麽告訴自己,要堅定,絕不能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動搖。可在邁出最後一步之前,他仍然產生了一絲猶疑。
他剖析自己:「我想打破現狀,重塑土地與稅賦製度。但我翻遍史書,試圖去尋找前人的經驗,看到所有在王朝建立百十年、法度典章穩固之後試圖推行的革新,都失敗了。隻有在經歷過大動盪的亂世,舊王朝的秩序被打碎,依附舊王朝的龐大而眾多的貴族們也都被打落雲端,新朝開國之初,要建立新秩序的時候,才能做成這樣的事。」
「我自認不會後悔,不論我自己是什麽下場,我都甘願接受。可我怕不成功,反而傷害到一些人,我怕帶來更大的動盪,讓結果與我的初衷背道而馳。老師,我要怎樣才能確保我做的就是對的?」
他直直地看著自己的老師,清亮的雙眼裏滿是想要得到答案的祈求。
張厭深卻對他搖頭:「就連傳說中的神明都會犯錯,何況你我凡人。老師我若有這個本事,又何必苟居於山野?」
「在老朽看來,一項規矩,一種製度,若是因利摻雜了私心,它就算不得「規」「製」,而變成了「術」。「術」隻是手段,隻為一個人、一派人服務,他們坐享成果,讓另外的人替他們付出代價、彌補錯誤。這是我所不屑的。而真正的為國家百姓著想、對國民長期有益的規矩與製度,才是「道」的體現。是一個人、一些人走在前麵,披荊斬棘、趟出好路來,讓所有跟在他們的身後人,都能得到蔭蔽,享到福澤。」
「這樣的人,這樣的主張,哪怕一時被曲解唾棄,時間終將給出公正的答案。商君雖被車裂,惠文王可曾廢其法?始皇帝毀六國遺蹟,縱有責其殘暴者,可誰敢否定並軌同文之策對後世百代的遺澤?功業千秋,傳名青史,何囿於眼前是非。」
賀今行聽得怔怔,道:「身後事太遠,我隻想現在就改製清政,查缺補漏,讓國庫充裕起來,讓朝廷有錢糧支給官、兵,讓百姓能減輕負擔,過得好一些。」
「既然如此,那你在猶豫什麽?」張厭深反問:「學生啊,難道你做這件事,有私心嗎?」
賀今行即答:「沒有。」
張厭深則道:「普天之下,率土之濱,皆為君王之土地、臣民,居上位者肩擔寰宇,做出決策之時固然當慎之又慎。可若是因此畫地為牢裹足不前,與自毀前程又有何異?神農嚐百草,亦百死百生;昔年太.祖圖霸業,揭竿而起時,誰又知他日為鬼為雄?」
他說到激動時,站下地撐著桌角,「先賢有言,『不敢為天下先』。我覺得不對,這天下危難緊要之時,就需要有人站出來!你既有此心,應時應勢為這天下先,又有何妨?」
賀今行扶住他,被反過來緊緊握住手臂。
張厭深微微仰頭看著青年人的臉,語重心長:「學生,要爭,要爭才行啊。」
那雙蒼老的眼睛猶如琥珀,裹藏著經年的夙願,以及十分熱切的渴望。
賀今行心有靜流,麵上不顯,隻緩緩點頭:「爭。」
張厭深便笑起來,嗓子變得嘶啞,「不論前程,老師永遠站在你的身邊。」
師生相攜對視,同心同情,不需言語。
賀今行收起草稿,被陽光曬了許久的紙張微微發熱。
他在烈日當空的時候迴城,來往路人稀少,唯他一匹黑驢子噠噠往前走。
大道兩旁,小山依舊。
一個多時辰後,到晏家小院還驢,晏塵水正在收拾行李。
賀今行把買的果盒放到櫃上,洗了手來幫忙,「這又是要去哪兒?」
「昌縣那邊出了宗連環命案,其中有個死者是該縣縣尉,縣衙一直破不了案,我們堂官就讓我下去幫忙。」晏塵水把衣衫囫圇一卷就塞到皮箱裏。
賀今行看不過眼,讓他拿出來重新疊,同時說:「敢殺官差,嫌犯肯定不簡單,你萬事小心。」
「放心啦,我一定會盡快逮到這個罪犯,讓他後悔犯罪。」晏塵水捏了捏拳頭,又想到什麽,勢在必得的神情蔫了蔫,「本來這段時間就想和你待一塊兒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能幫上什麽忙,但是,唉。」
賀今行笑道:「我也沒法跟你一起去,有什麽事就寫信吧。」
晏塵水看著他,忽然冒出些念頭,卻又不知該怎麽說。加之衙門任務下得急,他腦子裏盤桓的大都是案情,就想,等迴來再談罷。
賀今行聽說對方立時就得走,放下衣裳,去廚房煮了兩碗麵條。吃罷,送晏塵水到巷口,刑部的公車已經來了。
他送罷友人,猶豫要不要去一趟冬叔的醫館,半晌,才下定決心調頭向東城。
醫館還是那塊門匾,老舊但幹淨。
賀冬窩在櫃檯後的搖椅裏,大腿上擱一個小銅碾,慢悠悠地磨著一撮銀丹草。看到他,一下坐直了:「怎麽這個時候來了?」
正是日頭將落未落之時,賀今行來得確實有些晚,便摸了摸耳垂說:「來看看您,另外想借您的地方,寫幾封信。」
賀冬不明所以,但還是把藥碾放到一邊,起身給他找來筆墨,自個兒去後院收草藥。
紙硯就擺在櫃檯上,空氣中還遺留著銀丹草的清涼辛香,賀今行稍作思索,便下筆如飛。
他寫了小半個時辰才完,然後把所有的信件整理成一遝,去拜託賀冬先幫忙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