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聞道大喜,起身不停地道謝。
賀今行心裏想,就算沒有空餘的房屋,他自己也能騰出一間,遂受了謝。
很快到了點卯的時辰,陸續到來,餘聞道與他們互相見禮通姓名,確認了職使。等人來齊,便套上馬車,搬遷進皇城。
因文書過多且都需要長期保存,但端門那邊就三間直房,空間不夠大。所以大部分謄錄的文本還是留存在萃英閣,這裏就此作為庫房使用。
印綬監的太監等在端門,將新製的帶姓名的牙牌發給他們。因為餘聞道今日才來,所以先給了他一塊進出應天門的通用腰牌。
桌位分配完畢,捷報處將新收的各地文書送到,大家很快處理起來。
賀今行得了一間單獨的小直房,泡在房裏大半日,始終沒有跨過端門,去拜見北楹的裴相爺。
直到傍晚他才走出直房,看到滿目紅牆黃瓦,以及牆下黑甲的禁軍,竟有幾分恍惚。
離天子所居的殿宇越近,也就意味著離百姓所在的市井越遠。
賀今行下衙之後,先去驛站多花了五兩銀子,托帶個急件到玉水。再去悅乎堂,才看到薈芳齋上午發向全國的邸報——
簡言之,薈芳館將於七月初七舉辦大文會,廣邀天下有才能之人前來參與,前三甲可得見天顏,麵陳受賞。
「這就像一場小恩科,一發往各路州,必然引起轟動。」裴明憫嘆道。
晏塵水則合掌期待不已:「也必將是一場今年數一數二的大盛事!」
宣京沉悶已久,是該熱鬧熱鬧了。
賀今行卻下意識考慮到空虛的國庫,真的能辦得起來麽?還是說,他們花自己的錢?
再者,如今天下大事莫過於那兩樣,這場文會的議題勢必會向它們靠。文字、言語有時候不如最微小的風,有時候又是最鋒利的殺人刀,文會上若因此生亂,該怎麽辦?
在他思慮不已的時候,一封家書自蒼州跨越千山萬水,迢迢而來。
第288章 三十一
通政司搬到端門第二日,吏部又撥了人手過來。
知事私底下來問賀今行,給這兩個新人安排什麽事務比較合適。
賀今行還是老規矩,讓他看看他們擅長什麽,能力怎麽樣,比照著分派就行。
知事頓了頓,低聲迴答說:「大人,他們一個原是偏僻地方的縣令,一個原是禮部司務廳的典吏。」
這話裏有話。但是,賀今行無意培植親信,自然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是哪位大人物安插過來的眼線。
他笑了笑:「隻要他們好好地做事,不蓄謀壞事,出處在哪兒有什麽關係?」
「屬下明白了。」知事肅容道:「那就讓他倆先負責與捷報處的交接?」
賀今行頷首同意。如今搬進皇城,不比萃英閣在大街上進出方便,文書送來,他們需要到應天門去接,是得有專人負責。
知事便如實安排下去,餘聞道微微躬著身聽罷,又問了好幾個應對的問題,十足地謹小慎微。
他領著才將認識的下屬和幾個內侍去應天門,哪怕已經走過三迴,一路上仍然忍不住用眼角餘光左右張望。
這就是皇城啊,每一塊地磚每一塊屋瓦都與別處不同,莊重而威嚴,就連空氣裏都充滿了這種氣勢,令人惶恐又令人嚮往。
他想到先前去投奔卻吃了閉門羹的同年,在得知他入職通政司之後,反而帶著禮物來找他賠禮,實在是五味陳雜。
捧著腰牌與禁軍核對的時候,他忍不住問:「……如果我實在抽不開身,能不能讓我下屬拿著這腰牌來?」
那名禁軍憨厚道:「當然可以,這種牌子,我們認牌不認人。」
不認人啊。餘聞道微微失神,隨即連連道謝,做了個將牌子放迴袖中的動作。袍袖垂落,掩蓋住緊緊攥著那塊腰牌的手。
迴到通政司,知事教他們怎麽分門別類,哪些文書該交給哪個同僚,再將最要緊的部分送到那間小直房裏。
賀今行正在擬草稿,皇帝讓何萍送了道口諭過來,讓他起草一份聖旨,內容無關緊要,但要得急。
是以他示意他們將那些文書放在桌角即可,見餘聞道有些緊張,還特地露出笑容誇讚了對方一句,才垂眸繼續下筆。
送到這裏的奏本也比往日更多,他因此愈發地忙碌,隻有午間用飯的時候才歇息片刻。
捱到傍晚下衙,大家都比往常疲憊許多,搬進皇城的興奮與新奇也漸漸消散。
賀今行慣例到悅乎堂,看到掌櫃竟然在,便特意問對方有沒有其他賺錢快的門路。他想要再找一些外快。
柳從心在旁邊架子上找書,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插話說:「你缺銀子使?」
「我自己不缺。」賀今行一個月寫三五篇文章賣給書肆,就完全足夠日常所需,「但是我衙門裏十個人,半數出身不富裕,戶部要是不發餉,我打算先墊著。」
這個理由有些出乎柳從心的預料,但又完全不覺得意外,他解下腰間那枚玉質的平安扣,遞給對方,「你要是急缺,就去城西石興坊那家票號取。」
沉默片刻,又說:「當初在小西山那場比試,我一直記著。」
「這怎麽行?」賀今行沒接,婉拒了,聽對方說起往事,還有些不好意思:「那場比試,其實我是占便宜的。我練箭比較早,箭術算是我的長項,隻不過當時為了贏你,沒有提前和你說明。所以你不必……」
賀今行心裏想,就算沒有空餘的房屋,他自己也能騰出一間,遂受了謝。
很快到了點卯的時辰,陸續到來,餘聞道與他們互相見禮通姓名,確認了職使。等人來齊,便套上馬車,搬遷進皇城。
因文書過多且都需要長期保存,但端門那邊就三間直房,空間不夠大。所以大部分謄錄的文本還是留存在萃英閣,這裏就此作為庫房使用。
印綬監的太監等在端門,將新製的帶姓名的牙牌發給他們。因為餘聞道今日才來,所以先給了他一塊進出應天門的通用腰牌。
桌位分配完畢,捷報處將新收的各地文書送到,大家很快處理起來。
賀今行得了一間單獨的小直房,泡在房裏大半日,始終沒有跨過端門,去拜見北楹的裴相爺。
直到傍晚他才走出直房,看到滿目紅牆黃瓦,以及牆下黑甲的禁軍,竟有幾分恍惚。
離天子所居的殿宇越近,也就意味著離百姓所在的市井越遠。
賀今行下衙之後,先去驛站多花了五兩銀子,托帶個急件到玉水。再去悅乎堂,才看到薈芳齋上午發向全國的邸報——
簡言之,薈芳館將於七月初七舉辦大文會,廣邀天下有才能之人前來參與,前三甲可得見天顏,麵陳受賞。
「這就像一場小恩科,一發往各路州,必然引起轟動。」裴明憫嘆道。
晏塵水則合掌期待不已:「也必將是一場今年數一數二的大盛事!」
宣京沉悶已久,是該熱鬧熱鬧了。
賀今行卻下意識考慮到空虛的國庫,真的能辦得起來麽?還是說,他們花自己的錢?
再者,如今天下大事莫過於那兩樣,這場文會的議題勢必會向它們靠。文字、言語有時候不如最微小的風,有時候又是最鋒利的殺人刀,文會上若因此生亂,該怎麽辦?
在他思慮不已的時候,一封家書自蒼州跨越千山萬水,迢迢而來。
第288章 三十一
通政司搬到端門第二日,吏部又撥了人手過來。
知事私底下來問賀今行,給這兩個新人安排什麽事務比較合適。
賀今行還是老規矩,讓他看看他們擅長什麽,能力怎麽樣,比照著分派就行。
知事頓了頓,低聲迴答說:「大人,他們一個原是偏僻地方的縣令,一個原是禮部司務廳的典吏。」
這話裏有話。但是,賀今行無意培植親信,自然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是哪位大人物安插過來的眼線。
他笑了笑:「隻要他們好好地做事,不蓄謀壞事,出處在哪兒有什麽關係?」
「屬下明白了。」知事肅容道:「那就讓他倆先負責與捷報處的交接?」
賀今行頷首同意。如今搬進皇城,不比萃英閣在大街上進出方便,文書送來,他們需要到應天門去接,是得有專人負責。
知事便如實安排下去,餘聞道微微躬著身聽罷,又問了好幾個應對的問題,十足地謹小慎微。
他領著才將認識的下屬和幾個內侍去應天門,哪怕已經走過三迴,一路上仍然忍不住用眼角餘光左右張望。
這就是皇城啊,每一塊地磚每一塊屋瓦都與別處不同,莊重而威嚴,就連空氣裏都充滿了這種氣勢,令人惶恐又令人嚮往。
他想到先前去投奔卻吃了閉門羹的同年,在得知他入職通政司之後,反而帶著禮物來找他賠禮,實在是五味陳雜。
捧著腰牌與禁軍核對的時候,他忍不住問:「……如果我實在抽不開身,能不能讓我下屬拿著這腰牌來?」
那名禁軍憨厚道:「當然可以,這種牌子,我們認牌不認人。」
不認人啊。餘聞道微微失神,隨即連連道謝,做了個將牌子放迴袖中的動作。袍袖垂落,掩蓋住緊緊攥著那塊腰牌的手。
迴到通政司,知事教他們怎麽分門別類,哪些文書該交給哪個同僚,再將最要緊的部分送到那間小直房裏。
賀今行正在擬草稿,皇帝讓何萍送了道口諭過來,讓他起草一份聖旨,內容無關緊要,但要得急。
是以他示意他們將那些文書放在桌角即可,見餘聞道有些緊張,還特地露出笑容誇讚了對方一句,才垂眸繼續下筆。
送到這裏的奏本也比往日更多,他因此愈發地忙碌,隻有午間用飯的時候才歇息片刻。
捱到傍晚下衙,大家都比往常疲憊許多,搬進皇城的興奮與新奇也漸漸消散。
賀今行慣例到悅乎堂,看到掌櫃竟然在,便特意問對方有沒有其他賺錢快的門路。他想要再找一些外快。
柳從心在旁邊架子上找書,聽見了他們的對話,插話說:「你缺銀子使?」
「我自己不缺。」賀今行一個月寫三五篇文章賣給書肆,就完全足夠日常所需,「但是我衙門裏十個人,半數出身不富裕,戶部要是不發餉,我打算先墊著。」
這個理由有些出乎柳從心的預料,但又完全不覺得意外,他解下腰間那枚玉質的平安扣,遞給對方,「你要是急缺,就去城西石興坊那家票號取。」
沉默片刻,又說:「當初在小西山那場比試,我一直記著。」
「這怎麽行?」賀今行沒接,婉拒了,聽對方說起往事,還有些不好意思:「那場比試,其實我是占便宜的。我練箭比較早,箭術算是我的長項,隻不過當時為了贏你,沒有提前和你說明。所以你不必……」